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怎样鉴赏古典诗词

诗词是文化中的文化,是精品中的精品,是检验一个人文化程度的试金石。孔夫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诗歌便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其实,只要不是哑巴,所有的人都会说话,但说话有高雅粗俗之分。孔子所说的说话是指说高雅的话,说令人愉快的话,满嘴粗话的人必定令人不舒服。没有诗歌或缺少诗歌的生活是单调的、贫乏的。充满诗意的生活是人们普遍向往的。

一提到诗歌,我们不能不想到唐代。那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浪漫、充满温情、充满诗情画意的时代,令人神往,令人陶醉。一个人在阴天傍晚无聊,想请朋友过来喝点酒,居然也写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章。友人赠送一盒茶叶,卢仝居然能写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那样精彩的诗篇,成为千古流传的精品。刘禹锡和白居易偶然在扬州重逢,在酒席上相互写诗唱和,其中便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样警拔的诗句。访问朋友不见,留下诗;朋友被贬,写诗安慰;妻子死了,写诗悼亡;牙掉了,写诗自慰。贺知章告老还乡,皇帝命其他大臣写诗相送,竟有几十人写诗,至今保留在《全唐诗》中的居然有三十多首,令人叹为观止。上至皇帝公主、王公大臣,下至歌儿舞女、农夫渔民,莫不能诗。嬉笑怒骂,七情六欲,均出之于诗。无事不诗,无时不诗,无地不诗,无人不诗。与之相比,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诗不是太少了吗?因此,大幅度提高诗词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便是非常迫切、非常必要的了。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创作的前提是鉴赏,鉴赏的前提是读懂。一般的懂不难,真正的懂则不容易。要读懂一首诗,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还要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修养、艺术理论修养及诗词技巧方面的知识。这几方面知识和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鉴赏水平和能力,深者所见自深,浅者所见自浅。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一下如何提高鉴赏能力。

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要基本了解作品产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思想感情和认识构成诗词作品的灵魂,对其认知和感受则必须将其放置在它所依托的历史环境中,这样才可以把握和理解。对于背景资料一无所知,那么把握和理解诗词是很困难的。

所谓大背景便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即在某一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相同或近似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生活基础。如盛唐的意气风发、中唐的务实求真、晚唐的忧患颓丧等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再如北宋的新旧党争,南宋的和战之争,都反映到许多诗词作品中来。只有大体了解这些时代特点,才可能读懂这些时代所产生的文学作品。

如果不了解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追赶隆祐太后到造口壁下的这段国耻的历史,便很难读懂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菩萨蛮》)中的辛酸和愤慨;如果不清楚开元天宝之际重武轻文,唐玄宗溺爱斗鸡小儿使之飞扬跋扈的情况,便难以理解李白“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犀利深刻。

所谓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体年代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遭际。如不知道陈子昂随同武攸宜征讨契丹时的特殊遭际,便难以理解《登幽州台歌》中痛心疾首的忧患与悲愤;不知道李商隐由于政治上的磨难而导致爱情生活的艰辛,便难以理解那些痛彻心扉而又缠绵悱恻的无题诗;不知道李清照前后期生活的巨大落差,便难以真正理解《声声慢》中近似绝望的幽怨。如果知道李清照早年与丈夫赵明诚每当黄昏便同在书斋校阅图书时互相嬉戏的欢乐情景,再去理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意蕴,当会别有滋味。因此,对于诗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细,对于作品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孟子所云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指的正是这个道理。

二、掌握起码的古典诗词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

古典诗词,有其特殊的语言规范和音韵格式,这是必须掌握的,包括格律体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格律体式的知识掌握越多越熟练,对于诗词的品味就会越精确、越到位。当我们掌握了五律的要求和知识后,再欣赏王维的《山居秋暝》,便会领会其形式的精致及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关于格律体式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后面还要专门阐述。下面重点谈语言表达技巧问题。

诗词语言与其他文学不同,因其受字数和形式的限制,故极其凝练概括,在极小的篇幅中有很大的感情容量,因此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有时为了修辞或平仄格律的需要,还经常出现互文、倒装等情况,乍一读来,觉得语法不对,不太明白,须仔细琢磨分析方可读懂。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用常规的语法知识来衡量诗词作品,而要用变通的、灵活的思维来理解。

如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实际的语序应当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因为洗衣服的女人归来,才会在竹林外传来说说笑笑的声音,因为打鱼的小船顺流而下,才会使河面上的莲花摇曳纷披。但仔细琢磨,王维诗句的本意又不仅如此,其意蕴比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可以理解王维是先闻其声再分辨声音的来历和原因,先见其形再体悟莲动的起因,符合认知的过程。因此,其中既有平仄的因素,也有内容的因素。

再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语,便是典型的互文见义,如果按照通常理解,则为“秦朝时的月亮照耀汉朝时的边关”,如堕五里雾中,不得其解。如果知道诗词的互文法,则好明白,即秦汉时期便修筑了边关,秦汉时的明月已开始照耀关塞,形象地说明秦汉以来便有边塞战争的问题。

再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两处是倒装,“遥岑远目”是远目遥岑,即眺望远处的山岭。“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还是倒装,即玉簪螺髻,献愁供恨,那些尖山、团山仿佛都在向我述说着它们的忧愁和怨恨。不了解这些特殊的句法,便会成为理解的障碍。再如杜甫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按照正常语法逻辑来阅读理解,则看不明白,只有按照诗词特殊句式才能理解,方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实际是强调长安物产之美。即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那里的香稻是鹦鹉啄食后剩下的稻粒,那里的梧桐树是凤凰曾经栖息过的树枝。总之,诗词中经常出现互文、倒装、侧重等情况,而且跳跃性大,省略成分多,需要多读、熟读方能解其妙味。

三、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诗词是古代人对于生活和自己的表现,因此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便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尽量多地了解古代文学与古代历史知识,多了解一些历史掌故。古代诗词作品大部分都用典,不熟悉所用典故的意义也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蕴,会成为理解上的一大障碍。如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两句分别用西汉初年贾谊和东汉末年王粲两个人怀才不遇的典故来抒发自己不为时重的感慨。了解两个历史人物的境遇和李商隐当时的处境,对于理解全诗有重要作用。而这两个典故又与李商隐的身世处境有类似的地方,他怀才不遇的情况和贾谊类似,寄人篱下又和王粲相仿,知道这些因素才能够真正理解诗句的含义和美妙之处。

许多典故仿佛是多面体,每个使用该典故的人可以各运用其一面,甚至会出现同一典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运用的情况,因此理解典故时,应当仔细琢磨参悟,要从典故本身的含义和运用典故之人的用意两个方面来理解体会,方能理解其准确用意。如贾谊是个著名才子,关心国事,向文帝提出许多建议,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到谗毁被贬逐长沙。李商隐在运用这一典故时主要侧重其关心国事不被采纳信任一点,与贬谪关系不大。因为李商隐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在甘露之变前后,他写了多首揭露宦官等邪恶势力的诗,但当政者根本不予理睬。他也正是年少之时,与贾谊上疏时年龄相仿,故发如此深慨。

再如同样运用项羽当年战败时宁可自刎也不肯过乌江逃跑的历史故事,李清照和杜牧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李清照《夏日绝句》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对于项羽宁可战斗到最后自刎而死也决不逃跑之行为给予高度的歌颂和礼赞。我们必须理解李清照写作此诗的特殊背景,方可知道该诗的思想意义。南宋初年,高宗赵构和许多投降派大臣畏敌如虎,金兵打来便一味逃跑。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帝带领文武百官从北向南一路跑开去,最后居然跑到海上。与项羽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项羽最后只剩下几十骑兵,依然和敌人进行殊死的、顽强的、血腥的战斗,最后宁可自刎也不逃跑。李清照本诗的重点并不是歌颂项羽,而是在讽刺到处逃窜的南宋君臣。如果联系前两句,其意更明确。杜牧《题乌江亭》诗则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于项羽宁可自刎而不逃跑的迂腐行为则表示批评。杜牧是颇有实际才能的人物,对于军事很内行,他是从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高度来评价项羽的。因出发点不同,故李清照和杜牧对于项羽自刎不逃跑便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们没有必要评判谁对谁错。辛弃疾的词用典多而灵活,如果对其中的典故不了解,几乎无法读懂。可以说,典故的运用是古代诗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理解其意蕴所必须越过的障碍。

当然,学问再大,也难以将所有的典故都烂熟于心,一些典故看一下注释便可解决。但大多数常用的典故则应当基本掌握。更主要的是能够辨别诗词作品中哪些地方用了典故,并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查索。唐诗中的典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范之麟、吴庚舜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全唐诗典故辞典》中基本都可以找到,该书编排合理,使用方便,学术性也很强,实用价值高。另外,还有其他此类工具书。

四、要用形象思维进行解读

诗是文学最精练的形式,文学的特点便是用形象反映生活,传达思想感情,诗词作品尤其如此。因为是用形象创作的,理解时也必须用形象思维。这里有一个形象认知转换的过程。首先,诗词作者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思和感情,即情思和感情已经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中。这种融进作者感情的形象在文学评论或阐释时通常称为“意象”,我们便这样使用。读者在阅读时,需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知来解开意象背后的情思,而被解读展开的情思如果与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有契合点时,便会引起认同感,产生所谓的共鸣。因此,欣赏本身实际上已经介入作品中,参与了审美创作。

为此,读者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知共同构成的悟性是很重要的。理解古代诗词,要有现代意识,要有自己的切身经验,即“以今逆古,以己度人”。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状况去推想体悟古人当时的处境,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悟作者的处境与心情,方能读出味道来,读出人性来,方能真正理解古人。

举例来说,当初我读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一诗时,怎么也品味不出好在什么地方,只觉得这首诗是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大地主或大官僚的消遣品。一个人吃酸梅把牙都吃倒了,然后便倒下睡午觉。一觉醒来,牙倒的滋味还没有过去。起来后一个人百无聊赖,没有什么心情,便到外面去看儿童们捕捉飘飞的柳絮。十足的闲人,十足的无聊,真不理解那么多的“诗选”都选该诗的道理。后来,经历丰富了,尤其是在知道该诗写作的特殊背景后才恍然大悟。杨万里是在被政敌诬陷打击而无故落职的情况下写作此诗。他的上级——主战派大臣张浚担心他难以忍受如此打击,看到此诗后,放心地说:“廷秀胸襟透脱矣!”如此理解,杨万里此诗便有在逆境中保持平和闲适心态的意义,便有向关心自己的朋友和诬陷自己的政敌表明态度的意义。言外之意是:这点小事算什么,我不在乎,你们这些小人打不倒我。你们看,我不依然很有闲心吗?大有“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大丈夫气概。因为人生在世,被人误解、被人陷害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尤其是被人蓄谋陷害而饱受冤屈时,度量和自信便更重要了。而这首诗正是度量和自信的表现,是意志顽强、生命有韧性的表现。如此理解,这不是一首很有思想价值的好诗吗?

一般情况下,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便是诗人自己,如屈原的《离骚》、阮籍的《咏怀》、嵇康的《幽愤诗》、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行路难》等诗均如此。某一诗人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往往有相同或近似的意蕴,如屈原的香草美人、陶渊明的飞鸟青松、李白的月亮砧声、李商隐的落花细雨等,需要仔细品味。在一些诗中,诗人采用代言体的形式叙述事件,委婉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对于事件的看法。这类诗往往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叙事诗,如杜甫的《兵车行》主体部分是借“役夫”的口道出,白居易《杜陵叟》的后半部分则是杜陵叟直接出面痛斥官吏的豺狼本性,杜甫的《新婚别》全部是新娘子的口吻。这种手法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切感,而我们则必须通过这些形象去观察理解事件的社会历史意义,从而挖掘诗人在其中寄托的情怀,理解其对该事件的看法。

五、要注意全面把握,不要断章取义和牵强附会

艺术品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整体,要对其精神实质进行总体理解把握,千万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有时乍看好像很消极颓废,但细品全诗,则别有体会。李白的《将进酒》《春日醉起言志》等诗都有这种感觉。前者为熟篇,后者较生疏,为说明问题,今将后者全诗录出: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诗人何其芳以诗人的感觉和眼光分析此诗,很有启发性。他说:“你看他第一句就说人生如梦,首尾都鼓吹喝酒,这不是提倡消极颓废吗?但是,这首诗里最吸引人的形象是春天的景色,是生命的活动,是作者对于春天的景色和生命的活动的赞美。喝酒也好,唱歌也好,都不过是表现作者对于生活的爱好而已。所以这首诗的主要的客观意义并不是厌弃生活,而是对于生活充满了兴趣。”(《诗歌欣赏》)何其芳是诗人,因此,他读出了李白诗中的意蕴。这对于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这是诗人解诗的例子,我们再举一首学者解诗之例。

李白《越中览古》诗曰:“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宫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一般理解,本诗是咏叹历史兴衰无常的作品,感叹世事渺茫,荣华富贵不能常在。这样理解基本正确,但当我们读完傅庚生先生的解释后,便会有进一步的感受。他说:“此诗以三句写当年之盛况,而以一句寓伤逝之情。虽只一句,而力足将三句扳倒。‘只今惟有’四字有扛千钧鼎力。此中更有虚实之分际,前三句载叙者虽多,止是‘想当然耳’,镜中花,水中月也。‘鹧鸪飞’虽只三字,乃是当前实景也。此中尤有牵系之渊源,用‘鹧鸪飞’三字足以点化上三句,夺‘锦衣’‘如花’为‘鹧鸪’之魂魄,敛‘还’‘满’为‘飞’之帮衬,今日越宫之鹧鸪疑若为昔时锦衣战士,如花宫女所蜕变也者。水流湿,火就燥,百川汇海,故此诗之尾句乃克为全篇之帅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这对于理解本诗的精妙颇富启发。多阅读这样的分析文字,也可以很快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诗无达诂”,即诗歌没有绝对正确的解释,对于同一首诗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既有对错的差异,也有深浅的差异。因此,我们看到与自己理解不同的说法亦不必大惊小怪。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盲从,也不要固执己见,应当仔细分析琢磨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到底应当如何,并往深一层思考,这时往往容易发现新问题。如果两种理解均可,则不必在一个问题上花费太多的精力。等到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都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容易明白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即欣赏品鉴古典诗词要以古代音韵格律为标准,因为唐宋时期的规则就是如此。欣赏品鉴唐诗,就要按照唐代的规则和标准,那么,如何知道唐代当时的标准是什么?通过工具书和多看多记,便可基本掌握这些知识。其实,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掌握平水韵,二是掌握古代入声字归入现代平声字的部分。下面,分别谈这两个问题。

据王力先生考证,唐代人在作诗时实际使用的就是平水韵。现存最早的诗韵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唐韵》,《唐韵》的前身是《切韵》。《广韵》共有 206 韵,《唐韵》《切韵》也应当如此。据当代学者考证,《切韵》原来只有 193 韵,但大体相近。韵部分得越多越细越不容易把握,写诗所受限制太大。稍不留神,便逸韵或出韵。唐朝初年,许敬宗等人奏议,建议将 206 韵中邻近的韵部合并起来,减少韵部,得到批准。于是在唐代便由礼部颁发《礼部韵略》,是唐代科举考试和全社会作诗用韵的标准。但唐代的《礼部韵略》现在没有流传。到南宋淳祐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合并 206 韵为 107 韵。既然称《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便肯定是根据旧版刊刻印刷的。而其依据的旧版,很可能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因此,认为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与唐代之《礼部韵略》的内容大体一致是可以接受的。到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又合并为 106 韵。但人们仍习惯以平水韵称之。平水韵的 106 韵部附后,可查阅,如果要知道每一韵部各有多少字,则需要查阅《韵书》。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虽然也是四个声调,但与现代不同。平声不分阴阳,字数最多。古代只有平声属于平仄中的平声,而另外三个音调上、去、入都属于仄声。现代汉语中将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依然都属于平声,上声和去声保留,依然属于仄声,与唐代同。最麻烦的是入声。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入声被取消,将原先属于入声的字分别分配到新的四个音调中。这样,隶属于上声和去声的入声字依然在仄声中,尚无问题,但隶属于阴平和阳平的入声字就麻烦了。因入声在古代是地地道道的仄声,而进入现代汉语阴平和阳平的部分今天读来则属于平声。这种归属的变化是我们今天阅读欣赏古代诗词的一大障碍。

我们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即欣赏品鉴古典诗词时,要依据古音实际,将这类字作为仄声字来理解和处理。如杜甫名诗《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急”字,今天读是平声,而其属于入声字,则必须读为仄声,否则这句诗的平仄就成问题了。我在讲课时,有的学生非常认真,他们按照格律的要求向我提出一些问题,往往都出在这部分字中。有学生问:“老师,您说王维《山居秋暝》诗是标准五律,但‘随意春芳歇’的‘春芳歇’三个字都是平声,不但不合于格式,而且属于三平调,不是作诗之大忌吗?”对于该学生的认真我予以表扬,并告诉他,“歇”字是入声字,属于仄声。类似情况很多。而基本上掌握由入声转入平声的常用字,这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为了学习方便,我将此类字列表于后,共 262 字,在阅读古代诗词作品遇到此类问题时,可去查阅,次数一多,便会逐渐掌握。但必须说明,此处指的是常用字,并非并入平声的入声字仅有这么多。

为了能够鉴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格律知识。下面先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一下。 4Yo8Iix5cK3zzQEhwA431C0GG2Dh8pfbVQwaE0hs4e/Uv3WASNYFbD8x2de9+E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