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城西庙堂巷内,是晚清所建宅园,花园与住宅部分东西平行布置,总面积约四亩许,园、宅各半。其园史记载不详,只知早期园主姓潘。20世纪50年代,园林保存尚完好,惜于“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毁坏,面目全非,仅存水池、曲桥和部分建筑。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按原样修复。园位于住宅之东,南面临巷辟有园门。园中采用封闭式环形布置游赏路线,水池居中,周围设置厅堂、亭廊、假山、花木,形成一个集中向心的小园空间。
门厅在园东南角,又称桂花厅,与北面桐华书屋围成一方小小庭院,成为园景的序曲。过桐华书屋,视线豁然开朗,水池亭廊展现于前。池水南北狭长,大部分池岸以湖石砌筑,平缓开朗,疏植花木。南部以曲桥把水面分为大小两个部分,形成远近层次。池东傍水建长廊,高低曲折,廊间有小亭两座,一名“延辉成趣”,为六角攒尖亭;一名“憩间”,为四方半亭。廊与园墙之间留有空间,缀湖石,植花木,设洞门花窗,趣味盎然。池北为园内主体建筑留云山房,平台宽大,建筑素雅,与其左右的方厅和长廊围合成一个三面建筑、一面临水的外部空间。池西有船厅名为“涤我尘襟”、歇山顶方亭和用斜廊相连的六角攒尖亭“待月亭”,最后以池南小廊与桐华书屋相连,形成一个用长廊环通的游览线路。待月亭建于园西南角的假山上,是园内最高处,可俯瞰全园景色。
园内建筑物较多,造型丰富;室外空间集中,局部处理手法细腻,山石花木疏落有致,是小型园林精致玲珑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