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汪东进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汪东进

汪东进:1962年生人,现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兼直属党委书记、党组统战部部长、党校校长,具有丰富的国企管理和国际化经营工作经验。曾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年度卓越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管理创新成果国家奖项。

碧海丹心 能源报国

汪东进丹心向党、至诚报国,坚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使命,在能源领域兢兢业业几十载,用挚爱赴使命,从一名基层石油工作者逐步成长为国有大型石油企业集团的领航人。自担任中国海油主要领导以来,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和能源变革交织叠加的多重挑战,汪东进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以必成之心,入艰难之境、创未有之业,带领中国海油在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在汪东进的带领下,中国海油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其桶油完全成本降至40美元/桶以下,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国际行业先进水平。2019年以来,公司国内原油增产量在全国总增量的占比近80%,油气供应规模连续4年稳定亿吨级水平,渤海油田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深海一号能源站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向1500米水深的历史性跨越,天然气供应量大幅提升,成为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LNG供应商。2021年度经营绩效创造了公司历史新的里程碑,业绩指标位居央企前列,公司连续18年获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在打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新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进。

描绘战略蓝图 明晰发展方向

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和深刻变革的行业格局,汪东进高瞻远瞩,强化战略思维,把公司发展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进行思考,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进行定位,放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进行推进,努力将中国海油打造成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助力国家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汪东进顺应新发展格局,运用系统思维,明确提出中国海油“1534”总体发展思路:紧盯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一个目标”,始终以“创新驱动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市场引领战略、人才兴企战略”“五个战略”为指导,发挥好“争做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的先锋队、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国民经济稳增长的‘稳定器’‘压舱石’”“三个作用”。扎实推进“扩大发展领域,努力实现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的跨越;顺应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从传统油气向新能源的跨越;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实现从海上向陆上的跨越;变革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跨越”“四个跨越”,清晰描绘了公司发展蓝图。

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后,中国海油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乘势而上,提出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政治任务,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聚焦践行“双碳”目标要求,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聚焦落实国民经济稳增长工作要求,实施“提质增效升级行动”。“三大工程”“一个行动”为公司发展思路和规划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助力推动油气保供能力再增强,关键技术攻关再加劲,绿色能源转型再提速,经营效益再攀高。

打造治理体系 筑牢发展根基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汪东进始终强调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对标世界一流,探索覆盖油气全产业链高效协同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在汪东进部署下,中国海油健全完善“一章、两制、八规则、四清单”,明确了党组决策、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事项42项,党组前置把关、董事会决策事项44项,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总经理决策事项9项,厘清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确保各治理主体到位不越位。

汪东进高度重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优化集团管控结构、管控模式、管控方式和管控流程。确立“总部—板块—企业”三级管控架构,分别定位为战略引领和成长促进中心、运营和价值整合中心、执行和精实管理中心。完善集团管控体制机制,明确“资本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差异化授权、集整化管控、一体化协同、扁平化管理、板块化整合、规模化经营、共享化服务、数字化赋能”改革方向和重点工作,有效促进管理专业化、操作共享化和组织扁平化。深化总部组织体系改革,强化价值型总部建设,推行“大部制”和流程适配,再造“横向一体化协同”和“纵向集整化管控融合”两大管控流程。

汪东进坚持向成本管理要效益,提出“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着力提升成本管控能力,以追求成本领先应对油价波动风险,在深层次降本上下功夫,建立全过程、全链条的成本管理机制,强化重点成本预警监控和对标分析。狠抓一体化运行,强化设计源头降本,以勘探开发一体化提升储量价值,以地质工程一体化提高单井产能,以技术管理一体化提高效率,以工程标准化降低成本,更好释放一体化发展效能。狠抓协同降本,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持续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构建甲乙方、上下游、产贸融的价值共同体,加大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全系统降本的积极性。2020年和2021年共实现降本增效230亿元,桶油完全成本控制在40美元/桶以内,处在国内油气行业领先地位。

汪东进推动中国海油以深入实施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契机,全面提高生产经营精益管理水平。按照“战略引领、目标导向、示范引领、差异管理”为原则,在“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信息化”八个管理领域推进34项重点任务,对照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推进对标管理体系建设、选树管理提升标杆典型、强化对标管理过程管控,促进以战略为导向的对标提升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创建提升标杆活动中,中国海油获评4个管理标杆,处央企前列。公司精益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激发内生动力 开启发展新局

中国海油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汪东进任职中国海油以来,以锐意进取的改革思维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力推动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以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体制变革、以流程再造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变革、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机制变革,有效激发了公司发展活力,增强了公司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入选中央主流媒体集中重点宣传报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企业,7家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集团公司的改革成果。

汪东进坚持在产业布局上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海油应势而“进”,坚守油气主责主业,大力实施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99%以上的资金投向油气领域,为增强油气保障能力提供坚实基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中东、南美等地积极开展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项目不断深化,践行国际化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蓄势而“转”,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落实中央“双碳”战略部署,制订“双碳”行动方案,成立碳中和研究所和新能源公司,坚决落实中央“双碳”战略部署,制订“双碳”行动方案,成立碳中和研究所和新能源公司,推进新能源资源获取,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光伏等新能源业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CCUS技术,正式启动我国首个海上CCUS示范工程。探索绿色金融,发行全国首单以CCER为基础资产的碳中和服务信托,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挖掘碳资产价值。顺势而“退”,实施产业战略性重组,退出盐化工、煤化工等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累计压减存量企业208户。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现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

汪东进坚定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启动了自2003年以来最大深度、最有力度、最具广度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1+4+N”的改革新模式,一系列首创之举、创新做法和改革措施,得到中央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的报道。“两制一契”实现全覆盖,对经营类班子、经理层成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非经营类班子、领导人员实行聘期制契约化管理,全员100%签订“两个合同”,建立覆盖全员、突出业绩、刚性奖惩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形成“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衔接”的科学管理体系。在“能上能下”出实招,全体中层干部公开竞聘、择优选拔。在具体明确4种“退出”情形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中层干部“非优必转”硬核举措,充分激励干部在任期间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打破薪酬“高水平大锅饭”,树立“凭业绩和贡献取酬”导向,提高科研岗位固定工资,增设科研津贴,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金,推动开展“揭榜挂帅”;建立与行业特点相适应、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 培育发展动能

从中国海油成立之初,一代代海油人在探索中创新,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汪东进任职中国海油以来,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充分认识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制订并发布科技创新强基工程行动方案,奋力打造核心技术攻关主阵地、高端人才汇集地、科技创新示范区。

他积极推动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科研单位活力和科技人才动力。实施组织变革,完成科技管理部与信息化部合并,推进科技与信息技术融合,精简编制21.57%,精简制度115项。强化攻关组织,形成“组织一体化、实施一体化、目标一体化”的重大专项组织模式。推行“揭榜挂帅”新机制。在国家层面积极“揭榜”,在集团层面积极“设榜”,重大科技项目全面推行牵头单位、项目长遴选,强化项目长负责制,配套资源保障。完善科技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正负激励结合及投入视同利润的科技考核机制,强化科技创新考核引导,发布科研人员精准激励方案,出台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金,组织并完成首届突出科技贡献奖的评选,召开科技和人才大会,不断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打造技术攻关新平台。成立企业联合基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前瞻基础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申报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海洋领域获批首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初步建成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管理体系、重点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国海油形成由7个国家级、14家省部级及一批企业实验室组成的创新平台体系。

汪东进强调中国海油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应用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攻克12项“卡脖子”装备国产化难题,获评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和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自主研制的拖缆采集系列装备产品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3个项目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超高温高压电缆测井系统”和“旋转导向与随钻测井技术与装备”2项技术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设计的全球最大容积27万方全容式LNG储罐开建。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渤海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开发、“璇玑”系统等一批标志性装备、工程、技术成为“大国重器”,助力油气储量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汪东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强调要加快推动公司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建成国内8大数据中心、海外3大IT区域共享支持中心及海油云平台,完成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推广实施。渤海油田海陆通信实现微波全覆盖并进入光纤时代。海上生产平台无人化比例超12%。初步建成6个生产信息化示范项目,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全面建成投用,入选年度央企数字化转型十大成果榜首。“海油商城”累计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新一代零管系统全面打通线上线下互动销售渠道。

践行绿色低碳 顺应发展趋势

汪东进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用开放的心态迎接能源行业低碳转型趋势,带领中国海油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编制“双碳”行动方案,加大新能源新业态培育力度,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勇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助力国家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汪东进高度关注“双碳”顶层设计,坚决贯彻国家“两个确保”工作要求,编制完成绿色发展跨越工程行动方案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将“双碳”目标纳入战略决策和生产经营全过程。围绕公司“力争到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零碳”油气产业链,健全完善“双碳”配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管理体系、新能源业务决策机制和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公司内外部碳交易市场。

在汪东进的部署下,新能源新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坚持“战略引领、资源统筹、差异竞争、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突出海洋优势和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油气电氢等综合能源站建设。公司成功获取海南东方1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首个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实施渤海湾油气田岸电项目。与国际石油公司联合开展大亚湾CCS/CCUS集群研究项目,积极探索海上“零碳”“负碳”产业新模式。

中国海油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生产。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渤海油田群岸电示范项目如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模式的重大变革。积极实施上游开发项目碳排放控制,国内海上首个碳封存示范项目在恩平油田群启动,推动形成自主海上平台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国内首座沿海LNG船舶加注站和首座油气电综合能源站等一批项目正式投运。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节能27万吨标煤,减碳88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圆满完成国资委第六任期考核指标。

“碧海丹心”是中国海油人的文化渊源,“能源报国”是中国海油人的历史使命。2022年,是中国海油成立40周年,站在新起点,中国海油将在集团党组坚强领导和董事会正确指导下,砥砺初心再出发,在祖国浩瀚的蓝色国土上耕耘不辍,谱写海洋石油事业新篇章。 BrrXl/AJzukp0ADH5vn1sz4BCzMzYhhpM0iOhqB4gwWhd8ZbJdTQ7F7X8Z3So3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