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追忆
2018年,巴厘岛

由于工作需要,这些年我经常出差。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之间来回奔波已是家常便饭,但因为距离远,我还未去过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中东。想要到达这些地方,即使乘坐时速接近1 000千米的飞机也需要耗时一天以上,这会让你对世界究竟有多大有直观的认识。

2018年10月,我曾经去往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那次旅程就特别漫长。那次我是去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度会议,这类会议通常一年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一年在会员国举行。当时,大量人员涌入东道国,包括各国央行行长、财政部长、政府官员、各商业银行行长、媒体人士等,他们给当地的安全和住宿等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压力。巴厘岛是一个旅游胜地,这次旅行对我个人而言算是享受了一些特殊福利。当然,我的时间主要花在了参加会议上,不过因为酒店坐落于海滩之上,所以至少我窗前的风景十分迷人。那时巴厘岛虽处于晚春,天气却很热。男士们被提前告知要穿着蜡染衬衫,不要穿正装、打领带,这在我听来很是新奇。

航班抵达后,我们在机场受到了贵宾礼遇,被带到了一个私密的房间享用茶点,入境手续则由当地官员代为办理。然后,我们很快被带到了海滩,入住酒店。进入房间后,侍者向我简要介绍了当地频发的地震和海啸情况,虽然当时我的时差反应很严重,但我还是注意聆听了这段介绍,因为就在几周前,印度尼西亚北部的中苏拉威西省发生了灾难性地震并伴有大型海啸,4 000多人罹难,另有数千人流离失所。那是我们当时最关注的事件,而巴厘岛会议在受灾的情况下还能如期举行,也表明了印度尼西亚的韧性。侍者告诉我,如果灾害警报响起,应当到楼顶避险,那里的高度足以应对大浪。我的房间很漂亮,大大的窗户被分成小小的窗格。而我遵循一贯的远途旅行习惯,立刻上床睡觉。

夜深人静之时,玻璃突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我立刻就站起身来,发现地板正在晃动,整个房间都在来回摇晃。我站在浴室门口直到震动结束,当时我对情况了解很少,也无法采取行动。这场地震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渥太华经历的那场要强烈得多,我还记得渥太华那场地震的晃动幅度能够使厨房水槽里的水洒到地板上。但这场地震比我朋友在东京经历的一场地震震感稍弱一些,据说那一次室外泳池里一半的水都泼溅到了外面。当时,我的大脑中充斥着随后会不会有海啸的担忧。震感不强说明地震的中心可能离我很远,即使如此,这家酒店随后也可能会遭到巨浪的冲击。不过,酒店里没有响起警报,走廊里也没有其他人。于是,我做了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查看谷歌。谷歌显示震级是6.4级,没有预测到海啸。我回到床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睡着。我想当地人估计已经习惯了每天遭受这样的灾害,而这场地震则成了我们这些到访者第二天早餐时热议的话题。 nU1NRWe+TxJgXVEjQqQMmRjoVmtp11PbqwsekBrlgUHTzhXFXZiike4MYSYfjg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