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这是东汉的西部边郡了。他先是被举孝廉了,在皇宫做了尚书台的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称病回家了。
随后他在老家凉州,遇到朝廷的中郎将董卓来凉州讨叛羌,贾诩就加入了董卓,担任讨虏校尉。
董卓的部将有一个叫张绣的,也是武威郡人,是同乡。张绣屯扎在南阳郡,他邀请贾诩来帮自己,贾诩也就去了。
建安初,曹操两次讨伐张绣,结果都是失败。
第二次撤走的时候,贾诩说:“不要追啊,追之必败。”张绣不听,去追击曹军,果然大败而回。贾诩说:“可以追了。”
张绣又去追,结果大胜而回。
“这是因为”,贾诩这时四十五岁,说,“曹军虽然撤,曹公必亲自断后,你虽然是精兵,但你不是曹操的对手。我固然知道你会败。曹操打败你之后,必抓紧往回走,留下诸将断后。诸将是不如你的,虽然你的军队刚刚败了,但你也比胜。”
这里边的思维特点是,动态地互动地考虑问题,要考虑某一行动会促使对方形成的反作用力。比如说,曹操败逃,就产生反作用力,对我严加戒备,我追上去必败。我败了,又使曹操产生反作用力,于是放松戒备,那么我再追打,就能胜。
这是把思维中引入动机机制,动态地看待问题,也就是博弈论的特点:基于对方的对策为前提,来选择我的策略。
几年后,官渡之战迫在眉睫,曹操和袁绍都派人来做张绣的工作,希望张绣加盟。
张绣觉得,跟曹操此前的战斗,杀了曹操的儿子,是仇家。贾诩则建议他还是去。贾诩的理由是:“袁绍连弟弟(袁术)都不能容,怎么能容得下国士。袁绍是强的一方,我们这一小股势力加入他,他不会重视我们。曹操是弱的一方,得到我们,一定大喜。而且有志于王霸的人,不会计较私人恩怨。”
在这里,分析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敌我的情感关系和纠缠,而是我对对方的价值。理性人如曹操看的是价值,而不是感情。贾诩在思考中,抓住了关键要素,而张绣想的要点,则偏离了。
最终,张绣选择加入曹操,他和贾诩都得到曹操的封赏。曹操也确实没有计较张绣的旧仇。
不过,后来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继位。曹丕还是恨着张绣杀了我哥哥,于是找了理由,最终把张绣杀了。
所以有人觉得贾诩这主意,实际只为保全自己,而不是保全张绣。
不过,贾诩未必是这样的小人。人的分析,作用力是有限的,人的命运,有时候似乎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看凉州来的势力马超这时候控制陕西关中,于是发起了对陕西关中的进攻。
在陕西关中,除了有马超的部队,还有韩遂的武装,于是俩人联合起来,一起迎战曹操。他们的凉州兵素来战斗能力超过中原兵,马超有非常骁勇,打得曹操连吃败仗,甚至曹操差点被射死在黄河中,靠着保镖许褚给他划船,侥幸活命。曹操叹息:“马儿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然后只得坚守不出。
马超也并不想击杀曹操,而是提出条件,要曹操把刚刚占领的河西之地割还给自己,然后跟曹操讲和。
贾诩就给曹操出了个主意:“假装答应讲和,然后离间马超和韩遂。”
以弱胜强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强者分裂,这样强者也就不强了。所以,假装答应讲和,就是使外部压力变缓和,这样马超和韩遂才有分裂的可能。
于是,在双方和好的仪式上,按照约定的,曹操逐个和对方的将官单独谈话,轮到和韩遂谈的时候,曹操故意和他叙起旧来,谈了好久,俩人马头相交,说到高兴处,不禁哈哈大笑。都被远处的马超看在眼里,马超不禁怀疑。
接着,曹操又给韩遂写信,把信上的一些字,故意涂掉,好像是韩遂涂掉的那样。马超看了这封信,觉得曹丞相写来的信,当然工整讲究,不肯能有涂改,那涂改一定是韩遂做的,肯定有问题。于是更加怀疑韩遂跟曹操勾结。俩人的联合出现裂痕。
这两个计谋,如果是换做习惯了伪诈的司马懿,就不会上当。曹操和韩遂交着马头谈笑,也可能是出于官场上的应酬,不代表着就有勾结。而如果真有勾结,反倒不会当面表现出来。韩遂把涂改过的书信拿给马超看,可表明他心里没鬼啊。
马超是边境地区的凉州人,还有一半羌人的血统,性格直爽,没有司马懿那种虚伪。他脑中已经强化的思维认知就是:欢声笑语就一定表示我喜欢你。马超的思维定势比较强。
于是马超猜疑韩遂,于是双方不再能良好配合,终于在下一场战斗中被曹操杀败。后来马超只好流落去投了刘备。
贾诩正是基于韩遂曾经背叛马腾,利用马超的惯性思维,促成了马超的失败。
贾诩给曹丕出的主意,还显示了他突破从众心理,展现创新思维。
我们都知道,曹操的三儿子曹植,非常有才华,一直深得曹操喜爱,曹操因此几次想立曹植做自己的继承人。大儿子曹丕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向贾诩问计,求他帮忙出主意。
贾诩就说:“希望公子恢崇德度,躬行素士之道。”就是践行布衣士人那样低调扎实奋进的德行。“还要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这个竞选方针一下子让曹丕顿开茅塞,作为接班人,太子不在于有才华,去向老爹那里争眼球,炫能耐,而是要有道德,并且躬行子道,用孝顺感动父亲,让父亲愿意把太子位子赏给他。他只需要是个有感情的儿子,不需要才华。
这随即就表现在这样一个事情上,曹操有一次出征,曹丕曹植等人都到路侧相送。曹植口中称述功德,预祝曹操必然旗开得胜,兵不血刃,以正降逆,发言有章,引古证今,曹操也心中大悦。
轮到曹丕,他什么也不说,哽咽难语,跪在地上,痛哭不止,舍不得老爸这么大岁数还暴露风寒出去玩命打仗。于是曹操觉得曹植虽然言辞华美,但诚心不及老大。
除了打亲情牌,曹丕又矫情自饰,假装道德和正经,于是曹操左右的人都为他说好话。终于曹操选了曹丕做太子。
因为在当时的军国时期,人们习惯了计功受封的规则,曹操又一贯是唯才是举,所以曹丕本能地觉得要在才华和能力上比过曹植。这是受了别人的认知经验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属于从众心理。
贾诩则摆脱从众心理影响,而能独立思考,认知到做太子的条件与将相的成功条件不一样,从而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随后曹操又向贾诩征求意见,应该选谁做太子,贾诩当然要趁机帮助曹丕。如果要劝说别人,一般人的惯性思维就是直接做比较分析,然后喋喋不休地说服别人。实际上,别的臣子也是这么做的。贾诩则不说话。引得曹操很好奇,问他怎么不说话。贾诩说:“我刚才在想别的事情,所以没来得及回答。”曹操问:“想什么事情了。”贾诩说:“想袁本初的事了。”
袁绍的问题就是废长立幼,导致家族覆灭,曹操听到这来,当即大笑。就此决定选立长子曹丕。
贾诩一方面避免谈论两个儿子的优劣,以免给曹操留下他对某人有偏见,对某人有私心,另一方面在表达技巧上,不是去强迫曹操接受,而是引导曹操自行思考得到结论。于是对方不但没有出现抗拒心理和反感,反倒哈哈大笑。
曹丕当了皇帝后,当即以贾诩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孙权听说这个之后,就笑了。孙权觉得可笑,因为贾诩这时候都74岁了,能奈何我们什么?
贾诩毕竟当了三公。这带来的好处是,家族从此幸福,儿孙栖身高位。这未必仅仅因为他是给曹丕站台的,也跟他平时克制不露峥角的作风有关。
曹丕继位的时候其实也潜存危机,毕竟曹操一死,内部一些人就压不住了。所以曹丕的用人之道,就是不用武官,而用文学之士,这样才安稳。
贾诩大致符合这一方向,并且被任命后,曹丕问他对于刘备和孙权我应该先打谁。贾诩的回答,完全是儒家文学士的那套:“学习尧舜舞干戈而远人来服,只要修文德,两国都服了。”
曹丕爱用文学之士,粉饰太平,装扮自己的盛德能使远方想慕来服,并且自欺欺人地认为那些来投降的吴蜀之将都是因为想慕自己的伟大。
贾诩的这话,本身没错——曹丕确实打不赢两位仇人大叔,又符合曹丕装扮文德而使敌人望尘归服的梦呓。既然确实没法打灭那两国,那也就只能鼓吹以德胜的高调了。
这种讲话的言辞,已经不是谋士,而完全符合三公的气场了。
从一个武威郡的军阀部队的栖栖遑遑的参谋,变成开国三公,贾诩的人生特点就是张弛有度。在没有必要发力的地方发力,只能适得其反,掌握自己人生节奏,所以他更多时间都是沉默着,只是在关键节点做好选择。
聪明,用在了不对的场合场景,那就不如没有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