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刚刚好的设计

ほどほど,意为“刚刚好”,是一个源自古代日本的奇妙短语。它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11世纪,在具有开创性的小说《源氏物语》中,作者紫式部曾使用它指代那些与自身拥有的社会身份或地位相匹配的人。如今,它的含义更加广泛,既可以对应“一般般”,也可以解释为“刚刚好”。ほどほど属于日语中数以千计的拟声词之一,它能够根据上下文语义的不同,传达出微妙的差别。当我完成的设计项目越来越多时,我也越来越能体会到这个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在日语中,ほどほど可以指在事情还未完成前就停手,而在设计中,它可以被理解为“刚刚好的设计”。乍一听,这似乎不是什么好设计,但如果将其理解为“设计到一个刚刚好的程度”或“适可而止”,则无疑会改变你的印象。换句话说,我想用它来表达一种刻意的克制,当然,这也需要事先对理想的完成状态有充分的认识。

在未完成前便停下,是为了给突发状况留有余地,也使我们有可能根据个人特有的敏感性去调整对策。你可以认为,这是我们为了让自己得以重新校正个体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而留下的空间。鉴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面对一个毫无余地的目标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会因层层封堵而感到窒息。同样地,当一个目标看起来像是在嘲弄我们,冲我们说“你得为了我这么干!”或是令人毫无头绪、无从下手时,这些情况都等同于没有余地。品牌与设计师往往会一味追求精益求精,好像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但设计不存在固有价值,它的价值来自个体与目标共同推进的关系当中。鉴于不同个体的侧重不同,难道我们不应该将设计控制在一个刚刚好的程度,留出余地以备不时之需吗?这就是空间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模棱两可的词语中,隐含着有关设计作用的珍贵经验。这一点,在几个世纪以来日本人一直使用的基本工具中可见一斑。

如果重新审视日本人与日常工具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够发现一种鲜明的日本设计理念。例如,有一类工具,它们的存在是以使用者的能力为前提的,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箸”。它是一种餐具,在英文中写作chopsticks。通过熟练操作两根末端同步变细的锥形小木棍,人们得以进食,夹起从米粒到土豆的任何东西。这种看似简单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分割、刺穿包括肉食在内的软性食材,搅拌酱汤,将滑溜溜的裙带菜送入口中,将紫菜包裹在饭团上,等等。由于日本人从小就开始接触它,因此能够每天自然地、熟练地使用它。

在箸上,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刀叉的设计关系。为了更加便于抓握,现在的刀叉一般都设有手柄,且手柄的样式往往透露出某些设计特色。相较之下,箸不设手柄,也没有任何抓握的提示,意即在箸的设计中,不存在“你需要这样来使用”的指引。恰恰相反,本质上就是两根木棍的箸,平静地表白着:“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吧。”所以我完全可以想象,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第一次使用箸时该有多么困惑。但一旦他们弄明白了,那么箸作为餐具的高效性也是无可比拟的。

就是如此简单的两根小木棍,推动了人类潜能的不断开发,与之同步进化的还有灵活优美的手部动作。在日本,人们不会去琢磨箸还能怎么做得更加便利,因此,箸不像西方刀叉那样持续进化,它基本上保持了两根小木棍的原始形态。而且人们通常使用木头或竹子制作箸,而非金属材料。此外,通过对锥形尖端的精细调整,箸在最大程度上适应了使用者对于灵敏操作的特殊要求。通过精心的上漆工艺以及精选的木材,箸也体现了日本的传统习俗。这就是日常生活揭示出的一种日式设计的理念:为了超越,我们需要保持刚刚好的克制。

餐具的演变伴随着人类与食物之间关系的变更,因此,它必须放在国家或地域餐饮文化的大背景下讨论。在这一前提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食品行销全球,而箸则依旧保持着它鲜明的日本特色;另一方面,日本料理的流行让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人能够熟练地使用箸进餐。我想说,与其关注那些由知名设计师大张旗鼓操刀的设计项目,不如重新审视一下默默无闻的箸吧,它身上充满了日本人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展示的日式设计精髓。

风吕敷也具有代表性,它是出行时用于包裹行李物品的一块正方形织物,可以配合不同的收纳需要。人们可以在这样一块织物上随意发挥,产生多达几十种包扎方式,在使用后也可以直接折叠存放。它既无手柄,也无接缝的特色是一种刻意为之的设计,人们仅仅用一块布自由包扎,就能形成样式各异的口袋。当人们习惯于优先考虑便捷性时,这种工具貌似已经过时了。但出乎意料的是,激发了人类聪明才智和适应能力的风吕敷,成功地留存至这个任何包裹都能直达家门口的时代。它的存在本身恰恰对应了刚刚好、不过度的设计精髓。显而易见,这块原本就方方正正的织物,在平面设计上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个重视便捷性的时代,我们不断为每一种需求创造新的可能,进而不断推出新的设计。反观这样一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有些麻烦的织物,却恰恰因为克制的设计,而成为一张可以无限表达自我的画布。

回顾早年间日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屏风也显示出与箸、风吕敷同样克制的设计。这些大型漆画屏风,在需要时可打开作为室内的隔断,不用时就折叠起来储存。我相信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老式日常生活用品,值得在今天重焕生机。

思考设计,就是思考繁荣的意义。设计的定义是不断扩展的,它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产品等有形的物体中,也存在于肉眼不可见的体系和机制当中。如同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属于统治管理方面的一种设计,它基于对国际地位的准确评估而制定。此外,设计还存在于政治、经济、医疗、社会福利和教育当中。所有人都认可字母是经过设计的,但从我的理解来看,由字母组成的单词也是人们设计出来的。顺着这个思路,文明也是人类历史设计的产物。今天,当我们面临全球变暖、能源和食物短缺以及传染病等一系列危机时,这恰好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拐点上,必须重新思考文明的定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当提问:人类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设计方向?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繁荣的本质。

回顾20世纪下半叶的日本,人们似乎在那个时期力求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用具打磨成艺术品。我好奇的是,进入21世纪后,这是否还是一个值得继续追求的目标?只要对当代生活快速浏览一番,我们就会发现许多非凡且经久不衰的工具,类似于箸、风吕敷和屏风,它们都受到了日式风俗习惯的影响而沿用至今,我们能够在它们身上看到刚刚好、克制的设计理念。今天,日本进入了一个过度追求便捷性的误区,这个误区越来越多地压缩了人们身体甚至心灵方面的需要。所以,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到底什么是完美的刚刚好了。这种探究,与日本在资源、能源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面临的危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OjThlx0NBeaXTm/Owbf/jD2eO7tnuLl7vPUrkkF5+E49LVssfYCBXL6r5tNg1G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