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酒谱

窦 革

酒之源一

世言酒之所自者,其说有三。其一曰:仪狄始作酒。与禹同时。又曰尧酒千钟,则酒作于尧,非禹之世也。其二曰:神农本草,著酒之性味,黄帝内经,亦言酒之致病,则非始于仪狄也。其三曰: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予以谓是三者,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夫仪狄之名,不见于经,而独出于世本,世本非信书也。其言曰:“昔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少康始作秫酒。”其后赵邠卿之徒遂曰:“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绝旨酒,而疏仪狄曰:‘后世其有以酒败国者乎?’”夫禹之勤俭,固尝恶旨酒,而乐谠言,附之以前所云,则赘矣。或者又曰:非仪狄也,乃杜康也。魏武帝乐府亦曰:“何以消忧?惟有杜康。”予谓杜氏系出于刘,累在商为豕韦氏,武王封之于杜。传国至杜伯,为宣王所诛,子孙奔晋,遂以杜为氏者,士会亦其后也。或者康以善酿酒得名于世乎?是未可知也。谓酒始于康,果非也。“尧酒千钟”,其言本出于《孔丛子》。盖委巷之说,孔文举遂征之以责曹公,固已不取矣。《本草》虽传自炎帝氏,亦有近世之物始附见者,不观其辨药所生出,皆以两汉郡国名其地,则知不必皆炎帝之书也。《内经》言天地生育,五行休旺,人之寿夭系焉,信《三坟》之书也。然考其文章,知卒成是书者,六国秦汉之际也。故言酒不可据以为炎帝之始造也。酒三星在女御之侧,后世为天宫者或考焉。予谓星丽乎天,虽自混元之判则有之,然事作乎下而应乎上,推其验于某星,此随世之变而著之也。如宦者、坟墓、弧矢、河鼓,皆太古所无,而天有是星,推之,可以知其类。然则,酒果谁始乎?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故圣人不绝人之所同好。用于郊庙享燕,以为礼之常,亦安知其始于谁乎?古者食饮必祭,先酒,亦未尝言所祭者为谁,兹可见矣。《夏书》述大禹之戒歌辞曰:“酣酒嗜味。”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夏书》所记当时之事曰:“孟子所言追道在昔之事。”圣贤之书,言可信者,无先于此。虽然,酒未必此始造也;若断以必然之论,则诞谩而无以取信于世矣。

酒之名二

《春秋运斗枢》曰:酒之言,乳也。所以柔身扶老也。许慎《说文》云:“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释名》曰:“酒,酉也;酿之米曲。酉,绎而成也。其味美;亦言踧踖也;能否皆强相踧持也。”予谓古之所以名是物、以声相命,取别而已。犹今方言,在在各殊。形之于文,则其字曰滋味,必皆有意谓也。举吴楚之首,而语于齐人,不知者十有八九。妄者欲探古名物、造声之意以示博闻,则予笑之矣!

《说文》曰:酴,酒母也。醴,一宿成也。醪,滓汁酒也。酎,三重酒也。醨,薄酒也。醑,厚酒也。昔人谓酒为欢伯,其义见易秋,盖其可爱,无贵贱贤不肖。华夏夷戎,共甘而乐之,故其称谓亦广。造作谓之酿,亦曰酝;卖之为沽,当肆者曰垆,酿之再者曰酘;漉酒曰酾,酒之清者曰醥;白酒曰醝,厚酒曰醑,甚白曰醙;相饮曰配,相强曰浮;饮尽曰釂,使酒曰酗;甚乱曰蒏,饮而面赤曰酡,病酒曰酲;主人进酒于客曰酬,客酌主人曰酢;酌而无酬酢曰醮,合钱共饮曰醵;赐民共饮曰酺,不醉而怒曰奰;美酒曰醁。──其言广博,不可殚举。

《周官》:“酒人掌酒之政,合辨五齐三酒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此盖当时厚薄之差,而经无其说。传、注悉度而解之,未必得其真,故曰酒之言也略。《西京杂记》有“漂玉酒”而著其说;枚乘赋云“尊盈漂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云“梁人作薯蔗酒,名金浆”,不释“漂玉”之义。然,此赋亦非乘之辞,后人假附之耳。《舆地志》云:“村人取若下水以酿酒而极美,故世传若下酒。”张协作《七命》云:“荆州乌程,豫章竹叶。”乌程于九州属扬州,而言荆州?未详。西汉尤重上尊酒,以赐近臣。注云:“糯米为上尊,稷为中尊,粟为下尊。”颜籀曰:“此说非是。酒以醇醴乃分上、中、下之名;非因米也。稷粟同物而分为二,大缪矣。”《抱朴子》所谓“元鬯”者,醇酒也。皮日休诗云:“明朝有酒充君信,㰂酒三瓶寄夜航。”㰂酒,江外酒名。亦见沈约文集。张籍诗云:“酿酒爱干和。”即今人不入水酒也。并、汾间以为贵品,名之曰干酢酒。宋之问诗云:“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宜城在襄阳,古之罗国也。酒之名最古,于今不废。唐人言酒之美者,有郢之富水、荥阳土窟、富春石冻春、剑南烧春、河东干和、蒲东桃博、岭南灵溪、博罗宜城九酝、浔阳湓水、京城西市空虾蟆陵;其事见《国史谱》。又有浮蚁、榴花诸美酒,见于传记者甚众。

酒之事三

《诗》云:“有酒湑我,无酒酤我。”而孔子不食酤酒者,盖孔子当乱世,恶奸伪之害己,故疑而不食也。

《韩非子》云:“宋人酤酒,悬帜甚高。”酒市有旗,始见于此。或谓之帘。近世文士有赋之者,中有警策之辞云:“无小无大,一尺之布可缝;或素或青,十室之邑必有。”

古之善饮者,多至石余。由唐以来,遂无其人。盖自隋室更制度量,而斗石倍大尔。

纣为长夜之饮而失其日,问于百官,皆莫知;问于箕子,箕子曰:“国君饮而失日,其国危矣;国人不知,而我独知之,我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魏正始中,郑公谷避暑历城之北林。取六莲叶置砚格上,贮酒三升,以簪通其柄屈茎如象鼻,传噏之,名为“碧筒”。

晋阮籍每以百钱挂杖头,遇店即酣畅 【按:阮籍传系籍从子修事,此讹 系籍】

山简在荆襄,每饮于习家池。人歌曰:“日暮竟醉归,倒着白接䍠。”

扬雄嗜酒而贫,好事者或载酒饮之。

陶潜贫而嗜酒,人亦多就饮之,既醉而去,曾不吝情。尝以九日无酒,独于花中徘徊。俄见白衣人,乃王弘遣人送酒也。遂尽醉而罢。

《魏氏春秋》云:阮籍以步兵营人善酿,厨多美酒,求为步兵校尉。

唐王无功,以美酒之故,求为大乐丞。丞乃贱职,自无功居之后遂为清流。

北齐李元中,大率尝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每言:“宁无食,不可无酒。”

今人元日饮屠苏酒,云可以辞瘟气。亦曰“蓝尾酒”,或以年高最后饮之,故有尾之义尔。

王莽以腊日献椒酒于平帝,其屠苏之渐乎?

元魏太武赐崔浩缥醪十斛。

唐宪宗赐李绛酴醾、桑落,唐之上尊也,良酲令掌供之。

汉高祖为布衣时,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西汉已来,腊日饮椒酒。见《四民月令》。

天汉三年初榷酒酤。元始五年官卖酒,每升四钱;酒价始此。

任昉尝谓刘杳曰:“酒有千日,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日酒,饮之至家而醉。亦其例。”昉大惊。乃自出杨元凤所撰置郡事,检之而信。又尝有人遗昉 酒者,刘杳为辨其 字之误。 音阵,木名,其汁可以为酒。

《春秋说题辞》曰:“为酒据阴。”乃动麦阴也。黍,阳也;先渍曲而投黍,是阳得阴而沸乃成。

《淮南子》云:“酒感东方木水风之气而成。”其言荒忽,不足考信,故不悉载。

《楚辞》云:“奠桂酒兮椒浆。”然则古之造酒皆以椒桂。

《吕氏春秋》云:“孟冬命有司: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厉用六物,无或差忒,大莤监之。”

唐薄白公,以户小饮薄酒。

五代时有张逸人,尝题崔氏酒垆云:“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云游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自是酤者愈众。

卞彬喜饮,以瓠壶瓠勺,烧皮为肴。

陶潜为彭泽令,公田皆令种黍。酒熟,以头上葛巾漉之。

唐阳城为谏议,每俸入,度其经用之余尽送酒家。

《西京杂记》:汉人采菊花并茎叶,酿之以黍米;至来年九月九日,熟而就饮。谓之菊花酒。

酒之功四

勾践思刷会稽之耻,欲士之致死力,得酒则流之于江,与之同醉。

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醪惟一钟。蹇叔劝之曰:“虽一米,可投之于河而酿也。”于是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

孔文举云:“赵之走卒,东迎其主,非卮酒无以辨。”卮之事,《史记》及《汉书》皆不载,唯见于《楚汉春秋》。

王莽时,琅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小吏。犯微法,令枉杀之。母家业素丰财,乃多酿酒;少年来沽,必倍售之,终岁多不取其值。久之,家稍乏,诸少年议偿之。母泣曰:“所以厚诸君者,以令不道,枉杀吾子,托君复雠耳。岂望报乎?”少年义之,相与聚诛令。后其众为赤眉。

晋时,荆州公厨有齐中酒、厅事酒、猥酒,优劣三品。刘弘作牧,始命合为一,不得分别。人伏其平。

河东人刘白堕,善酿。六月,以瓮酒曝于日中,经旬味不动而愈香美,使人久醉。朝士千里相馈,号曰“鹤觞”,一名“骑驴酒”。

永熙中,南青州刺史毛洪宾赍酒之蕃,路逢盗,劫之皆醉。因执之,乃名“擒奸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拔剑,惟畏白堕春醪。”见《洛阳伽蓝记》。

温克五

礼云:“君子之饮酒也,一爵而色温如也,二爵而言言斯,三爵而冲然以退。”

扬子云曰:“侍坐于君子,有酒则观礼。”

于定国饮酒一石,治狱益精明。

晋何充善饮而温克。

魏《邴原别传》曰:原旧能饮酒,自行役八九年间,酒不向口。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亲陈仲弓,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归,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乎?”于是饮酒,终日不醉。

《郑元别传》:马季长以英儒著名,元往从参考异同,时与卢子干相善。在门下七年,以母老归养。元饯之。会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度元所饮三百余杯而温克之容,终日无怠。

孔融好饮而能文,常云:“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患矣。”

裴均在襄阳会宴,有裴弘泰后至,责之。谢曰:“愿赦罪。”而取在席之器满酌,而纳其器。合坐壮之。又有一银海,受酒一斗余;亦釂而抱海去。均以为必腐胁而死,使觇之,见纱帽箕踞。秤银海,计二百两。

李白每大醉,为文未尝差误;与醒者语,无不屈服。人目为醉圣。乐天在河南,自称为醉尹。

皮日休称曰醉士。

开元中,天下康乐,自昭应县至都门官道之左右,当路市酒,量钱数饮之。亦有施者,为行人解乏,故路人号称“歇马杯”。亦古人衢尊之义也。

王元宝贤而好施,每大雪,自坊口扫雪;立于坊前,迎宾就家,具酒暖寒。

梁谢 不妄交,有时独醉曰:“入我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宋沈文季为吴兴太守,饮酒五斗,妻王氏亦饮一斗;竟日对饮,视事不废。

五代之乱,干戈日寻。而郑云叟隐于华山,与罗隐终日怡然对饮,有酒诗二十章。好事绘为图,以相贶遗。

乱德六

小说云:纣为糟丘酒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池可运舟。

《冲虚经》云:子产之兄曰穆,其室聚酒千钟,积曲成封;糟浆之气,逆于人鼻;日荒于酒,绝不知世道之安危也。

《史记》纣及齐威王,《晋书》王道子、秦苻坚、王悦,皆为长夜饮。

楚恭王与晋师战于鄢而败,方将复战,召大司马子反谋之。子反饮酒,醉不能见。王叹曰:“天败我也。”乃班师而戮子反。

郑良霄为窟窦,而昼夜饮,郑人杀之。

《三辅决录》:汉武帝自以功大,更广秦之酒池肉树,以赐羌人。而酒可浮舟。

《魏志》:徐邈字景山,为尚书郎。时禁酒,邈私沉醉。赵达问以曹事,邈曰:“酒中圣人。”达白太祖,太祖怒。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此醉言尔。”

《三十国春秋》曰:阮孚为散骑常侍,终日酣纵。尝以金貂换酒,为友所弹。

《裴楷别传》曰:石崇与楷、孙绰宴酣,而绰慢节过度,崇欲表之。楷曰:“季舒酒狂,四海所知。足下饮人狂药而责人正礼乎?”

宋孔 使酒仗气,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为陵忽。

汉末,政在奄宦。有献西凉州葡萄酒十斛于张让者,立拜凉州刺史。

元魏时,汝南王悦,兄怿为元叉所枉杀。悦略无复雠之意,复以桑落酒遗叉。遂拜侍中。

《韩子》云:齐桓公醉而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因请发仓廪,赈穷三日。民歌曰:“何不更遗冠乎?”

晋阮咸每与宗人共集,以大盆盛酒,不用杯勺,围坐相间更饮。群豕来饮其酒,咸接去其上,便共饮之。

晋文王欲为武帝求婚于阮籍,醉不得言者六十日。乃止。

胡毋辅之等方散发裸袒、闭室酣饮,已累日;阮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乃脱头露顶,于狗窦中叫;辅之遽呼入饮,不舍昼夜。

唐进士刘遇、刘参、郭保衡、王仲、张道隐,每春选妓三五人,乘犊小车,裸袒园中,叫笑自若。曰“颠饮”。

元魏时,崔儦每一醉八日。

三国时,郑泉愿得美酒,满一百斛船,甘脆置两头,反复辄饮之。惫即往啖肴膳。酒有斗升减,即益之。将终,谓同志曰:“必葬我陶家侧,庶百年化为土。或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

晋人周 过江,积年恒日饮酒,惟三日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毕卓为吏部,比舍郎酿酒熟,卓夜盗饮。

刘伶尝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

诫失七

《周书·酒诰》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管辂别传》曰:诸葛景与辂别,诫以三事,言:“卿性乐酒,量虽温克,然不可保,宁当节之。”辂曰:“酒不可尽吾欲。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

晋祖台之与王荆州书:“古人以酒为戒,愿君屏爵弃卮,焚罍毁榼,殛仪狄于羽山,放杜康于三危。古人系重,离必有赠言。仆之与君,其能已乎?”

《宋书》云:王悦,卷从弟也,诏为天门太守。悦嗜酒辄醉,及醒,则俨然端肃。卷谓悦曰:“酒虽悦性,亦所以伤生。”

萧子显《齐书》:臧荣绪,东莞人也,以酒乱言,常为诫。

《世说》:晋元帝过江,犹饮酒。王茂弘与帝友旧,流涕谏。帝许之,即酌一杯,从是遂断。

《梁曲》曰:刘韶,平原人也,年二十,便断酒肉。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曰:“昔者,帝令仪狄作酒而美之,进于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周官》:萍氏掌几酒,请之。萍古无其说,按《本草》述水萍之功云:“能胜酒。”名萍之意,其取于此乎?

陶侃饮酒,必自制其量,性欢而量已满。人或以为言,侃曰:“少时常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尽量耳。”

桓公与管仲饮,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管仲。管仲至,公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以饮仲父,以为脱于罪矣。”对曰:“吾闻湛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是以走出。”公拜送之。又云:桓公饮大夫酒,管仲复至。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弃半酒,公曰:“礼乎?”“臣闻酒入舌出而言失者弃身。臣计弃身不如弃酒。”公大笑曰:“仲父就座。”

《北梦琐言》:陆扆为夷陵,有士子入谒,因命之饮,曰:“天性不饮。”扆曰:“已减半矣。”言当寡过也。

萧齐刘玄明政事为天下最。或问政术,答曰:“作县令但食一升饭,而不饮酒,此第一策也。”

长孙登好宾客,虽不饮酒而好观人酣饮,谈论古今,或继以火。常恐客去,畜异撰以留之。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醉,而自矜。优真曰:“昔纣饮七日七夜不醉,君勉之,则及矣。”襄子曰:“吾几亡乎?”“对曰:“纣遇周武,所以亡。今天下尽纣,何遽亡?然亦危矣。”

释氏之教,尤以酒为戒。故四分律云:饮酒有十过失,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不明,四见嗔相,五坏田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恶名流布,九知慧减少,十身坏命终,堕诸恶道。

《韩诗外传》:饮之礼,跣而上坐,之宴;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谓之 ;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沉;闺门不出,谓之湎。君子可以宴,可以 ,不可以沉,不可以湎。

《魏略》曰:太祖禁酒,人或私饮,故更其辞,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典论》云:汉灵帝末,有司榷酒,斗直千钱。

《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还成都,以鹔 裘就人杨昌换酒,与文君为欢。

宋明帝《文章志》云:王忱每醉,连日不醒,自号上顿。时人以大饮为上顿,自忱始也。

《益部传》曰:杨子拒妻,刘泰瑾贞懿达礼。子元宗,醉归舍,刘十日不见。诸弟谢过,乃责之曰:“汝沉荒不敬,自倡败者,何以帅先诸弟?”

神异八

张华有九酝酒,每醉,必令人传止之。尝有故人来与共饮,忘敕左右。至明,华寤,视之,腹已穿,酒流床下。

王子年《拾遗记》:张华为酒,煮三薇以渍曲糵,糵出西羌,曲出北胡,以酿酒,清美醇鬯,久含令人齿动。若大醉不摇荡,使人肝肠消烂,俗谓“消肠酒”,或云:酒可为长宵之乐。两说声同而事异也。

崔豹《古今注》云:汉郑弘为阌乡啬夫,夜宿一津,逢故人,四顾荒郊,无酒可沽,因以钱投水中,尽夕酣畅,因名“沉酿川”。

义宁初,有一县丞甚俊而文,晚乃嗜酒,日必数升,病甚,酒臭数里,旬日卒。

张茂先《博物志》云:昔人有名元石,从中山酒家,与之千日酒,而忘语其节,归,日沉瞑,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棺殓葬之。酒家经千日,忽悟而往告之,发其冢,适醒。

《尸子》曰:赤县洲者,是为昆仑之墟,其卤而浮为蓬芽,上生红草,食其一实,醉三百年。

王充《论衡》云:项曼都好道,去家三年而返,曰:“仙人将我上天,饮我流霞一杯,数月不饥。”

道书谓露为天酒。见东方朔《神异经》。

刘向《列仙传》曰:安期先生与神女会于圜丘,酣玄碧之酒。

石虎于大武殿起楼,高四十丈,上有铜龙,腹空,着数百斛酒,使胡人于楼下漱酒,风至,望之如雾,名曰“粘酒台”,使以洒尘。事见《拾遗记》。

魏贾锵有奴,善别水。尝乘舟于黄河中流,以匏瓠接河源水,一日不过七八升,经宿,色如绛。以酿酒,名“昆仑觞”,香味奇妙,曾以三十斛上魏帝。

李肇云:郑人以荥水酿酒,近邑之水重于远郊之水数倍。事见《出世记》。

尧登山,山涌水一泉,味如九酝,色如玉浆,号曰“醴泉”。

《南岳夫人传》曰:天人贶王子乔璚苏绿酒。

《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数升令人长生。

《东方朔别传》云:武帝幸甘泉,见平阪道中有虫,赤如肝,头目口齿悉具。朔曰:此怪气,必秦狱处积忧者,得酒而解。乃取虫置酒中,立消。后以酒置属车,为此也。

异域酒九

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古今注》云:乌孙国有青田核,莫知其树与花,其实大如五六升匏,空之盛水而成酒,刘章曾得二焉。集宾设之,可供二十人,一核才尽,一核复成。久置,则味苦矣。

波斯国有三勒浆,类酒,谓庵摩勒、毗梨勒、诃黎勒也。

诃陵国人以柳花、椰子为酒,饮之亦醉。

大宛国多以葡萄酿酒,多者藏至万石,虽数十年亦不败。

《扶南传》曰:顿孙国有安石榴,取汁停盆中,数日成美酒。

真腊国人不饮酒,比之淫,惟与妻饮房中,避尊长见。

房千里《投荒录》云:南方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候陂水竭,置壶其中,密固其上。候女将嫁,决水,取之供客,谓之“女酒”。味绝美,居常不可致也。

扶南有椰浆,又有蔗及土瓜根酒,色微赤尔。

性味十

《本草》云: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虫恶气。《注》:陶隐居云: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性热,独冠群物。饮之,令人神昏体弊,是其毒也。昔有三人,晨犯雾露而行,空腹者死,食粥者病,饮酒者无疾。明酒御寒邪,过于谷气矣。酒虽能胜寒邪,通和诸气,苟过,则成大疾。《传》曰:惟酒可以忘忧,无如病何。《内经》十八卷,其首论后世人多夭促,不及上古之寿,则由今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其为害如此。凡酒气独胜而谷气劣,脾不能化,则发于四肢而为热厥,甚则为酒醉而风入之,则为漏风,无所不至。凡人醉而卧黍穰中,必成癞。醉而饮茶,必发膀胱气。食咸多,则有成消中。

皇甫松《醉乡日月记》云:松脂蠲百病。每糯米一斗,松脂十四两。别以糯米二升,和煮如粥,冷,着小麦曲一斤半,每片重二三两,火爆干,捣为末,搅作酵。五日以来候起办炊饭,米须薄之,更以曲二十片,火焙干作末,用水六斗五升,酵及曲末、饭等,一时搅和入瓮,瓮暖和如常。春冬四日,秋夏三日成。

又云:酒之酸者可变使甘。酒半斗,黑锡一斤半,令极热,投中,半日可去之矣。

《南史》记:虞悰有鲭鲊,云可以醒酒,而不著其造作之法。

魏文帝诏曰:且说蒲萄,解酒宿酲,淹露汁多,除烦解热,善醉易醒。

《礼乐志》云:柘浆析朝酲。言甘蔗汁治酒病也。

《开元遗事》云:兴庆池南有草数丛,叶紫而茎赤。有人大醉,过之,酒应自醒,后有醉者,摘而嗅之,立醒,故谓之醒醉草。

《五代史》云:李德裕平泉有醒酒石,尤为珍物,醉则踞之。

饮器十一

上古污尊而抔饮,未有杯壶制也。

《汉书》云:舜祀宗庙用玉斝。其饮器与?然事非经见,且不必以贮酒,故予不达其事。

《周诗》云:兕觥其觩。

周王制:一升曰爵,二升曰斛,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斗曰壶。别名有 、斝、尊、杯,不一其号。或曰小玉杯谓之“ ”,又曰酒微浊曰“ ”,俗书曰“盏”尔。由六国以来,多云制卮,形制未详也。

刘向《说苑》云:魏文侯与大夫饮,日不尽者,浮以大白。《汉书》或谓举盏以白釂,非也。

丰杅、杜举,皆因器以为戒者。

汉世多以鸱夷贮酒,扬雄为之赞曰:“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沽。常为国器,托于属车。”

《南史》有虾头杯,盖海中巨虾,其头甲为杯也。

《十洲记》云:周穆王时,有杯名曰“常满”。

自晋以来,酒器又多云“鎗”,故《南史》有“银酒鎗”。鎗或作“铛”。陈宣好饮,自云:何水曹眼不识杯鎗,吾口不离瓢杓。李白云:舒州杓,力士铛。《北史》记孟信与老人饮,以铁铛温酒。然鎗者,本温酒器也,今遂通以为蒸饪之具云。

宋何点隐于武丘山,竟陵王子陵遗以嵇叔夜之杯,徐景山之酒鎗。

《松陵唱和》又有《瘿木杯》诗,盖用木节为之。

老杜诗云:醉倒终同卧竹根。盖以竹根为饮杯也。见《江淹集》是也。

唐人尤尚莲子杯,白公诗中屡称之。

乐天又云:榼木来方泻,蒙茶到始煎。

李太白有《山尊》诗云:“尊成山岳势,材是栋梁余。”今世豪饮,多以蕉叶、梨花相强,未知出于谁氏。

诃陵国以鲎鱼壳为酒尊,事见《松陵唱和》,诗云:用合对江螺。

唐韩文公《赠崔斯立》诗:“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黄金涂物象,雕镌妙功倕。乃令千里鲸,幺么微螽斯。犹能争明月,摆掉出渺弥。野草花叶细,不辨 菉葹。绵绵相纠结,状似环城陴。四隅芙蓉树,擢艳皆猗猗。”云云。盖皆以兴喻,故历言其状如此,今好事者多按其文作之,名为“韩杯”。

西域有酒杯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花坚可酌,实大如杯,味如豆蔻,香美。土人持酒来藤下,摘花酌酒,乃实消酒。国人宝之,不传中土。事见《张骞出关志》。

酒令十二

《诗·雅》云:“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又云:“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然则饮之立监史也,所以已乱而备酒祸也,后世因之有酒令焉。

魏文侯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其酒令之渐欤?

汉初,始闻朱虚侯以军法行酒。

《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后世浮波疏泉之始也。

唐柳子厚有《序饮》一篇,始见其以洄溯迟驶为罚爵之差,皆酒令之变也。又有藏钩之戏,或云起于钩弋夫人,有国色而手拳,武帝自扳之,乃伸。后人慕之而为此戏。白公诗云:“徐动碧芽筹。”又云:“转花移酒海。”今之世,酒令其类尤多:有捕醉仙者,为禺人转之以指席者,有流杯者,有总数者,有密书一字使诵诗句以抵之者,不可殚名。

昔五代王章、史肇之燕有手势令,此皆富贵逸居之所宜。若幽人贤士,既无金石丝竹之玩,惟啸咏文史,可以助欢。故曰: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新吟胜管弦。今略志其美,而近者于左:

孟尝门下三千客,《大有》《同人》;湟水渡头十万羊,《未济》《小畜》。

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李耳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

江革隔江,见鲁般般橹;李元园里,唤蔡释释菜。

拆字为反切者:矢引矧,欠金钦。

名字相反切者:于谨字巨引,尹珍字道真,孙程字稚卿。

古人名姓点画绝省者:宇文士及,尒朱天光,子州友父,公父文伯,王子比干,王士平,吕太一,王子中,王太丘,江子一,于方,卜已,方干,王元,江乙,文丘,丁乂,卜式,王丘。

字画之繁者:蘇繼顏,謝靈運,韓麒麟,李繼鸞,邊歸讜,欒黶,鱗鱹,蕭鸞。

声音同者:高敖曹,田延年,刘幽求。

字画类者:田甲,李季。

台字去吉,增点成室;居字去古,增点成户。

火炎昆冈,山出器车,土圭封国。

百全之士十万;五刑之属三千。

荡荡乎,民无能名;欣欣焉,人乐其性。

公子牟,身在江湖,心游魏阙;郑子真,耕于谷口,名动京师。

前徒倒戈以北;长者扶义而东。

运天德以明世;散皇明而烛幽。

今人多以文句首末二字相联,谓之“粘头续尾”。尝有客云:“维其时矣。”自谓文句必无“矣”字居首者,欲以见窘。予答:“矣焉也者。”矣焉也者,决辞也,出柳子厚文,遂浮以大白。

白公《东南行》云:“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注云:“头盘,卷白波,莫走鞍马,皆当时酒令。”法未详,盖元白一时之事尔。

《国史补》:郑弘庆始创“平素精看”四字令,未详其法。

总论

予行天下几大半,见酒之苦薄者无新涂,以是独醒者弥岁,因管库余闲,记忆旧闻,以为此谱,一览之以自适;亦犹孙公想天台而赋之,韩吏部记画之比也。然《传》有云:图西施、毛嫱而顾之,不如丑妾可立御于前;览者无笑焉。

甲子六月既望日在衡阳,汐公窦子野题。 K1bRut++CoqrVwYXYsyifqajhPOGoR/MuamtMexFLjejM345/Y0zG0y+fH7QQ8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