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大护卫,永葆女神魅力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33岁的罗子君是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主妇。她在毕业后,就做了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孩子8岁了,接送吃饭都有保姆照顾。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女人,不用面对工作压力,丈夫陈俊生英俊能干,儿子也乖巧懂事。她把婚姻和家庭视为全部,结果结婚10年,丈夫有了婚外恋,两人以离婚收场。

中国有“夫唱妇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嫁给你,我就是你的人了,我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只为成全你。古代和现代也有很多所谓的“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但常见的故事结局是,女性被迫放弃了工作,放弃了事业,失去了自己,成全了男方,当男方成功之后,爱情不在了;或者女性自愿把所有的希望、未来和情感都倾注到男方一个人身上,男方没了,她宁愿去死,男方不爱她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罗子君就是这样的代表。那我们是否应该只谴责陈俊生负心?女性到底该不该“为爱失去自己”?

其实,“我养你”是最温暖的承诺,也是最危险的承诺。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身上,那在爱情中犯的最大的错就是沦为对方的附属品。在爱情中要不要沦为对方的附属品?为了对方该不该失去自我?著名诗人舒婷有这样一首诗,叫《致橡树》,讲述了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人的观点是什么呢?如果我爱你,我必须和你并排站在一起,而不是维持像藤缠树这样的一种关系。诗人没有指出如何做才能并排站在一起,我们可以从爱商的角度看一看,一个幸福的女性,应该怎样处理“我与你”的关系。你为什么总担心失去爱的人?这是因为你爱得太过了,失去了自己。一旦失去了自己,你爱的也必然失去!

一个有爱商的女性不会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关系,而是要依靠情感独立、经济独立,以及永远升级的外在美丽和内在魅力(见图8)来保持自己生命的色彩。

图8 四大护卫,永葆女性魅力

第一,需要情感独立,即要有精神人格。 情感独立是指生命的色彩是丰富的。人如果没有精神人格,情感不独立,就容易把所有的幸福都建立在另一个人身上。一旦那个人有变,情况就会变得不可控。从男人的角度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通常都喜欢小鸟依人型的。但对女人而言,依人是有度的,小鸟失去了飞的能力,那还能叫小鸟吗?

比如,有位女士,人相当不错,这些年把自己的一切都放在了丈夫的身上,丈夫去世之后,她就一蹶不振了。她就没有做到情感独立。

第二,需要经济独立,即要有物质人格。 不一定说要赚大钱,但是要做到起码的经济独立,能够养活自己。不能把自己的物质需求建立在别人的供养上,否则永远独立不起来。

第三,需要外在美丽,即要有形象人格。 一见钟情,其实就是形象人格影响力的表现。在大前研一和渡边淳一的一些书中,男人一见钟情往往就是从第一眼开始的。女性一定要保持外在形象的美丽,哪怕是已婚女性,也不要认为形象是可有可无的,只把形象看成一块敲门砖是不行的,它永远是你生存的一个支柱。

第四,需要内在魅力,即要有气质人格。 有些女性外在的形象很好,一旦近距离接触,就会发现有些索然乏味,没有内在的魅力。绣花枕头一个,没有内在魅力,也是不行的。

如果一个女人有了这四大护卫,她的生命就会坚强起来,更重要的是,她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个人的生活就由黑白片变成了彩色片。无论生命中发生任何变故,她都不会害怕。

而且有了这四种人格支撑的女人,男人会更爱她。因为作为附属品的爱,最多是珍爱。女人生命中有了四大护卫,就像生命的大厦有了四大支柱,男人这个顶梁柱就只是锦上添花,即使顶梁柱有一天撤走了,女人也能够独自支撑起自己美丽的生命。

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这四大护卫做一个测评,画出线条来,如图9。图9中这位女士的精神人格为1分,物质人格为2分,形象人格为5分,气质人格为3分,说明她很漂亮、很出众,形象人格、气质人格都很不错,但是在情感独立和经济独立方面有欠缺,将来也会最先在这两个方面出问题。只有1分、2分,免疫力不够。这就有“招渣”的可能,也是产生悲剧的诱因。

图9人格测评

其实,画出线条之后,这位女士就已经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了,接下来就要提升精神人格、物质人格。具体怎么做?我们后文会讲。 pkHPFHxILXUxbK+WcNSjJgpt2bCecfTOXLK0E1C2pwJfzOIZIcKdSHY2J/kO/o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