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对政务数据资产化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现有政务数据的资产管理理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又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我国各地政府推动政务数据资产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1)本书以数字经济驱动下政务数据资产化为研究目标,基于数字经济和政务数据资产管理的最新发展,立足于国内外数据安全化、标准化、价值化及市场化等研究成果之上,探究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创新策略和实现路径。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政务数据资产管理模式。因此,本书提出了与政务数据资产化相关的概念、理论、创新策略及实现路径,完善和发展了传统的政务数据资产管理理论,对现有的资产管理理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2)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开发利用的政务数据进行保护,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用于对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本书希望通过对相关理论成果的梳理,结合本书的结论,并针对在法律、机构设置和技术方面的分析,丰富政务数据资产化过程中风险泄露的防范理论,为推进政务数据安全化提供理论依据。
(3)本书对政务数据资产的价值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将全部影响因素综合成五个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AHP模型评估政务数据的资产价值,完善和发展了现有的政务数据资产价值的评估观点与方法。
(4)本书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政务数据资产化研究工作中,结合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政务数据资产化的难点问题,联合应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本书从数字经济角度出发,较为系统地探寻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实现路径,探讨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创新策略这个核心问题。这对丰富和发展政务数据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政务数据是我国各省市政府部门拥有和控制的重要资源,并且政务数据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现实中,政务数据资源蕴含的潜在价值被无形地埋没了,造成政务数据价值不可避免地流失及资源的浪费。如果从资产化这个全新的视角对政务数据进行管理,这些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的海量数据就能够被充分挖掘利用,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政务数据资产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热点问题,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在积极推动政务数据资产化的进程,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务数据的开放、开发利用、共享及资产化渐渐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想在全球数据资源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政务数据资产化的潮流。我国政府只有大力开发利用政务数据,挖掘出政务数据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提高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因此,推动政务数据的资产化,一方面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能在全球数据资源的争夺中拥有主动权。因此,本书的研究内容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同时,政务数据资产化的研究有力支持了我国政府的“数字中国”和“智慧城市”等国家战略。
(3)政务数据资产化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与有形的固定资产、人力资本一样,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资本”要素。通过对政务数据的开发利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政务数据的开发利用从刺激经济发展到实现政务数据的经济价值,再到实现政务数据的社会价值,产生了良性循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政务数据资产化可以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4)我国政务数据缺乏统一的组织描述标准,我国虽已建成省市级政务数据开放门户,开放的政务数据均能提供基本的元数据信息,但发布的政务数据在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导致政务数据格式不标准、不规范、可读性差、相关程度低,这些将阻碍我国政务数据的资产化进程。因此,本书通过研究国际上通用的DC、eGMS、CKAN和DCAT等元数据方案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实践,针对我国在政务数据标准化方面的不足,提出我国政务数据标准化的方案,为我国政务数据的元数据标准规范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5)政务数据资源具有巨大的价值,但目前对政务数据的评估不当,使其价值缩减。由于政务数据资产没有实体,是一种无形资产和虚拟资产,有关政务数据资产价值的研究均基于无形资产的理论,目前实际中缺乏对政务数据资产价值的评估,也缺乏在实际中的应用。本书基于AHP法对政务数据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对于尚无标准化评估体系的政务数据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