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假我的代价
——真我小孩的驱使

假我支配下的真我小孩,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想看到的,是假象;当看清真我后,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才可能是真相。当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这时自我精进才刚刚开始。

一、为什么我们会一直受着假我的影响

人很容易陷入自以为是中,认为自己是毫无问题的,多数人怀抱善意而伤害他人,却自认为利于他人,就是源于正向动机的作用,自以为的善良背后都存在利己的好处,提供自我认同。如果不能看见真我,那么我们所获得的知识、见识,也就变成了证明自己、保护自己、掩盖自己不足的工具。很多人自省后得到的往往是别人存在的问题,唯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自省,自省的核心之一在于穿越假我,看见真我小孩。

1.假我受人的本能所驱使

杜鹃鸟把蛋下到其他的鸟巢中,它的幼崽刚刚破壳,在没有睁眼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其他鸟蛋一一推出鸟巢,这种行为是出于动物的本能。人类也有类似的本能,例如见到漂亮的异性会不自觉地心动,见到美食会不自觉地流口水,见到讨厌的人会不自觉地反感,等等。假我同样受人的本能所驱使,通常表现为不自觉地证明自己、不自觉地夸张谈论、不愿意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不足等。

2.真我小孩是人格初期形成的起点

人格是指个体所具备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真我小孩是人格初期形成的起点,假我只是一种防卫机制,核心还在于真我小孩在背后的推动,只是人们往往对真我小孩并不自知。人格初期的形成尤为关键,主要受到父母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的双重影响。孩童在小时候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未来形象,他们接触最多的往往就是陪伴者,无论父母做了什么,都会对其产生必然影响。

孩子20岁之前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的认知所决定的。如果父母自身认知水平低下,往往也会导致自己孩子的认知水平低下。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不是天空而是天花板,对孩子过于干涉和控制,那么孩子未来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幸福。其原因就在于,父母在孩子幼小时没有帮助他建立能够适应社会的认知。

真我小孩的形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人格初期的早期记忆促使真我小孩的诞生和完善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的记忆’,人们只会记忆自认为与个人问题有关的人生故事。”选择性记忆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且重要的,每一段记忆的背后都对应有相应的故事和体验:想起他人伤害你的画面,就会有一种恨意油然而生;想起过去遭受的不公平对待,就会有一颗报复的种子在悄然发芽。当然也存在美好的记忆,比如炽热的爱情故事、美满的家庭生活、浪漫的海边假日……真我小孩的产生也和记忆息息相关,有些记忆你也许已然模糊,或者有些记忆对于此刻的你无关痛痒,但这段记忆可能在影响你的一生。

在做心理沟通时,对于每一位来访者,我都会努力发掘他的某些童年的早期记忆。有些记忆可能早已遗忘,需要不断发问才能回想起来,也有马上就能脱口而出的。早期记忆代表了最早且深刻的记忆,这种记忆可能会给人带来快乐的体验,也可能带来痛苦的体验。人格初期的形成来自早期的经历,一旦早期人格形成,也就代表了真我小孩的形成,其具有个体性、稳定性、隐藏性等。后续的人格发展往往是初期人格的衍生,在根本上很难转变。

人格的不断完善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但是人格的形成也就是一瞬间。当发生的事件产生足够的冲击力,导致我们对未来产生足够的渴望,人格的底层也就搭建完成,这也奠定了我们一生的发展。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这些事件往往容易被忘记,但强烈的渴望会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迹。

曾经有一位女学员分享:她出生于普通家庭,但是父母都对她照顾有加,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小学二年级马上要开学了,而那年收成不好,家里没有钱给她交学费,她的父亲就带着她,一家一家地敲门借钱,从上午直到晚上,学费终于凑齐了。父母为了偿还人情,带着她又一家一家地送鸡蛋。

她一直觉得亏欠父母,因此从小时起就下了一个决定,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照顾好整个家庭。后来因父亲身体不好,希望她能够早日结婚,有人可以照顾她。为了完成她父亲的愿望,她就选择了一个不是很了解的人,匆匆忙忙地结了婚。在父亲走后不久,夫妻二人因感情不和最终离婚了。

小时候的那段记忆带给她极强的暗示:我是亏欠父母的,我要偿还,我要照顾好弟弟。经历没有对错,更没有好坏,一切都是应该发生的:她考上了大学,成立了公司,在当地省城买了房子,并且为弟弟安排好了一切,甚至找了一个不爱的人结婚,以此完成父亲的心愿。但是,她现在依旧觉得亏欠父母,依旧无法拒绝弟弟的请求……这也形成了她一生的轨迹。

(2)真我小孩会诞生强烈的渴望,通过后续行为强化人格的建立

真我小孩代表了我们初期的人格形成,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意识到这种人格的诞生过程,还有对后续的人生影响,往往我们就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面对外界。而当我们没有意识到真我小孩时,往往不自觉地就会受其影响。人所有行为的产生都有其缘由,绝大多数都可以运用逻辑进行解释,如果解释不了,就意味着还需要继续探寻。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往往是把孩子变成让自己获得自我认同的工具,而并没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溺爱型的父母为彰显自己的能力,以关心孩子为由,替孩子做选择,肆意干涉孩子的行为,这种不平等关系,造成孩子很难建立起完善的认知体系;缺乏陪伴型的父母则多数有一个借口,即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是在孩子的内心中已经产生了极强的缺失感,无论什么样的缘由,都会对孩子产生相应的影响,由此形成的这种童年渴望往往会支配他的成长,甚至作用于他的一生。

一位女学员对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她的母亲需要照顾家庭和孩子,没有在外工作。在家里都是父亲说了算,而且他还重男轻女,甚至给女儿起的名字也偏于男性化。父亲对她的母亲非常不尊重,并且掌控欲极强,稍有不顺心就会发脾气。在她几岁的时候,父亲在辱骂母亲的过程中,顺带羞辱了她,那一刻她非常气愤,诞生了一个极强的渴望:我一定要做一个独立的女人,用绝对的实力赢得尊重。在后来的人生中,她追求独立和财富自由,到海外留学,自己建立公司,达到了自给自足。

人格初期形成后,在一生中我们都在对其进行完善,但很多人没有想过,已经过去很久的渴望并不一定利于当下。这种人生初期形成的人格存在很多的漏洞,如果将一生的目标都放在满足初期的渴望上,人生也会陷入这种无休止的重复中,永无间歇不断奔流。

二、真我小孩占据主导所带来的结果

真我小孩追求的是满足初期的渴望,多数人都被假我所蒙蔽,根本看不清缘由。就像一个人马上要出发了,随手抓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就上路了,过程当中不断地对自行车修修补补,但还是很慢,或者中途就坏掉了。当人生被真我小孩驾驭,也会带来许多弊端,就像一个成年人心中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刻,从来没有长大,虽然经历人情世故,披上专业人士的外衣,但是一旦揭开假我的面具,就会发现其内心依旧是孩子的习性。

真我小孩占据主导,往往会带来以下几个结果。

1.导致人生的必然性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歇地奔赴向前,而一旦某个事件引发某种人格的形成,就会对未来人生的流动产生巨大影响,这个起点也就决定了终点,往往这个人的人生结果如何可以大概率地预判到。这并非玄学,不是看不清或者摸不到的,而是可以通过对方的语言、思想等推理出来。有很多人听过我的分析,都会被震撼到,他们从来没有发现自己人生的流动是如此清晰。很多人生的流动方向,在最开始仿佛就已经安排好了,这种遇见性的知晓代表了对生命流动规律的掌握,还有对人性发展规律的一种敬畏。

可以想象一下,在几十年前,才几岁的时候你就有了一个渴望,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成为像谁一样的人,现在可能觉得那时候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但是,每个人都在初期无比用心地“经营”过这个渴望。

小时候被忽视的人,后续人生大概率会努力提升能力、创造价值,以此吸引他人;

小时候缺乏安全感的人,后续人生大概率会拼命赚钱,争取最大利益,以此对抗焦虑;

小时候崇拜一个人,后续人生大概率会模仿这个人,立志超越他,以此提高自我认同感;

小时候讨厌一个人,后续人生大概率会避免成为他,并且监督自己,以此证明“我”的正确。

但我们忽视了,在过去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事件,以及那个时间点产生的渴望,只存在于那个时空中,可能只利于当下。如果从人生几十年的视角来看,并不一定有利于未来。

一直被真我小孩驱使的原因,在于内在渴望一直未做更改,虽然人格模式已经完善健全,披上了假我的盔甲,带着靓丽的妆容,但一旦与外界发生冲突,就牢牢地把自己置于假我的保护之内,不会臣服于外界的规则,也不会委屈自己而顺从环境,或者躲避,或者攻击,在内心中还是一味地坚持自己。

2.导致人生的选择局限性

当一个人知晓自己未来的方向,并对在外界扮演的多种身份有了稳定的认知,人格也就趋于稳定,有了一套标准化的应对方式;当达成了阶段性目标,就会产生自我认同,人生的绝大多数选择也基于自我认同而产生,比如会按照自己既定的规则选择结交的朋友类型、选择从事的工作,以何种方式平衡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经营家庭等。自我认同主要在于身份的认同,例如合格的父母、子女、配偶、伙伴等,当然,基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对身份的定义会有差异。自我认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对自我认同的标准做出修改。自我认同的核心在于自我形象的建立,这种形象的建立往往是与其内在渴望相匹配的。

(1)自我形象的正向认同和反向认同

自我形象的建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正向认同,一种是反向认同。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中寻找到正向认同的标的,那么在未来,该标的气质、性格、主要特征都可能植入他的潜意识中,当然每个人都有独特性,往往也会添加个性的发挥,并不会死板地进行复制和模仿。

反向认同往往是因为童年时期,某些人身上的特质让其产生厌恶,所以在内心设立了一个与之相反的“翻转”形象。比如,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满于母亲言语粗鲁、缺乏素养和文化,那么她的内心中大概率会设立一个优雅端庄、博学、有素养的“翻转”形象。形象相当于未来的参考,对于符合预期形象的行为就会产生自我认同。

(2)固守形象,寻找舒适区的自我认同

自我形象的建立一般是基于过往的渴望,昔日的这个形象是充满力量和具有方向指导性的,但随着时间长河的流动,外界的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如果固守这一自我形象,就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结果。一个形象是刚正不阿的人,很难圆滑处世,他坚守自我形象,获得了自我认同,但是与外界会产生对抗,限制他的未来发展。而当他人否定他的形象时,又像是在否定他一生的坚持,从而启动防御机制,产生辩解、对抗、屏蔽等。因此,要深入看到自我形象产生的源头,并认识到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固守形象不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幸福,时间久了,这种自我认同带来的反而是自我质疑。

(3)在外界不能获得的自我认同感,可以向下获得

游戏上瘾的背后机制,也来自假我的自我认同。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自我认同,因此而感到低落和自我否定,但是通过游戏,可以用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只需要重复的努力,就可以超越其他玩家。这种自我认同的获得更为高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糟糕,在游戏中获得的自我认同感越强,则越容易在游戏中沉迷。人都是存在觉知的,可以意识到游戏的虚假性,但是当停止游戏,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时,就往往会被日常的一些烦恼所冲击,而继续回归到游戏中寻找自我认同,这种通过游戏寻找自我认同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为逃避现实。游戏的充值手段就是抓住这一点,在游戏难以进一步的时候,也导致了自我否定的出现,但是只需要少量金钱马上就可以解决,因此人们会克制不住充值的欲望。一旦有所匮乏,就容易被外界诱惑和利用,在现实和虚拟中都是一样的。

人的本能往往热衷于容易建立和快速建立自我认同感的方式,很多人喜欢与比自己偏弱的人交往,在面对资产、能力、资源都不如自己的人时,这种自我认同感是很容易建立的。这种获得自我认同感的方式,我把它称为向下获得。当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习惯于向下获得时,就很容易会经常依赖于这种方式,从而形成各种“瘾”症,以起到麻醉、逃避、合理化等作用。

基于真我小孩而建立的自我形象,会使我们做出很多莫名其妙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利于自我认同,是潜意识瞬间的决策,并通过正向动机加以解释,可以获得一时的自我满足,但并不一定利于人生未来。人生的成功是无数次正确的选择积累而成的,很多人可能因为一瞬间的决定,就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弯路,人生因此发生转折。正确的做法是,基于你的未来想要的结果去做选择,而不是基于当下舒服与否。从全局去看你未来想要的结果,你才能真正地做对选择,人生才不会走弯路。

三、两种人生游戏

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人生当成一场游戏。例如,注重是否有面子、是否得到尊重、自我感受好坏、外界评价如何,诸如此类,都是自我舒适型的游戏。这些游戏都是由假我支配,其自我认同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和回馈。为了享受这一游戏过程,你可能会把生活中积累的财富、成就换成游戏币,不断地投入其中,从而将所有努力化为这些感受。

这些投币动作会反复作用于你在生活中的诸多身份上,无论是何种身份,你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叫好,比如好妈妈、好爸爸、好老板、好员工等。这些身份给予自身很强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让我们更加虚伪,认为它们代表的就是我们自己。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你可能会获得短暂的快乐,却不能让你始终愉悦。因此,这种假我的游戏,也可以称为“匮乏者游戏”。

只有在认清假我的游戏后,才可以让自己从其中抽离出来,寻找让内心真正愉悦的行为,不基于过去的渴望和形象认同而做选择,开始创造新的生命。新生命的创造,第一步就来自觉知假我,并且去做一些真正让自己愉悦的事情,全然享受喜悦,即使是困难也不例外。到此时,生命才真正属于自己,并由此开始人生的另外一场游戏,即“清醒者游戏”。该游戏的核心在于,每个当下都在思索如何更好地创造未来,而不局限于过去的固定形象中。

1.匮乏者游戏

带着伪善的面具放弃自我、成全他人,就是源于自身的一种匮乏。要不然是渴望得到他人认同,不断地付出和讨好;要不然是害怕关系破裂,内心怀有恐惧。这背后的一切都被假我所支配,由于匮乏而引发需要。

有些人渴望被认同,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尊重、理解、接纳,从而不断地学习技能以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地积累财富拓展人脉获取社会地位;也有些人因为安全感的匮乏而不断占有,渴望通过外界的财富或利益获得安全感。但是,占有越多越怕失去,也就越没有安全感。

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赞美是华而不实的,也有不少付出是另有所图的,很多人注定要在这个游戏中患得患失、颠沛流离,沉迷于其中的人可能觉得真实,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只是没有几个人可以看清楚。太多人把游戏当真,并且越玩越入迷,最终赌掉了所有,而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于他人。一场游戏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一旦开始,如果没有智者的点化,就只能一直沉迷其中。唯有看清这个游戏,才会走出来,而当再度陷入时,也会及时醒悟。

2.清醒者游戏

一个人具备窥见真相的能力,就可以破除自己的伪装,直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也可让他人看清事物的本质。

匮乏者是不懂得创造的,他们只是在不断填补自己匮乏的部分。创造的核心含义是找到那个真正渴望的自己,如果你只是把他当成一个目标,也就错误地理解了他,因为他不是你的目标,而是你本身。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性,创造性的“我”意味着你无法定义你自己,无法定义并非是因为没有标准和原则,而是在本能、理性的相互作用下,真正选择你内心中所享受和喜悦的,这样才可以从匮乏走向清醒。

“匮乏者游戏”的实质源于某些臆想的期待,期待获得满足,但是又始终满足不了,在整个追逐臆想的经历中,多数是痛苦的、纠结的、争取认可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当达到这个臆想的目标时,你可能会得到短暂的获得感。但“清醒者游戏”不会执着于某种期待、某种臆想,清醒者的行为是一种创造,不因匮乏而产生,就像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一样,他享受在工厂中对电动车的创造,享受一次次火箭发射的创造,享受星链计划的创造。当内心中的目标不基于外界的标准而设定,而是更多来自对这个目标的热爱,才可以称为创造。目标梳理、策略设计、自身能力、流程安排、制度标准很重要,想要达成某个目标需要思考,这也是关键的一部分,但是最关键的还在于创造本身,就像厨师享受做菜的快感、工程师享受数字和框架的乐趣、教师享受站在讲台上分享自身学识的愉悦……这时,也就像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描述的大同世界一般,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自己的创造。 El2+u8hO5T94AwxSb2UvExY+B0wRIKF3LXekluj5nkPscqYzYyu0ERECvvdqPO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