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陈建华:1971年生人,无党派人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博士(DBA)。现任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兼任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副主席、“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名誉主席(会长)。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1994年,陈建华创办吴江化纤织造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二十多年来,陈建华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立足主业,坚守实业,从一家占地三亩三分的小织造厂成长为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恒力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12万人,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
2021年恒力集团总营收7323亿元,现位列世界500强第67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位,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全国就业先进企业”等殊荣。
1994年,年仅23岁的陈建华克服重重困难,倾其所有以369万元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吴江化纤织造厂,成为改革开放后苏州第一批民营企业家。
104台丝织机、8台络丝机、35台捻丝机、4台拼丝机……是吴江化纤织造厂当年的设备清单,也是恒力集团发展的起步点。从那时起,恒力集团迈出了沿着实体经济产业链一步步向世界石化化纤纺织行业顶峰攀登的步伐。
2002年11月,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2月,经过14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恒力化纤40万吨熔体直纺A线工程按计划顺利投产。
2004年5月,恒力化纤40万吨熔体直纺B线工程顺利投产。
2007年8月,恒力(宿迁)工业园隆重奠基,成为全省南北产业转移最大项目。
2008年10月,恒力化纤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奠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基地。
2011年11月,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隆重奠基,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分期建设年产24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纤维和智能化、超仿真功能聚酯新材料,成为全国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纺织新材料项目。
2011年12月,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隆重奠基,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分期建成年总产能80万吨的新型聚酯产品生产基地,包括60万吨/年新型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20万吨/年PBT聚酯工程塑料。
恒力集团努力实践着“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自2010年,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隆重奠基,恒力迈出了进军石化产业的步伐,如今,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已于2019年5月17日全面投产,恒力集团已经实现“原油—芳烃、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纺织”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全面打通完整产业链的石化纺织企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恒力集团逆势而上积极布局全国。恒力(泸州)产业园、恒力(贵阳)产业园、恒力(惠州)产业园相继奠基开工。
2002年,在成为亚洲织造领域领军企业后,恒力集团对上游化纤原料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当时,纺织化纤行业仍然由外资企业所掌控,国内大量织造企业的化纤原料全部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困则思变,为了争夺中国在化纤领域的话语权,恒力集团下定决心改变这一行业现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纺织产业链上游的化纤行业。
“借得雄风成亿兆,何惧万里一征程。”2002年11月,恒力集团在吴江开启向上游化纤行业发展的征程。历经两年,恒力集团的生产能力即跃居全国化纤行业前列,成为我国大型化纤生产基地之一。
从织造走向化纤生产,由陈建华率领的恒力集团攻坚团队以过人的魄力与决心令企业的规模在短时间内极大拓展。但行业环境不容许恒力集团停滞不前,恒力人不甘于现状的拼搏精神也不容许企业仅停留在产业链的中端。聚酯纤维的上游产品是PTA,即精对苯二甲酸,恒力化纤所用的巨量PTA都由上游厂家提供,主要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要掌握PTA的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就只有自己生产这一条路可以走。”陈建华这样说。恒力集团再次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进军上游石化行业。
2010年,看准了辽宁大连长兴岛的区位优势,恒力集团决定将石化项目放在这座北方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上,在一片荒山滩涂上削峰填海。截至目前,沧海桑田的巨变呈现眼前,恒力石化5条PTA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年产能达1200万吨,恒力(惠州)产业园500万吨/年PTA项目也于今年相继投产,投产后恒力石化PTA产能将达到1700万吨/年,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面对国际新形势和行业新趋势,恒力集团继续向产业链上游迈进,启动了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这不仅是国家炼油行业对民营企业放开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也是国家有史以来核准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更是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推进速度最快的项目。
2019年5月17日,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成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最早建成投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项目。从破土动工到全部建成仅历时19个月,全流程开车投产仅用时3个月,全面达产仅半个月,创造了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速度、全流程开车投产速度和全面达产速度最快的奇迹,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之前,我国75%的芳烃都依赖进口,价格、数量都受制于人,而恒力集团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将提升35%的国产自主比例,打破过度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为国家争取行业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
对于恒力而言,坚守实业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恒力集团走出了一条以应用开发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近年来,恒力集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恒力纺织每年有8000多个新品种投放市场,其中35%以上属于自主研发。恒力集团自主研发的多种实用新型面料获得国家专利,多项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国家纺织流行面料入围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在推进国际化发展方面,恒力集团在新加坡、法兰克福、大阪、迪拜等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公司及研发中心12家,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地设有区域公司21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恒力集团通过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育,逐渐成为国内化纤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了中国化纤行业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恒力集团又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先后投入近10亿元进行工厂智能化改造。通过“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等方式不断深化智能化建设,将引进的化纤行业、织造行业智能化设备和自主研发的配套控制系统相融合,恒力成为“机器换人”智能工厂的样本。
恒力集团重视知识产权,坚持自主创新,2021年获得专利228件,其中发明专利127件,授权PCT国际专利16件。目前,恒力集团共获专利914件,其中发明专利484件,国外发明专利43件。企业内部人员贡献专利数比2021年增长1倍以上,专利自主创造能力显著提升。
恒力集团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创新,也要在管理模式上创新。因此,陈建华带领团队探索出全链双向管理创新模式。全链双向管理模式将管理模式置于内部运营、下游市场、上游产业链的全局之中,并在组织保障、文化引领、全员参与、全面推进、上下联动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循环改进,实现管理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推动具有恒力组织特色、恒力发展经验的创新管理模式的落地生根。
2021年,恒力集团旗下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和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至此,恒力集团全产业链上累计已获评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成为行业内拥有绿色工厂最多的民营企业。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和“节能先进单位”。获得了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气候特别奖”和“国际水协项目创新奖”,该奖项被誉为水处理领域的“诺贝尔奖”。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恒力集团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绿色赛道”上加速向前,多措并举走稳“双碳”之路。
向绿色要活力:从“双高”到“低碳”。在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厂区北侧,有一套绵延数百米的海水淡化装置,其旁边废水池里还游动着上百条锦鲤。“石化企业是公认的淡水耗水大户,但通过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不仅不消耗淡水,还‘生产’淡水。”恒力石化生产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海水冷却需要使用成本较高的钛金属材料,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还增加了投入,但有利于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向资源要能源:从“耗电”到“发电”。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恒力集团将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加清洁能源投入,加快光伏并网,维护能源安全。
作为恒力集团屋顶光伏发电的试点企业,位于南通的恒力集团化纤板块的大型产业基地——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就开始研究推进光伏发电项目。2021年,恒科新材料四期光伏项目全部投运,投运总装机容量约60兆瓦,远景规划装机容量达100兆瓦,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中,第四期光伏项目每年可节电3200多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超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量32000多吨。
向创新要环保:从“禁塑令”到“可降解”。早在国家限塑政策酝酿之初,恒力集团便积极进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公司在该领域已经完成技术和产品积累。
恒力集团位于营口的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3.3万吨PBAT项目于2020年年底全面投产,预示着自主可控程度最高的先进生物可降解技术塑料产品实现规模化国产,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农业薄膜、快递包裹等生活生产领域。此后不到一个月时间,2021年1月19日,康辉新材60万吨/年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签约,这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2月1日,恒力石化30万吨/年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再次签约。至此,恒力石化已签约落地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达93.3万吨,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新材料生产基地,并大幅缓解国内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可降解的“恒力速度”惊艳世界。
近年来,恒力集团在“绿色赛道”上提挡加速,形成全产业链上下游流程联合、物料互供,实现生产全过程节能、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石化、聚酯、纺织等行业的能耗限额、取水限额、清洁生产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为行业践行双碳战略、发展绿色产业提供恒力智慧。未来,恒力集团还将继续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创立至今,恒力集团在扶贫、助学、救灾及其他各公益项目方面捐款累计已超10亿元。为更好地回馈社会,支持慈善事业发展,2012年,恒力集团成立“江苏恒力慈善基金会”,将慈善工作常态化、组织化、项目化。
2018年10月12日,恒力集团捐资3亿元建设“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学楼”。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恒力集团第一时间向武汉慈善总会捐款1亿元、大连慈善总会捐款2000万元,专门用于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
恒力集团每年都向吴江区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向苏州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2021年10月,恒力集团向泸州市财政局捐赠1000万元用于泸县“9·16”地震灾后重建。2021年12月,恒力集团向新疆克州江苏实验中学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校服等物资。
2022年3月31日,上海疫情牵动人心,恒力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陈建华为总指挥的“恒力集团上海抗疫物资联络指挥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货源,筹集物资,组建运输车队。一个多月以来,恒力集团将价值1.2亿元的抗疫和保供物资,源源不断送往上海。恒力集团还向苏州市吴江区慈善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用于抗疫保障工作。
恒力集团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了“党建+文明+文化+责任”四位一体的党群工作新模式。
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强则发展强。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落实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新要求,坚持“一颗红心”不动摇,实施“党建+发展”双轮驱动,党建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发展不断跨越,引领企业文明建设持续深入。
组织制度不断完善。早在1997年,恒力集团就成立了党支部,2004年成立党委,2010年恒力集团率先成立民营企业纪律监督委员会。企业走到哪里,组织建到哪里,党旗插到哪里。目前,恒力集团在全国各大产业园全部成立党组织,非公企业党建的各个组织和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党建品牌深入人心。2017年,恒力集团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党建品牌——“丝路先锋”,其中,“丝路”寓意恒力集团起步于绸都盛泽,始终专注丝绸纺织产业,将“一根丝”的事业做到世界第一,“先锋”意指标兵、模范、表率、楷模,体现“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的愿景。
四大工程深入推进。围绕“丝路先锋”党建品牌,近年来,恒力集团大力实施“强堡垒、红细胞、亮身份、严监督”四大工程,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每年实施“五大红色系列活动”,开展优秀党员、党员先锋岗、党员模范岗评选,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多个党组织被评为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