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我要特别强调“不要和别人比较”,是因为如前所述,如今社交网络广泛普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然而,这些社交网络也变成了助长人们将自己与别人比较的元凶。
假设你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条消息:“今天的午餐是现在很热门的有机食品套餐!店内的装潢是复古的风格……”食品无添加剂、餐厅的环境幽雅,给人感觉十分健康。因为是网红餐厅,你会收到很多点赞和评论,例如“我也想吃”“真好!我想去”。
但是,如果你发布的内容是“今天的午饭我吃了快餐”,或许也会有人给你点赞(我就想点赞),但也会有人评论说“吃这些对身体不好”。可以预见,至少与吃有机食品相比,诸如“我也想去”“真好啊”这种羡慕你的回复会少一些。
一旦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了赞赏而感到快乐,人们就会更倾向于在网络上优先发布“平时就非常喜欢有机食品的自己”。毕竟,收到大家积极的反馈,使用社交网络才更令人开心。
于是, 人们开始下意识地改变自己,不仅仅是发出的内容,就连实际行动都会被社交网络左右。 或许,有想得开的人决定就此给自己打造一个社交网络的专用人设,享受着“演戏”的过程,但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耐。
本来,在社交网络上发帖,就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快乐。如果因此感到有压力,只会带来不快,还是立即停用比较好。
路过麦当劳或乐天派门前时,一边径直走过,一边想着“虽然吃这些垃圾食品会发胖,对身体不好,但真的好想痛快地吃一顿汉堡薯条啊……”或是刻意隐瞒自己吃了快餐,这样的人生真无趣。
不过,也有人吃了有机的健康食品后身体变好了,觉得还是健康食品适合自己,所以合适与否都要因人而异。
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得到被别人点赞的“完美生活”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用抱着“想让别人羡慕”的想法生活。
不要管什么“环保极简”“时尚考究”,只要自己能过得轻松自在、幸福快乐就好,不用刻意选择令自己疲惫的生活。
不断责备“与众不同的自己”是毫无意义的。
有人很喜欢巧克力,只要吃了巧克力就能露出些许笑容,却在内心不停地挣扎“我这种体形不减肥不行……”“吃了会被别人说三道四,还是不要吃巧克力”,本来巧克力是自己最喜欢的、能带来幸福感的食物,每次吃的时候却像吃毒药一样,令人充满罪恶感。
如果为了减肥而下定决心尽量不吃巧克力,可以设定每周一天为“巧克力日”,奖励一下忍耐了一周的自己也未尝不可。这样就不至于丧失很多幸福感。
实现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需要自己能感知到怎样做才快乐。
当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也很重要。但是,一旦搞错了方法或方向,只会让自身的压力大于收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重要的是“坚持本心,继续过自己认为刚刚好的生活”。
完全不需参考别人的价值观和评价,没有必要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而委屈自己改变喜好。
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需要自己能感知到怎样做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