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这大概才是最好的,我们与AI的相处之道

在所有类型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科幻电影。这是因为,它常常以一种极度浪漫又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描绘出未来的样子,让人心驰神往。我时常想,如果能拥有一个如电影《她》中通晓人性的智能操作系统“萨曼莎”,又或是如《钢铁侠》中全知全能的人工智能助手“贾维斯”,那将是一件多么炫酷的事情。

没想到,彼时那些看似成人童话的憧憬,如今竟真的要变成现实了——

2022年11月底,美国人工智能(AI)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AI对话机器人ChatGPT,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能基于上下文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还可以轻松完成写文案、写邮件、写代码等复杂任务。凭借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本生成能力,ChatGPT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就超过了100万人。仅仅两个月,它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人,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随后,微软推出最新版AI搜索引擎Bing,谷歌推出对话机器人Bard,国内科技大厂也纷纷推出自家的对话机器人产品,诸如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商汤科技的商量、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等等。

一时间,这些AIGC(生成式AI)如潮水般迅速涌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一名内容创业者,因为工作,也因为兴趣,我在ChatGPT上线之初便带着莫大的好奇和热情参与了试用。当我第一次敲下一条简短的指令,看着对话框中自动生成的准确、流畅又完整的内容时,内心十分激动:“天哪,它是怎么做到的?”

我开始不断尝试,与ChatGPT一起创作各类内容,如编写朋友圈文案、短视频脚本,绘制Excel图表,翻译英文资料,提炼资料概要,甚至一起写小说……几乎每一项任务,它都能完成。

当然,从专业的创作者角度去审视,ChatGPT生成的内容并非尽善尽美,甚至可以说存在不少瑕疵。比如,有时候它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李白写的诗说成是李清照写的;当我要求它一次性生成篇幅比较长的内容时,它会“偷懒摸鱼”“偷工减料”,比如我要2000字,它通常只给1000字,其中还包括一些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空话、套话。

因此,在AI浪潮席卷互联网时,我同时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

一种是充满焦虑与恐惧的 “AI取代论” ,最典型的问题有“AI会不会取代人类?”“哪些职业最容易被AI取代?”等;另一种是 “AI无用论” ,认为AI这玩意儿就是个噱头,没什么大用。秉持第二种论调的,大概多是对AI工具浅尝辄止的人。他们也许用ChatGPT或者其他语言模型生成过一条朋友圈文案或一篇公众号文章,但一比对,发现与自己写的相差很远,便洋洋自得地得出了如上结论。

AI会不会取代人类?这是一个自AI诞生以来就被反复提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担忧是有根据的。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AI确实在某些领域替代了人类,比如制造业、数据分析行业和客服行业。然而,这种替代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取代”,而是一种“转变” ——AI所带来的是工作性质的改变,而非简单地“消灭”工作岗位。 就像工业革命时期,机器替代了大量的手工劳作,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新的工作岗位。

另外,AI在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人类能力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在医疗领域,AI辅助的诊断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医疗影像,从而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在教育领域,个性化学习系统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这些都是AI的积极贡献。

甚至在写作本书时,我看到网络上有朋友说希望借助AI来创造一个数字生命,让已经离世的男朋友能继续“陪伴”在自己身旁。而我的搭档水青衣也说,想通过AI创造一个与她的文风、口吻一样的“数字水青衣”,在她离开这个世界后,能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她的孩子。

这些“念想”无疑都是AI用途的极致体现,既浪漫又创新,展现了科技为人类带来的福音。

所以,AI是有用,还是无用?

在面对“AI无用论”时,我们不妨以更审慎的态度来分析这类看法。 “AI无用论”的提出,往往源于对AI能力存在误解或期望过高。 的确,当前的生成式AI工具,包括像ChatGPT这样的语言模型,在生成长篇内容、维持逻辑一致性、避免重复和矛盾等方面还存在局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无用。如果不要求它们一次性产出最终的优质结果,而是先让它们生成一个创意方向或者初稿,即做从0到1的工作,再基于此进行发散与完善,你会发现其妙用无穷。

归根到底,人类会不会被AI取代,以及AI到底有没有用,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在我看来,现阶段的AI工具最适合的定位依然是辅助工具和助手,它们可以根据明确的指令,生成各类相应的内容,节省大量时间,提升效率。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懂得一些“与它共舞”的规则。正因为如此,在本书中,我们提供了38个公式,让你能“有方可依”,更好地使用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客观上AI的确能够处理大量基础性工作并提供诸多创意与灵感,但它并不能代替人类做决策。如果AI使用者自己缺乏定见和完整的思维体系,便无从判断它所生成的内容的优劣,一旦内容增多,就极易出现“在错误中打转”的情况,最终就一定会越发偏航。

这种情况正如一个管理者面对一个刚加入公司的新人助理,想给助理安排工作任务。如果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他一定非常清楚,想要新人的第一次任务就完成得符合要求,就必须先让新人熟悉工作职责,且明确告知其任务背景、目的、时间要求等信息。如果新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还应及时给予引导与支持,并展示什么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如此,新人才能更快地进入角色,更懂上级的诉求,从而取得符合预期的结果。

这一套职场上标准的培训、指导新人的方法论,其实也正是本书接下来各章节所展示的,如何能更快、更好地掌控AI技术的核心方法论。同时,我们也一直秉持这样的价值观: 无论当下的AI有多好用,未来的演进有多迅速,它也依然只是一个工具。人,才是主体 ——不要盲目依赖AI,更不要把它当作偷懒的手段。

AI时代,世界日新月异,未来已来。

拥抱AI,学习AI,耐心仔细地调教它,最终从容地驾驭它——这大概才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与AI最好的相处之道。

如果本书对你有用,欢迎你到微信公众号“焱公子”(ID:Yangongzi 2015)给我们留言,也想请你把它推荐给你最重要的人。让我们一起应用AI技术,在职场与生活中提质增效,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轻松制胜。

焱公子
2024年5月 pTAUzYljzJv2jtwgNCZopl0TReWNDsGGs+4Q+YqPxliUnqWw8EICNI1wbsLcLz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