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

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该研究领域成立的根据和深入研究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确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必须考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矛盾与上述矛盾具有相似性,就是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思想素质的要求与研究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确证这一矛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这个矛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依据;二是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过程和环节中,始终存在着这一矛盾;三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矛盾都由这一矛盾制约。但需要明确,这里说的矛盾并非指矛盾双方具有相互对立无法调和的矛盾性,而是指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即矛盾双方是辩证统一的。据此,下面三对辩证统一关系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矛盾的具象化和现实外化,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持续克服的难题所在。

一、差异成长与统一培养的辩证统一

差异成长是指研究生群体在年龄分布、身份类别、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培养类型、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个体成长发展的多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统一培养是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任务等多个方面由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统一决定。研究生的差异成长就要求培养方案充分兼顾与体现差异性,这就为统一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对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为差异成长不等同于毫无方向的发展,而是需要在统一方向的引领下,使学生朝着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这个方向发展。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扣统一培养这一目标,但同时需要尊重研究生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进而实现研究生差异成长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培养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员散在分布与管理统一推进的辩证统一

人员散在分布是指研究生一般是通过各自导师的课题研究或实验室等形式,进入到更加细化的研究领域,在空间存在和时间分配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即使是同一导师、年级、课题组的研究生,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管理统一推进是指国家和学校的政策要求、管理规定、道德规范等,不会因研究生个体在学习方式、科研项目领域、人际关系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区别对待。研究生散在分布的特点就要求管理应当体现差异性,这就为统一管理的推进带来了阻力。但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可通过对研究生群体散在分布的规律进行把握与运用,实现二者的统一。对研究生群体散在分布的规律进行把握与运用,就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要始终正视研究生群体散在分布的特点,关注研究生个体在学习方式、科研项目领域、人际关系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与统一培养的要求对标对焦,在尊重与保留差异性的同时,将统一培养的要求融入研究生所在的各个点位,实现管理的全覆盖。

2.思想基础多样与目标要求一致的辩证统一

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基础具有突出的多样性特征,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不同个体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认同程度各异,不同个体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识深度各有差异,不同个体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取向、生命价值态度各不相同,不同个体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内化与外化程度各不相同。目标要求一致是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这一统一目标为使命。思想基础多样就要求应当制定反映不同思想需求的差异性目标,这就为一致性的目标要求实现带来了困难。但多样性中蕴含着统一性,如果对研究生群体思想变化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多元多样的思想内容中提取出最大公约数,并与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内容进行衔接,在保留不影响统一的教育目标实现的思想内容基础上,促进研究生群体多样的思想基础内容与统一教育目标的内容相互渗透与转化,最终实现二者的统一。

3.思想观念多元现实存在与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引领的辩证统一

思想观念多元现实存在是指由于研究生在家庭出身、经济状况、情感经历、工作经验、身份角色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不同,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呈现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引领是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始终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广大研究生,通过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思想观念多元现实存在的实际就决定着研究生群体难以直接接受一元主导思想的引领,这就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引领带来了挑战。多元并不意味着没有主流,要对研究生群体多元思想观念中的主流内容进行提取与把握,将分析得到的主流内容与其他内容相区别,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融合。同时,立足研究生思想观念多元现实存在的客观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多元的非主流内容进行分析与分类,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进行判断与鉴别,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其他思想观念的引领与主导,最终促进研究生群体多元的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渗透与转化,最终实现二者的统一。

二、理性发展与信仰塑造的辩证统一

理性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能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和原则进行各种活动的发展特点,表现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严谨的逻辑思维、善于批判的行为特质、富于理想的思想方法。信仰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表现为强烈的政治认同、鲜明的阶级立场、现实的价值取向。理性发展如果没有信仰作为灵魂支撑与价值引领,便失去了根基与方向,但理性发展的特点又难以接受缺乏逻辑、不够严谨的信仰塑造。这就要求信仰塑造注重逻辑的环环相扣、道理的引导与澄清,与研究生理性发展的特点实现对接,进而实现理性发展与信仰塑造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丰富的知识储备、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政治认同的辩证统一

丰富的知识储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表现为研究生在接受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理论知识更加扎实,逻辑思维更加严谨,能够以理论深入和逻辑推演的方式进行研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严格审视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能够敏锐地发现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政治认同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研究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情感认同。由于现实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马克思主义知识储备、能力素养、教育方法、教育艺术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无法满足研究生理性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研究生一旦发现教育者在政治教育内容阐释的严谨程度、教育环节设计逻辑的缜密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就会习惯于降低自身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心理预期,甚至否定与怀疑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这就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政治认同的塑造带来了挑战。但丰富的知识储备、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政治认同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研究生知识丰富、逻辑严谨的现实基础,紧扣研究生思维逻辑严谨的突出特征,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过程中,注重与突出理论内容阐释的严谨性与深入性、内容推演过程的缜密性与衔接性、教学活动开展过程的充分准备与精心谋划,注重知识灵活选择与运用方法、环环相扣的道理引导方法的使用,与研究生逻辑严谨的特点相对应。只有抓住研究生惯于以理论深入和逻辑推演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研究的特征,使教育过程与研究生学习思考的接受过程实现对接,方能有效实现研究生政治认同的塑造。

2.批判性思维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的辩证统一

批判性思维特质是指研究生在长期学术研究和训练中养成了批判性思维特质,习惯以好反思、好质疑、好批判的态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与实施过程、基本目标与教育效果,以批判性的思维认识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的阶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是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任务、目标和内容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联系,直接彰显统治阶级的立场。研究生以批判性的思维认识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对意识形态灌输的教育方法、阶级立场的突出导向产生怀疑,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阶级立场强化带来了挑战。但批判性思维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不是完全对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聚焦研究生善于批判的行为特征,注重道理澄清方式的灵活运用,讲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存在阶级属性的道理,讲清楚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的道理,讲清楚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与自身阶级立场坚守之间关系紧密的道理,使研究生能够正确认识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最终会实现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的辩证统一。

3.思想方法理想化与社会生活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思想方法理想化是指研究生长期在学校内进行科学研究,缺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认识,养成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以更高的要求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和过程等各维度的实践效果。社会生活现实性是指社会生活不完美、不完整的现实情况,且这种情况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教育过程,是以满足现实需求、解决现实问题为指向的育人活动,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包容不完美、不完整的合理性” 。思想方法理想化就难以对社会生活的不完美、不完整产生同情、包容与理解,甚至可能会将一些问题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研究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理解与追求向往。但是研究生群体思想方法的理想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根基与客观物质基础。实现研究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理解与追求向往,就需要还原客观的现实生活,即还原存在不同程度与不同范围问题的现实生活,还原研究生的理想期待与现实生活问题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引导研究生带着富于理想的思想方法回到社会生活、扎根社会生活、观照社会生活、优化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存在不完美的客观事实形成更为充分的认识,最终实现研究生群体理想与现实的相互渗透与转化,使二者走向统一。

三、心理防御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

心理防御是指在接受了本科阶段的教育之后,研究生群体的思想观念更为成熟、知识结构更为完备、认知能力更为突出,很多方面拥有更充分的成长自主性和自信心。规范引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规章、守则、流程、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研究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如果缺乏对研究生自主自信与自发自觉的规范引领,容易给错误思想以可乘之机。但研究生自主自信与自发自觉在面对来自外部的规范引领时又极其容易产生防御心理,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引领要遵循研究生心理防御的发展机制,使研究生通过反向形成、合理化、升华、补偿等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将规范引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实现心理防御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尊保护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

自尊保护是指研究生出于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而抑制、掩盖或升华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想法的心理防御过程。出于自尊保护的需要,研究生会在心理上对来自外部的规范与要求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这就为规范引领的顺利实现带来了困难,但如果任由自尊保护发展而不对其进行规范引领,则可能会导致研究生为了排除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想法而做出与自己实际想法相反的行为,如表现出对某些规范的虚假认同,进而为与规范性引领相关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阻碍和挑战。因此,必须坚持规范引领。但研究生的自尊并不能使其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这就需要教育组织者和实施者巧妙采用各种教育方式,规避教育者传统“发号施令”式的机械教育方式,遵循研究生出于自尊保护而产生的否认、反向形成等心理防御机制的规律,引导研究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纠正和调整其对规范准则的错误认识和抵触心理,进而达到自尊保护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

2.专业自信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

专业自信是指研究生已接受了多年的教育,经历了长期的学术研究,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素养都有极高的自信,这种自信心让研究生拥有了更高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促进研究生朝着规范要求的方向自觉发展。但专业自信容易导致研究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产生自己已经具备“完全正确”的思想,不再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等错误观念,这就为规范引领的顺利实现带来了阻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规范引领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研究生专业自信这一突出特点,在理论引导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研究生的认知盲区、思想空白区,然后选用积极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研究生自我认知和情绪感知能力,引导研究生对认知盲区与思想空白区进行科学认识,进而克服由专业自信带来的认知偏差,促进研究生专业自信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

3.自主成长与规范引领的辩证统一

自主成长表现为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意识较强,在学习生活中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意愿、能力或特性行事。研究生的自主成长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自主成长的背后是研究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会对来自外部的规约产生一定的排斥,但二者并非不可调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研究生自主学习相关规范要求、自觉控制自身行为进而朝着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标准发展的规律,对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进行引导,对其自我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不断激发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并刺激与引导研究生将规范转化为自觉行为,实现在规范引领下的健康自主成长。 EROjn52cTDX3QpkegfRYAAskFvM0tFB0GKdSAK4fImEIVgA12E3PegbaRDOAYg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