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坚持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这一论断表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时期都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最根本的属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从根本上来讲,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事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党的奋斗是为了实现人民的伟大梦想。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人民观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精练概括,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在理论依据、价值追求和方法路径相统一,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基础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能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和整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而与英雄史观、宗教神学史观等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了界限,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精练地概括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推动历史进步的社会成员的总和”;群众则泛指人民大众,是一切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的总称 ;人民群众则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更准确地回答了推动历史发展、决定历史发展的到底是谁的问题。

首先,推动历史发展的不是作为“大写的人”的人类整体,因为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在这个层次上,马克思才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的观点,并把历史从神、观念和“超人”等唯心主义历史观中解救出来。但是,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时候,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作用,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作用,所以,如果仅仅说总体的人创造了历史,虽然也是唯物主义的立场,但却并没有回答清楚到底谁是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一问题。

其次,创造历史的也不是“原子式”的个人。个人之于历史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类历史是由无数个个人的历史汇聚而成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现实的人强调的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基础上的人。“原子式”的个人是创造历史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现实的人及其实践过程,就没有社会、没有历史,但个人并不是创造历史的主导力量,因为历史的运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整体实践的运动和发展,是由一个个“原子式”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共同构成的整体实践过程。因此,创造历史的过程是建基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上的“群体”的人的实践过程,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群体”的人。创造历史的“群体”的人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等,他们与普通个人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是创造历史的主导力量,而在于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小。

最后,唯物史观在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主导作用的人们和起到非决定作用、非主导作用的人们,从群体与历史的关系上,回答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即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人民至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主要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等等。其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既是最核心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他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就是由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整理后形成的。后来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再次明确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后来,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被写进党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直贯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不同的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论断,在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明确回答了“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一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全部利益,在人民面前,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党章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执政是为了人民,党的奋斗就是要实现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 。因此,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程就是为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历程,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历程。

另一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回答了“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即“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就是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为人民谋福利,而且“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人民性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这些论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并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三、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人民至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方法路径。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两个“一切”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一来一去”表明了具体的实践方法。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群众观点,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的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即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理论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没有系统明确地阐明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但在具体的革命和建设中,切实地践行着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也表明脱离人民群众是认识不到真实的现实的。延安整风在很大程度上整的就是脱离群众的“风” 。而且,毛泽东同志从正确的领导方法的角度对群众路线进行了表述,在他看来,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一表述,不仅把党的领导方法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联系起来,而且清晰地阐明了如何具体落实群众路线。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明确表述,并把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放在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继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生命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系统地表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本质体现、深刻内涵以及群众路线每个方面的具体落实措施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要“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要坚持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多下功夫,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具有可持续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注重民生,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即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不仅仅是与个人、总体的人相对的群体的人,还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且还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层面上完善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础,代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表明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党的群众路线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

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贯彻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历史飞跃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跨过一道又一道的坎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的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斗争,用无数鲜血和牺牲换来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群众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带领的中国人民,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可靠的力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构筑的精神谱系也根植于人民,由人民构筑、为人民而铸。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基,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之源,成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谱系和核心价值的源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锻造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的精神丰碑,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政治品格,从党的历史实践的精神凝练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7IXNqjseZOxulVXnbjp0zhy5fQ2S4ialtdgBj4tvg1nsSEwd8Iw4byNNp3d4gG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