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让论文“滴水不漏”的必要性

引言

对于上一代或再上一代的博士新生而言,入学后的头几个月自然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阅读,直到他们慢慢开始了解一篇博士论文需要包含哪些内容。尽管主题阅读是前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今学生和导师都面临着新的压力:学生都想如期毕业,他们有的自费读博,有的拿了一笔要求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奖学金或资助,有的甚至还需要养家糊口;而无论哪个国家的博导,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学业,按照既定的职业规划继续发展;此外,导师们还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对其学生按时毕业的要求。因此,学生和导师都想尽可能少浪费时间,尽早确定论文的研究主题、相应的篇章架构,以便接下来顺利开展研究、收集相关论据、最终给出结论。

我们曾为来自世界各地、专业背景各异的学生指导和审阅了160多篇博士论文——这半个世纪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很多博士生在入学时并不清楚读博意味着什么,不清楚一名优秀的博士该是什么样,也不清楚怎样把时间花在最有用的地方。他们不太明白动笔之前该做什么,尤其是在总体结构的编排方面。本书从一开始就会为他们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帮助他们用一种清晰而令人信服的方式确立论文的结构,使之能够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就必须打造一篇无懈可击的学位论文。

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博士生的,但它可能也对新晋的博士生导师和论文评阅人有所帮助。那么首先,我们想解释一下“滴水不漏”的论文会有哪些其他论文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我们还要打消你们的疑虑,证明我们在此介绍的方法不只是两三个英国学者的“偏方”,而是全球通行的。

那么,什么叫“滴水不漏”的论文?

从根本上讲,“滴水不漏”的论文是指一篇结构完整性极高,以至于其主要论点几乎不可能被驳倒的论文。这意味着,如果你的论文是以这种方式编排的,那么评阅人基本不可能以结构(这是评价博士论文的一个关键指标)为由打出不及格的分数。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滴水不漏”,其实借用了造船业中的“水密”(watertight)概念,因为内河船舶和航海轮船的建造者都需要全力以赴地做好防水工作,以确保船舱内部、乘船人员以及所载货物在水面上保持干燥状态。要做到这一点,船舶设计师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具体来说,他们要确保:

·船舶设计合理;

·根据指定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船舶施工中,设计和材料二者能协同发挥防渗水作用。

上面这些都需要试验,而且不是直到出海前才试验——试验必须贯穿船舶施工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检验船舶水密性的航行试验。请看表1.1,你会发现论文写作的前期阶段与之颇为相似。在“设计”环节,我们需要确定研究的大致领域,构思适合聚焦的关键问题,规定问题探讨的语境范围,最终确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论文架构。在“材料”环节,我们必须确定回答关键问题需要哪些论据,并确定获取和收集这些论据的调研方法。研究的实际“施工”必须呈现为一篇结构合理的论文,这样才能保证问题、语境、论据、分析四者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对最核心的问题作出正当有力的解答。在谈到“试验”环节时,我们要避免使用“最后”一词,因为这会给人一种它只需在最后阶段进行的错觉:事实上,所有论文都要先经由导师初步审议,再通过中期进展考核 ,在此过程中,你的研究成果会被细致入微地审查——这使得博士论文能在考核过程中不断反复修改,并根据需要尽早进行调整。

表1.1 水密船舶和“水密”论文的制造过程

“滴水不漏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博士研究?

获得博士学位的传统途径是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PhD/D Phil.),其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一篇不超过10万词的学位论文,它会经过数位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很多高校也会要求博士候选人进行答辩( viva voce )。然而近年来,博士学位制度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今,它可谓标准化和多样化并存的矛盾体——标准化体现于日益国际化且大同小异的规章制度,多样化则体现于高度市场化的博士项目。因此,高校为从事博士研究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专业型”博士学位,这种学位包含教学和实践的环节,旨在满足在职人士攻读非全日制博士的需求。专业型博士学位包括工商管理博士(DBA)、心理学博士(DPsych)、教育学博士(EdD)和专业性博士(D Prof),要取得上述学位依然需要提交一篇研究型的论文,尽管这些论文的篇幅往往短于传统的学术型博士论文。

在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之外,还有“发表型博士学位”(doctorates by publication)。候选人在申请这种学位时,还必须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围绕某一议题展开的学术文章,本书的第十二章将会谈到这类文章的写作。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写一个一两万词的“连贯篇章”(connective piece),它将表明论文发表如何促进学科知识创新。

无论哪种形式的论文,它们在连贯性和结构上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因此它们都必须做到“滴水不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形式的论文的要求也完全相同。比如那种认为更短的“专业型”博士论文会比学术型博士论文“更简单”的想法,在我们看来就属于严重的误解:要想用更短的篇幅、更少的字数集中讨论一个明确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许会更具挑战性。同样,发表型博士提交的那些文章不一定是像体系化的博士论文那样构思的,因此每一篇文章的论证要求都至少和“正常”的博士论文一样高。所以,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博士论文——学术型、专业型抑或发表型——“滴水不漏”的观念都是成功的关键。

“滴水不漏法”是否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博士论文?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制订并采用“资格框架”(qualification framework)的趋势。2013年亚欧部长会议(the ASEM Ministers'Conference)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资格框架(Bjornavold,2013)。最初有很多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国家资格框架(NQFs),但它们随后也被纳入区域资格框架(RQFs)——这些区域性框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欧洲资格框架(EQF,2005),不过也有其他一些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框架(ASEAN,2007)。这些资格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界定学校教育和后续教育中不同层级的学习产出的标准。如今,关于博士水平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哪些关键特质,人们已达成诸多共识。在英国的标准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以原创性的研究或其他新颖的学术研究创立并阐释新知识,其成果能够通过同行评议,拓展学科前沿,具有出版价值。

·系统掌握并理解某一学科前沿或专业实践领域的广博知识。

·具备构思、规划、开展一个课题的综合能力,能在本学科前沿领域形成新知识、新应用或新见解,也能根据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随时调整原定计划。

·对开展研究和前沿学术探索的适用方法有深入的了解。(QAA,2014)

中国香港的“资历架构”也认为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能从批判性视角展现对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总体理解,包括对主要理论和概念的评价,以及它和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

·能识别、构思并提出具有原创性和创造性的见解,并将之转化为新颖、复杂和抽象的观点和知识。

·能够在缺乏完整、一致的数据或资料的情况下处理非常复杂或新颖的问题,并做出有根据的判断。

·在某个专门研究领域或更广泛的跨学科关系上做出重大而具有原创性的贡献。(hkqf.2017)

最后来看一下加拿大资格框架中的要求:

·博士学位的获得者必须展现出较高的学术自主性,能够构思、设计、开展一个可以创造重要的新知识或新见解的课题,能够以原始性的研究或创造性的活动创立、阐释一些拓展学科前沿的知识。(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Canada,2007)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英国和加拿大标准中表述的相似之处,例如前者是“理解某一学科前沿或专业实践领域的广博知识”(QAA,2014),后者是“创造重要的新知识或新见解”“拓展学科前沿”(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Canada, 2007)。

我们还可以从一名优秀的捷克博士米哈尔·斯曼尼的论文(Michal Simane,2015)中看到这种共性,它表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认同并遵循类似的标准。这篇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

在捷克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拉贝河畔乌斯季(Usti nad Labem),捷克的少数民族学校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人们是如何成功应对这些挑战的?

米哈尔认为有必要通过考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来引出有关研究语境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例如这些学校是如何建立和运营的,它们与国外学校的合作情况如何。他也认为有必要问一问哪种方法最适合考察这些学校的日常生活和面临的挑战。上述因素促使他采取三角互证法(triangulated method),其调用的资源包括档案资料、法律法规、史学期刊、当时的照片以及相关学校学生的回忆录。他的结论最终使他对自己研究的区域有了新的理解。根据英国的标准:

·他以原创性的研究创立了新的知识,其成果通过了同行评议,拓展了所在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部分成果业已出版。

·他系统掌握并理解了大量特定的语境性、枢纽性的知识,因此他站在其学术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他用三角互证法证明了他非常了解什么方法适用于自己的研究,因此能够构思、规划并开展一个可为本领域创造新知识、新见解的课题。(QAA,2014)

上面列举的资格框架和博士论文的例子,凸显了提出合适的问题有多么重要和关键,因为正是这些问题使得研究从公认的已知领域转向未知的领域——博士研究的一大成效就是呈现该研究开展前不为人知的见解和材料。

上述不同国家的例子旨在说明绝大多数的博士研究都是在相似的资格框架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我们的方法对绝大多数的博士论题都有效,不论这些研究是在英国、香港、加拿大、捷克共和国进行,还是在其他国家进行。

“滴水不漏法”是否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博士研究?

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对所有学科的博士论文都适用,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学科的论文有很多共性,因此都需要用相同的方式做到“滴水不漏”。在这些共性中,最重要的是以下这些:

·它们都需要对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论证,并在论文的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

·它们都需要对论文的结构作描述和解释,说明这个结构如何能够解决这个核心问题;

·它们都需要解释并证明该研究如何对本学科做出原创性贡献;

·它们都需要简述并评论与其研究相关的文献;

·它们都需要对收集论据的方法做出解释和合理性说明,这些方法是为解决核心问题服务的。

同时,本书将为博士生们示范如何编排论文的结构,使之能够以“滴水不漏”的方式解决核心的研究问题。这一方法将表明,文献综述不仅是对相关文献的评述,而且也是对如何在相关领域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战略性探索,由此证明所研究问题的原创性。它还将说明,在实证性论文中,研究方法的选择(即如何用恰当的方法解决主要研究问题)为何对论文结构至关重要。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个学科的研究,上述考虑以及在论文中正确处理它们的方法,都能大大地帮助你写出一篇观点可靠、无懈可击的学位论文。

不过,不同学科对博士论文在思想和应用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会影响结构布局的方式。各学科的论文在内容和结构上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以研究假设代替研究问题

部分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最常谈论的是“假设”(hypotheses)而非主要的研究问题(Kerlinger,1969, Bryman, 2015)。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科学方法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研究者最初需要从某个理论中提炼出一种预设(prediction),然后通过搜集证据来检验这个预设是否正确——如果预设被证实,那么理论的效度得到确证;如果预设被证伪,那么理论也就失效了。这种失效究竟是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持保留意见(参见Chalmers,2005),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类论文是从预设而非问题入手的,而且这个预设会在文中得到检验。因此,既然这一方法要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那么它同时也就限制了人们所能获得的结论:一种假设要么被接受,要么被拒绝。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由于科学预设只能聚焦于理论中某个可验证的方面,因此最好采用一种能提出更细致的问题、给出更精确的回答的方法。其实,只要是以恰当方式表述出来的问题,都能发挥相同的作用,其效果自然取决于问题的严密性和侧重点。我们以科恩和马尼恩(Cohen&Manion,1994, p.18)提出的一个相当笼统的预设为例:

社会阶级背景影响学业成绩。

要把这句话改写成一篇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将在后文中称之为“研究的主问题”(Major Research Question)即MRQ——也就是:

社会阶级背景会影响学业成绩吗?

证实上述预设需要证据,解决上述问题同样也需要证据。然而,如果问题被表述成下面这样,它可能就会有一连串的“回答”:

社会阶级背景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业成绩?

反过来,把问题改写成预设也未尝不可。我们在此以前面提到的斯曼尼的博士论文(Simane,2015)为例。米哈尔认为其论文的MRQ是:

在捷克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拉贝河畔乌斯季,捷克的少数民族学校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人们是如何成功应对这些挑战的?

那么由此而来的一个需要用证据来证实或证伪的预设就是:

在捷克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拉贝河畔乌斯季,捷克的少数民族学校成功地应对了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上述两种方法中,我们更喜欢“MRQ”法,因为如前所述,这种方法所引出的回答比“假设法”所引出的回答更加细致:毕竟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学校只是成功应对了其中一部分挑战,而另一些挑战只得到了部分的解决,还有些则根本没有解决。单一假设往往会导向非黑即白的结论,使人忽视日常经验中一些细致微妙的差别。论文的结论应更多地取决于问题的性质而非研究方法的性质。在本书的论述过程中,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例子说明为什么MRQ拆解法是一种不亚于(甚至优于)“假设法”的论文架构方式。

对知识状态的不同看法

部分学科认为,因研究方法之故,从论文中所获得的论据可被视为“客观的”,即不在个人观点可影响或可解释的范围之内。另一些学科则持相反的观点,即认为我们所获得的任何“知识”都是“主观的”,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它都是由不甚可靠的人类有选择性地收集起来的。比起那些更加承认主观性的学科,那些更倾向于视论据为“客观”的学科往往只在论文方法论部分的写作中谈及认识论。

对实在的不同看法

上面那种认为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的观点,其最根本的基础(或信念)是认为有且只有一个“实在”(reality),因此学术研究能够提供关于这一实在的“更加精确”的描述。与这种“实在论的本体论”(realist ontology)相反,另一些学科则倾向于认为,由于他们对知识状态的看法才是可靠的,关于任何实在都必然有多种见解,因此应该用更有限的“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t)观点看待研究(Denzin and Lincoln,2000)。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可能会影响不同论文在方法论部分对“本体论”议题的表述方式。关于认识论状态和本体论状态这两个问题,我们会在后续章节中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在语境重要性问题上的分歧

由上述情形不难推知,不同学科对下面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甚相同:历史、文化或专业的“语境”(context)会对研究问题及其结果的性质产生多大影响?如果人们认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不受语境的影响,那么在论文内容或结构的编排上就不太会涉及相关讨论。然而,在几乎所有学科中都有一种对研究而言至关重要的语境,那就是所研究主题的研究史。如果人们认为语境会对方法和论据产生影响,那么就会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那些涉及人类研究的论文,因为它们可能受到不同的个人、制度或文化观念的影响。

在立场问题上的分歧

因此,关于研究者的经验、观点、态度、价值观、感知——即他们的“立场”(positionality)——是否会影响研究的进展以及研究的结果,不同论文的看法自然也不尽相同。如果人们认为一项研究基本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那么就几乎没有必要讨论“立场”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形塑”了研究者看待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式,那么可能就需要在论文中详细考察、讨论这种立场了。

不同学科对博士论文的不同看法无疑引出了一个问题:一篇论文究竟是否需要包含关于立场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即使像这样一本旨在为博士生们提供实际帮助的书,也仍然有必要提醒博士生好好想想这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触及了博士研究的核心,也就是人类如何获得知识、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信赖这种知识。和所有优秀博士论文的作者一样,研究生们也要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立场?这些立场是否都站得住脚?如何证明这些立场的正当性?这些证明是否应该成为论文结构和论文观点的一部分?

为什么不用“目的和目标”法?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论文架构方式是使用“目的和目标”(aims and objectives)。尽管它看上去很不错,但我们认为它有一些内在的缺陷。第一个问题就是目的陈述的含糊性。“目的”通常是对相当笼统的意图的陈述,它说的可能是诸如“调查研究得克萨斯州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和相关政策”或“调查研究芬兰警察部门的职业指导制度”之类的事情,因此可能无法明确说出论文的核心关注点。“目标”也有类似的问题——它很容易变成罗列研究者想探究的一系列问题(它们可能不直接与主题相关)的“愿望清单”,而没有明确说出论文的主要论点有哪些。

由此我们就看到了使用“目的和目标”法的核心问题:二者之间通常没有必要而明确的逻辑联系,因此很难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在“MRQ”法中,“目的”变成了“研究的主问题”, “目标”变成了“研究的子问题”,因此这种联系也变得既合乎逻辑又无懈可击。正如本书接下来要详细论述的那样,研究的子问题是通过考察并提炼“研究的主问题”中的要素而设计出来的——它们不仅来源于主问题,而且它们的具体数量也由主问题的要素所决定。除了这种基本的共生关系之外,如果研究者在浏览子问题之后发现还需要再加一个问题才能说清楚研究内容,那么主问题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以吸纳这一额外元素。因此,研究的主问题和子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子问题只能从主问题中派生,而主问题是根据研究的要素来设计的。这样一来,对主问题的陈述就不会有含糊不清的地方,而且在主问题所囊括的范围之外也不会出现别的子问题。因此,这种联系是逻辑的、共生的且严密的。我们认为这正是“MRQ”法明显优于“目的和目标”法的地方,我们接下来也会看到,这一优势在论文结构的编排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本书所用方法的解释和合理性论证,是时候进入第二章了。在第二章中,我们将遇到一个以“结构合理”为基本要求的学术场景:申请人向心仪的大学提交研究计划。所以我们接下来要看的就是编排博士研究计划的最佳方法。 m46+6UHtXiOhMcUxsoDXbdETFqVhFNTY5cmJ1tuKhLmrfL0E5Pm1kqjXEhpoTu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