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成为专栏作家?

很多年轻人想开始写作,也想靠写作糊口。我一直说,先得开始写呀!

今天,我又有一个访问,记者劈头就来一句:“你写专栏已有数十年,请你讲讲写专栏的心得好吗?”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很感谢这位记者,回答了她之后,在这个深夜做一个较为详细的结论,也可以和年轻人分享一下经验。

专栏,是香港独有的文化,也许不是香港始创的,但绝对是香港发扬光大的。每一家报纸必有一至两三页的专栏,这能决定这家报馆的方向和趣味,虽然有很多人写,但总能集合成代表这家报纸的主张。

我认识很多报社的老板和总编,他们都是一览新闻标题之后,就即刻看专栏版,可见多重视专栏。

专栏版做得最好的报纸,远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新生晚报》,到查良镛 (金庸) 先生主掌时期的《明报》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方日报》。

专栏版虽然有专门负责的编辑,但最终还是由报馆老板本人或者全权主理的总编辑去决定由谁来写。

《新生晚报》的专栏,有位明星专栏作家,叫十三妹,她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写到一九七〇年逝世,整整十二年红得发紫,每个星期收到的读者来信都是一大扎一大扎的,当年没什么传真或电邮,只有用写信这个方式,与作者沟通。

十三妹的特色,在于她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那个年代出国的人不多,读者都渴望从她身上得到知识,而且她的文字也相当泼辣,左、右派都骂,读者看得大快人心。

在《明报》和《东方日报》的全盛时期,倪匡、亦舒、黄霑、林燕妮、王亭之、陈韵文等百花齐放,更是报纸畅销的主要因素之一。

外国报纸,没有专栏,也不靠专栏版吗?

那也不是,国外专栏的影响力没那么大罢了。他们的专栏一个星期写一次,插在消闲版中,没有特别设一页,也没那么多人写。成为明星专栏作家的也有,专栏作家包可华是具代表性的,从他出现以前或之后,你也看不到有哪个人可以代替他。

说回香港,专栏版的形成,被很多所谓严肃文学的作者批评为因编辑懒惰,把报纸分为方块,把作者来稿塞进去了事,故也以豆腐块或方块文字来讥讽。

但不可忽视的是,香港的这种风气,影响到全球华文报纸,当今几乎每一家都刊有此版。最初是星马 一带,多数报纸把香港报纸的专栏东剪一块,西切一块填满,也不付作者稿费。

有一回我去追讨稿费,到了槟城 ,找到报馆,原来是在一座三层楼的小建筑里面,一楼发行,二楼印刷,三楼编辑。因受当地反华的影响,读者又不多,报馆只得刻苦经营。我看到后心酸,跑上三楼,紧紧握着总编辑的手,道谢一声算数,毕竟对方将我的文章带到了南洋。

那个年代,到了泰国和越南一游,都遇同样刻苦经营的华文报纸,很多要靠连载小说的专栏,才能维持下去,而被盗窃得最多的当然是金庸、梁羽生、古龙和倪匡的作品,亦舒的小说也不少。

当今,这些报馆已发展得甚有规模,有些还被大财团收购,当成经商的工具之一,势力相当雄厚,如果作者不追稿费就不行了。稿费虽然只是微小的数额,至少到当地一游时,作者可以拿稿费吃几碗云吞面。

除了东南亚,欧美地区的华文报纸都纷纷推出专栏版。当今人懂得什么叫本土化,转载香港专栏的已少,多数专栏是当地作者执笔,发掘了不少有志于文化工作的年轻人,亦是好事。

说到连载小说,昔日专栏版占重要位置,但因香港生活节奏快,人们看连载小说的耐性已逐渐减少,金庸先生又封笔了,所以连载小说也逐渐在专栏版中消失。

至于台湾,报纸上的专栏版也相当重要,他们有专人负责,都是到外国去读怎么编这一版位的,文章长短每日排版不同,并非以豆腐块来填满。

这种灵活的编排十分可取,也适合台湾那种生活节奏较慢的社会情形,读者可以坐下来静静看一长篇大论的文章,但这种方式一搬到香港来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作者不是天天见报,读者就没有了亲切感。

“你写了那么多年专栏,为什么不被淘汰?”记者说。

这个问题问得也好。

长远写了下来,不疲倦吗?我也常问自己。我也希望有更多、更年轻的专栏作者出现,把我这个老头赶走。

“当今的稿费好不好?不写是不是少了收入?”

在香港文坛,专栏作家的收入,到今天算好的了。但我们这群所谓老作者,都已有其他事业,停笔也不愁生计。

专业写作的当然有,像李碧华,但她也有写小说和剧本的丰收。亦舒的专栏很少,她还要每天坐下来写长篇小说,是倪匡以外的少数以笔为生的一位人物。

我从不以为一代不如一代,相信青出于蓝,新的专栏作者一定会出现,但是要写专栏的话,必要从知道什么是专栏的精神开始。

这种精神的神髓,主要来自耐看,举一个例子,像一幅古代的山水画,很平淡,却愈看愈有滋味。岭南派的画作,非常逼真,即刻吸引人家看,但始终不是清茶一盏,倒像浓咖啡和烈酒,喝多了生厌。

作者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一样样拿出来,比较容易被接受。有几分小聪明,一鸣惊人,但所认识的事物不多,也不是理想的专栏作者,有次出现了一个,专栏写得十分好看,但金庸先生很了解这个人,说:“看他能写多久。”

果然,几个月下来,十八般武艺已用光,他自动出局。

作者需要不断地吸收,才能付出,要不耻下问。旅行,交友,阅读,爱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是基本的条件。专栏作者和小说家完全是两码子事,后者可以把自己藏起来,编写出动人的故事,但是前者赤裸裸地每天把生活点滴奉献给读者。专栏作者想过什么、做过什么,是读者在每天的专栏看得清清楚楚的,是假装不出来的。

为什么好作者很少出现,这和生活范围有关,有些人写来写去,都谈些电视节目,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宅男宅女,不讲连续剧,也只剩下讲电子游戏了。

有些人以饮食专家的身份现身,一接触某某米其林餐厅,就大赞特赞,也即刻露出马脚。

更糟糕的是写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亲戚,甚至家中的猫猫狗狗,一点友人的事迹也不提到。这个作者一定很孤独,孤独并非不好,但必须有丰富的幻想力,不然也会遭读者摒弃。

我们这些写作人,多多少少都有发表欲,既然有了,就没必要装清高,迎合读者不是大罪。

“作者可以领导读者。”有人说。

那是重任,并非被歧视为非纯文学作品的作者应该做的事,让那些曲高和寡的大作家去负担好了。专栏,像倪匡兄所说,只有两种,好看的和不好看的,道理非常简单,也很真。

真,是专栏作者的本钱,假的文章容易被看穿,如果我们把真诚的感情放在文字上,读者也许不喜欢,可是一旦爱上,就是终生的了。

“如果你籍籍无名,又没有地盘,如何成为一个专栏作家?”这也是很多人问的问题。

我想我会这么做:首先,我会写好五百字的文章,一共十篇,涉及各种题材,然后发到各个社交媒体。

如果我写得不好,那没话说了;如果精彩,读者求也求不得,哪有拒绝你的道理?很多新媒体的预算有限,更欢迎你这种廉价劳工。

一被采用,持不持久,那就要看你的功力了。

或者,换一方式,十篇全写同一题材。以专家姿态出现,像谈摄影相机、谈计算机、分析市场趋向、分析全球大势、分析今后的发展等,也是一种明显的主题。

既然要写专栏,作者记得多看专栏,仔细研究其他作者的专栏的可读性因素何在。我开始写专栏时,先拜十三妹为师——她是专栏作家的老祖宗,本人未见,但读遍她的文字,知道她除了谈论国际关系、文学、音乐、戏剧,也多涉及生活点滴,连看医生、向人借钱,也可以娓娓道来,这才能与读者融合在一起。

我每次下笔,都想起九龙城“新三阳”的老先生,他每天做完账,必看我的专栏,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当我写外国小说、电影和新科技时,我会考虑到老先生对这些是否有兴趣。

所以,这些题材我偶尔涉及,还是谈吃喝玩乐为妙,这到底才是生活! wbntgqcFocKtbG73gkQbhf6ozfunBl/UYMcERwGS80uxmHffMSwaCqThR5RMpK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