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乌拉泊古城疑云

在乌鲁木齐南郊十千米处,有一座古城遗址,人们习惯称其为“乌拉泊古城”。这座古城呈方形,南北长约 550 米,东西长约 450 米。古城城垣为生土夯筑而成,残存的高度为 5—7 米,城垣底部宽度约 6—8 米。古城的四个角楼遗址尚存,角楼突出。城垣的四面均开设有四个城门。城中建有三道隔墙,将城分成了三个区。据考证,这三个区分别是居民区、衙署区和税卡的所在地。从整个城池残存的状况来看,这座古城当初建造的气势还是比较宏大的。

那么这座古城建于何时?它的建成与乌鲁木齐有着怎样的关系?它的作用是什么?如此种种,均给后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经过三四十年的研究考证及出土文物证实,“乌拉泊古城建于唐贞观年间(约 640—648),城名为轮台”。进而《乌鲁木齐记忆》又解释唐轮台时说,640 年(唐贞观十四),唐朝大将侯君集在平定高昌国后,唐太宗李世民改易了西域州县的名称与建制,天山以北设置了庭州,属金满、蒲犁和轮台县。这是“轮台”第一次见诸唐朝典籍(《旧唐书·地理志三》卷四十)。这里也仅仅说了唐代典籍有关轮台城的记载,但并没有言辞灼灼地说明此处便是唐代的轮台城。

那么乌拉泊古城是不是唐轮台城呢?历来众说纷纭。在新疆学术界,也曾有着“昌吉说”“米泉说”“黑沟说”等。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乌拉泊古城便是唐轮台的论据有两条:一是地理原因,即其处于大通道的要塞,向东经柴窝堡盆地、达坂城,连通赤亭道,向西连通碎叶道,形成连通东西方世界性大通道的节点;二是关隘作用,具有军事意义。证据便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倾向于乌拉泊古城便是唐轮台城的学者,自然希望乌鲁木齐的建城历史可以向前再追溯一千年,将这座古城变成一座千年古城。这的确是一个美好愿望。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理由还没有充分证明乌拉泊古城就是唐轮台。持乌拉泊古城就是唐轮台的专家均认为唐轮台如何如何重要,历史上如何如何记载,但恰恰没有说明这就是唐轮台。所以此两条理由也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另有一点,既然乌拉泊古城就是唐轮台,那么为什么唐以后的众多学人,在途经此地时,却没有记载呢?唐代是一个崇尚诗文的时代,仅凭岑参一个人的诗文来证明恐论据不足。

每年的春、秋季,乌拉泊的风力均可达七八级,也的确犹如岑参诗中所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距乌鲁木齐市以东约七十千米处有一个很大的盐湖,在很久以前,凡售卖私盐都得向官府缴纳税赋。这也便是乌拉泊古城作为收税城的主要功能和来源依据。但这座收税城起于何时,似乎目前尚没有定论。 AdC7rcazNgbgsKrxsg9I8Vjd3mA6OfiaOoUE07x8iJoMK6DMWr6Q4yXYMq1wo2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