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句话摘自一本古老的通俗小说,看看它有什么问题。
我点燃一支香烟,叼在嘴里。
很明显,不是吗?动作搞反了。你应该在点燃香烟之前先把它叼在嘴里。这个句子这样写就成了一个减速带,让读者瞬间出戏了。
你的文章需要正确的顺序,这就是所谓的刺激和反应。
真正让我走上畅销之路的写作指导书是杰克·比卡姆(Jack Bickham)的《畅销小说创作》( Writing Novels That Sell )。在“刺激和反应”一章中,比卡姆解释说:原理很简单……当你给出一个刺激,你就必须给出一个反应。当你想要得到某种反应,你就必须给出一个能够产生它的刺激。遵循这个简单的模式,你将开始写出有意义的文字,并像火车头一样飞驰。
所以,不要这样写:鲍勃跌倒在地,听到了爆炸声。读者在看到刺激之前先看到了反应,然后必须回过头去理解它。应该这样写:鲍勃听到了爆炸声。他跌倒在地。诸如此类。
另外,反应需要靠近刺激,它们之间的关系才不会模糊。不要这样写:鲍勃听到了爆炸声。风和日暖,万里晴空,但乌云正笼罩着群山。他跌倒在地。
这是最基本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会弄错。但小的疏漏像打字错误一样在所难免。训练你的眼睛,在文章中发现并改正它们。
“复杂”的刺激与反应关系要麻烦一点。这种时候,读者需要知道一个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例如:
苏珊拿了信,走进屋里,大哭起来。
等等,我们错过了什么? 刺激 使她大哭起来。信里肯定说了什么。或许是她母亲刚刚去世的消息。无论是什么,都必须强大到足以引起这种反应。所以,你应该写一两行,说明苏珊打开一封信,读到这个消息(刺激), 然后 大哭起来(反应)。
另一种表现复杂的刺激与反应的方法是通过 内心戏。 比卡姆用下面的例子做了说明:
“辛迪,你愿意嫁给我吗?”乔问道。
辛迪用手中的啤酒瓶打了他。
除非你是故意要制造一个惊喜(这没问题。乔可以接着问:“嘿,你干什么?”然后辛迪可以回答他),否则你可以用内心戏来填补其中的空白。
(刺激)“辛迪,你愿意嫁给我吗?”乔问道。
(内心戏)这个问题问得她一愣。她祈祷这个时刻已经有两年了。但是现在,就在她接受雷吉求婚的同一天,乔终于开口了。这真是糟透了。她顿时火冒三丈。
(反应)她用手中的啤酒瓶打了他。我们还可以将这一原则扩展到需要主角做出反应的事件中。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不喜欢“起因事件”这个说法。你经常能从写作老师那里听到它,但你听到的东西往往是模棱两可或相互矛盾的。
有人说它是“使情节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事件。
有人说它发生在故事的开头。另一些人则说不是这样的,发生在故事开头的是吸引人的“钩子”,然后才是起因事件,它会让人物走上“叙事之旅”。
但我要说,情节中的每一个事件都应该引起一些反应,否则就不应该出现。
因此,出于结构上的考虑,我更愿意使用“乱子”和“不归之门”这两个词,前者发生在故事的开头,后者让主角进入“生死攸关”的第二幕。
在我写的每一个场景中,我都会牢记比卡姆和德怀特·斯温所说的“场景和后续”。这是更大规模上的刺激与反应。
当一个场景以“灾难”结束后(大多数场景应该如此),人物的情绪节拍大致遵循这样的模式:情绪、分析、决定。
就像生活一样,不是吗?妻子宣布她要离婚,离开家,砰的一声关上身后的门(灾难)。丈夫惊呆了,崩溃,困惑(情绪)。他想:现在我应该怎么办?他来回踱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思考他的选择——求她回来?请律师?杀了她?明天再去想这件事,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分析)。最后,他决定要怎样做(决定……引出下一步行动)。
从比卡姆书中学到的这一点让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自己小说的不足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从那以后,我的书开始畅销了。
反应节拍的好处在于其灵活性。当情绪非常强烈时,你可以多花些时间在上面。在很大程度上,你是通过情绪节拍来控制速度的。如果你想让故事保持高速推进,这个节拍可以很短——甚至只有一行内心戏。或者可以完全跳过这个节拍,只用暗示——我们将在随后的行动中看到人物内心发生了什么。
关键在于,你自己必须知道人物内心的这些步骤——情绪、分析、决定。然后,你可以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呈现它们。吉姆·布契说过,后续是哈利·德累斯顿(Harry Dresden) 这个人物受欢迎的关键。不止一位作家说过类似的话。记下来。
刺激—反应,场景—后续:这些是你小说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