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多层板工艺

3.2.1 层压多层板工艺

层压多层板工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层板制造技术,它是用减成法制作电路层,通过层压→机械钻孔→化学沉铜→镀铜等工艺使各层电路实现互连,最后涂敷阻焊剂、喷锡、丝印字符完成多层PCB的制造技术。目前,国内主要厂家的层压多层板的工艺水平如表3-1所示。

表3-1 国内主要厂家的层压多层板的工艺水平

续表

3.2.2 HDI印制板工艺

1 . HDI 印制板的结构 [23-24 ]

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高密度互连)印制板,简称HDI板,也称埋盲孔板,是一种高密度互连多层印制板,每面每平方厘米平均有大于或等于20个电气连接设计的印制板,且设计的最小导体宽度与间距小于或等于0.10mm,(机械或激光)导通孔径小于或等于0.15mm,层间连接有埋孔和/或盲孔。

HDI板按结构分为芯板积层和任意层积层两大类,如图3-1~图3-3所示。图3-1和图3-2是芯板积层HDI板,其命名为 n + C + n n 为积层数, C 为芯板层数)。图3-3是8层的任意层积层互连(全积层,Any Layer)HDI板。

图3-1 1+4+1 HDI板结构示意图

图3-2 2+4+2 HDI板结构示意图

图3-3 任意层积层HDI板结构示意图

在HDI板中,埋孔(Buried Via)是指埋置于印制板内层间,未延伸至表面的导通孔。盲孔(Blind Via)是指仅延伸至印制板一个表面,而未连通另一表面的导通孔。

叠层导通孔(Stacked Via)是指在积层导通孔上再叠加上一个或多个积层导通孔,实现三层或更多层之间电气连接的导通孔,如图3-4所示。

跨层导通孔(Skip Via)是指穿过不需电气连接的积层,实现不相邻层电气连接的导通孔,如图3-5所示。

图3-4 叠层导通孔

图3-5 跨层导通孔

相比普通刚性板,HDI板对盲埋孔的孔壁铜厚要求是有别于普通导通孔的,通孔、埋孔和盲孔的孔壁最小镀铜厚度应符合相关工艺要求的规定。

盲孔填铜凹陷度(Dimple of Copper Filled Blind Via)指HDI板的微盲孔采用电镀铜方式填孔,其填铜深度相对于盲孔表面形成的下凹深度,如图3-6所示。

图3-6 盲孔填铜凹陷度

树脂或其他非镀铜材料塞孔时,填塞深度应当不小于填充孔深度的60%。当表面无电镀铜覆盖时,填塞凹陷和凸起应当在±0.075mm,或由供需双方商定。当表面需要盖覆电镀铜时,填塞平整度的凹陷应当不大于0.10mm,凸起应当不大于0.05mm,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2 .HDI 印制板的设计要求 [25-26]

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组织制定的《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技术规范》标准(CPCA标准T/CPCA 6045—2017)于2017年8月30日正式发布,HDI板的性能和鉴定规范,包括设计要求、品质要求、测试方法、包装和储存等几个方面,适用于积层法和其他工艺制作的HDI板。

HDI板较常规的PCB设计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埋孔和盲孔代替部分通孔的互连,同时采用更细的线宽和更小的间距,使PCB的布局和布线空间利用得更加充分。对于初次接触到HDI板的设计人员,为了更加合理地规划元器件空间布局,更加游刃有余地切换盲孔、埋孔、通孔的应用,更加精细地分配信号线的空间分布,必须了解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① 传统的PCB的钻孔由于受到钻刀影响,当钻孔孔径达到0.15mm时,成本已经非常高,且很难再次改进。HDI板采用激光钻孔技术,钻孔孔径一般为3~6mil(0.076~0.152mm),线路宽度一般为3~4mil(0.076~0.10mm),焊盘的尺寸也可以大幅度减小,所以在单位面积内可以实现更多的线路分布,所谓的高密度互连由此而来。

② 在HDI板中,无论是通孔和埋盲孔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孔径比。传统的PCB孔径的加工,一般采用机械钻孔,通孔孔径大于0.15mm,板厚孔径比大于8∶1(特殊情况可以做到12∶1甚至更大,但是为了保证良好的成品率,一般采用8∶1)。而激光钻孔由于受功率与效率的限制,镭射孔的孔径不能太大,孔径一般是3~6mil,推荐使用4mil,电镀填孔的孔深孔径比最大1∶1。

③ 如果优先考虑PCB生产成本,同网络盲孔的扇出要与焊盘间距保证3.5mil以上,极限值是3mil;同网络埋孔与盲孔、盲孔与通孔、埋孔与通孔的间距大于3.5mil以上,极限值是3mil,不同网络的孔和线的间距大于4mil,极限值是3mil,但是孔与孔、孔与盘、孔与线之间不推荐同时采用极限值;埋孔虽然和焊盘没有直接相连,也尽量避免打在焊盘下方,尽量打在空区域;线宽优先选取4mil以上,线到孔、线到盘间距优先选取4mil以上,极限值均可选取3mil,但是不能同时选同为3mil。这里给出的是常规生产推荐的极限值,特殊情况下可以做得更小,但是生产成本会增加很多。

④ 如果优先考虑信号质量,盲孔可直接制作在焊盘上,BGA区域如果担心盲孔制作在焊盘上影响BGA焊接,可考虑盲孔与焊盘相切扇出。

⑤ 由于使用了埋盲孔,阻抗连续性较通孔差,因此对有阻抗要求的信号,尽量减短焊盘与盲孔、盲孔与埋孔之间的引线长度,并保证其信号上下平面尽可能完整,在换层之处适当增加地过孔,对阻抗的连续性是有帮助的,接地孔采用相应的埋盲孔,避免通孔,主要是因为一个通孔会影响所有层的信号返回路径,而埋盲孔的一端是止于一个金属壁,而不是贯穿整个PCB。

⑥ 盲孔的切换层的配线尽可能短,与相邻层信号线不重叠,如果实在避不开,必须选择垂直相交。如果是重要信号线和有阻抗要求的线分配在相邻层且在避不开时,选择分配到其他与盲孔切换层不相邻的层,这里特别要注意是T顶层/底层的重要信号线和有阻抗要求的信号线与盲孔层的避让处理。

⑦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能用通孔的地方,建议不要使用埋孔和盲孔。因为在压板时,第2 层到倒数第2 层之间有太多埋孔的话,在压板过程中将会产生一个通道形式,而导致位于上面的介电层厚度小于位于下面的介电层厚度。

⑧ HDI板的元器件布局一般密度较大,所以要注意保证后期的安装性、可焊接性和可维修性。推荐一般SOP类与其他元器件的引脚间距大于40mil,BGA与其他元器件的引脚间距大于80mil,阻容元件引脚间距大于20mil。这只是能够满足常规焊接的极限值,实际设计时还要考虑安装性和可维修性,因此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拉大元器件间距。

⑨ HDI板布线时必须考虑到生产工艺能够实现的最小线宽、安全间距(包括线与线、线与焊盘、焊盘与焊盘、线与铜面等)及布线的均匀性。因为间距过小,在内层干膜工艺(即将内层线路转移到PCB的过程)时会造成夹膜,而膜无法褪尽,会造成线路短路。线宽太小,膜的附着力不足,会造成线路开路。同一面的线路不均匀,即铜面分布不均匀,会造成不同点树脂流动速度不一致,最终的结果就是铜面少的地方,铜厚度会稍薄一点,铜面多的地方,铜厚度会稍厚一点。

3.2.3 BUM板工艺

BUM板(Build-Up Multilayer PCB,积层法多层板)采用的是传统工艺制造的刚性核心内层,并在一面或双面上再积层以更高密度互连的一层或两层(最多为四层),如图3-7所示。BUM板的最大特点是积层很薄、线宽线间距和导通孔径很小、互连密度很高,因而可用于芯片级高密度封装。

图3-7 BUM板的结构示意图

BUM板的设计准则如表3-2所示。

表3-2 BUM板的设计准则 单位:μm

注:精细型Ⅱ和精细型Ⅲ,目前工艺上还不十分成熟,设计此类型的PCB时应与厂家联系,了解其生产工艺情况。 817iJhN9a23gjOlPeBkXkRudcarxTHzkiMaVDNAVZEP5twVGoS40Ny0XQYoCtF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