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平等议题成为政治焦点

在现实世界中,经济学和政治学经常发生冲突。经济关系到人民和选票。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学”,就曾被称为“政治经济学”,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部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分离始于经济学家摆脱理论传统,使用数学工具来发展自己的研究逻辑。近年来,政治因素已经成为讨论经济前景时的主导因素,经济学家如果忽视政治因素,那么是会导致风险出现的。我最喜欢一句话:一点点政治因素,就足以破坏一个伟大的经济预测。

人们会很自然地问,为什么当下的政治因素能够如此有力地侵入经济分析。如今,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所享受到的全球秩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到目前为止这样的生活已经为我们良好服务了大约75年。在这种全球秩序下,国际贸易一直被认为是生产力、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政府专注于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保健,并利用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进行收入再分配,从而保护弱势群体。中央银行主要负责维持低通货膨胀和可预测的通货膨胀,以促进良好的经济决策,并帮助熨平经济波动。这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经济秩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起到了有效作用并在不断改进。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及随后的大衰退对这种范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当时已经出现了再一次引发大萧条的所有要素。尽管最终我们避免了再次出现大萧条,并取得了重大的政策胜利,但许多人认为允许危机爆发导火索的形成是不可原谅的。此外,用于避免大萧条的手段让人们普遍认为,华尔街得到了救助,纳税人在为此买单的同时不得不遭受大衰退的持续影响。经济在努力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的复苏进程非常缓慢,失业率高企。很多与经济衰退伴生的常见特征出现了:工人大规模失业或转岗、整体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割裂为如前所述的上下两层轨道、收入不平等加剧。简言之,民众的不满情绪激增,并导致了相应的政治后果。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代中,以国家为衡量单位,全球收入不平等现象有所减少,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缩小。然而,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在加剧,受此影响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0%以上。尽管各国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原因大致包括技术进步、企业集中度提升、劳动力议价能力下降和全球化等。虽然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人们普遍认为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

199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诺德·哈伯格就收入不平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见解。他谨慎地提出,由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像酵母一样不断增长,到处传播,所以每个人最终都会受益。然而,由科技驱动的经济增长表现得更像蘑菇一样随处出现,并被那些处于有利地位的人采摘。结果是大多数人被排除在这种增长之外。 G/B3JjwvapZB4bJM0+WJEz4RJLED3KRYvXygFOk/0CdSWlq32/6ptD8FrLCSAX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