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郑交质

《左传》

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 ,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 ,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 ,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⑪,虽无有质,谁能间之⑫?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⑬,蘋蘩蕴藻之菜⑭,筐筥锜釜之器⑮,潢污行潦之水⑯,可荐于鬼神⑰,可羞于王公⑱;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⑲,雅有行苇泂酌⑳,昭忠信也㉑。”

【注释】

①三年:公元前720年。②平王卿士:指周平王属下大臣。平王初年,郑武公和郑庄公先后以诸侯身份在朝廷兼职作卿,有实权。③贰于虢:有二心于虢国。指不专门信任郑国国君而也兼听虢国国君意见。④交质:交换人质。春秋战国时期,不信任的双方相互用亲人或大臣做抵押以取信。⑤王子狐:周平王的儿子姬狐。⑥郑公子忽:郑庄公的儿子姬忽。⑦畀(bì):给予,托付。⑧祭(zhài)足:即祭仲,郑国大夫。温:周地,今河南温县西南。⑨成周:即东周首都。这里指东边郊区。⑩中:通“衷”,内心。⑪要:约束。⑫间:挑拨离间。⑬涧溪:山中小河。沼:池塘。沚:水中小块陆地。毛:野草。⑭蘋:即四叶菜,又称田字草。蘩:即白蒿。蕴藻:一种喜欢丛生的水草。⑮筐筥(jǔ):都是盛物的编制器具。用竹子或条子编制而成。釜:都是容器、炊具,类似锅。⑯潢污(huáng wū):停积的死水。行潦(lǎo):路旁的积水,包括车道沟里的水。⑰荐:祭祀鬼神之物品,特指未用猪、羊、牛的祭品。⑱羞:美味。这里用如动词。⑲采蘩、采蘋:都是《诗经·召南》中的诗篇,叙述妇女采野菜供祭祀用,取其不嫌菲薄之意。⑳行苇、泂(jiǒng)酌:是《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中的两篇。是祭祀后宴请父老乡亲的诗,歌颂相互忠诚爱护,亲近忠诚。㉑昭:表明彰显忠诚信任。

【译文】

郑武公、郑庄公父子两代担任周平王的卿士。平王对于虢公比较信任,不专信庄公,因此郑庄公埋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样啊!”于是周王朝和郑国交换人质,平王的儿子姬狐到郑国做人质,而郑庄公的儿子姬忽到东周雒邑做人质。

周平王死,周王室即将把政事交给虢公处理。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领军队抢收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去抢收周王室的庄稼。周王室和郑国关系恶化。

君子评价说:“如果不是从内心相互信任,交换人质也没有什么用处。能够明确采用恕道而行,相互用礼来约束,即使没有人质,谁又能够挑拨离间呢?如果确实表明有诚信,那么即使是山间小溪、池沼、沙滩上的野草,野蘋、白蒿、聚藻类的野菜,方筐、圆筐、鼎、釜等简陋的器皿,停滞的死水、车道沟里的积水都可以进献鬼神,也可以进献王公。何况是君子订立两国之间如此重要的盟约,如果依照礼来进行,又哪里用得着人质?《诗经》《国风》中有《采蘩》《采蘋》的篇章,《大雅》中有《行苇》《泂酌》的篇章,都是表彰忠信的意思。”

【评析】

本文记载周平王和郑庄公相互不信任而交换人质的事件。全文分两部分,前面叙事,极其简明,寓议论于叙述中。堂堂周天子,连用人的权力都没有,而且居然和自己的臣子交换人质。王室的权威丧失殆尽。这件事是周王室渐衰的突出表现。郑庄公派军队去抢收王室成熟的麦子和庄稼,实在是欺人太甚,而王室显得无可奈何,东周之衰可见一斑。

后面君子的评论是从“信”和“礼”两个方面来提出的。其实首先应该是礼,其次才是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排比句的运用,表现出很高的文字功底和文学才能。最后举出《诗经》四篇为例证,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经典的熟练程度。 JKK8o9Pqsl0iIZwqfnQ8XDpPCMgsGHwQqNTZbIpJeMhwVHnRXSpWS832OEdzlx6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