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问题提出

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很多新事物,互联网金融与其衍生的网络借贷消费就是其中之一。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金融业态,其模式包括P2P网贷、网络支付、众筹融资和网络消费借贷等。这些新金融业态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资源配置方式,使交易双方可以借助网络直接联系交易,所以市场效率更高,市场参与者更加大众化。互联网金融不仅使投资变得非常便利,也让借贷变得空前容易。然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等多样化风险特征也表现得更加明显。近年来,无论是“e租宝”“中晋系”“钱宝网”等网络投资案件,还是“校园贷”“美容贷”“裸贷”等网络借贷案件,都表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不仅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而且会酿成公共安全事件。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等十余个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文件,强化了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清理了一批违规平台。随着风险性平台逐渐被曝光,学者们开始关注为何不合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总能吸引到大批用户。王会娟等发现互联网金融中的借款事由信息对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Lee等发现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极易出现羊群效应,廖理等发现订单的完成度和信息不对称度对羊群效应有较大影响。总之,学者们都认为在非理性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中,个体的决策模式是存在偏差的。

本书认为,当前对互联网金融中非理性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投资行为上,而对网络借贷行为中的认知偏差关注不足。根据艾瑞咨询2017年的报告,我国互联网消费借贷发展迅速,大学生“校园贷”、传销式“美容贷”、女大学生“裸贷”等非理性的、风险性的网络借贷消费问题异常频发,衍生了一些社会问题。2017年,经媒体报道的、有关非理性网络借贷的事件多达60余起。我们发现,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等业务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隐患,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丝毫不亚于“e租宝”“中晋系”等案件。因此,研究个体在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中的偏差心理机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指出,各种认知偏差因素(cognitive bias)的存在导致行为者容易出现非理性决策。从媒体的深度报道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害者在开始踏入非理性借贷消费时,或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借贷中的风险,或认为贷款到期时自己“应该”有偿还能力。一言以蔽之,在非理性借贷消费行为中,认知偏差因素影响了受害者借贷时的判断。本书认为,要达到“切实防范风险,建立长效机制”的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目标,除了对非理性网络消费借贷平台本身进行审慎监管和合规处理外,对陷入其中的普通个体进行心理治理也尤为重要。因此,本书研究了认知偏差因素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干预机制,为相关治理实践提供基于借贷消费者偏差认知特点的新应用方向。

二、关键概念界定

“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是本书的关键概念,为使本书的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必须首先对该概念进行界定。

(1)界定“网络借贷消费行为”。根据艾瑞咨询的定义,网络消费借贷是指借助网络进行线上申请、审核、放款及还款全流程的消费借贷业务,其特点是借贷期限较短、金额较小。它通常不包括住房和汽车等大额信贷,而是专指日常消费,如日用品、衣服、房租、电子产品等小额信贷。目前,该业务包括消费贷和现金贷两类,消费贷的放贷资金直接划入消费场景中,而现金贷的放贷资金则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由于消费贷不能完全覆盖各类生活场景,因此直接给用户资金的现金贷很受市场青睐。凡是个体通过网络消费贷或网络现金贷的方式获取资金,以满足自身消费欲望的行为,本书都将其界定为网络借贷消费行为。

(2)界定“非理性”的网络借贷消费行为。根据Xiao(2011)的定义,“非理性借贷行为”(irrational credit behavior)是指客观上明显超出借贷人还款能力,或客观上明显不公平(如高利贷等)的借贷行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7年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网络消费借贷普遍存在对借贷人的信用资质审查不严、借贷条件显失公平等问题,消费者可以较容易地利用消费贷或现金贷获取资金,满足自身消费欲望。因此,凡是在网络借贷消费中存在不顾自身还款能力,或利用某些明显不公平的网络消费借贷平台满足自己消费欲望的行为,本书都将其界定为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四篇十二章,系统剖析了我国网络消费信贷的发展、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引发的问题及这种非理性行为背后的认知偏差因素和干预策略。

第一篇梳理了网络消费信贷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历程。第一章分析了2000年后我国居民消费状况的变化、我国消费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国家对消费金融的监管。第二章阐述了美国、欧洲和日韩的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分析了其消费金融市场稳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总结了我国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有益的产业建设和风险规避建议。第三章对比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和传统消费金融的异同,从目标客户和产品模式角度讨论了为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覆盖面更广,从贷款流程和速度角度分析了为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使用更便捷,从审批流程、利率风险、控制手段等角度探讨了为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潜在风险更大,并从消费者角度提出了防控潜在风险的建议。

第二篇整理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的主要群体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第四章分析了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对消费观念的影响,进一步解析了我国Z世代青年的消费特点、消费方式及网络消费信贷使用习惯,从而得出“青年是我国互联网借贷消费的主力军”这一结论。第五章提出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容易引起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包括消费债务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不健康消费增多、心理健康受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第六章具体分析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引起的社会问题,例如不正确使用网络信贷导致的价值观偏差问题、信用风险问题和人身安全问题,并列出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的策略。

第三篇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即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中认知偏差因素的解构。由于认知偏差因素种类繁多,难以逐个分析,本书从行为过程入手,将非理性互联网消费行为分解为需求确认、信息整理和行为决策3个过程,在此基础上探析了网络借贷环境因素与27类认知偏差的综合影响作用。第七章分析了认知偏差因素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需求确认过程的影响,提出注意偏差、框架效应和确认偏误等9类认知偏差因素使得个体更加偏好熟悉的信息、变化的信息和符合信念的细节信息,从而影响了其在确认自身消费需求时的理性判断。第八章探讨了认知偏差因素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信息整理过程的影响,提出虚假相关、从众效应和克制偏见等9类认知偏差因素使得个体更容易以偏概全、采信虚假证据、误判未来趋势,从而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产生错误认知。第九章解析了认知偏差因素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决策过程的影响,提出过度自信效应、双曲贴现和模糊效应等9类认知偏差因素使得个体高估自己的决策能力、更关注当前信息、更偏好简单选项,进而在网络借贷消费行为中发生决策偏误,造成不良后果。

第四篇提出了提升网络借贷消费决策质量的7种途径。第十章针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中的认知主体(网络借贷使用者),提出了干预网络借贷消费者的偏差动机、提高网络借贷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两种策略及具体的实施建议。第十一章针对网络借贷消费行为中的认知课题(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提出了建立合理的推广制度、提供充分的风险提示和建立一定的使用门槛三种策略及其实施建议。第十二章针对网络借贷消费行为中的认知环境,提出了在网络消费信贷决策中减少信息过载、在学校或社区中开展金融社会工作服务两种策略。本书希望通过这7种干预策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储蓄、借贷、投资观念,使他们的财务状况达到一种可持续的稳定与健康,最终改善整个互联网金融环境。

四、特色与创新

本书的特色之一是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的治理对象,从网络借贷平台本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目前国家发布了很多管理规定,强调了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审慎监管和合规处置,表明了国家对非理性网络借贷行为的重视。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不是大量消费者不顾自身能力贸然借贷消费,网络借贷平台也不会有如此规模的生存空间。实践证明,网络借贷平台只是一个工具,它激起的是消费者自身的欲望和认知偏差。因此,想要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进行深层治理,对网络借贷平台本身的监管虽必不可少,但对其相关行为者的偏差心理过程进行系统干预也十分重要。本书为治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者的认知偏差提供了一些方法。

本书的特色之二是将研究焦点,从宏观的说服教育转移到精细的“心理治理”上。当前,已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了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者,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议。昆士兰大学的Mols等学者认为,要对偏差行为进行深入治理,仅从宏观角度进行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还要从行为者的心理特点出发,依照其认知规律对偏差行为进行精细的“心理治理”。为此,本书研究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中认知偏差因素的作用机理及干预机制,为有效的“心理治理”提供了技术路线。

本书的第一个创新是从认知偏差因素的角度解释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背后的偏差心理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从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描述了借贷消费的行为过程,但并未解释其背后的偏差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全面梳理了青年群体的消费新特征,分析了青年群体容易陷入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的原因,并探讨了认知偏差因素对网络消费信贷决策的负面影响,为“心理治理”提供了基本方向。

本书的第二个创新是提出了关键认知偏差因素的有效干预策略。虽然已有研究总结了很多认知偏差的干预策略,如动机策略、认知策略、技术策略等。但在本书语境中,这些策略过于微观,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系统地提高广大青年群体在网络消费信贷中的决策质量。鉴于此,本书基于宏观视角,从网络消费信贷的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认知环境出发,提出了干预借贷消费者的偏差动机、提高借贷消费者的金融素养等7种策略。这些策略系统概括了对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中关键认知偏差因素的干预方法,为“心理治理”提供了基本策略。

五、研究价值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关注互联网金融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但研究非理性网络借贷行为中的偏差心理过程的却不多见。本书将研究的重点,从互联网金融投资者转移到借贷者身上;将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的治理对象,从网络借贷平台本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将对“人”的治理方式,从宏观的说服教育转移到精细的“心理治理”上。在上述思路的引领下,本书在解构网络环境中非理性网络借贷消费行为的认知偏差因素、影响方式及其心理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干预这些偏差认知因素的策略机制,为非理性网络借贷行为的治理实践提供了消费者认知偏差特点方面的科学参考和可实际应用的干预思路。 SVdgXXOG2opQjfTUDg1nRsLT4J68GZUBXFgidvqQu5qyQUy8W2UhljPP4Bp5Ml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