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儿时沿街捡烟头

才到芜湖,父母是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只能露宿街头,沿街乞讨。好在芜湖也是一个繁华热闹的中等城市,街上店铺林立,酒馆茶楼甚多。尤其芜湖被誉为闻名中外的“四大米市”之一,砻坊米行随处可见。父亲说,在芜湖米市中乞讨,比在家乡怀远挨饿强多了。一天乞讨下来,总能讨到几碗残羹剩饭,让一家人充饥。那年头不饿肚子,就能保命。

但是,在芜湖沿街乞讨时间长了,父亲总觉得靠乞讨过日子也不是长久之事,便开始学着做起小生意。

做生意要本钱,父亲却借贷无门。没钱做生意,父亲只能捡点烂水果,清理清理,先用水洗,再用刀削,把水果烂的部分削掉,剩下好的部分就廉价出售。时间混长了,父亲的水果摊位慢慢地也有点好水果出售了。渐渐地父母在芜湖也站稳了脚,糊上了一口饭吃。

一家人能在芜湖街头混下去了,每天至少能填饱肚子。父亲又想起仍在家乡怀远挨饿的奶奶和姐姐,不久又把奶奶和姐姐接到了芜湖。然而,在芜湖几天一蹲,奶奶却又想回怀远老家。听父亲说,奶奶一是想家,二是对芜湖的生活不太习惯。奶奶是淮北人,爱吃面食,芜湖人却爱吃米饭,而且一天三餐,餐餐都是大米饭。芜湖冬天寒冷,取暖比较困难。而怀远家里却有炕,炕烧热全家人都暖和。加上农村吃菜方便,屋后墙角种种就是新鲜蔬菜,不像芜湖城里什么都要花钱买,所以奶奶说过不惯芜湖生活。

父亲见奶奶想回老家心切,劝也没用,只好又把奶奶和姐姐送回老家生活。

因奶奶十分喜欢我,要求把我带回老家。父亲觉得这样也好,一来我可跟奶奶做个伴,二来我不在芜湖父母没有负担,可放开手脚做点水果生意。于是,我又跟随奶奶返回了怀远。

在怀远老家农村,我一蹲就是好几年。整天与奶奶相伴,田头地间跟着奶奶到处跑。奶奶在老家也没多少事,主要是照顾我和姐姐,忙着烧煮给我俩吃。再就是下地种点蔬菜,带我浇浇水,锄锄草,做点小农活。我那时虽小,但已感受到跟奶奶在农村老家生活的自由与快乐。

我7岁那年,奶奶不幸病逝离开了我。与奶奶相依为命好几年,一下失去了奶奶,我伤心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难过了好几天。

父母把奶奶安葬后,又把我接到芜湖。从此,我再也没有离开过芜湖。

那时因家里穷,比我大两岁的苦命姐姐,小小年纪就送到隔壁村庄的一户农家当了童养媳。所以姐姐几乎与我们没有什么联系,也没给我留下多少印象。

父亲在芜湖是做水果生意的,整天挑着两只装满时令水果的大竹筐,在芜湖热闹的市中心沿街叫卖。用行内话说,就是卖黄梨。黄梨就是砀山梨,再就是卖苹果、香蕉、橘子,夏天则卖西瓜、香瓜等时令水果。我被接到芜湖时,父亲已在芜湖基本站稳了脚。不仅水果生意做得活,肚子能糊饱,还在范罗山脚下靠近一家外国人办的医院旁,盖了一间大草房。

新中国成立前,芜湖范罗山下全是荒地、墓地,再就是稀稀拉拉的几间草房。只有外国人办的一家洋医院有幢三层楼高的瓦房,很是气派。小时候我常去医院玩耍,记忆中的医院有位劈柴的老爹爹。他在医院专门劈柴烧锅,大概在医院食堂里干活。老爹爹很喜欢我,非常欢迎我到医院里去玩。有时他还给点糖果糕点等食品让我吃,有时也送点玩具让我玩。我和老爹爹关系处得很好,他特别喜欢小孩,我要是几天不去玩,再去时他总要问我这几天怎么没来。仿佛我是他的亲戚,十分关心我。

有时我生病,感冒咳嗽,头痛脑热的,老爹爹知道了总要让医生给我看,而且分文不收。医院里装有自来水,那时候这玩意很稀罕。以前我家吃水用水都跟芜湖人一样,是到河里塘里去挑水。自从认识医院里那位老爹爹后,我家吃水用水就常去医院里接自来水。老爹爹不仅不阻止,反而对医院里其他人说:“让他们用,他家怪可怜的。”这给我印象很深。夏天炎热,每天要洗澡,认识老爹爹后我就常到医院里水龙头旁边洗。

医院里的老爹爹也常买我家的水果,夏天他爱吃西瓜,特别爱吃沙瓤瓜。我家卖西瓜是切成一瓣瓣地卖,他看见是沙瓤瓜就要买,而且非要给钱。你要不收钱他就生气,而且瓜也坚决不要。

当年,我家草房十分简陋。墙是用细竹竿缠稻草,外面糊层厚厚的泥浆拼凑而成,屋顶则盖的全是稻草,盖有好几层厚,屋檐则用剪刀剪得整整齐齐。草屋虽简陋,但是冬暖夏凉,适合人居。记得我家草房先是一大间,后慢慢扩大,父亲找几个朋友帮忙,又在草房左右两边分别接了一间,这样我家草房扩大到三间,按现在话说,住房面积也有六七十平米了。

1949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响应“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芜湖时,我家三间草房里就住满了解放军。解放军中还有不少小战士,其中有一个小战士个头不高,人比步枪高不了多少,没事喜欢跟我一起玩。有时他还把步枪给我背在肩上玩,我俩关系处得很好。可是,解放军在我家没住几天就开走了。临走时那位解放军小战士还跟我依依不舍,让我很是想念。

当时,那家洋医院楼上楼下也住满了解放军,我看到有负伤的战士在医院换药,战士很勇敢,痛得头上冷汗直冒也不哼一声,的确让我佩服。

记得我被父亲接到芜湖时已不需要家人多照顾了,每天独自玩耍。有时还喜欢跟着父亲的水果担子一起上街去跑,父亲水果担子挑到哪我就跟哪。父亲卖水果,我就在水果摊附近独自玩耍。

有一次,我见街上有几个与我一般大小的孩子在捡烟头,不知道他们捡烟头有什么用。父亲告诉我,烟头捡多了也可以卖钱。我听了忙对父亲说,那我没事也来捡烟头。父亲当然支持,并帮我与别的小孩一样找一个铁罐头筒子背在身上,并用一根粗铁丝做了一把长夹子,好让我见到地上有烟头不用弯腰就可以夹起来。

我反正一天到晚跟着父亲水果担子沿街跑,看见地上有烟头就捡拾起来。一天下来我可以捡拾好几百个烟头,能装满几罐头筒子。一罐头筒子要捡五六十个烟头才能装满,满满一筒子烟头可卖5分钱。我一天要捡七八筒子烟头,有时捡得多,可捡到十来筒子烟头。这样一天也可挣来几角钱补贴家用,每次捡烟头换来的几角钱我都如数交给父亲,父亲看了既高兴又心疼,总要从水果担上拿点水果奖励我。

捡了一段时间烟头后我才知道,收烟头的人主要是为了做土制香烟。他们把烟头小心翼翼地撕开,取出烟头中仅存的一点烟丝,积少成多,再用卷烟纸装上烟丝搓成细长的土制香烟。这种土制香烟因价格低廉,很受穷苦百姓喜爱,十分畅销。

芜湖是商业城市,号称“小上海”。街上酒店林立,而且生意兴隆,家家都顾客盈门。这样繁华热闹的交际场所,地上的烟头也特别多。几天烟头捡下来,我也摸到一些经验,喜欢往这些热闹的场所跑,这样收获也大。碰上饭店酒馆有剩饭剩菜,我也不嫌脏,更不怕被人当乞丐讨饭的,让人看不起,先端过来填饱肚子再说话。说实话,家里太穷了,混饱肚子不挨饿才是最重要。

当然,捡烟头若能遇上富有善心的大户人家也会有不错的收获。我在芜湖有名的十里长街上,就幸运地遇上这样一位善良的大户人家。

这户人家是在十里长街中段,宽大的青石板门槛台阶有好几级高,厚实的大门上还包着乌黑的铁皮,一看大门就知道这户人家比较殷实。

那天,我捡烟头累了,正坐在这户人家门前的台阶上休息时,忽然身后这户人家厚重的大门吱啦一声开了。从门内走出一位穿着打扮俏丽的年轻太太,见到我身背铁罐子,手抓铁夹子,知道是捡烟头的小孩,笑嘻嘻地说:“哟,这是谁家小孩,长得这么漂亮,也出来捡烟头,可惜了!”

我被年轻太太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忙起身准备离开。不想她却挡住了我,扭头对正要关门的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说:“张妈不要关门,把家里烟缸拿来,老爷抽的烟头全倒给这个小孩。”

不一会,只见张妈捧着一只玻璃大烟灰缸走出来,缸内装满了烟头。张妈走到我身边,轻轻拿起我身上背着的铁筒子,把烟头一下全部倒了进去。

那位好心的太太还吩咐张妈:“以后老爷抽的烟头全留着,就给这个小孩。”

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憋了好一会才说了句:“我遇上好人了!”然后拔腿就跑。

跑出很远,我身后还传来那位太太的关切话语:“小孩,你不要跑,慢慢走,今后可以常来我家。”

这以后,我隔三岔五地来到这户人家,总能捡到张妈准备好的许多烟头。有时那位太太在家还热情地把我拉进她屋里去玩,并拿出许多糕点给我吃。那位太太问长问短,询问我叫什么名字,父母亲做什么事,我都一一如实回答,看得出那位太太心地善良,很喜欢我。

一次,我又来到这户人家,张妈说老爷这几天外出不在家,家里没人抽烟,要我过几天再来。我转身正准备走,不想那位太太在屋里发话了:“张妈,是不是那个小孩来了?叫他不要走。”

那位太太说着走了出来,对张妈说:“你去把老爷抽的烟拿一包来。”

张妈答应了一声,很快拿来一包未拆封的锡纸包香烟。太太接过香烟,用长长的指甲尖挑开封口,然后抽出全部香烟,从中一把折断,又全部装进我的铁筒子里,笑着对我说:“就算是你捡的烟头吧!”

我没想到她会这样做,惊讶得直发愣。还是旁边的张妈提醒我:“傻小子,还不快谢谢大太太!”

我这才回过神,忙连声说:“谢谢,谢谢大太太!”

等回到家,我把当天遇到的幸运事原原本本地说给父母听。父母也奇怪,这户人家太太怎对三九子这样好?

过了多少天后,我才隐约知道点其中的真正原因。那还是母亲忍不住告诉我的。

原来这家大太太人生得虽漂亮,嫁给老爷后却一直未生育儿女,见我长得机灵可爱就想收我做她干儿子。一天她找到我父亲,把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说我过继给她后,肯定有吃有喝,不用再捡拾烟头,还保证让我念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不想,她话刚一说完,就遭到母亲的一口谢绝:“大太太,我家三九子是苦命人,他哪有这么大的福气,真怕折他的阳寿!我们一家在一起,还是过我们的穷苦日子安稳些。”

母亲说着说着,突然一把将我搂到怀里,泪珠忍不住地扑簌簌地往下掉:“儿子,咱们家里再苦,咱娘俩也不分离!”

这段经历给我印象极深,至今我也难以忘却。 8zqHlSRxfS0RUNlIfvK8dFjcK3xbntPNkTcverkXaRguBXJpCledEjNiSEry7N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