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产业构成了科技创新的体系。科技创新要想实际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完整地经历这个全生命周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强是基础,技术强是核心,产业强是根本。当年,美国借助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东风实现崛起,依靠的正是产业革命的领先优势。当时,欧洲仍旧是世界科学中心,大多数科学技术的突破主要发生在英国和德国。但是,美国重视实用创新的社会风气、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以及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使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得以在美国实现产业化,美国因而可以超越英国实现崛起。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当今的中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美国面临许多相似的情况,在举国攻关抢抓核心科技突破的同时,更需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遇。
不论是从历史上大国更迭的经验来看,还是从当前大国竞争的核心来看,抑或是从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来看,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关键是看这个国家是否拥有强大的产业优势。科研强的最终落脚点是产业强。
先来看一看近代大国地位的更迭情况。自16世纪起,在欧洲,自然科学得到系统发展,在之后的近200年时间里,科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并未发挥实际的作用,而只是作为整个欧洲对抗神权的思想武器而存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前的欧洲内部,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后是荷兰,实现大国崛起依托的基本都是强大的海上贸易。培根帮助英国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英国因此掌握了大国崛起的秘诀。英国利用欧洲在科学上的突破,率先在蒸汽机技术领域完成了产业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掀起了全球工业革命的浪潮。
当时英国诞生了一批全球一流的工业企业,例如,克罗姆福德纱厂于1769年在英国诺丁汉创办,瓦特与博尔顿联合创办了索霍制造厂等。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依靠工业革命获得快速发展,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30%以上。
但是,英国崛起之后,开始将重心向金融领域转移,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德国和美国抓住机遇,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本国实现产业化,逐渐实现崛起。尽管当时英国仍旧保留着全球科学中心的地位,但是相关科研成果大部分在德国和美国落地产业化,最终导致英国国内产业空心化,也逐渐丧失了全球头号强国的地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大多诞生于德国和美国。如德国的西门子(1847年)、戴姆勒(1890年),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1877年)、通用电气(1892年)、福特(1903年),这些企业如今仍旧引领着全球相关产业领域的走向。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孕育的仙童半导体(1957年)、英特尔(1968年)、微软(1975年)、苹果(1976年)等企业,使美国在全球信息产业领域一骑绝尘。
19世纪初,全球科学中心仍旧在欧洲(以英国、法国为主)。德国 、美国的科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力不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美国两个国家高度重视科技的产业化,走上了“欧洲科学+欧洲技术+本国产业”的发展模式,充分借助欧洲的科学和技术来培育本国产业。当时,美国的技术基本来自欧洲。借助欧洲的原创技术,美国在本土实现产业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之后通过企业创新主体的牵引,组建本国的科研体系和应用技术研发体系,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闭环。
从当前世界竞争格局来看,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先机,以求未来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保持优势地位,世界科技强国一方面努力实现科研突破,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展科技的产业化工作。我国一方面在原始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开始集中力量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强国的落脚点在科技产业化,科研成果只有最终转化为强大的产业,才能实现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支撑。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恰恰是科研成果产业化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研进步举世瞩目。2010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近十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快速增加。不过,尽管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并且我国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产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我国丰厚的科研成果并未全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部署逻辑给予我国的启示在于,在着力部署科研的同时,科技产业化不可忽视。推动全球产业革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才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最终决胜点。未来,如何推动我国在科研上的突破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实践证明了这一逻辑。欧美国家依靠先发优势,几乎统治着全球内燃机汽车产业,其相对于我国巨大的时间优势、技术优势,使我国几乎没有赶超的可能。而我国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其产业化,加之有强大的市场体量支撑,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者。其实,全球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包括戴姆勒、福特、日产、马自达等,很早就已经掌握了纯电力驱动、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但受制于利益格局一直推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布局和落地,最终丧失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我国率先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产业化,绕过欧美国家在内燃机发动机技术上积累的优势,实现换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