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绘园

位于江苏如皋市城东北隅。该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冒一贯的别业,冒氏是如皋望族,世代为官,筑园主要是为告老辞官后颐养天年而用。明万历之后,党朋之争愈演愈烈,政坛各派彼此倾轧,后又阉党专权,为文人所不齿。到一贯玄孙冒襄时,他便隐居不仕,并效仿陶渊明,栽松种菊,与自然林家为伍,水绘园也于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冒襄字辟疆,自号巢民,在当时文坛上很有名气,曾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一起反对宦官魏忠贤,是明天启年间四大公子之一。水绘园在他的主持下,成为当时苏北的一大名园,也是我国园林史上明清文人私家园林的代表,素为后世文人所仰慕。园名“水绘”,点出了园林因水成景的特点。清人陈其年《水绘园记》写道:“水绘之义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圠掩映,若绘画然。”水绘园在全盛时,占地六万余平方米,四面环水,园内河道纵横,最后均汇注于洗钵池中;又积土为山,临溪架桥,傍水建榭,嘉木成荫,芙蓉夹岸,真景与涵水之虚影相辉映,极有艺术魅力。主要有长堤垂柳、妙隐香林、小浯溪、枕烟亭、寒碧堂、烟波玉亭、镜阁、碧落庐等景点,整座园林充满着诗情画意。冒辟疆偕董小宛隐于园中读书作文,宴客清谈,成为一时之佳话。当时天下名士如董其昌、吴伟业、陈维崧、汪琬、陈继儒等曾先后寓居园中,诗文唱和,说古论今,曾有诗文《同人集》刊行于世。

入清以后,冒辟疆易园为庵。据当时园记可知:庵门前有小桥(即现在的霞山桥),桥趾有亭,过亭是芙蕖夹岸、桃柳交荫的画堤,直通水绘庵大门,庵门中铺着黄石。山上有一座小楼阁相衬,门额横匾上有“水绘庵”三个大字,为冒襄自题。进门沿水阁一百来步有“妙隐香林”,从这儿向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左通壹默斋、枕烟亭,另一条直达寒碧堂。堂前有洗钵池,是因为宋代大学者曾肇曾在这儿习文洗钵而得名的。池前是逸园,右边连着中禅寺,庙中有曾肇于隐玉斋读书的遗迹,这儿绿树环绕,前面那向东临水而建的楼阁便是余氏壶领园。由余氏壶领园乘船向左转,再转弯向北就是小浯溪,因为小溪在芦苇中进进出出就像楚浯溪一样,因此得名。由小浯溪再转弯向西就到了鹤屿,上建一亭叫“小三吾”,还有一座阁叫“月鱼基”,均独自耸立,此处北边靠着城墙,南边面临悬雷峰。稍一拐弯向东,有一座亭子名“烟波玉”,是据唐代李贺的诗意命名的。

从“烟波玉”向上有湘中阁、悬雷山房,其高低不齐,有凹有凸;向西可到一个很大的石洞,往往可从小石缝中间下看到澁浪坡。坡上青苔、石纹就像天然形成的,其坡宽十丈,都用小石排在那儿;坡下有石渠,可在此学古人做流觞游戏,前面的因树楼则宛如匍匐在地上。再向上就到了悬雷峰,峰顶平坦如桌面,或摆酒,或弈棋,四面望去,水绘园全景尽收眼底。

悬雷峰西边有座镜阁,像宝塔一样巍然高耸,下方有许多小屋,北边还有一座土山,土山后有碧落庐。由碧落庐向西有竹桥通向鹤屿,从鹤屿过小桥走两百步,向东即到逸园。清康熙十九年(1680),园内不幸失火,劫后余生的水绘园日益衰败。道光年间有人来游,但见断垣残壁,感慨而作诗云:“一代风骚主坛坫,百年云物剩蒿莱。数椽茅屋留香火,无复斜阳燕子来。”后冒氏族人将园地赎回作为家祠公业,园曾稍有修复。至1949年后,水绘园仅留有清代建的水明楼和雨香庵等建筑,以及周围的水面池塘,被辟作水绘公园。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保护这一著名园林,政府对园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整理,请著名园林家陈从周主其事,修整后的水绘园基本保留了明清江南文人园林清秀、典雅的风格,主要有隐玉、雨香、琴台、竹屏、水明楼、佳话永传、影梅等景点,业已成为如皋的主要名胜风景地。

水明楼 位于水绘园洗钵池西岸。据传,此处曾是董小宛的梳妆楼,故知名度极高,是园内最主要的景点。它是董小宛辞世百余年后的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安徽盐使汪之珩在迹近荒芜的如皋水绘园内绿水空流的洗钵池畔构筑的,饱含着仰慕辟疆、崇奉小宛的深意。其得名来自于诗圣杜甫的名句“残夜水明楼”。水明楼原先以木桩为支撑,建于水上——丹楹翚飞,倒映碧波,水色光天,明艳如画,取名句而命名,既切合楼的实际,又增添了楼的诗意。

水明楼南北展开,中部耸起,头尾稍平,空间组合很是别致。加之楼下碧水漾波,对面绿柳夹岸,给人以船浮于水上的真切感受。

水明楼南北长达四十余米,前有轩亭,中有厅室,后有阁楼,借九曲三弯之回廊相衔接,远远望去,此楼侧向延伸,十分开阔,仿佛重重叠叠,深不可测,使人觉得其规模宏大,难以穷尽。然登楼游览,方知楼宽不过5米,而且处处小巧、玲珑、精致。墙是青砖细刻,窗则雕花见漏,室内空间不大,布置井然有序;室外玉梅翠竹,蕉石掩映,特别是中部以漏窗隔景,内室、中道、外廊层次分明,那冰片月洞门使全楼更添风雅。整座楼实际上是一组水上院落,建筑全建在水上,相互串通有曲桥画廊,绕以水花墙。院内点石栽花,明净雅洁,合着倒影,使人顿起“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联想。此楼又是园内主要的赏景之处,登楼临窗,纵目四顾,可以南观逸园古树亭台,东眺余氏壶岭景色,北望水绘园故址。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天桃李芬芳,灿若云霞,紫燕戏水,斜掠轻飞;夏天楼台倒影,相映如画,连舟游荡,其乐融融;秋则北有枫树,如火如荼,东有黄花,明艳照眼;冬来隔池小山白雪皑皑,雪中青松挺立,松下红梅傲霜,绿水迎风……

水明楼内张挂着冒辟疆、董小宛的写真画像,可以瞻仰凭吊;陈列着冒辟疆的诗文、董小宛的琴台、举世罕见的红木竹屏,供人仔细拜读、倾心鉴赏。水明楼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出类拔萃、无与伦比。

琴台 置于水明楼前轩中,相传为董小宛抚琴时所用,后人习惯将置此古琴台的小巧而又雅静的前轩亭也称为琴台,是以器物而名建筑。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明天启四年(1624)生。金陵名妓,后客苏州。小宛天资巧慧,容貌娟妍,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尝集古今闺闱之事,汇为书,名《奁艳》。遇冒辟疆坚欲委身。后两人一起在园中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直至清兵入侵。琴台为瓦制,中空,长约1.67米,宽约0.5米,厚0.27米,琴置台上琤琤共鸣声,可谓绕梁三日不绝。游人至此,睹物思情,似乎能看到在那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之日,这位姑苏才女、金陵名妓端坐在洗钵池畔的月台上,凝思敛神,一边手拨玉弦,一边低声吟唱:“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雨香庵 在水明楼西、洗钵池上,庵之边门可通水明楼,两座园林古建筑与池结合而成为一个整体,于古园造景中别具一格。庵原是隐玉斋故地,据县志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有弟名曾肇,幼年随父居于如皋,并读书于中禅寺内洗钵池畔,置斋名为隐玉。北宋哲宗绍圣年间,曾肇防守泰州时,又将斋名镌石送到斋中以作纪念,元末斋毁,石碑也被弃,到清初才复建并更名为“雨香庵”。

庵前后共三进,中间为两座庭院,院内点石栽竹,布置很是雅静,是典型的明末清初建筑,虽经过多次修缮,仍基本保持旧观,现为南通市的重要文物。

宋桧 水绘园内著名的古木景,相传为宋代文学家曾巩之弟曾肇手植。当年曾巩之父曾出任如皋县令,曾肇随父赴任,读书于中禅寺内隐玉斋,植此桧树以娱兴。在历史沧桑变迁中,寺院变为园林,几度兴废,而此桧以特有的顽强生命力一直存活至今,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晨昏朝暮迎送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如今这株古桧虽历经九百春秋,却依旧枝干如铁,老而弥坚,并具清、奇、古、怪的特异风采。

“清”:古桧枝干交叠,层次分明,给人清而不浑、秀姿可人的感觉。它色泽青翠,流碧泻玉,又使人顿觉悦目舒心。“奇”:古桧顶如华盖,它的枝干弯曲延展,似游龙飞动。“古”:古桧轮纹重重,明晰地标示着它的年龄。它植根于宋代,却健存于今朝。历数年轮,可确认这株古桧已九百开外了。“怪”:古桧清新美目,它孤枝旁逸,一丈有余,而且起伏尽致,呈虬龙腾飞之势。 1b4GxNBeA6c4l1yBmmBKILxeOU6aXeF3uxY8S9G7B684Ma64AmstL/9cKdxoX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