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三色文化”引领华能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创立于1985年,是以电力为核心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业务涉及电力、煤炭、金融、科技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海外拥有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2亿千瓦,在国内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500强,2020年排名第266位,连续11年、累计15次获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在国内同类发电企业中次数最多。

中国华能始终牢记使命,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践行能源革命、助力生态文明、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洁能源电力的“绿色”公司,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的“蓝色”公司,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华能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改革发展历程中,中国华能不断积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丰富,形成了具有深厚的、独具特色文化底蕴的“三色文化”。

“三色文化”凝结了改革开放形成的发展共识。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大踏步跟上时代,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必须依靠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始终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加快发展增强动力,使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中国华能30多年发展壮大的实践经验。

“三色文化”继承了电力行业优秀的文化传统。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生产环节高度自动化、技术和资金密集等特点,这决定了电力企业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需要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严密组织纪律、良好职业道德、过硬专业技术的队伍。创业之初的中国华能职工,大多来自原国家能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及所属电力企业,长期的职业熏陶形成的严谨、务实、精细、高效的工作作风,为“三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色文化”借鉴了国外先进企业的前沿理念。中国华能将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发电设备与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有好的设备,更需要催生新的管理思想,并形成相对应的先进的企业文化。中国华能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电厂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中国开展“创一流”活动,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战略管理水平,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管理制度体系,以保证公司价值观得到全面体现。

“三色文化”吸纳了地域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中国华能所属企业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随着公司的产业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三色文化”以物化的形态融入当地环境,在吸纳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营养中不断丰富,也深深打上企业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烙印,凝聚起更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力,推动“三色文化”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创新发展。

图1 发展绿色电力·奉献清洁能源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三色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华能13万名干部职工共同的精神指南和行动纲领。近年来,随着公司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对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品牌影响力等亟须实现质的飞跃,以引领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三色文化”引领的内涵

企业文化起着“旗帜”的作用,传递企业的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凝聚广大职工,激发能动性,激励团结协作,塑造共同追求的理念与价值观念。“三色文化”引领,是中国华能的神圣使命,是与中国华能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相吻合的。其中,“红色”是中国华能的本色,是立身之本、“三色”之本;“绿色”寓意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蓝色”是中国华能标识的基本色,寓意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

在“三色文化”引领下,中国华能通过打造“红色”“绿色”“蓝色”文化品牌,有力凝聚起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建设不断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和价值追求,为保持行业全面领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主要做法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打造华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文化品牌

“红色”是中国华能的本色,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是中国华能的根本态度和精神境界,是中国华能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的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中国华能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站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筑牢“两个基础”、发挥“六个力量”作用的高度,牢牢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大使命。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企业政治本色。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国华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党组(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发挥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作用,党组成员带头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抓党建促发展”创新试点和“红旗党支部”创建,建成投用“华能智慧党建”管理系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深化中央巡视整改再动员再部署,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选优配强各级领导人员,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

二是融入企业管理机制,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华能按照国有企业“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六个重要力量”的定位,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落实党委(党组)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总经理任副书记、专职副书记进入董事会的要求,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研究谋划公司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确保公司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挥好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两个优势,把党组织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纳入公司章程,领导体制和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从根本上得到加强。

三是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中国华能充分发挥能源央企的优势,落实“产业拉动和帮扶援助同步,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并重”的工作思路,以电力扶贫带动产业扶贫,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使电力扶贫成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华能累计帮助26.5万人稳定脱贫。总部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的陕西榆林横山区、新疆阿合奇县、青海尖扎县,帮扶的云南“直过民族”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连续四年获国务院定点扶贫工作考核最优等级,连续两届获中华慈善奖。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华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品牌

“绿色”寓意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打造“绿色”文化品牌,表明中国华能崇尚科学、注重科技、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念和科学态度。中国华能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绿色转型、实现领先重要窗口期,抢抓发展机遇,在可持续发展上跑出新一轮“加速度”。

一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转型升级明确实践路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系统规划了我国能源发展的使命任务、方向目标和主要举措,是指导我们做好能源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中国华能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公司发展各方面,在我国发电行业率先启动“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清洁能源,正式成为我国第四家具备控股建设大型压水堆资质的发电集团。进一步提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勇立能源转型潮头,以“三型”(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三化”(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能源基地开发为主要路径,加快提升清洁能源比重,大力推进减碳化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可支付的优质清洁能源。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在调研中先后多次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中国华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勇当电力行业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着力解决好“卡脖子”问题,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化DCS系统——华能睿渥,标志着我国煤电领域核心控制设备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坚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在国家“863”、支撑计划及重大科技专项中扮演重要角色。坚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健全高层次开放型引才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和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军令状”制度,推行“揭榜挂帅”机制。

三是致力污染防治攻坚,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华能力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从理念到行动的一场深刻革命。华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探索企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制定《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对存量燃煤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针对不同煤种、不同地区机组,坚持一厂一议、一炉一策,按照燃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标准进行技术改造,超低排放煤机占比达97%。国际首创、中国华能原创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项目完成验收。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成立华能长江环保科技公司。勇当“城市污染物的终结者”,形成两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垃圾耦合发电技术路线,在岳阳、杨柳青、运河、秦皇岛等电厂示范应用,成为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新标杆、新典范。

积极践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华能争创一流的“蓝色”文化品牌

“蓝色”寓意中国华能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来壮大华能事业,打造“蓝色”文化品牌,表现了中国华能跻身世界强企的雄心壮志。中国华能致力于发挥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

一是树立领先意识,加强对标管理。中央企业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不仅为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改革发展提供宝贵经验,还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中国华能深刻认识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意义,始终秉持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领先理念,制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总体规划,确定“七大战略”和“三大保障”,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目标,推动领先精神深入人心。从2012年起,选取德国意昂公司、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法国电力公司等几家进入世界500强的电力能源企业,从规模类指标、经营性指标、国际化发展、清洁能源占比等方面开展对标,每季度编制《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动态跟踪报告》,掌握世界同类企业发展动态。

二是弘扬开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华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电力工业的一面旗帜和中坚力量。它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奋斗史。近年来,中国华能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部署,先后制定43项国企改革文件,形成了华能的“1+N”文件体系,把企业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明确电力、金融、科技、物流等板块所属5家二级单位开展改革试点工作,提供示范、建立标杆,为全面深化改革破局开路。重点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积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品技术“走出去”,更是文化形象“走出去”。中国华能作为国内发电行业的排头兵,在国际化经营中主动服务大局,积极承担展示良好国家形象的使命责任,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形象宣传,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企业形象。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7个国家拥有装机1100余万千瓦,境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出口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电站建成投产,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首个投产的大型火电项目,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建成投产亚洲第一长坝、柬埔寨境内最大的水电工程——桑河二级水电工程;扎实推进缅甸瑞丽江二级电站以及澳大利亚、越南项目前期工作。

实施效果

多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华能牢牢坚持、深入践行“三色公司”企业使命,以“三色文化”引领,把文化品牌建设融入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方面,有效提升了中国华能形象,有效增强了公司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年底,装机容量近2亿千瓦,较“十二五”末增加4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过1.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利润总额是上一个五年的3.7倍。主要经营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在“十二五”末实现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阶段性目标,波士顿咨询公司建立的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对标中,中国华能综合实力提升至第8位,迈进先进行列。连续5个任期获国资委任期考核A级,并被评为第五任期(2016~2018年)业绩优秀企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

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清洁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大幅增加,较“十二五”末占比提高7.7个百分点。公司水电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双堆冷试一次成功,全面进入双堆热试,有望年内发出中国华能“第一度核电”。昌江核电二期获得国务院核准,中国华能正式成为我国第四家具备控股建设大型压水堆资质的发电集团。三大沿海核电基地发展格局全面形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十三五”国家改造任务的113%,排放指标保持行业最优。

三是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实施,新能源、水电成功上市,电力装机容量上市比重超过80%。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推行专业化改革、集约化管理,完善重点领域、有关区域管理体制,总部战略决策、资源配置、绩效管控、风险防控“四个中心”职能作用更加突出,管理效率显著提升。瘦身健体取得阶段性成果,淘汰关停小煤电机组、削减法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等工作顺利推进,“处僵治困”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党建质量持续提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中国华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从严管党治党意识显著增强,基层党建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公司内部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更加解放,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精气神显著提升,为推进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主要创造人:史佐 黄玉伟
参与创造人:李龙 朱国栋 林雨昕 lCk1NuW8uR1D+9GS70AeT+fCdm97+t/owTbvYNYO395KWmPD3kKi3pak/ROe4+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