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2讲
新人设计师的困惑

早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就有平面设计了,其核心并非使用什么工具,而是想法本身。学习设计的第一步,并不是学习怎样动手操作,而是关注想法与思考本身。

设计思维与软件操作

设计思维与软件操作之间的关系相当于脑与手的关系。相较于设计思维,软件操作更容易掌握。正因如此,许多新人设计师容易过度追求视觉效果,强加特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但换一个角度来讲,软件操作是实现想法的基础,如果只有想法而不去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同样不可取。所以,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两者兼备的,既有新颖的创意,又能很好地将其表现出来。

知识点

平面设计领域最常用的软件有以下三款,分别对应了图像处理、图形绘制及文字编排。

●Adobe Photoshop

●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nDesign

艺术与设计的区别

艺术家的创作是以自我为出发点,通过作品去主动表达。而设计师的工作则是服务于委托人,通过视觉手段解决委托人的实际需求。原研哉非常赞同一句话:“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在于艺术的主题是“我”而设计的主题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美的追求。因此,设计是商业和艺术的结合,商业偏理性,艺术偏感性。当然,无论设计多么接近艺术,都是为了实现商业目的。

划重点

●设计师要“手脑同步”

●艺术家围绕“我”

●设计师围绕“我们”

●设计结合艺术与商业

原创与抄袭的界定

抄袭在行业内外都应是被反对和抵制的行为。因为抄袭对作者和经营者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抵制的是利用抄袭去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而设计师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模仿或临摹都是必经的一环。因为创新不会凭空出现,模仿是创造力的源泉。以下面的椅子为例来说明,简单模仿的结果是抄袭,而如果我们学习前人的方法,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改进,最终就会实现创新。模仿、改进、创新是一条完整的创作路径。原创永远值得标榜,但每一个创新都是建立在已有创意之上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

知识点

牛顿创立微积分后被指控剽窃时,他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而牛顿的研究基于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诸多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爱因斯坦说过,创意的奥秘是知道如何隐藏你的创意来源。所谓的抄袭与原创,其实在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借”。

毕加索说过,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偷窃。乔布斯也曾借用过这句话。当然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起初,艺术家与商人合作,商人出钱,艺术家专心创作。此时艺术家所创作出的艺术品和复制品之间的价值其实是一样的。直到16世纪,人们开始追求特定艺术家的作品,也就有了在作品上签名的行为。于是,“原创”这个概念就出现了。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所带来的巨大价值,为了商业的利益,人们开始打击复制和抄袭的行为。但作为创作者,在练习或学习创意思维的过程中,模仿是必经之路。

从规律中学习方法

创意是相互借鉴的,没有哪种创意是百分之百的原创。随着对设计的了解逐步深入,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种形式或方法都能向前追溯。当借鉴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就会形成一种设计风格。在设计这个领域,每隔几年就会有一种风格流行起来,这就说明在这个时期内,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种风格的规律。因此,在同类型的设计中找到规律是掌握一种设计方法的关键。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如何以正确的思路借鉴设计中的形式或方法。

吸收测验

关于原创与抄袭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个?

□ A原创就是复制他人的想法

□ B抄袭对原作者伤害巨大

□ C创新要经历模仿与练习

□ D创意不是凭空出现的

答案见附录

总结

每当你在创作中感到迷茫或纠结的时候,对于设计与艺术、抄袭与创新的正确理解,会为你指明设计的方向。在日常练习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A7Sm0AyhcgBKvzhaGxTAVtdw7b49xocHllqHd2DFeb5Q7OiHaTLLqj+Kur7vLPhu



第03讲
设计师的工作流程

设计师的职责是为委托人解决实际需求。如果想让项目顺利进行,那么从接到项目开始,每一个关键步骤都需要有合理的流程和工作技巧,直至需求被转化成产品或设计方案。

是什么造成加班

新人设计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对项目需求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开始排版,结果导致无休止地加班改稿。设计工作不能无中生有,前期需要了解足够多的信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支撑起后续设计的合理性。省略这个关键步骤看似在前期节省了一点时间,实则为后续工作带来了大量重复劳动。

又要加班了,已经改到第10稿了还不过,怎么办?

改稿过多通常是沟通不畅导致的,一定是你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这个客户的项目很着急,为了节省时间,我什么都没有问,以为一天就能做完,结果已经改了一周……

改了好多次稿!一个好的设计师到底应该按照客户的喜好来做呢,还是以自己的审美为标准呢?

都不对!答案应该是以项目的明确定位为标准,充分考虑目标人群的需求,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工作的七大流程

虽然设计工作没有一个完全通用的标准流程,但是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需要重点把控一些关键步骤。一个相对科学且完善的工作流程,可以大大降低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反复改稿。我们可以将这个流程大致归纳为7个步骤。

#1 明确需求

拿到一个项目,第一时间就要对客户需求作出分析和预判。通过5项要素的信息采集,明确设计需求。

●事件:设计需求,是一本手册还是一套VI,是线上推广还是空间导视等。

●受众:了解客户和目标受众的画像,找出他们的关键性质和特征。

●地点:如什么媒介传播、活动举办的场所、有什么特殊的环境因素等。

●时间:什么时间完成设计稿、活动什么时间举办、项目的具体时间规划等。

●预期:项目的预期目标、预算及分配、具体实施过程等。

知识点

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整合,就有可能建立一个典型用户的心智模型,以实现更加精准的信息传达。

#2 调研分析

带着目的对目标市场做调研,调查用户群体的规模和构成。可以通过大数据或消费市场的调查报告等途径收集相关信息。收集的数据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或者将调研得到的所有信息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典型用户的心智模型,从用户群体的购买习惯、消费趋势或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这样可以使后续的设计构思更加合理,信息传达也能够更加精准。

#3 创意发散

基于前两个阶段收集的信息,进行创意发散,进而为设计确定主要基调。创意的方法有很多,如头脑风暴法,通过集思广益的讨论、集体创作的连锁反应来收集创意想法;再如思维发散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思维发散、随机组合,可以得到许多具有跳跃性思维的创意方向。

有了创意方向,下一步就可以设计方案了?

有了创意方向先不要急于执行,可以将可执行创意做好整理归类,和客户约一次简单的会议,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一次风格测试。

知识点

我们可以把之前所构思的各种创意变成具象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效率的方法还是使用笔和纸写下来。因为相比在计算机软件中的精确操作,你的手显然是更听话的那个。

所以在这个阶段,不妨试试用草图去规划版面,并不需要画得很精确,只要找出你认为最合适的那个,然后用软件做出来。

#4 风格测试

精准拿捏客户的喜好,在设计方向上达成明确的共识。如果是比较大型或复杂的项目,可以先收集一些类似风格的案例,甚至可以简单做1~2个概念方案,这样在与客户讨论时会更加直观,最终确定的执行思路也会更加明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设计执行

有效的风格测试可以大大提升设计执行阶段的推进效率。在得到客户明确的方向认可后,设计师在创作的时候会更加心无旁骛,作品的品质往往也会有所提升。

#6 提报优化

前期流程如果执行到位,提报优化阶段便会水到渠成。如果作品品质过硬,基本只需要做一些细节上的优化。如果团队具备出色的提报能力,那过稿会更加轻松。

吸收测验

在开始设计前,哪一个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

□ A抓紧时间,着手设计

□ B资料收集,明确需求

答案见附录

划重点

实施阶段后,可以收集目标受众的反馈信息,将其当作日后的项目参考和经验。

#7 审核落地

为了保证项目的完美落地,需要做到以下两点才能交付印刷和终端投放。①准确性保证:甲乙双方共同终审。②效果保证:通过打样让客户从画面到材质最直观地看到效果。

总结

首先我们明确了衡量设计好坏的标准,然后通过系统化的梳理,总结了从设计师接到委托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完整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开始动手设计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设计目的是什么,这是将设计做对的前提。 A7Sm0AyhcgBKvzhaGxTAVtdw7b49xocHllqHd2DFeb5Q7OiHaTLLqj+Kur7vLPhu



第04讲
信息层级的梳理与规划

平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优秀的设计师总能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清晰地梳理并规划内容,让排版有重点。本讲我们就一起来搞清楚信息的层级,找到设计重点。

文案信息的层级划分

版式设计中的文字信息处理,通常有明确的层级划分。可以将这里的“层级”理解为信息的醒目程度。在同一个版面中信息越醒目,我们就会认为它的层级越高。划分层级有助于我们快速理解版面的内容,从而提升信息的传达效率。

我们要根据什么来划分信息的层级呢?

层级的划分主要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信息越重要层级就越高,文字信息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级。

我们用什么方式改变信息的层级呢?

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字号”和“字重”。例如,当我们想要提高一个信息的层级时,就可以加大它的字号,或者加粗它的字重。

其中加大字号的方式对于层级提升的效果是最显著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两种方式叠加使用,但是要注意对比不应过于极端。

知识点

经过清晰梳理的信息层级,会大大增强内容的传达效率。信息越复杂,层级的数量越多。如果层级较多,会给人一种热闹的感受,反之则会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层级划分的数量

虽然信息层级大致被分为三种,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个版面内的层级数量不需要固定为三个,可以根据需求增减。例如,随着内容的增加,“次要信息”的层级还可以继续细分。总体来说,层级数量越多,版面越复杂,变化性就会越强;层级数量越少,版面越简单,就会显得越简洁清晰。

信息的层级高低并非一成不变,在确保逻辑合理的前提下,许多种类的信息都可以作为“主要信息”,成为第一层级。

主题

时间

受众

信息层级的案例实操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如何在设计中运用层级划分的思路,使设计作品重点突出、更有条理。这个案例是为海产经销商制作一张海报。通常我们拿到的文本是下方左图所示的样子,仅仅是罗列了信息,没有重点和主次关系。而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下方右图所示的样子,将文案划分出明确的层级。

吸收测验

在文字排版过程中,为什么要为内容划分层级?

□ A为了显得专业

□ B形式感更强

□ C纯属个人喜好

□ D让传达更高效

答案见附录

简单分析一下层级划分的思路:野生海鲜作为海报的主题被划分为唯一的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为主题的英文翻译及产品卖点,其他关于产品的详细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层级划分好之后就可以进入版式设计阶段。

首先考虑主要信息位置,可以把标题和鱼通过图字叠压的方式做一个结合,作为版面的主体。

上方加入扇形英文。把“新鲜船冻”置于左下方,并把“深海捕捞”压在四角,保持视觉平衡。

把辅助信息安排在底部的空白处。至此,文字的编排部分就基本完成了。

可以看到,我们大致将文字信息分成了三个层级,但是在实际编排过程中,每一个层级还可以根据排版需要继续细分。从字号的角度来看,最终的层级数量是超过三个的,这样版面的细节会更加丰富。

最后,为海报填充颜色及添加一些气泡肌理,增添鲜活感。至此,整个海报就制作完成了。

总结

经过整理划分后的信息结构主次关系明确,更有助于传播。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层级划分得越多,层级之间的差异就会越小。如果想让版面重点突出,记得统一相近的层级,简化层级关系。 A7Sm0AyhcgBKvzhaGxTAVtdw7b49xocHllqHd2DFeb5Q7OiHaTLLqj+Kur7vLP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