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悬架力识别

源的识别包括空气声噪声源识别和振动源识别。空气声路噪源在轮胎近场,很容易测量到,而结构声路噪激励源很难测量。从轮胎到悬架传递的角度来看,激励源是轮心力(悬架输入力),而从悬架对车身激励角度来看,激励源是悬架施加在车身上的力(悬架输出力)。这些力很难测量,因此振动源识别的关键就是识别悬架力。

一、悬架力及识别问题

1.悬架力

图2.14给出了力在悬架中的传递过程。路面与轮胎相互作用产生的力( F road )传递到轮胎,经过轮胎的衰减或放大之后,在轮心处的力为 F rim ,即为轮胎的输出力。 F rim 传递到悬架时,它变成了悬架的输入力( F in F 1 )。力在悬架的传递过程中还会有中间力,其中人们最关心的力是衬套两侧的力,因为这与衬套的隔振相关。输入力在部件S1(如摆臂)内传递,在部件S1和衬套连接点(2点)的力为 F 2 ,经过衬套之后,在衬套与部件S2(如副车架)的连接点(3点)处的力为 F 3 。假设部件S2与车身刚性连接,因此 F 3 在部件S2内传递之后,到达它与车身的连接点,产生的力为 F 4 F 4 是悬架的输出力 F out ,同时也是车身的输入力 F body 。悬架中最重要的四个力列举如下:

悬架输入力 F in F 1 ):来自轮胎,是轮胎振动控制的目标。

悬架输出力 F out F 4 ):输出给车身,是悬架振动控制的目标。

衬套主动侧力 F 2 :输入给衬套的力。

衬套被动侧力 F 3 :衬套输出力。

我们把这四个力称为悬架力,其中输入力和输出力是工程师们最关心的,在论述力识别问题时,通常也是指这两个力的识别。衬套主动侧和被动侧的力属于悬架中间过程中产生的力,悬架中还有很多中间力。

图2.14 力在轮胎-悬架-车身中的传递

图2.14中的1点承受了两个力,一个力是从悬架输入力传递到1点的力 F 1 ,另一个力是衬套(弹簧)力传递到1点的力 F 2 ,1点的速度为

式中, 是部件S1上1点的原点速度导纳, 是部件S1上2点到1点的跨点速度导纳。在本书后续内容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速度导纳简称为导纳。

部件S1上2点承受两个力 F 1 F 2 ,2点的速度为

式中, 是S1上2点的原点导纳; 是S1上1点到2点的跨点导纳。

部件S2上3点承受两个力 F 3 F 4 ,3点的速度为

式中, 是部件S2上3点的原点导纳; 是部件S2上4点到3点的跨点导纳。

弹簧或衬套所受的力为

式中, K 是弹簧或衬套刚度;j是虚数单位; ω 是圆频率(角频率)。

部件S2上4点承受两个力 F 3 F 4 ,4点的速度为

式中, 是部件S2上4点的原点导纳; 是部件S2上3点到4点的跨点导纳。

在车身上4点的速度为

式中, 是部件B上4点的原点导纳。

假设部件S1和S2都是线性系统,根据互逆原理,则 。将式(2.29)和式(2.30)代入式(2.31)中,得到

由式(2.32)和式(2.33),得到

将式(2.35)代入式(2.34),得到

将式(2.36)代入式(2.35)中,得到

2.悬架力的识别问题与方法

力的识别是悬架振动分析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识别悬架力有四个作用:

第一,轮胎输出力是衡量轮胎振动的最终指标。输出力反映了路面激励和轮胎结构特征。同时,它也是悬架的输入力。悬架振动控制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这个力。

第二,悬架输出力是衡量悬架振动的最终指标。它取决于输入力和悬架结构特征,同时,它又是车身的输入力。

第三,悬架输出力与输入力的比值称为力传递率。它是一个传递函数,反映了悬架的结构特征。在实际开发和研究工作中,先获取这两个力,再计算传递率。

第四,只有获取了悬架力,才能计算每条传递路径的贡献,这对结构声计算和贡献源分析至关重要。同时,悬架力是寻求最优控制路径的基石,即只有控制那些对车内结构声贡献大的路径和对应的悬架力,才能最佳地控制结构声路噪。

常见的悬架力识别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刚度法和逆矩阵法。

3.悬架力的控制

轮心力是轮胎振动的一级指标,悬架输出力是悬架振动的一级指标。在输入力一定的情况下,悬架振动的最终目标是悬架输出力。力传递率是悬架振动传递的指标,它取决于悬架的结构特征,是衡量悬架衰减振动的最重要指标。

F 1 是悬架的输入力, F 4 是悬架的输出力,由式(2.37)可以得到悬架的力传递率为

传递率与衬套刚度、跨点导纳和原点导纳有关,因此降低力传递率的方法有三种:降低衬套刚度、改变结构模态和改变力的分布。

力传递率与衬套刚度( K )成正比,即刚度低,传递率低。通过降低衬套刚度的方法,可以控制悬架输出力。

传递率与部件的跨点导纳 成正比。跨点导纳分别反映了部件S1和部件S2的整体柔度或刚度,反映了部件结构模态特征。部件刚度大,柔度就低,传递率也低。所以,通过改变结构模态特征可以改变力传递率,从而控制输出力。

传递率与部件连接点导纳 成反比。提高部件连接点导纳,即降低原点刚度,传递率会降低。这里的原点与有隔振元件(如弹簧、衬套等)系统中所讲的原点不同,原点可以看成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柔性元件。对有隔振元件的系统,降低元件两边部件的原点刚度会使得系统隔振效果降低,第七章“悬架系统隔振控制”将专题讲述悬架衬套隔振问题。

虽然式(2.38)没有直接表征力的分布特征,但是通过改变力的分布,也可以实现传递率的控制。比如,某些路噪对横向力的敏感度低,而对垂向力敏感度高,那么通过调整结构来改变横向力与垂向力的分布,可以降低垂向力传递率。

本书后续章节将对这些方法展开分析。第六章“悬架系统振动模型与模态控制”将详细讲述悬架力控制与模态控制。

二、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在需要测试力的部位安装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力。图2.15显示在一个轮辋上安装了六分力传感器(应变片)来直接测量汽车运行工况下的轮心力和力矩。

直接测量法的好处是直接得到力,而不需要通过数据转换。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第一,需要特殊的辅助设备,如图2.15中的特制轮辋,对于不同尺寸轮胎需制作不同工装,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有的地方无法安装力传感器,如悬架与车身的连接点。第二,改变了原系统的结构和质量分布,如在轮心处安装力传感器,工装轮辋刚度等属性不能完全等同实际轮辋。第三,多数力传感器适用的频率带宽上限比较低,比如50Hz,少数能达到500Hz。

图2.15 轮辋上安装的六分力测试装置和传感器

另一种直接测量法是在系统上直接贴应变片,通过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来获取力。现在更为广泛应用的是将应变片贴在受力点附近,首先测量力对应变的传递函数,然后测量运行工况下的应变,通过逆矩阵计算获取力。因为要采用逆矩阵法,所以这已经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直接法。

与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相比,使用应变片有很多优点。应变片可以离激励点很近,获取的是局部信号,而不是整体信号,所测量的传递函数解耦更好,从而求逆过程中的病态问题小。

三、动刚度法

当两个部件用柔性元件(如悬置、衬套)连接时,可以用元件的动刚度和两侧响应来计算力,这种方法称为动刚度法。在图2.16中,衬套安装在1点和2点之间。悬架输入力传递到1点,激励衬套,1点是主动端。振动经过衬套后传递到2点,2点是被动端。过滤掉测量加速度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对它积分得到速度;然后过滤掉速度中的直流成分,再积分,得到位移。将衬套两侧的位移差乘以动刚度,就得到了衬套力,表达如下

式中, K d 是衬套刚度; a 1 a 2 分别是衬套主动端(如悬架端)和被动端(如车身端)的加速度。

将式(2.39)转换到频域内,为

动刚度法的优点是直接、简单、便捷,而且便于获得衬套的隔振效果。缺点是只适合于刚度低的衬套,当衬套刚度太大时,力的误差大;而且只适合于衬套的线性段;另外,由于主动侧和被动侧的相位不一致,从而积分得到的位移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动刚度法只采用了隔振元件的刚度以及主动侧和被动侧的响应,因此,它无法用于计算悬架输入力和输出力。

图2.16 衬套隔振垫及主动端和被动端

四、逆矩阵分析法

1.逆矩阵分析与力的识别

对于一个系统或部件,如轮心区域、悬架与车身连接区域,在上面施加了 N 个力,有 m 个输出(如加速度),如图2.17所示。这些区域可以视为一个识别力的系统。

图2.17 N 个力施加在一个系统上,产生了 m 个响应

在1点的加速度是各个力传递到该点的响应之和,表达为

式中, a 1 是1点的加速度; F 1 F 2 ,…, F N 分别是作用在系统上的力; H 11 H 12 ,… H 1 N 分别是 a 1 对这些力的传递函数。

同样,对第2点和第 m 点的响应为

将式(2.41)写成矩阵形式,为

式(2.42)改写为

式中, A H F 分别为加速度响应向量、加速度响应对力的传递函数矩阵和激励力向量。

加速度和传递函数是容易测量的量,而力(特别是悬架力)难以测量,因此,可以用测量数据来计算力,这是MIMO系统中的第二类问题。

为了避免矩阵求逆带来的病态问题,加速度信号数量要大于力信号数量,通常响应信号数量是激励力的两倍以上,即 m >2 N ,方程(2.43)构成了一个超正定方程组。

矩阵 H m × N 矩阵,因此必须将之转换成方阵,才可以求逆。由式(2.43)得到力向量为

式中, H + 为矩阵 H 的伪逆矩阵,表达为

理论上,通过式(2.47)就得到了施加在结构上的力。这种通过求逆矩阵获取力的方法称为逆矩阵法。

从图2.17中可以知道,用逆矩阵来识别力只需要被动一侧的响应,不需要衬套刚度值。轮心和车身上通常没有衬套或者它们的刚度非常大,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用来识别悬架输入力和悬架输出力。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传递函数,而响应点之间的距离近,彼此信号相关,即导致了传递函数矩阵 H 中的参数相关。 H s = H T H N × N 的方阵,理论上可以求逆,但是矩阵中相互关联的数据可能使得它变成奇异矩阵,即存在矩阵的病态问题。从数学角度来看,矩阵的病态性表现为它的条件数过大;从物理角度来看,病态性是由于矩阵丢失了部分有用的信息。

为了解决奇异矩阵的病态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奇异值分解。

2.奇异值分解

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病态矩阵带来的力计算误差。

对任何一个矩阵,如上面的传递函数矩阵 H ,设这是一个 m × N 维的矩阵,可以进行如下奇异值分解

式中,上标“H”表示共轭转置; U m × m 维酉矩阵(unitary matrix); V N × N 维酉矩阵; Σ m × N 维对角矩阵,即非对角线上的值都是零,对角线上的值为矩阵 H 的奇异值,表达为

酉矩阵 U V 自身存在以下关系

奇异值分解可以由特征值分解开始

由式(2.49)可知,矩阵 H 的非零奇异值的平方等于矩阵 H H H HH H 特征值。矩阵 U 由矩阵 HH H 的特征向量组成,矩阵 V 由矩阵 H H H 的特征向量组成。

3.力的计算

将式(2.49)和式(2.52)代入式(2.48)中,得到矩阵 H 的伪逆为

将式(2.53)代入式(2.47),得到力

为了避免 H H H 求逆带来的病态问题,就必须使得其条件数满足一定要求。一个矩阵(如 H )的条件数等于它的范数与逆矩阵的范数的乘积。矩阵的范数有三种,对应的条件数也有三种,即1范数cond( H ) 1 、2范数cond( H ) 2 和无穷大范数cond( H ) 。通常使用2范数的条件数,即

条件数表示了矩阵计算对误差的敏感程度,是判断一个矩阵病态程度的度量值,条件数越大,矩阵病态程度越大。只有当条件数小于某个值时,才能对矩阵求逆。用SVD方法,条件数等于最大奇异值与最小奇异值之比,或者是矩阵最大特征值与最小特征值之比的平方根,即

式中, λ max λ min 分别是矩阵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在满足条件数的前提下,通过矩阵求逆而得到了作用在系统上的力。

4.案例:悬架输入力识别

逆矩阵方法可以用来识别悬架输入力和输出力。下面以求解悬架输入力来说明逆矩阵识别力的应用,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测量传递函数的激励点。由于轮心(转向节)连接的部件比较多,很难在轮心处施加力来测量加速度对轮心力的传递函数。因此,选择一个离轮心( C 点)近而力锤容易工作的点作为测量传递函数的施力点( D 点),如图2.18a所示。

第二,在轮心附近布置若干个加速度传感器。轮心处有三个力和三个力矩,而 D 点只有三个方向的力。为了避免测量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求逆过程带来病态问题,通常在轮心附近布置3个或4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响应数为9个或12个,如图2.18b所示。传感器之间距离不能太近,而且分布不能在一个平面上。

第三,传递函数测量。测量加速度对 D 点激励力的传递函数。

第四,用逆矩阵法计算 D 点的受力。在运行工况下,测量加速度响应,然后用上述逆矩阵方法求解 D 点的力 F D =( F Dx , F Dy , F Dz ) T

第五,通过空间几何变换得到轮心力和力矩 F C =( F Cx , F Cy , F Cz , M Cx , M Cy , M Cz ) T ,为

图2.18 悬架输入力识别

式中, d x d y d z 分别是 D 点与 C 点在 x y z 三个方向的距离。

图2.19是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的一辆SUV前悬架的轮心力和力矩。力和力矩主要集中在40Hz以下的低频段,在20~40Hz范围内,最大激励力为25N,最大力矩为4.5N·m;频率低于20Hz时,激励力可以达到100N以上,力矩超过16N·m。随着频率增加,激励迅速衰减,在100Hz以上,激励力和力矩很小。

图2.19 一辆SUV前悬架的轮心力和力矩

图2.19 一辆SUV前悬架的轮心力和力矩(续)

逆矩阵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测量系统一侧的传递函数和响应。有衬套的地方,不需要衬套刚度;在没有衬套的地方,也可以识别出力。 FPCVc6UI45Z4HWu5B2xqgW8wHEpWR+sg7j5IYDR+Sf8wpwVPraOSOrxE8+fa4/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