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 《左传·襄公三十年》:“于子蟜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补订】《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杜预注:“岁,岁星也。星纪在丑,斗牛之次。玄枵在子,虚危之次。十八年,晋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是岁,岁星在亥。至此年十一岁,故在星纪。……今巳在玄枵,淫行失次。”
《国语》卷三:“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卷十:“文公在狄十二年。”韦昭注:“文公,晋献公庶子重耳,避骊姬之难,鲁僖五年,岁在大火,自蒲奔狄,至十六年,岁在寿星,故在狄十二年。”
僧肇《般若无知论》:“弘始三年,岁次星纪,秦乘入国之谋,举师以来之。”高僧鸠摩罗什在后凉居留积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后凉吕隆,吕隆军败,上表归降。姚兴迎鸠摩罗什入关,这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来到长安。《般若无知论》即言此事,事见慧皎《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
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唐 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荧惑
唐 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岁星
再说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作太岁 ,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chán yān)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 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
太岁年名的写法根据《尔雅·释天》。大荒落、协洽,《史记·天官书》作大荒骆、叶洽。作噩,《汉书·天文志》作作詻(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历书》《天官书》作作鄂。阉茂,《史记·历书》作淹茂,《天官书》作阉茂,《汉书·天文志》作掩茂。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zhān)蒙等十个名称,叫作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尔雅·释天》载有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
上文说过,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十二辰对应。为便于查阅,再作简表如下:
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阏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阏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例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他的《曝书亭集》里的古今诗系年,也用这些年名。我们阅读古书,应该知道这种情况。
【补订】朱彝尊《曝书亭集》,共八十卷,包括古今诗二十二卷,古今诗编年排列,起自顺治二年(乙酉,1645),止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古今诗一开头的编排为:
旃蒙作噩:村舍二首 夏墓荡二首 过丘生
柔兆阉茂:晓入郡城 悲歌 过吴大村居 漫感 暝 平陵东
强圉大渊献:捉人行 马草行 北邙山行 春晚过放鹤洲 雨后即事二首 野外 舟经震泽
著雍困敦:董逃行 五游篇 少年子 雀飞多 独不见 晚 题项叟圣谟 画柳
姚宽《西溪丛语》自叙:“绍兴昭阳作噩仲春望日,剡川姚宽令威识。”绍兴昭阳作噩即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关于纪年法我们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