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领导力”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情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高度情境化、复杂化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将领导力实践与提高企业绩效和利润的效率及效能相联系。 [1] 由于对企业利润和效益的强调,不论是学者还是管理者都倾向于把企业领导者提高组织经济效益的能力作为好的/有效的领导者的首要的或唯一的评判标准。遗憾的是,20世纪以来的领导理论的主流,包括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情境领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等,都未能足够重视伦理道德方面领导力的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不仅导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原有商业经营理念的深度思考。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的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知识的迅速增长、扩散,信息的高度膨胀,以及组织结构与管理对象的变化,对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冲击,导致了“管理理论范式的危机”。后福特制、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无边界组织、自我管理小组与平台型企业等组织模式日渐浮现,领导的对象已经从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变成了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新生代员工”“知识型员工”之间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界限的模糊,不断挑战着传统领导理论与思维模式。

一些研究者认为领导理论和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会受到社会传统、文化和地域的影响,具有某种跨文化的通用性和全球适用性,从而坚持准则式的研究路径(nomothetic approach)。 [2] 但以霍夫斯泰德为代表的许多学者都曾指出,文化差异在塑造组织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11.6万名IBM员工的文化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霍夫斯泰德从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以及不确定性规避四个层面进行剖析,结果发现:40多个国家可以形成数个迥然不同的文化群。后来,在心理学家迈克尔·哈里斯·邦德集中在远东地区研究的基础上,霍夫斯泰德又补充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短期取向维度。研究发现,相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华人社会(如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在文化价值上十分相似。基于文化维度研究的结果,霍夫斯泰德与邦德质疑了将美国式管理置于与其不同的文化(比如中华文化)中,必然产生“橘逾淮为枳”的效果。 [4] 领导方式亦如此,领导者选择何种领导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反映出其所处的文化脉络,而非完全由个人意志或某种普遍的模式所决定。通过对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德国、日本、新加坡等12个国家的15000名企业经理人的调查,学者汉普登-特纳和特龙佩纳斯发现各国企业经营管理和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深受其母国文化的影响。他们指出,各国企业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都各有其“独特的价值观”,“然而在人们背后推动财富创造的道德价值观又从何而来呢?来自那个社会的文化”。 [5]

随着对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反思与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华人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开始反思、检讨以往对西方领导理论的盲目追随,意识到华人社会在文化、价值观上与西方有很大差别,将西方文化中发展出来的领导理论生搬硬套到华人群体中,不但无法客观反映华人领导方式的真实面貌,也忽视了其独特而重要的内容,甚至会在实践中歪曲事实。 [6]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华人社会与组织,探求其独特的文化基因。

类似地,在领导力的道德含义方面 [7] ,一些研究表明,关于什么是伦理型领导力,其一般性内容可能是普遍的,但实际在不同的文化中它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8] 比如,通过对亚洲、美国和欧洲领导力的比较研究,雷西克等人指出,虽然中国的领导力实践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在很多情况下,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仍然根深蒂固,并在实践中保留了普遍的影响。 [9] 在另一项实证研究中,冯·韦尔齐安·霍伊维克发现,中国员工认为西方人编写的道德规范“太过于西方”,因此对遵守这些陌生的规则感到不安。 [10] 关于文化间深层差异对实践影响的发现,让学者们不得不去重视和思考发展本土的伦理型领导力模式。

因此,一方面,原有组织范围内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命令、控制等传统领导方式正逐渐丧失原有的效力,这种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领导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文化、伦理原则、价值观和愿景等一系列“非刚性”的领导和管理方式以及“地方化”的领导理论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这都为“伦理型领导力”模式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十年来,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世界量级的大型公司。在2020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有124家(2019年为129家)企业位列其中,而美国为121家(2019年为121家)。例如,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都在前十名之列。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深入发展,加之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国人前所未有地接触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并进入一个动态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全球商业环境,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改革刺激了国人对物质财富和利润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原有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正在日渐被“利益趋向”的观念侵蚀。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也付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代价。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大批不道德商业行为,如食品安全丑闻、环境污染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等。 [11] 和西方的商业恶性事件一样,这些不道德商业行为所揭露的,正是企业组织的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根源性弊病,即仅以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在这些恶性事件背后,组织领导者对组织所持有的不道德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并不是说之前中国企业组织的领导者都是有道德的,而是说利益导向导致了这种经济伦理丑闻的迅速增多。领导活动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是特殊的,它决定了组织战略的决策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以“领导”和“伦理”为聚焦点来系统探索中国的组织管理问题是合情合理的选择。在中国,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转型带来了商业伦理问题的困境,对伦理型领导的需求尤为迫切。鉴于“组织”概念比较宽泛,且本人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本书主要聚焦于讨论商业领域和商业组织的伦理型领导力建构。

虽然近十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不少关于伦理型领导力的研究,但仍然非常有必要通过诉诸中国传统的和本土的智慧在中国建立一种伦理型领导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伦理社会,具有丰富的领导实践,但我国学界目前对于伦理型领导力的研究大多受西方学术传统和研究模式的影响,没有真正从本土伦理传统入手去塑造适合中国情境的伦理型领导力。 [12] 张笑峰和席酉民认为,因为伦理型领导的起源中有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借鉴,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华人组织中可能存在的伦理型领导行为,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根源,这样就可以丰富由西方发展起来的伦理型领导力理论的内涵和相关研究。 [13] 原理认为,儒家的德性伦理可以帮助构建我国本土的伦理型领导力,在组织内外实现各种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14]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儒家伦理思想,在古今、中西的融通中,寻求其在现代组织领导研究中发展的契机。

儒家思想素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和认识历经若干重大的变化。18世纪以来,“进步”成为西方现代化的一个中心观念,按照“进步”的观点,安定静止意味着落后,黑格尔批评中国文化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国从来没有进步过。在20世纪初期,儒家思想被等同于中国封建文化,受到了激烈的批判,甚至被全面否定。经过一系列激进的思想文化批判和社会政治革命,儒学被迫从孕育它的社会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了余英时所说的“游魂” [15] 。但在今天,西方文化已经不能简单地以“进步”为傲,其危机恰在于“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与物质上的进步相伴的是精神上的堕落。 [16] 如今,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繁荣稳定,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儒家思想的地位被再度提升。

关于儒家思想与商业的联结,马克斯·韦伯曾经有个著名的观点,即认为儒家思想由于不提倡理性化的“经济训练”而阻碍了东亚的资本主义发展 [17] ;列文森也认为,现代文明的特征是科技化和专业化,儒家官僚的业余理想(amateur ideal)不适合培育专业技术型人才,不适合精密的现代经济体系 [18]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东亚经济的崛起归功于儒家思想,比如成中英就提出“转化儒家伦理因素”是推动东亚现代化的精神支柱与行动的能力。 [19] 近年来,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应用,尤其是其在商业管理领域的现代转化和价值的热度被再次提高,儒家思想对商业的影响,尤其是关于其对商业伦理的影响的探讨成为重要话题。

儒家思想并非一种封闭的伦理体系,实际上,从先秦儒家到宋明理学,再到新儒家,它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将“儒家思想”简单地等同于“中国文化”的思路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家思想本身的发展变化。鉴于儒家思想的复杂性和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本书所谈论的儒家思想主要限于先秦儒家思想,这更接近于儒家思想的本意,避免了主要思想内涵的混乱不清。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中国必须在自身的文化情境下发展和阐述本土适用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因此,目前在中国,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建立一种文化上连贯的本土领导道德话语。本书旨在更加明确那些与中国商业领导的道德行为有关的儒家伦理内容,希望通过建构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中国本土伦理型领导力模式,有效应对商业伦理问题。

本书展示了儒家关于个人和集体美德的独特思考方式,并提供了一个关于伦理型领导力的中国视角,对儒家德性伦理及其作为构建中国本土伦理型领导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儒家德性伦理为基础的伦理型领导力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和社会现实要求,注重个人美德,用道德价值权衡经济利益,并在组织中充分发挥道德示范作用。本书希望发挥儒家伦理价值在中国当代商业伦理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使儒家德性伦理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提供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

[1] Nahavandi A.The art and science of leadership.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2000:XX.

[2] House R J,Wright N S,Aditya R N.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a critical analysis and a proposed theory//New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7:535-625.

[3] 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London:Sage,1980.

[4] Hofstede G,Bond M H.The confucius connection: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88,16(4):5-21.

[5] 汉普登-特纳,特龙佩纳斯.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徐联恩,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6.

[6] 郑伯埙,周丽芳,樊景立.家长式领导:三元模式的建构与测量.本土心理学研究,2000(14):3-64.

[7] Chen C C,Lee Y T.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China:philosophies,theories and practic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8] Resick C J,Hanges P J,Dickson M W,et al.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endorsement of ethical leadership.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3(4):345-359;Yang C.Does ethical leadership lead to happy workers?: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thical leadership,subjective well-being,and life happiness in the Chinese cultur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4,123(3):513-525.

[9] Resick C J,Martin G S,Keating M A,et al.What ethical leadership means to me:Asian,American,and European perspective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101(3):435-457.

[10] Von Weltzien Høivik H.East meets West:tacit message about business ethics in stories told by Chinese manager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74(4):457-469.

[11] Yan Y X.Food safety and social risk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12,71(3):705-729;Ip P K.The challenge of developing a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8(1):211-224;Wang L,Juslin H.The impact of Chinese cultur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harmony approach.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8(3):433-451.

[12] 胡国栋,原理.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德性领导理论的本土建构及运行机制.管理学报,2017(8):1114-1122.

[13] 张笑峰,席酉民.伦理型领导:起源、维度、作用与启示.管理学报,2014(1):142-148.

[14] 原理.基于儒家传统德性观的中国本土伦理领导力研究.管理学报,2015(1):38-43.

[15]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29.

[16] 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3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

[17] Weber M.The religion of China.New York:Free Press,1951:237-249.

[18] Levenson J R.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a trilog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19] 成中英.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1998(2):14-22. oac9Ozfm+UiV8fJymPnVpm8FecwNdRtDsUjrhTBoNr6hd0TRE7agIku60KY2D54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