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百回本《西游记》在明代万历年间面世后,陆续有人对它进行批注,从而产生了多种《西游记》批注本。据现存资料,清代共有七种《西游记》批注本留存至今,其中六种是刻本,一种是稿本,而这唯一的稿本就是《西游记记》。《西游记记》稿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即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出版过此稿本影印本。

虽然早在1996年《西游记记》稿本就被影印出版,但迄今为止,它受学术界关注的程度远不如同一时期影印出版的《西游证道书》《西游原旨》等其他清代批注本。目前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还十分稀缺,究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西游记记》作者(批注者)“怀明”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二是此稿本字迹凌乱,辨识不易,其批语理解起来困难。

我现已明确考证出《西游记记》作者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并认为此书具有特殊价值,值得关注和研究。所以,现对《西游记记》稿本进行整理,希望清除其主要阅读障碍,使之成为便于阅读和研究的现代出版物,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掘。

下面我将以新搜集到的稀见资料为重要依据,先揭示《西游记记》作者“怀明”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并简要评价其批语的主要特色和价值,以供读者参考。

一、《西游记记》作者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西游记记》正文首题为“西游记记”,下方落款为:“咸丰岁在丙辰正月初六甲子怀明 戊午重阳后三日甲申重订。”书中批语落款数次出现“怀明”“青州从事”字样。全书最后落款为:“咸丰辛酉十一年午月十五壬寅日成编 时夏至后一日 青州从事。”

通过对全书落款信息的梳理可知:此书作者自称“怀明”,又称“青州从事”,于咸丰丙辰年(1856)就曾批注过《西游记》,后来于咸丰戊午年(1858)重订其批注内容,至咸丰辛酉年(1861)最终成编定稿。

虽然“怀明”和“青州从事”这两个称谓并非作者的真名,但这两个称谓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不但关系到对作者真实姓名和身份的认定,还关系到对许多批语的理解,所以有必要对这两个称谓有所了解。

(一)“怀明”的寓意

《西游记记》作者自称“怀明”,并在第四十九回批语中对其寓意作了专门说明:

……两肾命根之督脉。于此悟本,养吾浩气,重置家事一番。曰“怀明”,怀两肾中间一点明也。曰“青州从事”,乃重置家事也。浩然之气,自任际汛发来此肾命。黑河之鼍,肾府坎一也,旨令住此以养性事天。通天之元,命门祖气也。祖传到此,因自本悟根。性养则黑铅化作红铅,命立则朱汞化绀雪以成玄霜。

这段批语是以道教内丹学来诠释《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就连出自儒家经典《孟子》的“浩气”(“浩然之气”)在其中也是作为道教内丹学术语“元气”使用。

按这段批语提示,“怀明”意即“怀两肾中间一点明”。而“两肾中间一点明”的说法就是出自道教内丹学,如托名吕洞宾著的《纯阳吕真人玄牝歌》:“借问如何是玄牝,婴儿初生先两肾。两肾中间一点明,逆为丹母顺成人。”

《西游记记》把“怀两肾中间一点明”解释为“命”与“性”合在一起,如第十三回批语:“两肾,命也。中间一点明,性也。”结合其批语“性养则黑铅化作红铅,命立则朱汞化绀雪以成玄霜”可以确定,其所谓“性命”即内丹学“神气”之意,如元代内丹家马钰称:“神气是性命,性命是龙虎,龙虎铅汞是水火。”

按《西游记记》批语,“怀两肾中间一点明”即把“性命”合在一起,这显然就是道教内丹学“性命双修”之意。所谓“性命双修”,即指人的神气合一,是内丹修炼之别称,如清代道教内丹家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人之炼丹,虽曰性命双修,其实炼心为要。” 现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称:“性命就是神气。初下手功夫,就是以神驭气,以气养神。神气合一,就是修道。”

明确了“怀明”即“性命双修”即修炼内丹之意,则其批语中的所谓“重置家事”也可从道教内丹学角度得到明确的解释:“重置家事”(或“重整家事”)其实也是道教内丹学隐语,即修炼内丹让身心发生质变之意,如清代著名道教内丹家刘一明称修炼内丹就是“重整家事、别立鼎炉之道,能以夺造化、了生死”

(二)“青州从事”的寓意

《西游记记》落款和批语中多次出现“青州从事”。按其第四十九回批语“曰青州从事,乃重置家事也”的提示可知:因“从事”即“重事”的谐音,所以“从事”其实是指代内丹学隐语“重置家事”。

不过,在“从事”前又加“青州”,则作者化名为“青州从事”的意图还是有些让人费解。我们看到,《西游记记》作者常自称“会稽山樵子怀明”(第十三回落款)、“曹娥江渔翁怀明”(第八十五回落款),说明作者应是浙江会稽人(今属浙江绍兴)。而青州本在山东,“州从事”这一官职,早在宋代就已废除;宋以后虽也有一些地方官吏自己任用的僚属称为“从事”,但却不可以称为“某州从事”;在清代《青州府志》等文献中,也根本查不到“青州从事”这一称谓;而且,如说“青州从事”就是指作者曾在山东青州所任职官,则书中第四十九回批语“曰怀明,怀两肾中间一点明也;曰青州从事,乃重置家事也”就显得很突兀,与其阐述内丹学的上下文语境缺乏足够的逻辑关联。

所以,结合其语境判断,除“重置家事”外,“青州从事”应该还有特殊寓意,且其寓意应该也与道教内丹学有关。

关于“青州从事”的寓意,有两个典故可供参考。第一个典故来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这里“青州从事”是指好酒,这显然与《西游记记》中的语境不符。

第二个典故来自道教内丹学经典《周易参同契》的相关记载,如东汉阴长生所注的《周易参同契》序文:

盖闻《参同契》者,昔是古《龙虎上经》,本出徐真人。徐真人,青州从事,北海人也。后因越上虞人魏伯阳造《五相类》以解前篇,遂改为《参同契》。

再如五代彭晓著的《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文:

按《神仙传》,真人魏伯阳者,会稽上虞人也,……不知师授谁氏,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

按此典故,“青州从事”是指道教内丹学经典《周易参同契》的传承者或注释者。这就可与《西游记记》中的语境相契合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西游记记》中的“青州从事”除指代道教内丹学隐语“重置家事”外,还另有寓意:“怀明”是浙江会稽人,却自称“青州从事”,这并非是因为他曾从浙江到山东任过职,而是因为他欲以道教内丹学经典的注释者自居;他把《西游记》视为同《周易参同契》一样的道教内丹学经典,从而把自己注释《西游记》的行为比作在道教界颇有影响的东汉“青州从事”注释《周易参同契》的行为。

(三)作者的真实姓名

既然“怀明”和“青州从事”都并非作者真名,那么其真实姓名究竟为何呢?此前尚未有人能给出答案,而答案其实早就出现在《西游记记》的版本信息中。

《西游记记》卷首有一篇叙言,分别由署名“力农人雨香”“曹娥江人任蛟”和“学者达斋朱敦毅”所作的三篇短文组合而成。有人曾推测这三篇短文作者可能是“怀明”的三位朋友,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我仔细查找浙江省清代地方文献,未发现叙言中“雨香”和“任蛟”的线索,但却发现了“朱敦毅”的重要线索。

在浙江图书馆共收藏有朱敦毅的三种钞稿本著述,它们分别是:《老子〈道德经〉参互》《庄子〈南华经〉心印》和《槐荫小庭诗草》。其中,《老子〈道德经〉参互》是朱敦毅对《老子》内容的批注诠释,现已被点校整理后收入丛书《老子集成》,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庄子〈南华经〉心印》是朱敦毅对《庄子》内容的批注诠释,现已被影印后收入丛书《子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出版;《槐荫小庭诗草》是朱敦毅创作的一部诗词集,目前尚未得到任何整理、研究和出版。

除此之外,由台湾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于2012年出版的《晚清四部丛刊》第七编中,还收录了朱敦毅的另一部著述《六壬灵镜》,这是一部道教术数专著。

通过梳理以上几种著述的序跋和内容,可以了解其作者朱敦毅的大致情况:朱敦毅,又名朱玉泉(如其《槐荫小庭诗草》中部分落款为“娥江达斋朱玉泉稿”,见图1);浙江会稽民间学者;约生活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爱好道家道教和文学,且均有一定造诣。

图1:朱敦毅《槐荫小庭诗草》(浙江图书馆藏清稿本)

而通过朱敦毅现存著述与《西游记记》的比对辨析后则可以确定:朱敦毅与“怀明”实为同一人,他正是《西游记记》的作者!现把相关证据阐述如下:

第一,《西游记记》作者“怀明”自称“会稽山樵子”“曹娥江渔翁”“青州从事”等,而在朱敦毅的著述中也都有类似自称,例如:在《老子〈道德经〉参互》叙言中的落款为“曹娥江人达斋朱敦毅初稿”(见图2),《庄子〈南华经〉心印》正文开篇落款为:“会稽青州从事朱敦毅达斋存稿”(见图3),而在《庄子〈南华经〉心印》正文最后,更赫然出现了这样的落款:“青州从事怀明”(见图4)!可见朱敦毅即是“怀明”!

图2:朱敦毅《老子〈道德经〉参互》(浙江图书馆藏清稿本)

图3:朱敦毅《庄子〈南华经〉心印》(浙江图书馆藏清稿本)

第二,根据几本著述的字迹比对,也可佐证此结论:国家图书馆藏《西游记记》是“怀明”手稿;浙江图书馆所收藏的三部钞稿本都是朱敦毅手稿;从《西游记记》稿本与朱敦毅三部稿本字迹对比即可发现其相似程度极高,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第三,朱敦毅的《老子〈道德经〉参互》叙言称“《道德经》者,性命书也”,其内容是从道教内丹学角度来对老子著作进行诠释,如其中对《道德经》“玄用”的诠释:“武火之妙用,犹化工之运用,是谓之玄用。……欲胜则星星之火,炎炎猛烈,神不守舍,丹不种炉。”这与《西游记记》叙言称“《西游记》,性命书也”,并从道教内丹学角度来注释《西游记》文本的情况也十分相似,这也可从一定程度上佐证朱敦毅即是“怀明”的结论。

图4:朱敦毅《庄子〈南华经〉心印》(浙江图书馆藏清稿本)

确定“会稽山樵子”“曹娥江渔翁”“青州从事”“怀明”等等都是朱敦毅的名号,还可对《西游记记》叙言中的另外两位作者“力农人雨香”和“曹娥江人任蛟”的真实身份进行推断。

首先,叙言中“力农人雨香”“曹娥江人任蛟”和“学者达斋朱敦毅”的落款处都印有“青州从事”的印章,这似乎意味着这“三人”都是“青州从事”,而“青州从事”正是朱敦毅的诸多名号之一。

其次,从叙言内容和口吻看,这“三人”均以作者“怀明”自居,都是为自己作叙而非为他人作叙,如“雨香”之叙称:“怀明记《记》不全者,略节要旨,方便记半,以私幸坐井观耳。然而捞凡几度,稿凡几易,用心亦太困矣,妄心亦已甚矣。……料瀛上仙翁海量,定不以蛙鸣科罪。咸丰七年丁巳重阳后三日庚寅,力农人雨香盥沐谨识。”此叙对怀明“坐井”“蛙鸣”的贬损评价,应是自谦之语而不是对友人的评价(帮友人写叙不可能用这样的言词),叙中“捞凡几度,稿凡几易,用心亦太困矣,妄心亦已甚矣”不但涉及创作过程,而且涉及创作心理,也应是对自己而非对他人的描述。再看“任蛟”叙言则更明确以“怀明”自居:“怀明愿祈。普告同志,开发道心。所谓‘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是幸勿以怀明为私言诳世也见罪。戊午八年元旦戊寅日,曹娥江人任蛟焚香恭赞。”根据这些现象可知,此叙落款虽分别为“雨香”“任蛟”和“朱敦毅”,但叙中的“怀明”则是其共同的自称,这与作者在部分正文后落款为“青州从事”,却同时又在正文中以“怀明”自居的现象类似。据此可以推断,所谓“力农人雨香”和“曹娥江人任蛟”,其实就是同时自称“会稽山樵子”“曹娥江渔翁”“学者达斋”“青州从事”和“怀明”的朱敦毅自己。

我考证确定了朱敦毅就是《西游记记》作者“怀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解决了《西游记》批评史研究中的一桩悬案,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称《西游记记》的作者是朱敦毅,并借朱敦毅的其他著述来研究《西游记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西游记记》来研究朱敦毅及其著述。

二、《西游记记》批语的特色

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代问世之初就被视为阐述道教内丹学的“讲道”之书,清代出现的绝大部分《西游记》批注本都认同这一观点,并分别对这种观点作了阐释,《西游记记》就是其中的一种。

同清代其他《西游记》批注本类似,《西游记记》批语中也有大量拆白道字的内容,如把猪八戒的钉钯解释为“丁神,即六丁神”,对于这种情况,已有学者指出并分析过,所以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所要强调的是:与其他《西游记》批注本相比,《西游记记》的批语还具有与众不同的内丹学南宗特色,十分值得关注。

这里需要说明: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道教内丹学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北宗和南宗。北宗即王重阳、丘处机等人为代表的全真教,南宗即张伯端、白玉蟾等人为代表的内丹学宗派。北宗与南宗内丹学理论虽然相通,但所使用的部分术语概念仍有一些显著差异。从《西游记记》的批语看,其作者朱敦毅所运用的道教内丹学不属于北宗(全真教),而属于南宗,以下可举几个典型例子说明。

(一)对“先命后性”的表述

道教学界一直有这样的认识:从其所使用的术语看,内丹学北宗(全真教)的修炼顺序是“先性后命”,而内丹学南宗的修炼顺序则是“先命后性”。

我们看到,《西游记记》第一回批语就有这样的表述:“由命宗,达性宗。不生不灭,与天地齐寿。”这明显是南宗“先命后性”之说。

(二)对五行归“三家”的批注

在清初面世的另一部《西游记》批注本《西游证道书》中,作者汪象旭、黄周星就曾宣称《西游记》是阐述道教内丹学的“证道书”,作者是全真教道士丘处机,并以他们所了解的道教内丹学知识来批注诠释《西游记》,从而把唐僧师徒五个角色分别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匹配。如《西游证道书》第一回批语:

行者自应属火无疑,而传中屡以木母、金公,分指能、净,则八戒应属木,沙僧应属金矣。独三藏、龙马未有专属,而五行中偏少水、土二位,宁免缺陷?愚谓土为万物之母,三藏既称师父,居四众之中央,理应属土;龙马生于海,起于涧,理应属水。

然而,这样的匹配方式缺乏《西游记》文本依据,受到了后世学者的普遍质疑和否定。我们看到,在《西游记》文本中,其实是称孙悟空为“金”或“金公”,称猪八戒为“木”或“木母”(如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称沙僧为“土”或“土母”(如第八十九回“黄狮精虚设钉钯会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却从来没有把唐僧和龙马与五行相匹配。而这一现象其实是可以用张伯端为代表的内丹学南宗理论来诠释的。

内丹学南宗祖师张伯端以《河图》《洛书》为理论参照,认为五行中的西方“金”与北方“水”同源,可视为同一家;东方“木”与南方“火”可视为同一家;中央“土”自是一家。所以五行其实又可归并为“金水”“木火”与“土”这“三家”,如张伯端代表作《悟真篇》称:“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而全真教则没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如果按内丹学南宗理论,《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兄弟所指代的“金木土”这“三家”就可代表五行了。并且,对于五行归“三家”之说,在《西游记》文本中也有相应的提示,如第三十二回正文:“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第四十九回正文:“还丹炮炼伏三家,……攒簇五行皆别异”。而朱敦毅(怀明)在第四十九回正文的“三家”之后就这样批注:“土也,金水也,木火也。”从这个批注可以看出,朱敦毅对内丹学南宗的五行归“三家”理论是熟悉的,其批语也可与《西游记》正文相吻合。

(三)对《西游记》作者是张伯端的认定

清初黄周星、汪象旭批注的《西游证道书》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全真教著名道士丘处机,随后清代众多的《西游记》批注者如陈士斌、张书绅、刘一明、张含章、含晶子等都一致认同这一观点,唯有朱敦毅例外!

朱敦毅虽也认同《西游记》是阐述道教内丹学的“证道书”,但却并不认同其作者是全真道士丘处机,他在《西游记记》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如其第七十一回批语:

此书的系紫阳真人仙笔,记演唐事。要知真人却是北宋元丰年间天台人也。真人精医理,所说草头方儿、庸医杀人等语,寓言中又讽世耳。

朱敦毅竟认为《西游记》作者是北宋著名内丹家张伯端(号紫阳真人),不过,他没有提供确凿的证据。他之所以得出此惊人论断,主要原因应该是他自己所熟悉的内丹学就是属于张伯端为代表的南宗内丹学。

元代丘处机固然不可能是《西游记》作者,北宋张伯端显然更不可能是《西游记》作者,因为:学术界公认,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北宋还不可能出现百回本《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巨著;而且,《西游记》中“锦衣卫”等明显的明代元素,也是生活于北宋的张伯端不可能知晓的。不过,朱敦毅独树一帜的批语却提醒了我们:《西游记》中的部分内容虽与内丹学有关,但并非来自大家较为熟悉的全真教,而是来自内丹学南宗!

三、《西游记记》的价值

《西游记记》内容包括其正文和批语。我对照明清《西游记》刊本发现,《西游记记》多处正文都经过了批注者的大删大改,如明清《西游记》刊本第一回开篇本有一首七言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濛,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接着是运用邵雍“元会运世”说阐述天地人生成的情况,然后才说到四大部洲:“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对于这些内容,《西游记记》正文只保留了七言诗的最后两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完全删去了邵雍“元会运世”说约六百字的内容,接着就直接过渡到“感盘古开辟,分世界为四大部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西游记记》正文不具有版本校勘价值,其价值主要在其批语。

(一)对《西游记》及其批评史研究的价值

《西游记》在明代问世之初,其主旨便被普遍视为“讲道”,即阐述道教内丹学,清代包括朱敦毅在内的绝大多数批注者均持这种观点并分别作了批注诠释,以致这种观点成了明清《西游记》批注的主流观点,盛行了三百余年,这是《西游记》批评史上的重要现象。《西游记记》同《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等批注本一样,都是研究《西游记》批评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西游记记》中朱敦毅的批语对《西游记》的诠释虽然有不少明显牵强附会的内容,但也有一些诠释可与《西游记》文本相吻合(如第四十九回批语对五行归“三家”的批注诠释)。如果我们承认《西游记》文本确实存在大量道教内丹学术语(如“金公”“木母”“黄婆”“元神”等术语贯穿全书回目标题和正文),承认其思想内容确实可能与道教内丹学有一定关系,那么,朱敦毅的批语对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就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外,朱敦毅富有内丹学南宗特色的批语还可为研究《西游记》作者提供新思路:

由胡适、鲁迅判定的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说法,因证据不够充分,在现代学术界虽有学者坚持,但已不再被视为定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西游记》作者应该是一位十分熟悉道教内丹学之人,所以,尽管元代丘处机的著作权已被学术界否定,但不少现代学者还是试图从丘处机麾下的全真教道士群中去寻找《西游记》的真正作者。而朱敦毅批语则提醒我们:《西游记》作者的内丹学知识未必来自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教,而很有可能是来自内丹学南宗。

我们看到,《西游记》故事中的道士大多以妖魔形象出现,部分故事中的妖魔更是以终南山全真道士形象出现(如第三十七回),所以,按常理分析,《西游记》作者自己就是全真教道士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内丹学南宗组织相对松散,其传人不必出家,完全可以在家居住或外出做官,如张伯端就倡导:“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且《西游记》文本中确实存在一些与南宗内丹学相吻合的内容。所以,尽管《西游记》作者不可能是生活于北宋的张伯端,但如果从南宗内丹学法脉中去寻找《西游记》作者的有关证据或线索,或许会有新的收获。

吴承恩显然不是全真教道士,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吴承恩了解南宗内丹学,那么也可以解释《西游记》文本与内丹学密切相关的原因,从而大大增强吴承恩著《西游记》之说的说服力。

(二)对朱敦毅及其著述研究的价值

朱敦毅是浙江会稽人,他自称“青州从事”,其实并没有真正担任过青州从事这样的职官;而他自称“学者”,倒是名副其实,因为他留存下来的五部著述均为数万字至数十万字的钞稿本,从其序跋和落款时间看,每一部都是花费数年功夫精心创作并反复修改方才完成的力作,都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早在1983年,就有学者注意到朱敦毅著述《老子〈道德经〉参互》,并进行了初步研究,誉之为“海内珍本”。 近年来,朱敦毅的《老子〈道德经〉参互》和《庄子〈南华经〉心印》这两部著述都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于2011年分别被收入丛书《老子集成》和《子藏》,正式出版发行。其中,《老子集成》的编撰者还专门对原钞稿本《老子〈道德经〉参互》进行了精心点校整理,并根据其序跋内容对朱敦毅的生平作了考查和介绍,部分研究者还在此基础上对朱敦毅在老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如今,随着《西游记记》作者之谜被揭开,意味着朱敦毅又多了一部重量级著述,朱敦毅研究又增添了新的珍贵资料,这显然可以大大促进对朱敦毅及其著述的研究和整理。

这里顺带修正一个当前有关朱敦毅研究的误解:现代部分研究者曾根据朱敦毅《老子〈道德经〉参互》的序跋和落款,认为朱敦毅曾到山东担任过“青州从事”职官,其《老子〈道德经〉参互》中称《道德经》为“性命书”是以儒家理学来诠释道家思想,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可以参考《西游记记》批语内容而得到修正。

综上所述,《西游记记》批语对于《西游记》及其批评史研究、朱敦毅及其著述研究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我相信,以后随着关注此书的读者和学者增多,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价值得到发掘。 IHDIzbjqT3dwnCqaQ0wrv5DkrlZvh4ACtUmEyt5ULoK6HBGFx35g5Zjx/b31fSo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