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让科研与企业的现实需求相衔接

王田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
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

当前,全球正处在历史性的变革和动荡时代。一方面,科技的颠覆性发展正在推动社会形态变革、产业重组、生活方式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处在重新审视新时代底层逻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也直观感受到了国家的主导支柱性产业必须自主可控,特别是在半导体、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关键核心部件与材料等“卡脖子”领域,我们要有发展的主导权。不仅如此,中国未来要发展,必须积极拥抱并且掌握高附加值的前沿硬科技,率先培育出未来新兴产业及其生态体系,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引领全球新一轮发展。

如何应对当今时代的变化呢?必须要依赖科技创新。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党中央一系列顶层设计上的部署,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重构。科技创新既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又是迎接智能革命、能源革命、生物科技革命、交通革命的基础生态。

但是,科技创新如何高效转化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这是时下政府及工业界、科技界、金融界等各方面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且形势紧迫。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创新、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从全生命周期历程来讲,科技创新始于科学发现,成熟于技术突破,决胜于产业落地,高效推进于政策法规支持。科技强,最终要落脚在人才强、产业强、企业强、生态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难点,不仅仅在于如何厘清人才、科学、技术和企业之间的边界,更在于如何建立起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和流转通道。我有幸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工作,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创业之路的长期性、艰难性和不确定性。一般来讲,企业受制于商业等各方面的约束,无法长期不计回报地开展大规模基础科研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往往没有开展这些工作所需要的人才、资金、平台。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迫切需要从基础科研和技术发明中汲取营养。

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端与产业端始终按照自身的逻辑独立运行,两者之间没有形成面向问题解决的一致的价值目标和利益共享机制,导致科研供给与企业现实需求往往是错位和脱节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我国科研界与产业界、高校院所与企业、科研成果与实用工程产品之间深度融合、协同攻关、顺畅转化的体制、体系和生态还未搭建起来,大量科研成果无法基于利益共享高效导入企业中,由企业进一步进行试验和产品研发,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商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几年,中央层面的多个重要会议强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凸显了党中央和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态度。

《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是由其作者团队基于十余年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经验形成的一部著作。书中对科技成果转化诸多问题的分析,都是作者从真切的实践体会中凝练而来的;书中提出的各类转化要素安排,都是经过作者实践验证可行且效果明显的。米磊最早是做科学研究的,后来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事业之中,先后投资孵化了400余家硬科技企业,这些硬科技的来源大多是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作者这一双重身份本身就搭建起了科研与产业之间互动的桥梁,对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尝试从体系化建构的视角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历史顽疾,立足“科学—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宏大视角,审视科技成果转化诸多问题,从源头上将科技创新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不同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对转化的要素需求存在一定差异,而本书中所介绍的诸多要素大都是科技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另外,本书对相关要素的介绍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深入每个要素的内在机理,对各类要素的作用、现状与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如,科技金融部分全面介绍了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以及科技金融的演进趋势,精准识别出了我国科技金融早期资金匮乏的问题,并结合作者的实践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本书从系统性层面进行探讨的宏观视野令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浅。针对硬科技创新创业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科学家的创新是长板理论,而硬科技创业是木桶理论,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吸纳不同的优势互补的人才与资源组合。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完善的创新要素和生态支撑。任何要素的缺失,都将给整个成果转化或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难以逾越的鸿沟。在多年从事科研工作和推动技术产业化的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本书恰恰对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进行了翔实全面的论述,构建了一套契合科技成果转化本身特点的“人—机—料—法—环”创新生态体系,既包括思想层面,也包括体制机制层面,还包括机构、平台、人才、金融、政策等各个要素。

相信这部浸透着作者智慧和汗水的著作,对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体系建设、中观政策制定和微观转化路径,皆有很大的价值,科技创新链条上不同环节的工作者都能够从中获得一定启发。最后,作为同样长期从事科研和产业化的一名实践者,我真切地期盼我国的科研成果能够源源不断地注入产业之中,注入企业之中。中国应该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再到国家强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使我们的“腰杆子”能够硬起来,在更长远的未来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2024年4月 80KFlHpNU1JFOEjqHQBmaNS7xGtzvqs/WQoe/f0otbTpJEs7MQ3yhN3aqxbF4ex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