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拙政园

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占地约七十二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园址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建有大弘寺。明正德四年(1509),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购下大宏寺遗址和附近的低洼地营建园林,并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文意,取名为“拙政园”。园主与当时画坛吴门派领袖文徵明是好朋友,故邀其共同进行规划设计:因低凿池,因高堆山,又随宜点缀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并错落构置堂、楼、亭、轩于园中,使这座园林一开始就具有清秀典雅的自然风貌。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依园景绘成拙政园图三十一幅,并各题以咏景诗,又作《王氏拙政园记》,记录了建园之初自然雅朴的景象。王献臣去世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输给徐氏,清人袁学澜曾有绝句“十亩名园宰相家,花时门外集香车。百年堂构经纶业,只付樗蒲一掷奢”来感慨是园命运之多变。徐氏子孙后亦衰落,园渐荒废。

崇祯四年(1631),侍郎王心一购得园东部废地十余亩,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因慕东晋陶潜隐士风骚,取名为“归田园居”。中有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竹香廊、啸月台、放眼亭等景,当时诗人沈德潜曾作《兰雪堂园记》来赞美园景,后来园林亦渐荒废。园林中、西部的兴衰变化较多。清初名士钱谦益(牧斋)曾构曲房于此,安置金陵名妓柳如是。后来大学士海宁陈之遴购得花园,重加修葺,多置奇花美石,其中有珍贵的宝珠山茶花,冠绝当时江南文人园林。清康熙元年(1662),因园主获罪,园没为官产,随即改为兵备道行馆,成为苏州一处府署花园。后来陈之遴案平反,花园发还其子,不久即售与吴三桂之婿王永宁。在吴三桂举兵反清被歼之后,王永宁自尽,花园又归公,改为苏松常道新署。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玄烨南巡曾到过此园。以后苏松常道署裁撤,园林颓圮,渐渐散为民居。乾隆初年,太守蒋棨修复了中间部分花园,取名为“复园”;太史叶士宽购得西部旧地营建“书园”,拙政园便成为相互分离的几座小园林。其中复园景色最佳,当时文坛名人如袁枚、赵翼、钱大昕等均游赏过,并有觞咏诗文留存,盛极一时。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苏州,忠王李秀成以复园为主,加上东西两面的民宅及花园合建忠王府,对花园进行大规模改建,然而园未完工,李鸿章便攻破苏州,忠王府成了他的江苏巡抚行辕。同治十年(1871),能书善画的张子万任江苏巡抚,在他的带领下,又一次对园林进行大规模修整,由于有艺术修养很高的官员主持工作,拙政园初建时的自然雅洁风格渐渐恢复,中部格局如远香堂、玉兰堂、枇杷坞、柳堤等景点基本保留至今。

吴县富商张履谦于光绪三年(1877)购得破残不堪的西部,请画家顾若波等人共事修葺,取名“补园”。又新建了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拜文揖沈之斋,装修精细华丽,使花园具有典型晚清园林风格。

此后,连年兵燹战乱,园林残破不堪,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拙政园才得到了新生。1951年划归文物部门管理,延请专家名匠整饬修复,中、西部于1952年竣工并接待游人。1960年东部又修整完工,历史上分开的三个部分重新合而为一。一代名园重放光彩,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拙政园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山青池广、竹木掩映、建筑得宜,风格隽雅而疏朗,是明清江南文人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全园大致可分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景区。东部是在荒废已久的“归田园居”旧址上新建的,主厅为兰雪堂,堂东北的一泓清池边,有芙蓉榭,另有天泉亭、黑松冈、秫香馆、涵青亭等景。这一部分较为开朗,其构思布局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使古朴的竹坞曲水景色与自然的松冈山岛风光互衬互补,相映成趣。

中部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留有许多著名景点,这部分的景色以自然的山池风光为主调。中间大水池有聚有分,清广而漫远,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池南岸紧接住宅区,所以厅堂亭榭较为集中,围绕着主题风景,开敞的、半开敞的以及封闭的小院一个套一个,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从住宅延伸过来的休憩之处。池北岸则山池树木并重,其丘壑布局尚保留明代遗风,疏朗而有野趣。池中偏北,置有一大一小两座山岛,将池水分为南北两部:山南水面开阔,山北溪涧环流,池西南又分流导出为小沧浪水院,非常幽邃曲折,另有支溪或断或续,萦回于亭馆林壑之间。中部主要景点如梧竹幽居、见山楼、绿漪亭、香洲、南轩、远香堂等均面水而立,造型多样别致,再联络以各式游廊益桥,使得这一部分景色真正做到了“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

西部也是以水池为中心,池南建有拙政园唯一的、由两种不同木构架组成的一座鸳鸯厅:北为卅六鸳鸯馆,南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厅西有一条曲折小溪,向南流去,直达住宅部分;厅东叠石为山,登山可隔墙眺望中部山池,故建亭名为“宜两”。山南是一泓曲尺形清池,池西岸是一带游廊,滨水凌波而建,曲折自然,直通此区东北隅的倒影楼,廊壁墙上开有各式花窗,循廊漫步,中部景色若隐若现,是江南园林游廊中的佳作。与鸳鸯厅隔池相望的是一座山岛,假山顶建有笠亭,临水筑有与谁同坐轩。岛西北另有一土山,山上置有浮翠阁,为全园最高点,是登高远眺之处。与中部相比,西部建筑较密,装饰华丽,景色基本保留了晚清补园时的风貌,是拙政园中一个饶有趣味的别有洞天之所在。

兰雪堂 拙政园东部之主厅。20世纪60年代拙政园园门由中部移至东部后,此厅成为入园游赏的第一景,位置十分重要。堂名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意。据明王心一之《归田园居记》所载,当时兰雪堂面阔五楹,爽垲整洁,“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清初文学家沈德潜曾有《兰雪堂园记》专门记载此景的美丽。20世纪50年代后期重建拙政园东部时,设计者细心查找原“归田园居”之资料,尽量按原来格式恢复厅堂建筑和周围景色。今日游人一进仿古的园大门,便是一个较为开阔的朴素庭院,地面为浅色方石铺筑,三面粉墙相围,东边墙根下,一株百年女贞枝叶婆娑,姿态十分入画;正面墙中,以湖石砌成一雅素花坛,上以古松、奇石为造景主题,点明了古园的景色格调。花坛两侧为圆形洞门,是游人出入古园的通道,上有砖刻门额二块,左为“入胜”,右为“通幽”,其字体仿自明书画家文徵明之遗墨。穿过洞门,又是小天井,迎面便是兰雪堂。堂坐北朝南,内有中堂隔板区分前后。原先这里是六扇屏门式隔板,其裙板上刻有精细的廿四孝图,毁于“文化大革命”时。为了使游人入园后有一个总体印象,堂中隔板前置苏州漆雕厂制的艺术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图上各著名景点按其方位错落布置,板北面则是一幅巨大的翠竹图。堂内除了花几、琴桌等家具外,还有四块大理石屏,较具文物价值,亦显出江南文人园林主要厅堂的庄重和典雅。

与堂北一排落地长窗相对的是一座湖石假山,山形高下曲折,既是堂中静赏的主题,又起到了一定的障景作用,使园内景色不会一览无余。山之西峰,较为高耸,颇具透漏之姿,题名曰“联璧”。山之中峰名“缀云”,轮廓飞舞多姿。这一组建筑、庭院及山石景连成一串,成为以平岗曲坞草地为特色的东部景区很重要的观赏主题。

涵青亭 又名钓鱼台,位于拙政园东部兰雪堂之西的水池南,紧靠园林南界墙,是一座平面为凸字形的倚壁面水的小筑。据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记》,“涵青”原为水池之名,取自储光羲“池草涵青色”之诗句。重建时,于兰雪堂西土山后的草地上掘一弧形水池,以体现诗句之意境,复于界墙下临水构一小筑,以池名题其额,故曰“涵青亭”。此处景观较为开朗,池之北为连片草地,一条石板小路弯曲穿过草地,渐渐斜上高坡,通向进入中部景区的门亭。涵青亭又是连接东部与中部游览路线上的主要观赏对象。由于这一区域以坡地、草坪、花树等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比较平和疏朗,于水池对岸,点缀一座平面独特且屋顶多样变化的风景建筑,具有很强的点题作用。特别是这一景区,以动观为主,在曲径上漫步,涵青亭各个侧面的造型能无遗地逐渐呈现在面前,确能使游人获得移步换景的审美体验。

芙蓉榭 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也由此而来。当年王心一营筑“归田园居”时,这里为一派水乡景色:“池之广四五亩,种有荷花,杂以荇藻,芬葩灼灼,翠带柅柅。修廊蜿蜒,驾沧浪而度,为“芙蓉榭”。”现游廊尚未恢复,然小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特别是夏晚在此赏景,待到皓月当空,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小榭室内装修也甚为精美。中间置竹节圆台,周围为四只竹节圆鼓凳,梁下悬红木宫灯。榭临水的西面装点有雕刻精美之圆光罩,东面为落地罩门,南北两面为古朴之窗格,颇有苏州园林小筑的古雅书卷之气。

天泉亭 拙政园东部之古迹纪念性建筑。亭八角尖攒顶,原先亭内有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弘寺东斋遗物,人说此井不枯,犹似天泉,今借以名亭。亭位于芙蓉榭西北的大草坪中,草为紫薇草,浓绿如茵,草坪四周绿树相绕,景物较为疏朗,适宜于游憩、娱乐活动。亭北为缓坡土山,山上广植黑松,以创造平岗松林的风景意境。为了配合八角形的亭子造型,建筑内部亦置一只八角形仿古木台,窗格、短墙上也均饰有八角形的图案。在拙政园东部,唯此亭为多边形,因立于空旷之地,此亭体量较大,但从远处看来,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景点。

秫香馆 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现辟为茶室。秫者,是稷、稻之精品的统称,宋人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有“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之句。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王心一《归田园居记》载云:“折北,为*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农田以北,则是苏州古城齐门一带的城墙,城上女墙雉堞亦历历在目,这是古代园林家极喜爱的借景,计成《园冶》中所讲的“斜飞堞雉”便是指的此类风景。王心——《归田园居记》中也对此赞美不已,谓“北则齐女门雉堞,半控中野,似辋川之孟城”。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1966年为保护起见,将图案翻入室内,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园林工人热爱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一段佳话。今日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之好去处。

放眼亭 拙政园东部假山上的矩形景亭。其位置在涵青亭正北,隔水池,草地互为对景,两者一北一南,一方一凸,一高一低,一山一水,互对互衬,是中国古典园林灵活应用艺术辩证法的佳例。此区地域开阔,建筑无多,亭下假山土石相间,四周环以河道,形成规则一不的山岛。岛上树木葱郁,小路盘曲,又扼进入中部主景区之要冲,是东部景区的景观重心。因此,立于山巅的放眼亭位置重要,具有很强的点景作用。亭取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而得名。原先此处尚未形成景观,假山上树木未成,为弥补山景之单调而立此亭,故初名“补拙亭”。现已成为游人乐于登临观赏之处:山上树木森森,山下曲水萦绕,东南聚为清池,山石倒影其中,夹岸翠柳成行,繁花弥望。西边又正对分隔东、中部的长廊半亭。透过树梢,中部山池美景约略可见,正与亭名之意境相契。

腰门 拙政园中部的正式入口,是一座图案精美的砖雕门楼,在东大门新修前,一直是园林的正门。腰门没有新门宽大和雄伟,但却保留了江南古园入口处含而不露的艺术风格。原先拙政园的临街旧门极为朴素,仅以粉墙上一方砖刻园名表示。从大街到花园的正式入口,要步过一条长长的夹弄,通道的起首便是一座娟雅小庭,其隅植有一架古藤,为文徵明亲手栽植。夹弄匝砖铺地,青苔点点,墙上嵌有“得山水趣”“规模式焕”等数方砖刻。犹如文章的开头,这是一段极为朴素的引子,是进入园林游赏前的很好铺垫。走到尽头,隶书贴金的“拙政园”三个大字匾额悬于腰门上,腰门用磨砖制作,极为工整,两侧曾挂有一联:“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这是清光绪年间娄东(今太仓)王藻林为缅怀王献臣而撰写的。过腰门即有游廊接引,游人至此,但见一座峻奇刚劲、山骨磊磊的黄石假山耸立眼前,山上草木葱茏,下有曲洞,两侧奇峰散点,它基本保留了清同治年间张子万修建奉直会馆时“峭石当门,群峰玉立”的格局。这一石山所起的作用,与《红楼梦》大观园进门处的一带翠嶂完全相同,它使游人入园后仍不能窥探到山明水秀的景色,只有依“右达”曲廊绕过假山,渡桥而去,或者出“左通”砖门,步下石阶,沿小径穿过山洞,折西北而上,才能至园内景观中心之一的远香堂。

文徵明手植紫藤 拙政园古木名景,在园中部旧大门内庭园一隅。藤为建园之初,书画家文徵明亲手栽植,至今已逾400年。紫藤主干胸径达22厘米,天矫蟠曲,鹤形龙势,花时璎珞流苏,下垂如串紫玉,极有观赏价值,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历代骚人墨客题咏甚多,晚清蒋吟秋曾有诗曰:“拙政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衡山手植资回念,盘旋神龙势欲腾。”20世纪30年代园外马路拓宽时,为避免危及古藤,特地将原设计线路向南移让,可见市民对其之珍爱。藤架下立石碑一块,上刻“文衡山先生手植藤”,为清光绪年间苏州巡抚端方所题。壁间尚有“蒙茸一架自成林”的碑刻。为了保护这株具有文物价值之古木,园东部新大门竣工后,这一方小天井已划归隔壁的苏州博物馆(原拙政园南部的住宅区)管理。

远香堂 拙政园中部主要厅堂。古人造园,厅堂位置的确定均要再三推敲斟酌,认为“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故堂一般均位于离园大门不远的主要游览线上,是园内佳景的理想观赏点。远香堂的立基是这造园理论的完美实践。堂是一座四平厅,平面为矩形。南北为主向,开有一列落地长窗,东西两面亦是,但一般均关闭,这一四周为窗的做法在古典园林营造学上被称为落地明罩,能使厅堂内非常空透,方便赏景。堂之南数步,是一泓清池,其间一色清雅花砖铺地,池边栽广玉兰数株,枝叶扶苏。池上架一座小桥,跨水而去,通向彼岸的黄石假山和曲廊。山岩古拙,古榆依石,幽竹摇曳,坐厅中南望,是一轴自然古木竹石小景,看不出明显的入口腰门,堪称园林造景上“隔”的大手笔。

北向跨出长窗下槛,便是临水的大月台,台石砌,扑入水中,粼粼清波直接台下,游人至此,眼前才豁然开朗。环顾四周,池水碧波,山石亭榭,毕呈眼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隔水一东一西两座岛山,山上林木苍翠,磊石玲珑,山顶绿丛中不时透露出小筑的翘角。山下水面开阔,夏日满池荷花,清香四溢,因而取宋代学者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意境,取名为远香堂。当年蒋吟秋曾有七绝一首赞其美曰:“拙政名园好景多,池塘屈曲漾清波。远香堂外清如画,四面凉风万柄荷。”堂西则是一带曲廊和倚玉轩,小轩实为远香堂的副厅,亦面水,其歇山顶的山花与主厅的山花一直一横,成为很动人的曲线轮廓,从堂北大月台可直接进入小轩,这两座建筑的组合主要是为了满足园主人在园内举行宴会或集会的使用要求,而同时又考虑了点景的需要。远香堂东边则是一座缀有玲珑湖石的土假山,山势奇峭,盘曲有致,山巅立有绣绮亭,亭如其名,造型极为精美,与堂一高一下互对互借,使远香堂成为这一风景空间中名副其实的中心。

远香堂四面皆佳景,又是骚人墨客游园的必到之处,因此题对楹联等文化景致很是集中,原先厅堂四面均悬有联,除了檐柱(外柱),步柱(内柱)也有联,如南步柱的联文为:“建业报襄,临淮总榷,数年间大江屡渡,沧海曾经,更持节南来,息劳劳宦辙,探胜寻幽,良会几忘新拙政;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轩北望,与衮衮群公,开尊合坐,名园且作故乡看。”北步柱联文是:“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这些联文均为清代文坛名士所题,既抒情又写景,并追溯历史、议论古今,是游园赏景发掘古典园林文化意蕴时不可缺少的佐助。

枇杷园 远香堂东南隅的一座小院,以白墙灰瓦和高下起伏的云墙作为分隔,墙外是大的山池景色,墙内则是一座幽静的园中园。进园的月洞门安排得甚是巧妙:腰门北的黄石假山在贴近枇杷园云墙处,突然转折而怒出,恰巧遮住小园入口,游人必须行至远香堂东侧牡丹花台处折而南望,才会不期地发现这一方小天地。园门上方有一朴素的砖雕点明了主题。园内原先植有多株枇杷,每至初夏,一片葱翠的浓绿上金果累累,独具江南村舍小庭的风光。我国古典园林中除了塑造山水风景外,也常常设置模拟田园山野风光的景点。当年园主人取名“拙政”,即欲治理园圃,收收果子种种菜,有较强的归农思想。枇杷园就是这一思想在造景上的反映。小园的布局构思也较富特色:它的南边是嘉实亭,亭名是对园名很好的烘托,小亭周围树茂峰秀,游人未进园就能从月洞门中欣赏到,而入得枇杷园返身回望,水池中山岛之巅的雪香云蔚亭又正好处于洞门的圆环之中,恰似古代的团扇山水小景,园门上砖刻“晚翠”便是其很好的题画。这一极为巧妙的对景借景增添了这座园中园的艺术魅力。小院之西,玲珑馆凸出于游廊之前;馆北为湖石假山,外形很是婉转玲珑,宛如天上云彩。一边,分隔小院的云墙依势斜上山去;山上,小巧的绣绮亭翼然而立。这里造园家以云墙、假山、圆洞、花窗和回廊灵活地将小园从大的山水空间中分隔出来,创造了两个既通又分的游赏空间。枇杷园并不是孤立的小园,向东,它还联系着听雨轩、海棠春坞等庭园,形成拙政园中部东南角层层相套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景色。

嘉实亭 枇杷园内南界墙前一座小亭,取宋人黄庭坚“江梅有嘉实”诗意而名之,其题额为隶书,款署“徵明”,悬于亭内,系今人仿文徵明字体重题刻的。小亭为矩形,尽管面积很小,但设计上颇有特色。首先,利用其南面界墙的一段作为背景,墙前栽翠竹,点松皮石笋,这是古代园林理论中称的“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其次,为了使游人在亭中细赏这幅竹石小景,造园家在亭南壁墙上开了一个很大的空窗,正好框住后面的青竹美石,空窗的大小、位置均经过周密推敲,使这幅立体风景画呈现出最完美的构图。它的两侧挂有一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乃是集古人诗句而成。亭旁植有多株枇杷,相传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所栽,点出了小亭及小园的欣赏主题。

玲珑馆 枇杷园中的主要建筑,坐东朝西,南向有曲廊通向听雨轩小院,馆前原置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峰,现其北假山之麓尚留存一些峰石,馆侧栽有凤尾细竹。这一风景格局颇有宋人苏舜钦诗“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境,馆即得名于翠竹美石。小馆前边是一色卵石铺地,环境极为清幽洁静,实为闲居读书之好去处。故馆内正中悬有“玉壶冰”的横匾。匾名摘自南朝鲍照“清如玉壶冰”之诗句,借景色以喻主人自己的心境。馆内窗格纹样及庭院铺地均用冰裂纹图案,甚为古雅。玉壶冰额两侧,悬有当年主持修复古园的张之万手书的楹联:“曲水崇山,雅集逾狮林虎阜;莳花种竹,风流继文画吴诗。”馆内还挂有晚清王文治所撰一联:“林阴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这些题对是游赏小院风景时很好的说明及指导,同时也增加了古园的文化内涵。

绣绮亭 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登高远眺是游赏古典园林风景的重要方式,私家花园尽管占地不大,但每每也要设立高处的赏景小筑。绣绮亭是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这里向北可观望大荷花池及水中两座山岛,向南看便是洁静的枇杷小园,西边与远香堂互为对景,东向则是海棠春坞等几组建筑。山下由湖石围成的自然形花坛中种植多本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登亭四望红花绿叶,烂漫如锦,正合杜甫“绣绮相展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故名。小亭造型很是清秀美丽,四角起翘轻盈又舒展,台座、柱身及屋顶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古典园林小筑之美。亭西檐下,悬挂着横卷形的匾额,上边行楷书写着亭名。原先,西柱上挂有清人所写的楹联:“人远忽闻清籁起,心闲频得异书看。”现原联佚失,改悬从它处移来的劝人处世的联文:“处世和而厚,生平直且勤。”亭内复有额对,横匾为“晓丹晚翠”,上联是“露香红玉树”,下联为“风绽紫蟠桃”。据姑苏文化老人回忆,亭中在抗战前曾悬有梁山舟撰书的景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其境界似乎比今联要高。

听雨轩 玲珑馆东南的独立小院,其主要建筑北向,其题额为“听雨轩”。小轩前庭院中有清水一泓,池中植荷几叶,池边栽芭蕉翠竹,轩后也有一本芭蕉,如此置景是为了突出小院听雨的风景主题。我国古典园林是融视、听欣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故园中喜欢栽植大叶植物,逢雨天便可欣赏多样而又变化的声景。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作《秋雨叹》,留下“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的名句,南唐李中亦有诗“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这院内蕉、荷、竹一应俱有,雨天于轩中静观,目可赏濛濛雨景,耳可听潇潇淅淅的雨声,别有情趣。小庭四周以围廊相绕,看似封闭,其实处处畅通。右出,沿分隔东部中部的复廊向北,便是海棠春坞。

海棠春坞 枇杷园玲珑馆东北的小庭院,院中建筑坐北向南,形式极为雅洁朴素,它不拘泥于中国古典建筑一明两暗三开间的传统形式,在结构上采用了半间的形式,总共为一大一小一间半,这在古建筑上是很少见的,表明了江南园林小筑灵活随宜的风格。小轩两边各配一个小天井,分植海棠和天竹;天井有小洞门与轩前院子相通,院子布置得很是素净,依白壁置数块太湖石略成小景,前面仅海棠二本,翠竹一丛。白墙正中嵌一书卷形的砖额,上镌“海棠春坞”楷书。因天井甚小,反衬出这一素石铺筑的小院的宽大。庭院西以花墙分隔,东临复式长廊,环境恬静而有幽趣。

江南文人的私家园林占地均不大,为了营造“小中见大”的观赏效果,造园艺术家要应用众多艺术手法,园园相套、层层推进便是一种。枇杷园从入月洞门始便是一串相连的庭院,海棠春坞是最后一个朴素又雅致的景观。从院东长廊往北,便又进入大的山水景区中了。这些园中小园,形状、大小、主题均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巧,与中部主要的山池风景形成了较强烈的对比。同时,它们又通过门洞、漏花窗、曲廊等与外边的山水主题相互沟通,彼此呼应,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游赏趣味。

倚虹亭 分隔拙政园东、中部长廊上的半亭,其位置恰巧将廊南北一分为三,亭西向,正对大荷花池。游人要是从山坡草地的东部穿过设置在复廊间壁上的院门进入倚虹亭,眼前便是古色古香、风格完全不同的山池亭台,波光塔影,苑若步入瑶池仙境,真实体会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古人的园林文字常将宛曲的长廊比作卧虹,小亭倚廊,故得倚虹之名。亭前有石栏小桥,系明代遗物,大池之水穿过桥下向海棠春坞流去。半亭面西墙上,原悬有近代学者翁方纲写的大幅“鹅”字,可能是清波涵养的书卷气引发了学者对书圣王羲之的追忆之情。“鹅”字两侧挂有一诵景佳联:“婆娑青凤舞松柏,缥缈丹霞聚偓佺。”

梧竹幽居 拙政园中部水池东端,正方形平面、单檐四角攒尖顶(即方锥形顶)的亭式建筑,始建于清代。亭背枕分隔园东、中部的复式长廊,西临大池,北有小曲桥通池中山岛并隔水与绿漪亭互为对景。与一般园林亭榭相异的是此亭以墙代柱,四边围有白墙。为了便于赏景及室内外之沟通,在四壁方墙上开了四个圆形洞门,坐亭中心石凳外望,景色面面不同,颇似观赏古代团扇山水画。要是从亭后长廊透过小筑双重圆洞看池上景色,环环相套,极有趣味。亭侧原广栽梧、竹,其得名也源于此。梧桐叶杆皆鲜碧可爱,又传凤凰非高梧不栖,故古园栽植极多;竹乃岁寒三友之一,为古代士人极喜爱的造景植物。此处上有蔽日之高梧,下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之翠竹,环境甚为清幽。亭西为这一景点的主景面;池南为面水的远香堂、倚玉轩等主厅,加上耸立于湖石山上的绣绮亭,泊于水中的香洲等,堪称亭台掩映,楼阁依稀。而水池北则是莽莽苍苍、青翠欲滴的两座岛山,极富自然之野趣。清乾隆年间诗人袁枚曾有诗赏曰:“碧槛红栏屈曲成,海棠含雨近清明。半池雪霁水微绿,坐看野塘春草生。”南北两岸的不同景色是园林设计上“自然”与“人为”极成功的对比。景点的构思立意层次较高,设计者借助于题对等文字景观将其深层意蕴传达给游赏者。亭内悬有文徵明书的“梧竹幽居”匾额,点明了周围的环境美特点。在面池的西向墙上,又挂有署清末著名书画家赵之谦题识的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不仅道出了粼粼清波、磊磊假山的动静对比,还借入了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构成了虚实相济的迷人意境。

绿漪亭 又名劝耕亭,位于拙政园中部大荷花池的东北角,东边山岛之背面,小亭又是分隔东部和中部长廊之端头。这里北倚界墙,南瞰水池和东边山岛。亭西沿着池北的土岸,一溜排着的桃红柳绿伴着小路直通西部,靠界墙则是竹林掩映,极富江南水乡的野趣。绿漪亭是这一带唯一的小筑,亭方形攒尖顶,小巧而端方,使人想起水乡路旁的休息小亭。原先东边亭柱上曾挂有一方板刻:“诗经曰:“绿竹猗猗。唐张率诗:“戢鳞隐繁藻,颁首承绿漪。”此处有水、有竹、有鱼,故名。亭西沿池栽植垂柳、梅花、碧桃,花时灿烂如锦,南岸山林屏障,隔绝繁华,北面翠竹丛丛,顺小径西行,但见芦苇摇曳,别有一番乡村风味,故又名“劝耕亭”。”由此可知,小亭和枇杷园一样,是当初阐发“拙政”含义的重要景致。

雪香云蔚亭位于园水池西边山岛之巅,系一古朴雅健的矩形方亭。古代造园经典《园冶》云:“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拙政园池中两山,一大一小并列,堪称运用这一理论的活样板。东岛较小,但较高耸陡峭,山间有待霜亭。西岛较大,山势比较平缓,沿石阶拾步而上,到顶便是雪香云蔚亭。雪香是古代诗人形容洁白有香之花景的常用语,有的指白菊,有的指杏花,但最多的是指梅花,如梅林便有香雪海之雅称。此小亭高踞一园之上,似乎与云相映,四周植梅多本,冬春开花,冷香四溢,故名。池中山岛,全以自然景为胜,四望一片郁郁苍苍,极有野趣。两岛间以一溪相隔,上架小桥,桥旁幽篁丛出,古树扑水,沟通池北池南的涓涓清流,好似与树上莺歌蝉唱相酬答。这一如画的景色恰如南朝梁诗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描绘的意境。为了点题,亭中悬一额,为元璐草书“山花野鸟之间”,其旁楹联即为文徵明行草所写这一古人名句。雪香云蔚亭是主厅远香堂隔水的主要对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景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待霜亭 园中部池中东岛高处的六角景亭。循梧竹幽居北侧游路西去,跨过一座三曲平桥,便踏上池中东岛。岛为土山,沿岸用黄石砌成自然式驳岸,小径穿越地势较低的岛南部,北部则是陡坡,高处的深树丛中立此一亭,使小岛之景顿生颜色。亭名取唐诗人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意。太湖洞庭东西山盛产橘,待霜降始红,此处原种洞庭橘十余株,故名。当年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中就记有这一景点,现亭名“待霜”二字便取自碑记。亭外原悬有清末翁同龢撰写楹联:“葛巾羽扇红尘静,紫李黄瓜村路香。”待霜亭所处位置甚佳,东、西、南、北四面隔水与梧竹幽居、雪香云蔚亭、绣绮亭和绿漪亭互为对景,正是:“处处有水处处景,翠竹绿树四相围。”

荷风四面亭 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这里山岛伸出一只三角形小脚,池水周环,三条游路交汇于亭前;东北,小路绕山岛而来;南边三曲平桥浮水可通主厅远香堂的西邻依玉轩;正西,经由五曲桥可直接柳荫曲路游廊,是拙政园中部游览的交通枢纽。同时,小亭四面贴水,位置低平,绰约立于池中央,与高处的雪香云蔚亭相映成趣,是整个水景画面的中心。古代园林理论认为水景有聚、散之分,它与园的大小有关,小园之水以聚为主;大园则要适当分散,有分有合。荷风四面亭与两侧曲桥是拙政园中部理水的大手笔。有此一亭两桥,便使中部水面有了明显的分隔,而两曲桥桥身空透,桥栏低平,使视线能一直延伸过去,这种似分非分的处理,仍保持了池水的开阔和绵延。小亭是桥的中介,若是无亭,两桥相接便显得过长,与江南园林的风格相违,又使池面相对显得狭小,有此一亭,可使这池中小景显现出两种虚实变化的对比:亭身空透,无遮无拦,与山脚石矶正好互对互衬;桥下有水谓之虚,亭下有石谓之实,从远处赏景,又是横向的一虚一实的对比。李鸿章之弟李鸿裔当年游园曾留诗云:“柳浪接双亭,荷风来四面。”很恰当地道出了当年风景设计的立意,小亭也得名于此。其额悬于东向柱上,两边挂有一联板对:“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画龙点睛地告诉游览者这一景区的迷人意境。

倚玉轩 又名南轩,位于远香堂西侧临池,是四周带廊的三开间小轩。主向朝西,与旱船香洲隔水相望。步下三级石阶向北,即是三曲平桥,可去荷风四面亭;向南有游廊,通向小飞虹廊桥。这一带曲廊弯环回转,形成一曲尺形的小庭院,院内原先植青竹数十竿。青竹在诗人笔下有碧玉之美称。成园之初,文徵明《拙政园图咏》中曾有“倚楹碧玉万竿长”之句,轩之得名亦源于此。小轩东廊直接主厅北边的大月台,与之成犄角之势,是拙政园中部名景之一。清代学者曲园居士俞樾当年游园后曾为园主人题小篆“听香深处”四字额悬于轩西向廊内,并评曰:“吴下名园以拙政园为最,其南一小轩,花光四照,水石俱香,尤为园中胜处。”后此匾遗佚。小轩在建筑上也颇有特色,为了方便赏景,共有三个出口,除了西向主门外,南向、东向的轩廊上均有出入口,堪称处处邻虚。屋顶为歇山构造,曲线优美,歇山山花探入水面,从对岸山岛看来,其倒影上下相衔,分外娇好。

小飞虹 倚玉轩西南的廊桥,斜跨于从大水池分流南去的河汊上,东接由倚玉轩南下的曲廊,西接得真亭。廊桥是游廊涉水时的一种延续,底下架空而成为桥,古代造园论著中多有提及,但在现存之苏州园林中,小飞虹为仅有孤例,具有较高的文物及观赏价值。在园林设计上,廊桥为远香堂西南隅小沧浪水院的北部边界,为了使小院之水在视觉上与大池有更多的联络,这座木构廊桥采用了中跨高边跨低的结构形式,宛若拱桥。拱桥自古有飞虹的美称,南朝宋鲍照便有“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之句,故名。其题匾悬于东边进口处。廊桥造型秀美,曲线柔和,朱柱朱栏上承托弧形灰瓦卷棚顶,加上水光的映照和涵影,无论在水院内,还是水院外的山池景区看来,均是很别致的观赏主题。

得真亭 小沧浪水院西北隅的景亭,三条游廊交汇于此:东北是小飞虹廊桥,南边水廊由小沧浪水阁而来;西向,游廊曲折通向玉兰堂。亭北向,与水中之荷风四面亭遥遥相望,而造型别具一格的香洲又在假山之后大片花木丛中隐现不定。“得真”之名似乎颇多学究气,《荀子》曰:“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晋左思亦有诗云“竹柏得其真”,当年园主借松柏以自喻清高。原先此处松柏翠竹葱郁喜人。现在亭前绿地上植桂多株,伴以紫竹,更有一座小假山相点缀,“得真”之原意已演化为“得自然之真”的纯粹审美性质了。亭正中,悬有一面大镜,四周山水花木悉映入镜中,颇有“镜里云山若画屏”的境界,自然之真趣于镜中得之。亭子由于要接续廊桥,故于矩形平面之前凸出一个方形小披屋,大亭作歇山顶,小披屋则是攒尖顶,两者相加,使亭的轮廓变化多样。

听松风处 小沧浪水院东廊转角处的景亭。小亭四方,攒尖顶,其布局不拘传统的四位正方向,而是斜向西北,与四周风景建筑夹角45度,甚为别致,使水院显现出一种活泼的生气,这一处理又使小亭正对小飞虹和得真亭,便于静处亭中的观赏者得到最佳的观赏画面。据《南史·陶弘景传》载,这位名动一时的山中宰相“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当年园主追慕陶风,于此亭侧植松多株,水院又多回风,每当清风吹拂、松涛岚岚,合着水面皱波叠纹,极有韵味。此处近水,又是赏水月之佳处。亭东南入口处悬有查士标撰写的额匾“一庭秋月啸松风”,点出了这一迷人意境。此亭还有松风水阁之别称,室内西北向亭柱上,还有一联亦与风相关:“鹓雏晓旭鸣丹谷,棠棣和风秀紫芝。”

小沧浪 小飞虹廊桥之南跨建于水上的建筑。小阁三间,南窗北槛,两面临水。南边水面尽头是高高的界墙,是一处较为封闭的水景小庭。北边,两侧亭、廊相围,对面是斜跨的飞虹,构成既隔断又空透的闲静的水院,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很著名的景致。小沧浪得名于上古的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实际上是古代士大夫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形象体现。所以那些官场不得意的文人造园时均要设以沧浪水为主题的风景。

拙政园的小沧浪水阁,也包含了园主沧浪濯足,自我安慰的寓意。这里原先曾是园主人的静养读书之处,其额匾原为晚清名士翁同龢所书,后佚,现仿文徵明字体补题。室内悬有一篆书联:“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是对水阁恬静闲适情调很好的概括。原先阁内还挂有一联专写四周的声景:“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上联写风吹院中新竹声响胜过笛韵,下联形容池水流经阁下的清音赛过琴声。今天,小沧浪是游览拙政园的必到之处,进水阁凭窗南望,除了南边墙前栽竹点石外,其余全是水面。岸东有一小廊沿墙而出,并以倚壁半亭“静深”作为收头。碧水从北边大池穿阁而来,阁静而水流,形成很独特的小院水景。水阁北边是从大池分成的一个水湾,如果在水阁槛外轩廊中北眺,透过廊桥的栏杆,掠过荷风四面亭,可望到远处的见山楼。在纵深七八十米的水面上,层次众多,景观深远,湖光倒影,满目清新。小沧浪一南一北两个水院,虽然均以水为主题,但景观完全不同,南幽闭而北畅透,水为一而景各异,堪称园林艺术理水之高招。

志清意远 小沧浪西侧的独立封闭小院。由水阁北向轩廊西行,穿过廊间圆门可入此小景区。这里北边是雅洁的庭院,东北隅有一高大古枫杨,其荫足以蔽护整个院子,其下花木数株,青藤缭绕,甚有古意。在小庭北向及东向的墙上,皆有漏花窗,与院外景色相沟通。庭院小筑紧接水阁,故其南侧与小沧浪共一个水院,推窗外望,碧水一泓,与北边小亭一水一陆形成对比。其题额取自《义训》“临深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远”之句,与小沧浪一样,侧重于水景的欣赏。小筑北边轩廊西端,接一座小巧半亭,亭倚高墙而设,中间为一门洞,可通小庭院西边的曲廊,此廊由北而南去,其尽头便是小沧浪南水院之界墙,廊中面东临水建有一景亭名曰“静深”,静深亭倚廊而出,亦是一半亭形制。它是南水院中唯一的建构,环境极为幽静,故取唐诗人宋之问“深入清净里,妙断往来趣”之诗意而名之。这一景名在当年初建时已有,文徵明曾为之题咏过,亭上所悬匾额即为录其诗而制作。亭内还悬有一联:“相与观所尚,时还读我书。”乃明吴中名士祝枝山手书。小沧浪、志清意远和静深亭三座风景建筑的布局立基,极见匠意:水阁两边皆水,志清意远南水北庭,而小亭则是面水倚墙,虽均以水为观赏主题,但所见景色各异,加上四周游廊的曲折回绕,各式洞门的穿引,使这一幽静水院具有别处很难见到的景色,蕴含着古代文人园林特有的审美趣味和人格理想。

香洲 倚玉轩对面池水中的旱船。舟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的建筑景,它常常被用来表达园中的某种理想情操。古代文人名士,如果官场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意,总想遁世隐逸,耽乐山水之间,这种逍遥优游,多半是买舟前往。正如李白诗中所写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对舟船生活有着特别的感情。但是能像李白那样遁世山林的终究是少数,于是便在园林水边造旱船石舫,似乎园主人一踏上旱船,就会有泛舟荡漾于湖山间的感觉,以此来寄寓他们难以实现的理想。香洲上楼下轩,形似画舫,船头向东,三面伸入水中,仅尾部与陆地相接,是拙政园中部著名的船景。旱船北向水面开阔,透过荷风四面亭西边的五曲桥,粼粼清波直接见山楼下,南侧是得真亭前较开畅的绿地,中间仅以小石假山相隔,犹如江南水乡田野中停泊的一艘画船。从岸边经一条石制跳板,可到船首,再往下穿过雕刻精美,图案为花果麒麟的落地门罩,便是船舱,舱门上悬有文徵明手书的“香洲”额匾。画船得名于唐徐元固诗句:“香飘杜若洲。”典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另外,《述异记》也记有海外香洲“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名焉”,船以此名,暗示其环境之优美。船舱中置明镜一面,映写出对面倚玉轩一带景色,虚实相济,饶有趣味。大镜上亦悬有一匾,上书“烟波画船”四字,十分神妙地点出了眼前的风景意境。由镜旁可入后舱,登船梯而上,可到“澂观楼”。江南一带民船,每每于后舱上建楼,故澂观楼即香洲上层。古文“澂”与“澄”通。澂观即“澄怀观道”之意。据《南史·宗炳传》载:“(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之:“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这楼靠近园西部,四望景色俱入画,以前为园主休息怡养之处。

玉兰堂 香洲尾部南边的独立式院落,院内有数株高大的广玉兰,故名。其主厅玉兰堂坐北朝南,高大轩敞,为拙政园中部最大的建筑,传为原先文徵明作画之处,故又名笔花堂。堂前小院较为封闭幽静,南边为高墙,穿过小门可通往原来的住宅部分(现为苏州博物馆)。沿南墙筑花坛,并立有湖石数块,并以青竹丛和天竹与之相配,情趣甚为高雅。整个建筑与院落结合得自然妥帖。小院通向大园的门开在堂东侧的游廊上,原先这里挂有文徵明署款的一联:“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点出了小院的景观主题和使用特征。堂南向步柱上,曾挂有劝学楹联:“道不达人,子臣弟友;学惟逊志,礼乐诗书。”自古,士人读书喜觅山明水秀、环境幽静之处,玉兰堂处于花园与住宅之交接处,服务方便,风景优美,故历来用作正规的书房。书房北侧为一排雕花精细的长窗,窗外为宽敞的轩廊,步下石阶,是一个较大的平台,台东即为澄观楼。这里北临中部水池之西端隔水,柳阴路曲一景中垂柳掩映的画廊若隐若现。西侧,游廊向北通往进入西部的门户——别有洞天,廊间的漏花窗又朦胧地透出西部山池景色,在风景布局上堪称中部游赏曲结束前的一组重音。

见山楼 拙政园中部水池西北角的一座水上楼阁。楼名典出晋代大隐士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题名可以看出当年园主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追慕。但楼虽以见山为名,其实是园中水景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当年楼内曾悬有这样一副楹联:“林气映天,竹阴在地;日长若岁,水静于人”,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这一景致的意境。这里三面环水,主面向北,推窗外望,但见一座村居小石板曲桥将水池北岸的游路与楼底层东边轩廊连接起来,平岸的竹林古树郁郁葱葱,正如联中所写的映天蔽地。它们倒映于水中,被蓝天白云一衬,更显出静水的迷人。由于这里退居于池之最西北,与四周各景点间隔距离较大,所以登楼赏景,层次特别分明。如南眺,从近到远,则有曲桥、四面亭、香洲、廊桥,直至小沧浪水院,水面从开阔至狭窄,从坦荡至幽深,山水、树石、建筑,层层叠起,非常深远和多变。往东看,则是池中西岛葱茏野趣的景色,山巅小亭雪香云蔚在绿丛中探露出其轻巧翼然的屋角。

见山楼在设计上亦颇具特色,它是拙政园池水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因为四周池面平阔,积水弥漫,故而建此重楼而不觉其高耸。相反楼台映于水中,倒影清晰,倍添了水景的魅力。此楼的立面线条均以横向为主,以与水平向的池水协调一致;楼层高度在满足使用条件下也尽量压低,窗亦采用横向的和合窗等,这样处理,便使重楼在静水的衬托下,产生一种舒适稳定的艺术效果。楼室内的装修亦甚高雅,据说当年忠王李秀成甚爱这里景色,曾将此楼作为其处理公务之所。常从柳阴路曲的爬山游廊中直入楼上。现在保留的室内陈设很是庄重:中间为书桌及太师椅,依北墙置琴桌三只,两隅花几各一。书桌前对称置官帽式靠背椅四只,茶几两只;西边靠墙为十景橱,全堂家具均为明式,线条简洁,造型大方。楼南檐下原悬有郑板桥隶书所写一联:“束云归砚盒,裁梦入花心。”原联“文化大革命”中佚失,由吴进贤补书。楼下室内还有一联:“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春秋佳日,觞咏其间。”为集句联。精美家具及点景诗对的装点使这一著名风景更加令人流连忘返。

柳阴路曲 见山楼以西的一组曲廊景致。成园之初,拙政园便多柳林,文徵明曾有诗云:“春深高柳翠烟迷,风约柔条拂水齐。不向长安管离别,绿阴都付晓莺啼。”以后多次改建,便在水池尽西头设立此景,以山石植物等小景作为观赏主题,其间曲曲弯弯盘绕着游廊,故名。中国古代造园讲究曲折多变,所以园林中多曲水、曲路、曲廊、曲桥。从观赏学上讲,曲景增大了游览路线的距离,延长了赏景的时间,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在布局时,游廊曲路两旁常安排不同的风景,以使游人随廊游去,视线不时进行小角度的变换,获得移步换景的审美观感。柳阴路曲是这一理论在古代名园中的最佳实践。曲廊共有五个入口,东南向可由荷风四面亭步过五曲桥而入;西南向则接续由玉兰堂向北折行的分隔中、西部的长廊;西北向,廊子穿过边界,与西部的滨水曲廊衔接,这段廊在东端沿假山而逐步升高,成为爬山廊,是见山楼二层西边的直接入口。而在它的下面,从楼底层引出的游廊作一个垂直转折,滨水直向南去,迎接从四面亭来的游客。这里,东边是波光闪烁的池面和青葱山岛,西边因着廊的曲势,设置了一些半封闭、半透敞的小院,点置山石竹木小景,形成了开朗和幽曲的对比,是路曲看景最佳处,景名题额便悬在此处。

别有洞天 分隔拙政园中、西部长廊上的一座半亭。亭面水,隔着宽阔的水面与东端的梧竹幽居及倚虹亭遥遥相望,为园内长距离对景的佳例。其得名于唐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洞天的说法源出于道教,为了采药炼丹,道士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到东晋,他们将海内一些秀丽山川封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于是洞天福地便成了山水美景的代名词。此半亭以“别有洞天”颜其额,即是一种文学意味的暗示,它含蓄地告诉游赏者:只要穿过亭后墙上的圆月洞门,就可到达另一个美丽的世界。亭中原先颇多题对,均有某些指引游览之意,如“西山佳气”“拥翠”等。曾有一联:“唤我开门对晓月,送人何处啸秋风”,将门与风月之景相联系,颇有意境。

卅六鸳鸯馆 拙政园西部的主厅,位于西部大水池之南岸,由别有洞天随曲廊西去可至。这是由前后两厅相结合,统一于一个大屋顶之下的特殊建筑,营造上称之为鸳鸯厅。中间隔以银杏木雕刻的屏风。北厅即为卅六鸳鸯馆。馆北临荷花池,宜于夏居,暑日依窗小憩,可细赏荷池中驯善的鸳鸯戏水。这一景点设计是仿汉代古园蓄珍禽的做法,《真率笔记》载:“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烂若披锦。”馆名之出典也自此。已故文学家周瘦鹃曾有《苏州好·调寄<望江南>》记此景:“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卅六鸳鸯成双对,浴波戏水结同心。池馆蓄文禽。”除了赏鸳鸯外,这里景域开阔,是看西部风景的佳处:隔水,对面山上的浮翠阁与之上下互对,水池西岸是方正小轩留听阁,东北向,造型别致的笠亭和与谁同坐轩一高一低,半露半隐地掩藏于古木之后,再远处,则是一带游廊高下起伏,曲折奔走于水际。馆内陈设的古式家具及书画文物极为精致。靠屏风门置一长几,上有大理石插屏一架,瓷花瓶一只。几前有供桌,桌两侧太师椅各一,均为灵芝花纹,椅背嵌大理石的精品,东西靠墙各有八仙桌一,太师椅二,相对布列。屏门上悬洪钧所题正楷馆名匾额,两侧挂有书法家林散之补题的楹联:“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高山流水琴韵书声。”原先馆内还有一副宋欧阳修词的集句联:“燕子来时,细雨满天风满院;阑干倚处,青梅如豆柳如烟。”馆的东西耳房的出入口外,分别有篆书的砖额,东镌“迎旭”,西刻“延爽”。这些对联题额点明了风景主题,增添了观赏时的文化意韵。

十八曼陀罗花馆 卅六鸳鸯馆的南厅,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山茶花,山茶别名曼陀罗花,为与北厅相呼应,题额作“十八曼陀罗花馆”。据园史资料,明末清初之际,古园最负盛名的花树景是几株山茶中最名贵、最华丽的宝珠山茶。诗人吴梅村在《咏拙政园山茶花》一诗序中说:“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势争高,每花时,巨丽鲜妍,纷披照瞩,为江南所仅见。”其诗中如此形容花之美:“艳如天孙织云锦,赪如姹女烧丹砂。吐如珊瑚缀火齐,映如螮炼凌朝霞。”正如红云翻滚,锦缎铺陈。当时,骚人文士题咏不绝,均以一睹名花为快事。后名花枯死,人人为之感叹,张履谦修复补园时,还费尽心机觅到名贵山茶十八株,有东方亮、洋白、渥丹、西施舌等名种,栽于馆前,其间略点小块湖石,成为冬春游览之佳处。晚清蒋吟秋有诗赞曰:“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馆内悬清末状元陆润庠行楷写的额匾,两侧挂着已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先生补书的原有景联:“迎春地暖花争坼,茂苑莺声雨后新。”

这座容南北两厅的建筑除了春冬赏花、秋夏观荷纳凉之外,还是园主宴待宾客、听戏唱曲的场所。当年园主广交文友,又嗜好唱曲,已故昆曲家俞振飞先生的父亲俞粟庐老人曾作为张履谦的宾客长住园中,俞振飞的童年亦在此园中度过,这座鸳鸯厅便是他们顾曲、听曲的地方。厅堂的设计也为了这一需要而进行了独特的处理:首先是采用了连续四卷的卷棚顶作为室内的天花顶棚,卷棚是弧形的,能反射声音,增强表现效果。其次是在厅堂的四角门外各加建了一间耳房,形成一大厅带四耳的特殊形式,成为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孤例。这四间小耳房在冬天可阻挡入门时带进的寒风,具有门斗的作用,而在宴会迎宾时则可作为仆从等候之处,要是厅内有唱曲等表演活动,则它们又可作为临时的后台。在考虑赏景之外,厅堂建造还如此周密地考虑园林中生活起居的方便,这正是我国古典园林“游”“居”结合艺术目的性的很好体现。

宜两亭 位于从别有洞天到卅六鸳鸯馆游廊南侧的假山上。晚清张氏修筑补园,为了能借赏花园中部的山池景色,便在主厅东侧靠近中部的界墙处垒石为山,山巅构一六角小亭,亭高逾墙顶,放眼东望,可览中部水光山色,而向南看,西部主要的假山亭台景致隔着水池又能完全摄入眼帘。故其名便借用白居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之诗意而题作“宜两亭”。这一亭景是我国园林史上隔院邻借的佳例。我国古园在设计上极重视借景,计成在《园冶》中总结道,借景有远借、邻借、俯借、仰借、虚借、因时而借等。拙政园之借景也有多种形式,如中部梧竹幽居的借风、借月是因时而借,香洲和得真亭中大镜屏能将对面景致导入室内,是谓虚借。然而,简洁明了地点明借景主题,使游赏者能立即领悟到艺术家匠心的大手笔当推宜两亭。

拜文揖沈之斋 拙政园西部东北隅的一座方形楼阁,是东界墙下滨水长廊的北边尽头,隔着狭长的水湾与宜两亭互为对景。此建构专为纪念明代苏州画坛著名画家文徵明及沈石田而设,故名。斋内两壁嵌置陈列着当年园主人张履谦收集和刻置的许多碑刻,如明嘉靖十二年(1533)文徵明撰书的《王氏拙政园记》,此记共分四个部分,后附有园主撰写的《补园记》,另有《文待诏小像》及王世贞撰《文先生传》沈石田像》及《沈石田传》,颇具文物价值。小斋后壁有梯可上,即是倒影楼,上下虽为同一建筑,但因功用和景色的不同而题名各异,以指导游人不失时机地观赏各种类别的景观。楼名得自唐温庭筠的诗句:“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此楼正南有很深远的水面。东侧浮廊曲折宛转,随地势而起伏高下,廊背即是分隔中、西部的花墙。廊随波而去,既是人们赏景的一条精彩游路,又是水岸凌波点缀的一条彩带,彩带倒映水中,上下一实一虚,相映交辉。楼西侧,则是山石峰峦与古柯花木景,在假山上的绿丛中,浮翠阁、笠亭等亭台约略可见,其于水中的倒影翠岚一片,波浮影动,景色绝妙,与曲廊之影各具异韵。倒影之名还具有另一层意思——楼青瓦歇山顶。白墙花格窗,其自身于水中的倒影亦极生动而丰富,是西部水景塑造中的重笔。楼中原悬有一联:“得月便佳,是山都好;无书不读,有酒即仙。”很精要地点出了这一建构下斋上楼,既能看景赏月,又能赋闲读书的综合功能。

浮翠阁 主厅对面山巅之楼阁。倒影楼西南方为面积较大的土石相间的山地,从大池分出的一股水流从东向西斜穿山地,将其分为南北二峰,较成功地塑造了颇具野趣的山涧小溪景。北山大而高,其峰顶为西部景区之最高处,于此立基建阁,阁八角双层,更增其高。登楼四望,满园葱翠皆在脚下,好似建筑浮于树丛之上,故摘苏东坡“三峰已过天浮翠”之句而名之。楼内原曾悬过一联:“天连树色参千尺,地借波心拓半弓。”道出了阁中赏景俯仰之间的不同特点。南山较低矮,四面环水,顶部建有一小亭,其顶为圆形攒尖顶,形似一斗笠,故称笠亭。亭尺度甚小,周围植松柏、黄杨等常青树,使其终年掩于绿色之中,更衬托出高阁之巍峨。

与谁同坐轩 位于西部景区水中山岛之东南隅,为临水构筑的扇面形的小榭,隔池与滨水长廊相对,是看水赏月、迎风小憩的佳处。其得名来自苏东坡词中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中所描绘的意境,非常高雅。古人游园赏景,很重视大自然中天光云气之景的点缀和修饰,这些被称为风月之景的美是园林艺术的表情与神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鉴赏这些虚幻变动的景致,需要较高的审美修养,故造园家常借助景点题名对游人进行某种暗示,“与谁同坐”便是较为含蓄的点题。这一小轩在建筑设计上很有特色,为了突出风的象征意味,其平面形式以及门、窗、桌、椅等形状均为扇形,连悬于室内扇形窗之上的额匾之形也为扇形。两边挂有一古人集句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整座水轩小巧精雅,文意浓郁,是园中别具一格的景点。

留听阁 由主厅西门出转北渡曲桥,水池西尽头的小阁。小阁是拙政园最西端的建构,背以青山为屏,南有临水之平台,东侧是山间小溪汇入大池之处,东南向隔水与主厅卅六鸳鸯馆相对,位置较为重要。这是西部主赏水景听声之处,取唐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而名。池中植荷,时值仲秋季节,于此倾听雨打残荷的嘀嗒声,确实饶有风趣。小阁建筑及装修极为精美,南向临平台为银杏木透雕的飞罩,其纹样为松、竹、梅、雀,构图匀称,手法精妙,隔扇裙板上为蟠螭纹雕刻,这类图案级别甚高,似为当初太平天国忠王府之遗物,阁内原先还陈列着闽派著名工艺嵌螺钿雕漆屏风十二扇,现已佚。

塔影亭 拙政园西部最南端的临溪小亭。从中部流来的池水经过卅六鸳鸯馆之后,来了一个转折,并突然变窄,成为一条溪流,深深向南流去。两边栽植桃、柳、梧桐等,颇有小溪幽谷的趣味,循廊缘溪南行,可到塔影亭。亭筑于水中,两边小溪相绕,这里是拙政园的最西南处,据说当年园外尚无房屋遮挡,于此可以看到西边北寺塔的倩影,故取唐许棠“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之诗意,而名之(另一说是此亭倒影水中,宛如一座宝塔,故称塔影)。亭为八角形,从顶到底及周围窗格均为八角形图案,是园中最精致的建筑物之一。亭旁铺砌了石磴,下可直抵水面,濯足嬉要,更有如入真涧谷之感。亭南原是张氏住宅进补园的入口,将一条狭长通道处理成别有特色的景区,可见造园家艺术水平的高超。 qExp9q1t0z8+rEbXj998PMDpqPJnEV6kF0gO7KHz20bYWDeRPXwQuLvA2CbWm2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