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哲学这门有2600多年历史的学问总是在古老的根脉上绽放面向时代的思想芳华,体现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轴心时代的很多哲学问题至今令人深思,并未作为古典的认知遗存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伴随着新问题的涌现而产生的新思不断生成。这使哲学作为思想的事业总是体现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她不仅厘清和丰富了思想的发生与演化的图景,而且着眼于解析时代的重大问题。哲学概念只有当指向明确的问题时才是有效的,哲学命题亦应经过体现问题意识的论证并得到明确表达才有被认可的价值。作为思想的思想,哲学的性质和机制具有彻底的特征,这样的思想以面向思的事情把握事物的根本,赋予生命新的意义。

哲学研究具有明确的时代性。哲学家在书写其新思时总要面对所处的时代,马克思自青年时代起就论证其所处时代的问题的谜底,在揭示资本逻辑的过程中从科学和价值两重维度回答时代的问题,力求体现用彻底的方式展现哲学实践能力的明证。其实,哲学在任何时代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这种重要性的把握基于走向历史深处且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理解。哲学思考以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知为前提,总是与古为新,围绕新时代的新技术和新问题而展开新思,从中探究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不确定性中把握好的可能性。这样的新思给人以深深的激励,因为真正的思想触及时代的根本问题,将人的生命处境理解得深邃而透彻。

正是因为哲学具有这样的思想力量,我们在面对很多复杂难题时,总能保持一定的乐观和自信,或者周遭总有某种声音提示我们,哲学可以被用来解决困扰我们的难题,原因大概在于其意为“爱智慧”,总是让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概因于此,我们在走出物质匮乏的年代后,不愿陷入某种浮泛无根的生活或浅薄无聊的兴趣,而要在精神生活中寻求实体性内容的必要性,通过掌握生活世界中的理念而确认实存,并使之青春化而促进哲学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研究所运用的知识有助于理解生命本质以及生活世界的前沿问题,她内蕴着思想和爱智慧的规定,基于常识而超越常识。哲学知识体系的生成因而基于严格的学术训练,基于面对时代问题的严肃思考,固然体现为深奥而抽象的思想图式,但它始终植根于生活世界,否则就会遭遇失语甚至自我放逐的境遇。

哲学研究是基于现实而面向未来的。哲学所具有的乐观和自信不仅仅在于其历史久远,更在于其植根于生活世界表达爱智慧之思;哲学思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想明白”,更在于运用其解决问题的精准有效,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关于哲学无用的诘问大多与其能否解决问题的认识有关。一名学生曾在课堂作业中这样写: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哲学书,懂得那么多哲学道理,为什么在面对很多实际问题时经常感到困惑和迷茫?这个问题当然与其对哲学理解的程度有关,重要的还在于能否将哲学道理运用自如。很多朋友听了一节哲学课,感受到哲学思维的深邃和曼妙,便寄望于尽快掌握哲学的精华,甚至获得一劳永逸的能力,恐怕绝非易事。这里涉及掌握哲学思维方式的程度,运用不自如尚属于对哲学不深知,深知之后应有运用的自觉,知行合一,方能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保持思想的定力。

仰望哲学的星空,或置身于哲学的殿堂,从事哲学基础理论与经典著作研究往往会有新的发现,进而阐发哲学史上很多概念、范畴和命题的新义,在面向时代问题的探索中获得哲学观念的发展。哲学是常为新的,这样的新思体现为明确表达和辩护,具有一定的自我规定性。它要通过区分和澄清内在结构的诸部分来理解某种概念,也要将不同的概念聚合为统一的思路,因而分别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哲学研究往往开始于“我注六经”式的解读和阐释,而后渐至“六经注我”式的思想创造,在某种概念框架和知识图式中展现意义世界,确认我们时代的本质性的事实,进而呈现某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气度。这种重塑自我信念的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很多大学新生在哲学课堂上会更新一些原有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往往经过怀疑、反思而形成自我意识。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说:“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并去除,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一名严肃的哲学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坦然更新旧思,“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正是出于对真理、正义的认同,以及对智慧恒久的爱。

哲学研究源自主体的内在之思。这样的思考必然具有某种风格,带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一位前辈学人曾与我说过,哲学研究大体可以同农业生产相类比,她不同于某种团队作业,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大哲学家与同时代人有很多交谈,但他们的研究是独立完成的,这往往不需要数据采集或共同实验,而是一种独立的思想创造。这样的思想创造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对每个行业的从业者几乎都是有益的,所以很多行业的精英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都喜欢从哲学角度表达一些感喟或做出深刻的经验归纳乃至形成规律性认识。今天,面对很多实际的思想领域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个体的思想创造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方式。我们希望从对话的角度促进思想的交融,为此开设了一些哲学对话课,得到很多学生的认可,也希望以笔谈和论丛的形式增进学术共同体的交流,这未必是一种机器化生产,但或许可被视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探索,其目的在于缔结现代思想的果实,滋养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面向未来的反思的哲学必然具有某种想象力,也会形成某种风格,在演绎与归纳中表达哲学研究者所关注的事情的意义。哲学研究固然要专注于微观的具体领域,但应从大问题和真问题出发,做出有效论证。我们总要思考为什么做出某个决定,生活对自己是否公平,为什么至爱亲朋与死亡不期而遇。我们面对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时,总会涌现一些内在的思考,希望从中有所深省。不同天资禀赋和不同成长环境的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差别是很大的,这就需要论辩和进一步反思,从中确认什么是我们在生命中不可失去的,我们执着地相信的东西是否真实,我们所经历的生活是否如同一场梦境,善恶的选择与命运有何关系,如果生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度过。

行文至此,读到我的同事朱锐教授在微信朋友圈表达的感喟:“学哲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我不再恐惧死亡”,“哲学告诉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每次见到他,都能为他的达观和热情所感染。他身患重病,多次住院化疗,遭受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始终保持对哲学前沿问题的关注,在讲台上展现思想的生命力。面对同事和学生,他始终微笑着,没有悲伤和畏惧。在对他深表感佩的同时,我深感思想通达生命的本质。哲学让人了然生死,在向死而生的途中超越自我,因而学哲学就是练习死亡,这是来自生命深处的豁达,深切表明哲学家对这个世界的深爱和勇气,表明对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践行,表明对自我和世界的信念,而未经审视的生活终究是不值得过的。

哲学研究表明一种主体性的尊严不是可有可无的。哲学之所以被视为众学之根本,是因为她塑造了精神的尊严。这让我们追问生命的意义或做某件事情的时代价值,在哲学研究中表明捍卫尊严、追求正义的明德之道。我们要确认生命的有限和存在的真实,明确我们在追问生命的意义时,到底指向什么。我们所做的决定是否遵从自己的内心,这涉及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问题,我们所熟知的很多道德原则在面对同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事实时可能会出现矛盾,从中可见当代哲学问题的复杂性。为此,必须以来自新的时代环境的思考来解析这些问题,而我们所做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为一项思想的事业。

窗外绿意盎然,到处都是生长的讯息。我们策划的这套“哲学新思论丛”即将付梓,其中每部著作的作者都是我的年轻同事,他们对很多哲学前沿问题的理解颇具深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等领域所做的思考反映了“哲学新思”的发展,读之仿佛听到思想拔节的声音,清新而悠长。因而,这套论丛将定格一些哲学思想发展的印记,也将反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科发展史的新进展。同时,我们也希望这套体现哲学前沿问题“新思”的论丛能使热爱哲学的读者朋友感到开卷有益。

臧峰宇
2024年4月
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SLNw+3qBs2jwqjGjF20VOfXvYAw1Zm1F4tll2/L+P+Cezf4GhY4fIqe4vU1/a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