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关于这本书

本书的写作,源于2016年在武汉美术馆举办的“心有灵犀——徐冰的硕博研究生作品展”。此次展览作为“心有灵犀”系列展览的第三站,展示了徐冰的13位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在这一过程中,我作为策展人之一,不仅接触和整理了大量徐老师在教学方面的材料,同时也在展览筹备和实施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严谨缜密的工作方式,亲身感受到他对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尤其是在展览画册的编撰工作上,徐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他逐字逐句对文字内容进行修订和校正,经常工作到深夜,我常常在第二天起床后收到他凌晨发出的修改意见。最终,在各方努力下,画册的编写和设计工作得以按计划完成。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画册并没有正式出版发行,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并产生影响。2017年11月,“心有灵犀·雁渡寒潭不留影——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作品展”在诚品生活苏州开展,我与策展人段少锋有过多次深入的交流,我们都认为应当把这本书的写作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出版一本有深度、有内容又别开生面的关于徐冰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著作,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徐冰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成就已无须赘言。而作为教师,他在艺术教学上的思考和实践也伴随艺术创作同步进行。自1981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之后,徐冰就开始了在艺术教学上的探索。在国外十余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让他能够以更加全面、冷静、客观的态度和角度观察东西当代艺术和艺术教育各自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2008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之后,他将这些经验和思考融入实际工作,并体现在了行政管理、日常教学、展览策划和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等方面。徐冰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对其教学思想和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观照今天的艺术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本书的写作,还有以下几点考量。

首先,当代艺术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出现了很多变化。新科技时代、国际秩序与格局、社会发展、艺术的更新与变异等都是新时期中国艺术教育的驱动力。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都将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回应时代主题,并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艺术教育改革,是摆在每一位艺术教育者面前的课题。本书力求从个案的角度入手,呈现徐冰在艺术教育方面四十年的探索路径,提供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参考坐标,补充和拓展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维度。

其次,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并不等同,但却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方式。艺术创作带有个人印记和风格,而艺术教育则是面向他人和全社会的。但是,作为师者的艺术家,其艺术实践毫无疑问会影响他(她)艺术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微妙而又不易掌握的平衡。我们想探究徐冰如何处理艺术实践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创作的思维与主张融入教学之中,并从多个角度呈现一位卓有建树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教学时采用的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视角。与此同时,在导师的影响下,学生是如何进行具有个人独特面貌的艺术创作的,亦是本书关注的焦点。

再次,如果书中的观点和内容,能够引发人们对于当代艺术教育的思考并且在教学中得到实践和印证,那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徐冰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是一个生动、有价值的个案,但显然并不能代表当代艺术教育的全貌,也是无法被复制的。我们在书中所记录的是一条卓有成效,同时又在不断拓展中的线索,是一个有价值的参照系,但并非我们企及真理的唯一方法。这不仅是因为教学者本身具有独一性,也因为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且鲜活的个体,更因为艺术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但是,尽管徐冰的教学实践绝不是当代艺术教育的不二法门,尽管个案都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同,但艺术教育永远有规律可循,而这样的规律一定是建立在不同路径多样化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每一位艺术教育者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大家从不同方向共同探索当代艺术教育的规律与方法,这的确是让人兴奋和期待的伟大事业。

必须强调的是,本书并不是一本针对当代艺术教育的教材,也不是一本纯理论性的著作。书中的内容不是教大家如何去“做”,而是讨论“做”的方式。除此之外,我们期待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当代艺术褪去其在大众想象中的神秘面纱,消解人们对其晦涩、难懂和不易接近的刻板偏见,回归她本来应有的美好、亲切的样貌。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营造出教学课堂生动而又活泼的现场氛围,让大家感受到思维交流和碰撞带来的火花和灵感。面对用文字构建出的教学现场,我仿佛又回到了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畅聊艺术的学生时代。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到大家的真知灼见,感受到思维交流和碰撞产生的火花。存在于这些场景中尚待提炼的思想和方法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了当代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也时刻提醒我反思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得失。在此,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想分享一些感受。

艺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既有共性,也有其客观和应当被尊重的特殊性存在。比如徐冰曾谈道:“‘技法’‘形式’容易说清楚,而艺术的核心部分却是难以量化的。所以,学院最容易陷入孤立地研究艺术形式和手法的教条中,把艺术研究局限在量化的形式、流派、材料中,导致从根本上抓不到艺术的核心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流派的解读,大可按照教材中的总结照本宣科,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否真的通过文字就能解释清楚?视觉艺术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它填补了我们的内心感受和文字表述之间存在的鸿沟,如果对作品的阐释和理解能够百分之百完全用文字代替,那么视觉艺术的价值又在何处?同理,对学生艺术实践和研究的具体指导,往往很难套用现成的理论,无法通过严谨的论证和推导完成,有时需要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中,引导其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这既是艺术教育的特殊之处,也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

由此也引申出今天艺术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当代社会的变化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点和技术的传授已经不再是学院艺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应变力和行动力。而培养具有思辨、执行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回应现实主题的艺术家、设计师、理论家等各类艺术工作者成为我们的教育目标。知识点和技术可以靠传授甚至自学来完成,但其他能力是无法用传统的方式“教”出来的,其实它们已经像种子一样蕴含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体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并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启发和唤醒。显然,“教什么”和“怎么教”涉及当代艺术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每位教学者的工作都如同盲人摸象,只能触及真相的某一部分,但将碎片拼凑起来也许就能让我们隐约窥见其全貌,这也是本书期待和大家讨论的。

徐冰在“心有灵犀”系列展览的前言以及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谈到自己和同学们的关系:“尽管我与他们是教与学的关系,但我心里清楚一点,这就是:我实质上不如他们,因为他们比我年轻。在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上,对未来趋势的认可度上,以及生理的适应性上,他们一定比我强。他们代表未来。这是生物层面的,是进化的本能。这真让人羡慕。”

在教学中,师生以一种平等、自由的方式畅谈艺术,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徐冰很少会对学生创作实践的问题提出具体意见,他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将对作品得失的总结上升到探究艺术的本质问题,学生不仅会感受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也会意识到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的思维与方法的不足。与此同时,大家也会据此展开讨论,其中不乏意见的交锋和思想的博弈,正是在这样教学相长的环境中,生动的灵感和有趣的想法方能慢慢露出棱角。

在平时的课程和与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也常常听到学生提出的精彩、有趣且充满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的想法和点子。必须承认的是,尽管稍显稚嫩,但很多主题和视角相当新颖,往往触及我的知识盲点,同时也给予我很多启发。这迫使我不得不在指导他们的同时,克服对知识和学习舒适区的依赖以及对新生事物本能的警惕和排斥,用理性和更加开放的态度接纳和学习那些不断涌现的新概念。在此,“教”与“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校园里的每个夏天都是迎来送往的热闹季节。七月,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九月,又会有一批更加年轻的孩子成为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他们会带来更新、更具独特性的思维方式、认知维度和知识结构。这些孩子如同一个个宝藏,等待被挖掘和引导的同时也给予教师不断向前的动力。这是艺术教育能够永葆新鲜活力的基础,也是我们热爱这项事业的原因。

对一位艺术教育者的教学思想进行研究,需要从其教学方法、文字和成果等多个方面切入。在写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徐冰老师大量的文本素材,包括文章、采访、讲座和录音。每当我觉得书中某一部分已经接近完成时,往往又会从新找来的素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徐冰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的范例,也是一个不断生长完善的系统,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是没有止境和边界的。

艺术到底能不能“教”?当然是可以的。自古以来先贤们不断总结艺术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并将其提炼为经验,今天学院里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都是延续前人为我们探索的道路。但有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又似乎不是那么确定,艺术教学和艺术实践一样,鲜有亘古不变的准则和公式,固有的套路与方法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变化时往往会失效,需要不断修正和调整。艺术又应该如何去“学”?艺术教育过程中知识和技术传授的功能正逐渐被互联网的发展所取代,全方位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进入学习的过程。“教”与“学”之中有时候也许需要禅宗公案中所记录的“当头棒喝”或是“拈花微笑”,才能让人从旁敲侧击的迂回中顿悟出真理。作为徐冰的学生,我更多的是通过他的作品、文字、行为和思想来体会并摸索自我发展的路径。他像一座高峰,即便静静不语,也已在岿然不动中标明了方向和高度,指引我们努力前行、攀登甚至超越。

2017年12月,名为“徐冰”的展览在武汉合美术馆开幕,这是徐冰回国后在国内举办的第一场大型个人作品展,展示了他多年艺术探索的成果。恰恰在一个月前,“心有灵犀——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作品展”在苏州诚品书店(诚品生活苏州)展演厅启动,展览用文献和作品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徐冰的教学现场,并配有多场公教活动。在那之后,师门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和展览不断呈现在人们眼前。老师和学生们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时空交相呼应,共同实践艺术理想,探求艺术真理。这也许就是中国艺术教育一代一代传承延续、生生不息的象征吧。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得到了徐冰工作室、诸多同学师友和艺术院校及机构的帮助,有的图片难以找到确切的拍摄者,敬请谅解。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徐小鼎 EkxJjBan3aaisfqudzIBwsPD11CUwzrWubqbulr17/sW52B8etfeQTHswalHfd2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