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江河基因,白酒万古之魂;香型风骨,酒业争鸣之始。

中国白酒自诞生之日起,便拥有浓厚的华夏传统基因,与千百年历史的兴衰跌宕同向而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原先散而不整的白酒行业,在国家的整肃下逐渐聚拢在一起。自此,中国白酒行业就像在广袤荒原中肆意向阳而生的繁茂丛林。与早先分散、孤立的状态不同,这一次白酒行业迎来了真正的行业化。

1949—1997年,既是中国白酒风云的前夜,也是白酒战争的起始阶段。这是变革的时代,白酒行业彻底摆脱传统的作坊模式,以酒厂、酒企为单位,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经营;这是觉醒的时代,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白酒行业从国家管控走向市场化,交出了精彩的市场化答卷;这也是属于清香型白酒的时代,山西汾酒以高产量、清香风味、平价的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成为行业龙头,带领清香型白酒走向舞台的中心。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节点,白酒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一个是计划经济下的垦荒时代,另一个是市场经济下的白酒战争时代。

白酒风云前夜

1978年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较为匮乏,白酒处于由供定买的卖方市场,国家统购包销。此时,白酒行业从业者一门心思向内钻研,整个白酒行业的工艺和产业雏形,迅速形成并向下扎根。

这一时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前后五届全国评酒会和遍及全国的酒业科研活动上,以明暗交织的两条线为索引,在整个白酒行业内掀起名酒和香型风潮。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从100多种参评产品中评选出四大白酒类名酒,分别为茅台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和汾酒。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吸引了近200种白酒参选,经过层层评分,确定了八种全国名酒,即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它们被称为“老八大名酒”。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评选出“新八大名酒”,全兴大曲酒和西凤酒滑落名单,剑南春和洋河大曲酒升级补位。酒厂为了在评酒会中争得荣誉,纷纷在质量上展开竞争。而获得“名酒”称号也为它们的市场竞争奠定了品牌基础。因此,在较长时间里,白酒市场被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牢牢占领。

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是,我国首次对白酒香型进行了划分。我国白酒香型不断丰富,在四种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芝麻香型、兼香型等,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更重要的是,自此白酒行业开启了数十年的香型之争。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依次成为中国白酒市场的王者,在不同时代独领风骚。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山西汾酒逐渐起势,一度达到了鼎盛状态。以其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高产能、清香风味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仅1980年,汾酒的产量就从2 400吨增至3 200多吨。为让更多老百姓买到、喝到汾酒,酒厂在5年时间里(1980—1985年)将产量翻了3倍多,产量突破万吨,成为行业第一。在清香风潮下,全国各地的清香型白酒,如北京二锅头、湖北黄鹤楼酒、湖北劲牌小曲酒等都在清香时代书写了辉煌。

在物质较匮乏的时代,让老百姓喝得上、喝得起白酒最为重要。为此,酒企一直在不遗余力使产量提升。以茅台酒为例,早在1958年,茅台就提出了产量破万吨的目标。数十年里,茅台始终以提高产量为导向促进生产。可是,由于酱香型白酒生产要求苛刻,茅台酒始终难以实现产量破万吨的目标。直到1975年,茅台酒1 000吨扩建工程启动,破万吨的项目才真正步入正轨。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当时,白酒产量在酒企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料简单、生产成本低、出酒量高的清香型白酒自然而然占得先机,顺利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正如时任汾酒酒厂厂长的常贵明所言:“人民群众满意了,咱才能感到满足。”清香型白酒成为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深刻记忆。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白酒行业市场化启程。自此,白酒风云序幕拉开。1978—1988年,国家逐步放开管控,白酒行业开始拥抱市场,涌入广阔天地,施展拳脚、争奇斗艳。尤其在1988年,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13种名酒的销售价格开始由市场决定,从而有了明显的高低之分。1989年,白酒“国家专卖”正式取消,市场更加自由,竞争愈加激烈。

市场化大潮

在市场化竞争开启的前10年里,各家酒企广开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动了白酒行业的进步和繁荣。

市场首先演绎了一场精彩、惊险的价格之争。在这场“战争”中,酒企认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上升,低价并不一定会带来高销量。只要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贵一点儿”也有广阔的市场。汾酒因名酒变民酒战略,所以在这一轮价格大战中进行了降价;而四川宜宾的五粮液则抓住机遇,选择不降价,从而稳住了市场,提升了品牌形象,发展一步步上扬。

地域酒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川贵地区老牌势力云集。茅台在包销统购逐渐放宽的背景下,奋力争取自销权。习酒运用营销战略,通过业内的大型品酒会成功造势,扬名业界。郎酒选择向内发力,对传统盘勾大胆改良,稳扎稳打,专注质量。剑南春大力开发新产品,用于开拓新市场。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新兴力量的发源地。黄鹤楼酒借力地域文化,依托清香优势,成功风靡长江两岸。四特酒基于清、浓、酱、米四大基础香型,开创了独特的“四特类”香型,在地方和全国市场内,都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北方地区最大的特点是清香当道。牛栏山在脱离总厂后,大力开发新产品,成为北京市场闯出的一匹黑马。河北衡水老白干应市场需求,大力开拓清而不烈、绵软不淡的低度产品,在消费市场广受欢迎……

更为精彩的是市场营销之战。广告作为一种快而有效的新手段,在市场化早期发挥了强大的影响力。以孔府家、秦池为代表的白酒企业,在央视黄金时段的“标王”争夺中倾尽全力,打响了广告战。

此外,酒企还在产品包装、产品特色等方面不断精进,向消费者展示最好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关注。例如,青花汾酒、青瓷瓶洋河大曲、剑南春莲花瓶等都在岁月中沉淀为经典之作。

这一时期的许多营销方式,经过不断演变、升级,到现在仍被广泛运用。例如,习酒不仅是率先在央视打广告的酒企,还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举办过多场全国性活动,包括西北万里行、全国规模最大的赤水河流域考察活动——“千里赤水河考察”。通过创新的营销活动,习酒品牌从遵义走向贵州,再走向全国,迎来了巅峰时刻。

可以说,在市场化早期,各家酒企锐意创新、活力四射、不甘示弱,在营销理念、策略、方式上都具有开创性。例如,汾酒对白酒文化极为重视,早在1993年就建立了我国首家“酒史博物馆”,又创办《汾酒报》,举办全国首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等,将酒和文化紧密连接,引起了行业效仿。一直到现在,酒文化研究仍然是酒企营销的重头戏。就这样,酒企敢想敢干,将白酒行业的发展推向一个个高潮。

初探资本,科研奠基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资本市场上开始出现酒企的身影。20世纪90年代,汾酒、五粮液、茅台等企业纷纷上市。在资本助力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了转变。有的企业利用资本扩产能,有的企业用其拓市场,有的企业进行组织改革,从各方面推动企业大发展。当然,也有酒企在资本中迷失自我,在“泡沫”破灭时消失无踪。酒企与资本相遇之后,资本就成为白酒战争的另一个战场。在资本来来去去之中,白酒行业发生了太多起起伏伏、浮浮沉沉的故事。

值得关注的是,从1949年到1997年,白酒行业不仅谱写出精彩的竞争篇章,还创造了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为提高白酒质量,由轻工业部牵头进行了数年的试点实验,攻克了许多工艺、技术难题,为白酒行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例如,在泸州老窖试点工作中,不仅恢复了其传统酿造技艺,明确了主体香味,还在窖池大小、原料使用比例等方面有重要发现。根据研究,泸州老窖将工艺改进集中到窖池的恢复、天锅蒸馏技术等方面,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而在茅台试点工作中,则确定了“重阳下沙,伏天采曲”、烧窖技术、以酒养酒、高温大曲生产等独特工艺,并发现窖底香,助力茅台酒香型定调。试点工作的研究成果不仅帮助参与项目的企业攻坚质量,而且将好的方式方法普及到全行业中,推动了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试点工作开启了中国白酒的科研之路。从企业到国家,通过对科研的持续投入,中国白酒才逐渐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这是一场从荣誉到生存的开拔之战,既漫长又短暂,一本书显然无法将其中的人和事细细体现。因此,在本书中,我们从长长的历史中挖掘出最精彩的白酒故事,力求再现当时的场景,并用全新视角审视白酒行业。我们希望通过本书,探索中国白酒演进的一段重要历程,触摸中国白酒行业最初的脉搏。 r82jMiJoYo/23DL//eM6FSn06wv0NRWfyTYRRbLpCTWxWfeI438AfJfBsc4Yk6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