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学价值点
课型与单元教学
——关于单元教学的一些思考

对语文学科教学中任何问题的讨论,都不要忘记一个不变的前提,那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关于教学价值点的确定,也同样如此。我们是在“语文课程”这个框架下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的。那么,我们首先得想清楚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弄清楚语文是什么。

一、语文是母语课程,语文是一门学科

我是从两个基本点来理解语文的。第一,语文是母语;第二,语文是学科。

(一)语文作为母语课程

为什么要强调“母语课程”?因为语文和外语都是语言学科,语文学科有别于外语学科之处在于,它是母语学科。

母语是什么?母语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句话很流行,但并不足够严谨。更严谨的说法是:“母语是思维的工具。”在成长之初,意义和语言符号的联结是通过母语来实现的,人们思考问题,都是通过母语来进行的。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思考,就是在头脑内部进行一系列的汉语语言符号操作。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就算是后来学了英语并非常熟练,我们仍然是在用汉语展开思维的。假设我们的听众是只懂英文的人,我们也是在头脑中把自己的想法翻译成英文去告诉听众的;只不过英语越熟练,头脑内部的翻译会越迅速,甚至迅速到自己难以觉察到翻译过程的存在。思维的工具只能是母语,母语是植根于思维机制之中的,它架构了最底层的表达系统。这是我的思考。

母语是思维的工具。作为思维工具,就涉及两个点位:一个是作为思维动作的“思考”,一个是作为思维结果的“思想”。思想是思考的结果。这两个点位,语文学科首先应该关注。思考和思想,触及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每个学科最核心的部分,即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没有强调思维?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有足够的思维含量?不刺激学生思考的课堂是无效的。我认为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能够对学生构成思维刺激的时刻并不多,这对母语能力的发展构成了损害。

其次,思考产生的产品就是思想。为什么要强调思想?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思想的匮乏导致了作文的障碍。学生写作文,最紧要的就是要有思想。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文很难,就是因为头脑中缺乏思想。高中大多写议论文,直接要求学生会思考、有思想。初中大多写记叙文,学生作文的立意千篇一律,根本原因在思想的匮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彼此雷同,碎片化,甚至只是虚拟的。缺乏思想,就无力观照经验,无法分析现象,也就无法形成有价值的立意。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的语文课确实有问题。一本教材里这么多课文,它提供的思想资源其实是相当丰富的。那么,教材上这些宝贵的思想是不是转化成了学生思考的资源?学生理解到了吗?内化了吗?

母语,还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关系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一个人的品性、品位,情趣、情怀,都跟母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母语中的经典,不仅对人们的性格情操、文化意识有熏陶之功,更直接示范了具有高雅美感的表达范式。

(二)语文作为一门学科

语文是作为学科存在于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既然是一门学科,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一个学科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

相对于数理化来讲,到了初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知识是比较稀薄的。学科知识比较稀薄,使得学生认为可以缺席语文课。数理化是没办法缺课的,因为每堂课都可能有新的知识,语文课则未必有。假如学生去自学语文教科书,一般不会有明显的障碍。自学语文,比较容易;自学数理化,相当困难。为什么自学语文容易?因为教材所表述的东西学生自己很容易看懂。想到这里,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感到“后背发凉”。在学生不需要老师而自己能看懂的情况下,语文课堂上教师所讲的,是不是学生已经看懂了呢?

语文学科的知识虽然比较稀薄,但不等于无知识。关于语文的学科知识,教师们应该去研究。我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手法”的,多数语文教师在“手法”方面的认知,真是一笔糊涂账。教师讲解手法概念,都是估摸着讲;学生使用手法术语,也是估摸着用,包括做题的时候。譬如说,关于“衬托”“映衬”“烘托”“铺垫”之类,基本上谁都没去厘清概念,区分清楚。我曾经批评过某位名师讲《皇帝的新装》,他对“夸张”的理解并不到位;我们长期认为,“夸张”是多么简单明确的修辞手法,但这位名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竟然也未能搞懂。对语文这个学科,我曾经总结过一句话:“门槛很低,要求很高。”听语文课,好像都听得懂;上语文课,好像都没问题。这就是“门槛很低”。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语文教学“要求很高”,高就高在我刚说的这些地方,我们真是没搞懂。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已经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能力了。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水平,是比知识更内在的概念。知识学习中的思维要求未必很高,能力形成中的思维含量却必须很高。知识是容易学到的,能力是很难提升的。中考高考,一直都在讲“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鉴赏、应用。我认为受布鲁姆分类法启发出来的这个对“能力层级”的描述是有缺陷的,但在出现更好的研究成果之前,我还是暂且同意这个“能力层级”所划分的语文学科能力项。不管怎样的语文课,我们都要问,这节课提供给学生的语文知识是什么,培养的语文能力是什么。这就是所谓“教学价值点”。

教学价值点,要落实到学科上去思考。不落实到学科上去,就没有学科教学价值,就无法称为“教学价值点”。如果我们真是切实地聚焦这样的价值点去实施教学,学生就一定经得起考试,就一定能考好。为什么?因为每节课都对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考试所考查的恰好就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什么学生会考得不好呢?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是“大而化之”的,是没有真正聚焦于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学,是目标散漫的教学。这是一个很大的危险。对于“教学价值点”这个概念,要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去思考。所以我首先讲两个关键词,第一是“母语”,第二是“学科”。语文是母语,语文是学科,首先必须有这样的认识。

二、教学价值点与单元教学

(一)单元教学可借鉴群文阅读方式

在现在提“单元整合教学”之前很久,我就多次讲,语文教材从来都是按照单元编写的,当年我读初中时就是如此;但我们的教学从来都是单篇进行,从来没有按照单元实施过。我们自己可能觉得是在搞“单元教学”——从某个单元的第一篇讲到最后一篇,讲完了就觉得单元教学完成了。其实这不是“单元教学”,这是“单篇教学”。什么叫“单元教学”?单元教学是把一个单元统整起来实施的教学。比如这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四篇课文有没有统合起来?首先要有单元的统筹,把单元全部内容统合起来,找到本单元最核心的目标,讲这四篇都要对准这个大目标。然后,再来考虑各篇的文本特质,使得各篇的教学围绕大目标但有所侧重,并分出课型来加以落实。这才是单元教学。如此来看,一直以来,“单元教学”可以说从未实现过。

“单元教学”必须有统合、整合,要统筹考虑整个单元。最近几年“群文阅读”兴起并具有声势。群文阅读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它采用的是文本统整的方式,弥补了单篇教学的不足。这种方式有其好处,也有其风险。风险在于,当对一个文本的分析能力尚且薄弱,你丢一堆文本给学生,学生怎么办?群文阅读教学,有可能变异为看起来“高大上”实则非常粗疏的教学。搞一个“高大上”的议题,材料也多,读一读,找一找,填填表,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还可以有观点的交锋。议题很深刻,课堂很热闹,活动很丰富,看起来非常不错,但学生很可能经不起考试的检验。难以训练学生周密地解析具体文本的能力,这是群文阅读最大的风险。

但是,群文阅读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借由多文本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信息源,而且有整合的概念在里边。群文阅读的一些做法,值得单元教学借鉴。在成都开始搞群文阅读的时候我就说,教材中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组群文啊,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教呢?可是我们何曾整合过呢?

(二)单元的教学价值点挖掘与教学实施

关于单元教学怎么去挖掘教学价值点,怎么实施教学,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1.文体认知:文体能为学生提供什么

语文教材中的文体大类,可分为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

一般来说,非文学类文本不需要太多的文本分析,因为它的理解通常没有太大的难度,文本信息的清晰度较高。非文学类文本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文学类文本则需要周密的文本分析,因为文本信息的清晰度常常不高。当然,这里面没有绝然的界限。教学不能是死的,要因具体文本的不同而有灵活性。

教材通常对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进行了区分。例如我手头的这本统编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一单元是“新闻”,第二单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散文和传记”,第三单元是“古诗文”。这里就有一个文体认知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区分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在此前提下,再来看具体文本的细分类型。

在我们的课型分类中,阅读教学的主体课型是文本分析课和评价鉴赏课两种,这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这两种课型,主要是就文学类文本而言的。

文本分析课的基本目标就是教学生读懂文章。在这种课型中,不要去评价文章,文章的好坏不要去说。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藤野先生》比《回忆我的母亲》写得好”这种话你不要去说,鲁迅是文学大师,文章当然比朱德写得好,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文本分析课里边,我们只是来理解这两个文本,读懂文意就对了。文本分析课就是带学生老老实实去读懂文章。这样做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教给学生分析文本的方法,培养学生解读陌生文本的能力。

例如《藤野先生》的文本分析课,就是实事求是地去理解文本,去分析鲁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我们能够分析出,藤野先生最核心的品质是作为“君子”的责任心和平等心。“我”的作业写得差,藤野先生就为“我”改过来改过去,这是对学生的责任心;不因“我”是被其他同学歧视的“劣等民族”学生就加以歧视,这就是平等心。我曾经分析过,文章前面的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盘头发、看樱花,是在表现那些人根本没有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如此,这些清国留学生和藤野先生就形成了反衬。写清国留学生就是反衬藤野先生,就是为了反衬出藤野先生尽职尽责的形象。在文本分析中我们会注意到,文章后面说“正人君子之流”,可见在鲁迅心目中对“正人君子”这个概念是非常反感的,那些所谓“正人君子”差不多都是“伪君子”,而如藤野先生者,才是真正的君子。在藤野先生出场前,鲁迅还作了一个铺垫——“我”住的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一位先生就“几次三番地说”。在鲁迅意念中,当时的日本还不失为古风犹存的国家。一个君子怎么能够和囚犯在一起呢?虽然有实际的好处,但作为君子应该有尊严,应该有身份感,你不应该和这些囚犯混在一起。鲁迅确实是大师,在这些细节上,你要非常用心分析,才能体味。

把一个单元内的课文都读懂了,再来安排评价鉴赏课。评价是从思想内容角度去评价,鉴赏是从艺术形式角度去评价。评价鉴赏课其实都是评价,鉴赏也是一种评价。这时候就要探讨文章的好坏了,就涉及“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了。这个单元《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文章,文本分析结束了,都读懂了,就应该有“评价鉴赏课”。这几篇文章都是写人,涉及“如何识人、知人、理解人类”这样的主题。中国古人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这四篇课文分别讲了四个很不简单的人,你在这四个人物身上能看到些什么?能学到些什么?通过这几篇文章的学习,你对于人类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人物中,你更喜欢谁,原因是什么?你的偏爱是否折射出你自己内心的某种倾向或需求?

文本分析必须客观,评价鉴赏却允许主观。避免客观信息与主观立场的相互纠缠,这也是这两种课型要分开的一个重要理由。

评价意味着有偏好,有自己的立场。比如藤野先生,有些学生可能很喜欢藤野先生,有些学生则未必很喜欢他。比如我就不喜欢藤野先生,因为在“邋遢”这一点上,他和我太相似了。一个人会厌恶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因为他借此看到了自己丑陋的、难以接受的模样。更多的情况则是,有些关注外部形象的学生就喜欢衣冠楚楚,有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就不喜欢缺乏交际能力的人。藤野先生不符合这类学生的某种期待,学生不喜欢他,这也是允许的。实际上,这个世界是参差多态的,人类社会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人。如果全世界都充满“藤野先生”,人人都是“藤野先生”,这恐怕未必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世界。

评价鉴赏课的鉴赏部分,就不再是评价藤野先生或文章的思想内容了,鉴赏是要评价鲁迅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他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写。评价鉴赏课的评价部分和鉴赏部分,通常都是以单元整合的形式来处理。学完单元内这几篇文章后,学生喜欢哪一篇,让他们来说一说。这些文章的语言表达、修辞技巧、行文风格,你是否有所偏爱呢?你能否借鉴你喜欢的文章来优化你的表达呢?当然,这个单元差不多是写实性较强的作品,还不是很典型。比较典型的如《春》和《济南的冬天》,风格差异明显,而且都涉及写景。写景的文章中,如果你喜欢朱自清,你今后写景就多向朱自清学习;你喜欢老舍,你今后就往老舍的方向走去。每个人的性情不同,语言表达的偏好也不同。有些人喜欢华丽,有些人喜欢朴实,有些人喜欢婉曲,有些人喜欢平直,有些人喜欢正大庄严,有些人喜欢幽默风趣——这些都是好风格,喜欢哪一种都可以。喜欢就意味着符合你自己内在的秉性,你有很大可能往这个方向走得最好最远。把你喜欢的风格做到极限,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评价鉴赏课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真正实现“读写一体”。我经常看到一些语文课上设计的“读写结合”的环节,这种意识是对的,但方法是错的。为什么?因为那些设计基本上是教学生机械地去模仿——《荷塘月色》的比喻多么好啊,我们来模仿它写一段。其实当学生的内在品位或审美倾向缺少真正转变的时候,模仿的结局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会痛苦地发现,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很平庸。尽管他模仿的对象很高级,但他仿写出来的东西很低级。为什么很低级?因为他确实学不到。我认为评价鉴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塑造一个人的品位——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高级的、高明的文章,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他自己适合写哪种风格的文章。通过评价鉴赏发现自己写作的方向,这是学习者的自我发现过程。李白与杜甫风格迥异,你走哪条路?文学类文本所能提供的东西很多很复杂,非文学类文本就未必如此。比如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新闻,这是实用类文本;说明文单元,也是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能够提供给学生什么?说明文单元首先就是提供“关于说明的知识”。要把一个事物介绍清楚,需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思路)、说明的语言、怎样抓住对象的特征去说明。这些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关于说明文文体的知识。但在我的理解中,这些知识是简单的,它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也不需要复杂的课型。

说明文在文本意思的理解上,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障碍。我教高中,说明文是基本上不讲的,让学生自学。我的口头禅是“说明文就是说得很明白的文章”,既然说得很明白,还要你讲什么?从文本分析层面来说,说明文确实没有太多需要讲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说明文,已经了解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了。知识层面的问题已然解决,这时候就应该讲能力发展了。

说明文能提供怎样的能力发展空间呢?我认为是“筛选目标信息”。“筛选目标信息”不是简单的“筛选信息”,是指在大长度文本或多个文本中,依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目的去寻获相关信息。这是高级阶段的说明文阅读,是在相当庞大的阅读材料中、非连续性文本中,出于特定目的、依据某种标准去筛选有效的信息,因此叫“筛选目标信息”。课本中的说明文都很短,简单地“筛选信息”就可以了。说明文教学的思维含量通常并不高,这就是说明文教学不妨简化的理由。

以上所说的是对文体的认知,最核心的问题是认识到“文体能够提供什么”。文体能提供什么,我们才有可能教什么,才能进而确定采用的课型。

2.文本特质:学生能通过文本收获什么

文本特质,是指一个文本有别于别的同类文本的相对独特处。文学类文本注重情感的抒发,个性特征比较鲜明,文本特质较易捕获;相对而言,非文学类文本注重知识的客观呈现或思想的理性表达,文本特质是不太鲜明的。

不太鲜明,不等于没有。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我浏览了一下教材,编写教材的人,其实动了很多脑筋。这个单元《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蝉》《梦回繁华》这几篇文章,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明文或典型性说明文,都是“非典型性说明文”。什么是“典型性说明文”?典型性说明文就是信息和知识的客观呈现,例如各种产品说明书,各种旅游攻略,甚至餐馆里的菜单之类。典型性说明文只介绍客观信息和客观知识,没有立场,是中立的,不带情绪。比如数理化教科书,就是中立的、冷静的、客观的。典型性说明文不需要情绪,不需要立场,唐玄宗使用这个手机和李白使用这个手机,使用方法是完全相同的。不可能因为阶级不同、立场态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这个单元的这几篇说明文,是“非典型性说明文”。我在这几篇文章标题后做了如下批注:《中国石拱桥》,技术成就的赞叹;《苏州园林》,审美意识的表达;《蝉》,人文情怀的发露;《梦回繁华》,艺术与社会时代的关系的揭示。这就看得出编写者组文的动机,他们希望说明文的学习也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以教师观察本单元课文,既要注意到它们依然是说明文,同时也要注意到它们的文本特质或文本的特殊性。

在此基础上就有一个基础性教学思考——学生学习这些文本之后,他们将收获什么?

比如这个说明文单元的学习,是要让学生了解关于中国石拱桥的知识吗?获取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知识吗?不是。这些知识不属于语文学科的知识,也不是教材编写者的用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知识,美术老师也许可以把这作为教学目标。这篇《梦回繁华》放在语文教科书中,究竟用来干什么呢?《梦回繁华》的作者,艺术欣赏力不错。《清明上河图》整个画卷,明显看得出节奏感和旋律感。从卷首到卷尾,画面的呈现确实有节奏和旋律的变化,你可以看到进入的舒缓、节奏的加快、高潮的热烈、尾声的低回。从绘画作品中看出与音乐的相通,这是很透彻的审美判断。你还可以看到,本文作者的艺术史眼光也不错。《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看得到的只是当时的繁荣,聪明的作者却看出《清明上河图》当时是要粉饰太平,而此后却承载着北宋崩溃后人们对故国的怀恋与忧伤。作者目光深邃,分析水平很高。但我们的教学却容易忽略这些,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只看到说明方法。说句实话,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类内容,学生其实很容易掌握,每篇说明文我们都讲这些?我认为不对。我们没有捕捉到这个文本最具特质、最有价值的部分。

曾有位老师问我:“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是不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一看到数字,就是在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吗?老师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啊。我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这里有一堆数字,是不是密集地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究竟什么才是说明方法?这里涉及的是知识的理解问题。其实,叶圣陶此文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言,他的想法就是作序,不是写说明文。讲《苏州园林》还是要抓住这个文本的特质,不要过于纠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样的问题。

我去参观过苏州的几座园林。我的结论是,苏州园林是“士大夫的小花园”,“小花园”中寄寓着“大情趣”。为什么是“小花园”,这跟传统政治文化相关。士大夫未必买不起地盘,但如果买下大块土地做园林,后果会很严重。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皇家园林怎么阔大都不为过,做臣子的却得收敛一点;士大夫尤其是退休的士大夫,回到苏州老家养老,更要低调一点,收敛一点。苏州的园林,面积都较小,这是因为要讲等级,不能僭越。但是士大夫们有钱啊,审美品位高啊,所以在针眼儿那么大的一个地方,也要玩出花样,要“小”中能够见“大”,要讲究曲折、掩映、层次、配合,让狭小空间显得内涵丰富且富于美感。苏州园林被建成这样的样貌,与士大夫们的审美趣味、社会地位、政治伦理有很大的关系。你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些隐含在园林背后的深刻的部分,并不是通过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之类的途径可以了解的。语文这个学科要探索的东西其实很多。

如果学生在关于说明文的知识方面已经有所掌握,我们就不要在这个点位上“用力过猛”了,就要去挖掘新的东西。《苏州园林》里面有没有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有。有评价鉴赏的空间。这个单元的这些“非典型性说明文”,真心写得不错。说明文能写得文采斐然,让人读得兴致盎然,这就是高水平。

3.教材意图:教材想让学生学到什么

单元教学,要分析教材上的“单元说明”,单元说明是编者为了引导教师的教学;还要看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这是编者希望学生过手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还要理解所要教的这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什么。

这一单元的教学,启发我的地方很多。我从中抽象出一个观点,就是“语文教学要下大功夫致力于避免重复”。当前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断地自我循环和自我重复,缺乏阶梯式、螺旋式上升。教学总是在平面上推进,学生就很难提高。教了一个单元,学生是这个水平;教了十个单元,学生还是这个水平。这就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效用。

举例来说,如果六年级、七年级已经把说明文的知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讲清楚了,八年级又遇到说明文而教师依旧去讲这些东西,在这个点位上不断重复,这样的教学就是基本无效的。这锅饭已经煮熟了,你还在烧火;真正该你煮的另外一锅饭,你却不去煮——这就麻烦了。教学应该有整体布局,以及整体布局下“布点”的问题:研究单元教学,要思考这个单元在整个语文教材体系当中,它的点位是什么,功能是什么,掌握它的支架和路径是什么,这个点位与别的点位的关系是什么。

教学必须是有效的。有效就必须聚焦点位,谋求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抓住点位,对整个教材的框架体系有明确的认识。同样,也恰好是在这个意义上,只要教师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达到一定高度,教材的框架体系也是可以反思和改进的。

这就涉及一个更高维度:要尊重教材体例,更要尊重学科学习的规律。我们未必非得机械地依循教材,也可以根据学情,根据自身的学科理解,构思语文教学的整体架构。教学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就应该考虑有所突破。突破就是越界。我曾经讲过,从不越界的人永远无法发现新世界。所谓“艺高人胆大”,手艺高超,胆子就大,拥有了越界的本钱,也就容易催生突破藩篱的冲动。既然手艺高超,越界就不会离谱,甚至可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曾指导一个学校的中学语文课程开发,从初一做到高三。我说,务必让学生有所收获,要大幅度改革以前的教学方式。就一个单元的每篇课文来讲,要去追求“一课一得,真有所得”。比如《春》这篇课文就只讲比喻,别的都不讲。把《春》作为比喻运用的例子来讲,带领学生把“比喻”搞清楚就行了,什么“春花图”“春雨图”全都不要讲——其实讲了也无用——只讲比喻。下一篇课文《济南的冬天》,就讲“拟人”是怎么回事,把拟人讲清楚;回头再看《春》有没有拟人,学生会发现《春》也有拟人,但是讲《春》的时候不要讲拟人。在考虑整个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每堂课聚焦于一个中心,让学生真有所得,如此两三年下来,学生哪有不提高的道理?我为什么提出语文课要分课型?原因之一就是很多老师一节课东讲西讲,什么都讲,不讲还不放心。老师自己觉得这是为学生好,生怕有什么没讲到。其实你讲了这么多,学生掌握了多少,很难说。这样面面俱到、杂乱无章的教学,不仅无力提升学生,也使得教师自己难有长进。所以要分课型。课型纯正,目标聚焦,就容易突破。教学应有力地促使学生发生真实的改变,不要蜻蜓点水讲得不痛不痒。

4.课型评估:这课怎么上

前面所讲的问题都想清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这课怎么来上了。

确定怎么上课,要有课型意识。用怎样的课型,要看所要达成的目的。

例如我手头这本八年级上册教材,这个古诗文单元有《孟子三章》《愚公移山》等文章。古诗文的学习,最该重视的是学生的积累,最需要的是学生对文本的高度熟悉。这就要求学生真实地过手。预习就是典型的自主学习,它的好处就是便于学生过手。若是我来教,首先就要强调预习。这就是课型分类中的“预习课”。我有一个观点:只要学生没有预习,教师就不能讲。一定要预习,让学生充分过手。

教学总是需要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的。我是个教师,如果觉得文言文我讲得不好,我就会指导学生自学《愚公移山》;假如怎么指导学生自学他也不太懂,我就让学生来读书。这节课下来,什么都没讲,而全班都能读熟甚至背诵《愚公移山》,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大收获。这就是三味书屋里那位老师的主要方法。与其让教师絮絮叨叨地讲,不如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学。教师讲得很多,未必讲得清楚。“出入之迂”的“之”是“的”,还是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很多老师最喜欢纠结于这类问题。我经常说,这些老师考虑问题没有抓住根本,如果文言实词没有达到一定数量,文言虚词无论多么精通也是白搭,你都读不懂文言文!虚词是多么简单啊!为什么它叫“虚词”?因为它是“虚”的。虚词本来就是虚的,你却非要把它坐实,没意思啊!我的意思不是忽视虚词的用法,我是说没必要在这上面过多纠缠。

预习课还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在预习课这一课型之外,文本分析课和评价鉴赏课才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课型。我这里不多说文本分析课,重点说说文本的评价鉴赏课。这个文言文单元,它的思想性是很高的。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有可能利用这个单元,把学生教得更懂思辨,更加聪明。《孟子三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真是很有价值的。这样的价值可以通过评价鉴赏课来实现。

首先说说“评价”。比如《周亚夫军细柳》,它写的是皇帝和将军的故事,表现的是最高统帅和他的将领之间的关系。最高统帅来慰劳军队,作为部下的周亚夫将军不买账,让皇帝吃闭门羹,我认为最高指挥官心里是不太愉快的。只要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汉朝开国元老,他们父子相继长期把持国家军权。从政治上说,这对皇帝是有风险的。这样代代传承控制军队指挥权,皇帝睡得着觉吗?皇帝来劳军却吃闭门羹,这显然意味着军队听命于周将军而不会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为什么在周亚夫面前这样低调,还赞扬周将军?皇帝是很聪明的,远比周亚夫聪明。这是危急时刻,皇帝还需要你,还没到收拾你的时候,所以皇帝的态度是和蔼可亲的。要知道周亚夫最终被皇帝给收拾了。儒家讲君臣之道,周亚夫这个做派此时看来无可指摘,但终究有一些“不臣”的味道在。周亚夫大概是因为他的家族长期处于高位,骄傲惯了,得意惯了,那就有风险,迟早出问题。当然,这背后是否有元老派军事集团跟皇帝的博弈,我不清楚,不能瞎猜。我的意思是说,评价鉴赏课,不妨对周亚夫和皇帝的行为进行一个分析评价,这是对古代中国政治文化或政治伦理的分析,涉及所谓“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一些教师可能认为,了解一些文学和文化常识,诸如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主张性恶,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了。这种理解恐怕失之肤浅。这样的常识,用得着你教吗?学生翻开书,一看就明白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应该教学生看不明白的地方,或是看了之后自以为明白而其实糊涂的地方。凡是学生能够自奋其力做成的事,教师都不应该帮他去做,否则就是在培养懒人,这是害人。

接下来讲讲评价鉴赏课的“鉴赏”问题。

我翻看这本教材,觉得处处都可鉴赏。比如《周亚夫军细柳》的叙述,不就是一个很可以欣赏的东西吗?那么大一件事,那么多的细节,只这点文字就讲清楚了,且生动而有内蕴。又比如《三峡》,它的文字简美峻洁。三峡这么大,景物这么多,笔墨却如此干净,如此精到,这是非常高级的表达境界。这种写景境界特别需要对特征的捕捉,尤其是对最主要特征进行最精准的捕捉。这种境界是学生达不到的,但不妨来欣赏。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授,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欣赏水平还达不到这个层次。他们正处于生命膨胀的年龄,偏爱的是激情澎湃的文字。他们的生命在扩张,心智在成长,此时倾向于欣赏向外的、张扬的文字,比如郭沫若的《雷电颂》、高尔基的《海燕》。《三峡》的文字美感就不是学生容易欣赏的,但它的品位比《雷电颂》和《海燕》更高级。就写景而言,学生一般会觉得《春》写得很好,《春》是他们容易欣赏的,尽管《春》和《三峡》相比,文字级别差得很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评价鉴赏课,来引导学生理解更高级的审美趣味。

这本教材上还有《短文两篇》,一篇是《答谢中书书》,一篇是《记承天寺夜游》。透过这两个文本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人们的表达风格和审美意趣是不一样的。东晋以降,是一个很讲究辞采的时代,士人之间的交际也讲究格调,所以《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虽然都是书信,却写得非常华美迂回。这是审美,也是“文化理解”。如今这个时代连“书信时代”都不是了,已经到了“微信时代”,什么话都直接说,没有修辞,不讲技巧。这说明社会进步了,交际障碍减少了,不再像从前那么讲究了。这也是“文化理解”。当然,对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评价。譬如讲究与不讲究,我认为只要是贵族就一定会讲究。有钱的贵族可以讲究物质生活,没钱的精神贵族讲究精神生活。精神贵族在物质上可以不讲究,但一定在精神上非常讲究。在我看来,“讲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例如学生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讲究”。学习不是一件可以随便的事情。这就是我对“讲究”的立场。鉴赏与评价具有相关性,我前面已经说过,鉴赏也是一种评价。

单元教学中,教学价值点和课型实施,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的教学价值点是知识点还是能力点,决定了它适合于布设在哪种课型当中。我们多下些功夫来研究,这对切实提升单元教学的效益,具有相当显明的意义。 MkPJwUpKBg8/hQw3aCeOL1B4/KFFieWaZXsuSeIcyklOQ1RPtbfDKGnQngg7gr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