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徽茶二三事

周志友

茶在我的生活中是有许多记忆片段的,尤其是徽茶。这里所说的徽茶,是特指地理意义上的徽州区域所产之茶。

安徽盛产名茶,徽茶之外的许多茶,如六安瓜片、霍山黄芽、涌溪火青、敬亭绿雪、舒城兰花等,都蜚声遐迩。倘以区域划分,徽茶的整体实力无疑名列前茅。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自不待言,就是松萝、石墨、珠兰、老竹、滴水等也不可小觑。

2012年4月,休宁县政府主办了“作家走新安——探秘新安源”采风活动。此次活动,除了让我感受到新安江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外,徽州古老的民俗遗存,则让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徽州人做茶时对茶的敬畏之心。

新安源头的六股尖,峡谷幽深、峰石峥嵘、溪流明澈、瀑布飞泻。休宁鹤城乡右龙村,就藏在六股尖山麓五股尖的山脚下。村外四周群山环抱,村内处处古树掩映。山川寂寥,林木萧萧。穿梭在幽静的古亭、古庙、古祠堂、古民居之间,让人有时空恍惚之感,如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

傍晚时分,村里有了动静。从田里归来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整理龙灯。天黑后,人们都出来了。村民们像过节一样,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板凳龙热火朝天地舞了起来。气势恢宏的龙灯,连同舞前极有仪式感的祈祷,令人浮想联翩。右龙村舞板凳龙的习俗,已有千年历史。站在高处远望,一条一条的板凳接成了长龙,龙灯闪闪烁烁,从小巷到田野,从田野到山间,再从山间曲曲折折,穿透万千大山的夜色,直抵没有尽头的一个又一个朝代。

右龙村、新安源村、石屋坑村、茗洲村……这些汇聚在五股尖下的古村落,农业大都以林、茶为主。在经济收入上,茶叶所占的比重更大。“做茶我们是非常小心的,我们的茶园,从不敢打农药,也不用除草剂,我们的茶,是纯天然的有机茶,你们喝喝看,就是不一样。”蒙蒙细雨中,一位头戴斗笠正在用手拔草的茶农告诉我们,“头上三尺有神明,做茶,上要对得起祖宗,下要对得起喝茶的人”。

茶农的话不虚。在黄山的一家有机茶研究所,我们了解到,徽州许多有机茶基地都在模拟自然生态管理茶园,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和谐”这两个字,在徽文化中意义非凡,是徽文化之光。无论是徽商、徽菜还是徽派建筑,其中都闪耀着迷人的和谐之光。半壁山房,一盏清茗。夕阳透过窗户,打在绿色的国家有机产品OTRDC认证书上,熠熠生辉。这一刻,想到两句曲词:“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徽州名茶实在太多,以至于像松萝这样的名茶都被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所遮掩了些许光芒,如同休宁境内的齐云山被黄山遮掩一样。实际上,说到徽茶,产于休宁的松萝是不可不提的。松萝茶的技艺,早在四五百年前就已炉火纯青。喝过松萝茶的人都知道,喝头几口或稍有苦涩之感,但细品则会品出其中的甘甜醇和,这便是茶叶中罕见的“橄榄风味”。名茶多多,但具有鲜明个性的好茶凤毛麟角。

但我对松萝茶产生深刻印象的,最初并不是茶叶本身,而是茶的包装。2007年,我去徽州采访,朋友送了我两罐松萝。没有品茶,我就被蓝印花布收口的外包装吸引了,加上传统的白铁圆罐,让我一下子就对松萝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大多的茶包装都是中规中矩的,松萝与众不同,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想到了茶的产地休宁。

休宁是状元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时任县委书记的胡宁,送了我三本由他主编的著作,第一本就是《休宁——中国有机茶之乡》,加上《休宁——中国第一状元县》和《休宁——中国乡村旅游福地》,顿时让我对休宁肃然起敬。后来,我多次来过休宁。有一次,在山中民宿小住,隔窗望着细雨中的远山,品尝着吸取天地之精华的新茶,竟有飘逸天地间之感。徽州人做茶,是把文化往深里做的。徽茶之所以蜚声华夏甚至海外,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徽州人的不懈努力。

因有喝茶的习惯,即使出国,我也会带上茶叶甚至热水壶。2013年,携《艺术界》去巴黎参加期刊展会,展会结束后,我在巴黎逗留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和朋友去咖啡店,点单时,我突然想喝茶——不只是因为带的茶叶喝完了,其中多少有些离家太久的缘故。看到店中有斯里兰卡的乌伐,就要了一杯。斯里兰卡的乌伐、印度的大吉岭和中国的祁红,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结果大失所望。这杯折合人民币50元的世界名茶,实际上只是一杯袋泡茶,虽然网状细密的茶包十分精致,但茶味却十分寡淡。说到底,我们也不是真正的茶客。越是名茶,越有严格的产区之分。海拔和气候不同,再加上冲泡和调制方法不同,口味肯定也不一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朋友说:“我喝过你们安徽的祁红,那真是好茶。”我想起来了,朋友在北京工作时,他喝的祁红,有一段时间都是我送的。对好友和重要的客人,祁红是我首选的礼品之一。

世界上的事情,许多都是说不清的。对茶的感觉,每个人也都是不一样的。喝什么茶,用什么水泡,用什么茶具,什么时候喝,在什么地方喝,跟谁在一起喝,天差地别。见识、感受、想象、行为,也是如此。徽州风景秀美,徽茶天下有名。只有来徽州品茗赏景,真正体验过了,你才能说:我知道。

(周志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安徽省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艺术界》主编) U/Ztan4A7sAnJxvuFiICUcU/5G+PaswBjXd0t2qpyMHI5Pm4ZUmKpHYV2AD96N6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