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天灾

当龚自珍在“乙丙之际”将他的时代定义为衰世,并对其猛烈抨击的时候,清帝国的广袤疆域,也恰好在经历一次异常气候过程。

从1815年秋天开始,到1817年,中国许多地方遭遇了气象反常,低温、霜冻、水灾、旱灾交替在不同地方出现。前面提及,高超超等科学家2017年发表的论文中说,在1816年,中国许多地方的气温平均值都出现了显著下降。其中,低温现象从1816年一直延续到1818年。如果把目光从中国移开,放到亚洲和整个世界,我们已经看到,1815—1817年出现的全球低温,在气象学和气候史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也正如前面所说,这次气候异常过程在中国各地造成的影响,只能从历史文献的天灾叙事中挖掘。这些天灾叙事,虽然没有仪器测量读数,却也可以帮我们确认,1816年的中国,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气象突变。

气候史学者张德二在她领衔编撰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里,通过考察梳理地方志,给出了一套迄今为止最详尽的中国气候变化编年史。我查阅了该总集里1815年到1817年的气象记录,并把这些记录与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1815—1817年的地图,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整理出版的《〈清实录〉气候影响资料摘编》中的三年记录做交叉对比。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里收编的,是清代各地方政府在其撰写的方志中对气象的描述,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相似。而《〈清实录〉气候影响资料摘编》则归总了皇家历史叙事里各地气象异状的描述,记录了皇帝在这三年里下令采取的相应措施。我同时也参考了《清实录·仁宗实录》的完整版本,试图发现前述文本里没有收录的内容。

以此,我可以帮助自己在脑海中,大致构建出1816年清帝国所遭遇的气候灾难图景。

我把这些气象异常分作两类。第一类是低温,包括雪、霜冻和结冰。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进入仪器时代,这些气象的出现,就成了气温降低的主要征候。第二类是水灾和旱灾,科学家们已经指出,中国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大气温度异常会导致季风异常,也就会给不同地方带来反常的降雨和干旱。洪涝和旱灾,往往会被方志记录在案,更可能会由官员们上报至中央政府。

1815年9月开始,河北的几个地方出现霜冻,获鹿和灵寿分别记录了“风霜损禾稼”“霜损禾”。属于正定府的这两个县位于北京西南,9月出现风霜损毁庄稼,显然有些异常。

1815年年底,中国南方地区开始出现罕见低温。

台湾的新竹和苗栗,县志中都记录了在当年11月至次年1月的“雨雪,坚冰寸余”。彰化县志也记录了“冬十月,大风损禾稼。冬十二月,有冰”。在纬度偏低的台湾新竹和苗栗,冰居然有一寸多厚,实属罕见。

广东廉江记录了“冬大雪”,海南定安“陨霜杀秧,草木榔椰多枯”,万宁“严寒,树木枯死其半”,澄迈“天降大雪,榔椰树木多伤”。海南岛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方,纬度比台湾还低许多,出现这样的低温更是奇异。

广西宜山“是年冬大冰,草木尽枯,儿童于积水处捞起冰块如玻璃屏”。

云南昆明、晋宁、宜良、澄江在1815年6月和8月出现了低温寒风,南华“秋九月,寒风杀谷”,水稻遭殃。另外的研究文献还做了相应的补充:楚雄的镇南州“秋八月,北风伤稻”,腾越“田禾风瘪”,龙陵“禾苗风瘪”。

进入1816年,中国的许多地方继续出现低温和异常天气。

江苏泰州和东台3月中旬出现大雪,安徽亳州“冬大寒”。

低温的侵袭,给江西带来特别显著的异样。进入3月后,江西普遍出现降雪,在各地县志记录中,九江、湖口、星子、上饶、都昌、万载、大余、安远都下了大雪,许多地方的积雪“平地厚数尺”“冻死耕牛及大樟树”。

福建的罗源也在正月出现大雪,积雪“盈尺”。

在去年秋天就遭受厄运的云南,1816年情形依然严峻。曲靖和澄江出现低温,麦田损毁,剑川8月下雪,其中,巍山在秋天出现冰冻,“田禾尽坏”。

云南的气象异常,跟中国其他地方的气象异常一样,并不止于低温。从地方志的记载来看,1815年秋天到1816年全年甚至到1817年和1819年,气候异常的云南遭遇了所谓“嘉庆大饥荒”。由于天气变坏,出人意料的寒冷、大风、干旱、淫雨和洪水,损毁了基本农作物水稻、玉米和荞麦,云南好几个地方的县志,都记载了百姓吃“观音土”的事实。

比如,光绪年间的《沾益州志》描述,曲靖在“(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连年大饥,城西六十里出泥二种,俗呼‘观音粉’,一种白色,一种水红色,远近穷民挖取此泥,用麦面荞麦掺和食之”。咸丰年间的《镇南州志》也记载说,南华县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大荒,民掘白土疗饥,号‘观音面’,食之多死者”。

从1815年秋天开始,云南的易门、南华、楚雄、大姚和洱源,遭遇低温、大风和洪水,庄稼无收。到了1816年,根据光绪《续云南通志稿》描述,“大理府属之邓川州,丽江府之鹤庆州,本年夏秋以来大雨连绵,山水涨发,田庐致被冲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洱源出现河道决堤,巍山“连月雨,大雾三日,有冰,田禾尽坏”;祥云也在秋天出现洪水。姚安遭遇寒冷北风袭击,即将成熟的稻谷无收。此外,墨江、楚雄、禄劝干旱。所有这些天气异常,都对农业形成冲击,云南各地普遍饥荒,作为各地受灾民众的充饥替代品,“观音土”和“草根树皮”频繁出现在县志中。

1816年在海南,同样出现了饥荒,琼海和万宁大旱,安定和澄迈米价飞升。

湖南和湖北在这一年均出现洪涝,各地方县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大水”。同样的情形在河南和福建出现,其中河南郏县“麦登场,淫雨四十一日,麦尽黑朽不堪食”。江西在冬天遭遇积雪数尺后,好几个地方在夏天“大雨弥月”,河水暴涨。

浙江和江苏,也遇到了旱灾和涝灾交替的现象。龚自珍随父亲去上海就任的这一年里,浙江的建德、丽水、龙游、武义和东阳都出现旱情。江苏范围内,吴县、扬州、高邮、宝应、盐城和铜山等地出现洪涝。

山东、山西和陕西的一些县在1816年都遭遇大水和春大寒。在属于直隶的河北境内,正定、灵寿、获鹿、井陉、赞皇都在5月出现风霜“损麦”,在永清、新城、大名、宁晋这些地方,则是夏秋大水。 Mk82tzqcIS5lbIjIRZNHJEnrzGn59eYTZHDn4geYb0C9E8FUTDwKCRZxNHfLn7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