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建序论
——在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讲演记录

《古建序论》主要的内容是“为什么和如何为广大的劳动人民保护祖国伟大灿烂的建筑遗产”。

我们人民的中国三年来的伟大成就,使资本主义国家已惊异不已,我们建设的力量是他们所不能想象的。有一次印度文化访问团的一位考古学家曾问我:“目前中国的考古人员大概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吧?”我回答他说:“恰恰相反,现在我们正在各处建设,进行庞大的工程,如修铁路和兴水利工程,发现古坟古物的报告不断地来到,正焏待政府派专人去保管与整理,考古人员供不应求。从前的考古工作者孤独地在象牙塔里钻牛角尖,无人过问,也无人关心,现在的考古人员的工作是配合着全国人民文化的需要而推进着,并且迅速发展着。”这样事实的回答,使他恍然有所觉悟。毛主席早曾说过:“随同经济建设的高潮,必将同时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文化建设是紧追着经济建设而来的,如影随形。整理民族古代文化遗产是发展新文化的必要条件,在文化建设的前夕而急需考古人员,正说明这一点。考古工作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经济建设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文化建设不可能不也欣欣向荣,有了新生命。今天我们这样迫切地需要这方面的大量技术人员,已开始举办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就证明我们文化的新生命的到来,这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有一次,来北京的英国访问团中有一位建筑师,他就告诉我:他一到了北京,就看到天安门、端门、午门等文物建筑正在大事修理,这就使他具体地了解到中国人民政权的方向和力量。在英国他所听到的都是说中国共产党要摒弃本国的一切旧文化,到了中国他才知道事实正和这种宣传相反;在中国一切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珍视他们祖先的丰富的遗产。你们看!我们的初步的文化工作就在国际上起极大的作用,使全世界知道我们是爱好和平,并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就能证明我们新制度不但是符合于本国人民的利益,并且是符合全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利益的,因为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就是和平与文化。

在讲为什么我们要保存过去时代里所创造的一些建筑物之前,先要明了:建筑是什么?

最简单地说,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为了解决他们生活上“住”的问题。那就是:解决他们安全食宿的地方,生产工作的地方和娱乐休息的地方。衣、食、住自古是相提并论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为了这需要,人类才不断和自然作斗争。自古以来,为了安定的起居,为了便利的生产,在劳动创造中人们就也创造了房子。在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或加强国防,我们仍然都要先建筑很多为那些建设使用的房屋,然后才能进行其他工作。我们今天称它为“基本建设”,这个名称就恰当地表示房屋的性质是一切建设的最基本的部分。

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成果,由文明曙光时代开始,在建筑方面的努力和其他生产的技术的发展总是平行并进的和互相影响的。人们积累了数千年建造的经验,不断地在实践中,把建筑的技能和艺术提高,例如,了解木材的性能、泥土沙石在化学方面的变化,在思想方面的丰富和对造形艺术方面的熟练,因而形成一种最高度综合性的创造。古文献记载:“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 从穴居到木构的建筑就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增加了经验,丰富了知识而来。所以:

(一)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斗争的记录。这个建筑活动就必定包括人类掌握自然规律、发展自然科学的过程。在建造各种类型的房屋的实践中,人类认识了各种木材、石头、泥沙的性能,那就是这些材料在一定的结构情形下的物理规律,这样就掌握了最原始的材料力学。知道在什么位置上使用多大或多小的材料,怎样去处理它们间的互相联系,就掌握了最简单的土木工程学。其次,人们又发现了某一些天然材料——特别是泥土与石沙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化学规律,如经过水搅、火烧等,因此很早就发明了最基本的人工的建筑材料,如砖,如石灰,如灰浆等。发展到了近代,便包括了今天的玻璃、五金、洋灰、钢筋和人造木等等,发展了化工的建筑材料工业。所以建筑工程学也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门。

(二)建筑又是艺术创造。人类对他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衣服、器皿、武器等,从石器时代的遗物中我们就可看出,在这些实用器物的实用要求之外,总要有某种加工,以满足美的要求,也就是文化的要求。在住屋也是一样。从古至今,人类在住屋上总是或多或少地下过功夫,以求造形上的美观。例如,自有史以来无数的民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同时在建筑艺术上,是继续不断地各自努力,从没有停止过的。

(三)建筑活动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宫殿、庙宇、民居、仓库、城墙、堡垒、作坊、农舍,有的是直接为生产服务,有的是被统治阶级利用以巩固政权,有的被他们独占享受。如古代的奴隶主可以奴役数万人为他建筑高大的建筑物以显示他的威权,坚固的防御建筑以保护他的财产。古代的高坛、大台、陵墓都属于这种性质。在早期封建社会时代,如吴王夫差“高其台榭以鸣得意”,或晋平公“铜鞮之宫数里”,汉初刘邦做了皇帝,萧何营未央宫,就明明白白地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从这些例子就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封建霸主剥削人民的财富,奴役人民的劳力,以增加他的威风的情形。在封建时代,建筑的精华是集中在宫殿建筑和宗教建筑等等上,它是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作为压迫人民的工具的;而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民政权时代,建筑就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美好的生活而服务了。

(四)不同的民族的衣食、工具、器物、家具,都有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特征。数千年来,每一民族,每一时代,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积累了世代的经验,都创造出自己的形式,各有其特征,建筑也是一样的。在器物等等方面,人们在科学方面采用了他们当时当地认为最方便最合用的材料,根据他们所能掌握的方法加以合理的处理成为习惯的手法,同时又在艺术方面加工做出他们认为最美观的纹样、体形和颜色,因而形成了普遍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典型的范例,就成了那民族在工艺上的特征,成为那民族的民族形式。建筑也是一样。每个民族虽然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里,所创造出的器物和建筑都不一样,但在同一个民族里,每个时代的特征总是一部分继续着前个时代的特征,另一部分发展着新生的方向,虽有变化而总是继承许多传统的特质,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工艺,包括建筑,不论属于什么时代,总是有它的一贯的民族精神的。

(五)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形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从体积上看,人类创造的东西没有比建筑在体积上更大的了。古代的大工程,如秦始皇时所建的阿房宫,“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记载数字虽不完全可靠,体积的庞大必无可疑。又如埃及金字塔高四百八十九英尺,屹立沙漠中遥远可见。我们祖国的万里长城绵亘二千三百余公里,在地球上大约是一件最显著的东西。

从数量上说,有人的地方就必会有建筑物。人类聚居密度愈大的地方,建筑就愈多,它的类型也愈多变化,合起来就成为城市。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改变自然的面貌如建筑这么厉害。在这大数量的建筑物上所表现的历史艺术意义方面最多也就最为丰富。

从耐久性上说,建筑因是建造在土地上的,体积大,要承托很大的重量,建造起来不是易事,能将它建造起来总是付出很大的劳动力和物资财力的。所以一旦建筑成功,人们就不愿轻易移动或拆除它,因此被使用的期限总是尽可能地延长。能抵御自然侵蚀,又不受人为破坏的建筑物,便能长久地被保存下来,成为罕贵的历史文物,成为各时代劳动人民创造力量、创造技术的真实证据。

(六)从建筑上可以反映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文化方面,建筑也有最高度的代表性。例如封建时期各国的巍峨的宫殿,坚强的堡垒,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拥挤的工业区和紊乱的商业街市。中国过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通商口岸,充满西式的租界街市和半西不中的中国买办势力地区内的各种建筑,都反映着当时的经济政治情况,也是显示帝国主义文化入侵中国的最真切的证据。

以上六点,不但说明建筑是什么,同时也说明了它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代表。从考古方面考虑各时代建筑这问题时,实物得到保存,就是各时代所产生过的文化证据之得到保存。

可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不能不认识各种建筑的特征,尤其是中国建筑的特征,因为我们今天的考古还是为创造服务的。苏联建筑专家说:没有历史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我们无法指导我们的新创造。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内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内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稍有差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至迟在公元前 1400 年左右,中国建筑体系就已经肯定地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最近代。那就是:

(一)每一座个别的中国房屋都有三个主要部分:底下的砖造石造的台基,中间木构为主的房身,和两坡或四坡很舒展的屋顶。由多座这种的房屋围绕起来成一庭院,由很简单的农民住宅到极大的皇宫寺庙,都是如此。

(二)这个体系始终是以木材结构为主。房身这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所谓“枋”和“桁”(或称檩子)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联,就成了一“间”房子的主要构架。

两柱间如用墙壁并不负重,也只是像“帏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分划内部空间而已。所留门窗位置极为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用门窗都不妨碍负重问题;而房顶的重量总是全由立柱承担。

(三)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的交叉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称作“拱”的短木料,中间用称作“斗”的小木块垫着。柱头上这样的一种结构称作“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减轻梁折断的可能。同时这种斗拱可以由柱头虚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的结构,最显著的如屋子外面的前檐,上层楼外的廊子,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

(四)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中间小立柱总是逐层加高的,这称作“举架”。外面屋瓦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部的平舒到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和缓的曲线面。

(五)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立柱的主要颜色,并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柱头和斗拱,不限内外都如此。

(六)所有结构部分的交接之处,大半露出,在它外表的形状上稍稍加工,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如梁头之成为蚂蚱头、麻叶头等和雀替之种种式样,或如屋脊、脊吻,或整组斗拱本身和窗门上的刻花图案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部分,而有极高的装饰效果的。

(七)建筑材料中的有色琉璃的砖瓦,除木上刻花和石面做浮雕之外,还在清水砖上加雕刻,也都是中国体系建筑的特征。

这一切特点我们可以叫它作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创造出他们所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则。中国建筑如何组织木材成了梁架,成了斗拱,成了一个“开间”,成了一座独立建筑物的构架,如何用举架的比例求得屋顶的曲线轮廓,如何结束瓦顶,如何切削生硬的部分使成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都是我们建筑上一千几百年沿用下来的惯例原则,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那种法则的范畴,有一定的方法和相互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于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槅扇、斗拱、瓦饰、正房、厢廊、庭院、夹道,那就都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组中国建筑的不可少的细部和因素。这种“文法”是从累积的实践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提炼出来的,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在其范围中又有极大的运用的自由。也如同做文章可有许多体裁,如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等。建筑上也可有“小品”,如亭榭、小园,也可以有“大文章”,如宫殿、庙宇。但只要它们是中国的建筑,它们就必是遵守着一定的中国建筑“文法”的。运用这方法的规则,为了极不相同的需要表现绝不相同的体形和情感,也解决不相同的问题。这种“文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经验中产生出来而普遍遵守的法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和胜利果实的总结。它不是一时一人的创造,它是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其次,我们要了解中国建筑有哪一些类型。

(一)民居和象征政权的大建筑群,如衙署、府邸、宫殿,这些基本上是同一类型,只有大小繁简之分。应该注意的是,它们历史和艺术的价值绝不在其大小繁简,而是在它们的年代、材料和做法上。

(二)宗教建筑。本来佛教初来的时候,隋、唐都有“舍宅为寺”的风气,各种寺院和衙署、府第没有大分别,但积渐有了宗教上的需要和僧侣生活上的需要,而产生各种佛教寺院内的部署和体形,内中以佛塔为最突出。其他如道观、回教的清真寺和基督教的礼拜堂等,都各有它们的典型特征和个别变化,不但反映历史上种种事实,应予以注意,且有高度艺术上成就,有永久保存的价值。例如,各处充满雕刻和壁画的石窟寺,就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如前据报告,中国仅存的一个景教的景堂,就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此外中国无数的宝塔都是我们艺术的珍物。

(三)园林及其中附属建筑。园林的布局曲折上下,有山有水,衬以适当的怡神养性、感召精神的美丽建筑,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辉煌艺术之一。北京城内的北海,城郊的颐和园、玉泉山、香山等原来的宫苑,和长江以南苏州、无锡、杭州各地过去的私家园林,都是艺术杰作,有无比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四)桥梁和水利工程。我国过去的劳动人民有极丰富的造桥经验,著名的赵州大石桥和卢沟桥等是人人都知道的伟大工程,而且也是艺术杰作。西南诸省有许多铁索桥,还有竹索桥,此外全国各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木桥和石桥,建造方法各个不同。在水利工程方面,如四川灌县的都江堰,云南昆明的松花坝,都是令人叹服的古代工程。在桥和坝两方面,国内的实物就有很多是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的。

(五)陵墓。历代封建帝王和贵族所建造的坟墓都是规模宏大,内中用很坚固的工程和很丰富的装饰的。它们也反映出那时代的工艺美术和工程技术的种种方面,所以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特征的参考资料。墓外前面大多有附属的点缀,如华表、祭堂、小祠、石阙等。著名的如山东嘉祥的武梁石祠,四川渠县和绵阳、河南嵩山、西康雅安等地方都有不少石阙,寻常称“汉阙”,是在建筑上有高度艺术性的石造建筑物。并且上面还包含一些浮雕石刻,是当时的重要艺术表现。四川有许多地方有汉代遗留下来的崖墓,立在崖边,墓口如石窟寺的洞口,内部有些石刻的建筑部分,如有斗拱的石柱等,也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难得资料。

(六)防御工程。防御工程的目的在于防御,所以工程非常硕大坚固,自成一种类型,有它的特殊的雄劲的风格。如我们的万里长城,高低起伏地延伸二千三百余公里,它绝不是一堆无意义的砖石,而是过去人类一种伟大的创作,有高度的工程造诣,有它的特殊严肃的艺术性的,无论近代的什么人见到它,都不可能不肃然起敬,就证明这一点了。如北京、西安的城,都有重大历史意义,也都是伟大的艺术创作。在它们淳朴雄厚的城墙之上,巍然高峙的宏大城楼,它们是全城风光所系的突出点,在它们近处望它能引起无限美感,使人们发生对过去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景仰,产生极大的精神作用。

(七)市街点缀。中国的城市的街道上有许多美化那个地区的装饰性的建筑物,如钟楼、鼓楼,各种牌坊、街楼,大建筑物前面的辕门和影壁等。这些建筑物本来都是朴实的有用的类型,但却被封建时代的意识所采用:为迷信的因素服务,也为反动的道德标准如贞节观念、光荣门第等观念服务,但在原来用途上,如牌坊就本是各民坊人口的标识,辕门也是一个区域的界线,钟楼、鼓楼虽为了警告时间,但常常是市中心标识,所以都是需要艺术的塑型的。在中国各城市中这些建筑物多半发展出高度艺术性的形象,成了街市中美丽的点缀,为了它们的艺术价值,这些建筑物是应保存与慎重处理的。

(八)建筑的附属艺术,如壁画、彩画、雕刻、华表、狮子、石碑、宗教道具等等,往往是和建筑分不开的。在记录或保管某个建筑物时,都要适当地注意到它的周围这些附属艺术品的地位和价值。有时它们只是历史资料,但有很多例子,它们本身都是艺术精品。

(九)城市的总体形和总布局。中国城市常是极有计划的城市,按照地形和历史的条件灵活地处理。街道的分布,大建筑物的耸立与衬托,市楼、公共场所、桥头、市中心和湖沼、堤岸,等等,常常是雄伟壮丽富于艺术性的安排,所做成的景物气氛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在注意建筑文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有计划的或有意识的,城市布局的方面,摄影、测绘以示它的特点的。尤其是今天中国的城市都在发展中,原有的优良秩序基础做成某一城某一市的特殊风格的,都应特别重视,以配合新的发展方向。

单单认识祖国各种建筑的类型,每种或每个地去欣赏它的艺术,估计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够的。考古工作者既有保管和研究文物建筑的任务,他们就必须先有一个建筑发展史的最低限度的知识。中国体系的建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它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以各时代的一定的社会经济作基础的,既和当时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不开,也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也就是当时的人所接受所承认的思想意识分不开的。

试就中国历史的几个主要阶段和它当时的建筑提出来讲讲。例如,(一)商殷周到春秋战国;(二)秦汉到三国;(三)晋魏六朝;(四)隋唐到五代、辽;(五)宋到金元;(六)明清两朝。

第一阶段:商殷周春秋战国。商殷是奴隶社会时代,周初到春秋战国虽然已经有封建社会制度的特征,但基本上奴隶制度仍然存在,农奴和俘虏仍然是封建主的奴隶。奴隶主和封建初期的王侯都拥有一切财富,他们的财产包括为他们劳动的人民——奴隶和俘虏。什么帝、什么王都迫使这些人民为他们建造他们所需要的建筑物。他们所需要的建筑是怎样的呢?多半是利用很多奴隶的劳动力筑起有庞大体积的建筑物。例如,因为他们要利用鬼神来迷惑为他们服劳役的人民,所以就要筑起祭祀用的神坛;因为他们时常出去狩猎,就要建造登高远望的高台;他们生前要给自己特别尊贵高大的房子,所谓“治宫室”以显示他们的统治地位,死后一定要极为奢侈坚固的地窖,所谓“造陵墓”好保存他们的尸体,并且把生前的许多财物也陪葬在里面,满足他们死后仍能占有财产的观念;他们需要防御和他们敌对的民族或部落,他们就需要防御的堡垒、城垣和烽火台。虽然在殷的时代宫殿的结构还是很简单的,但比起更简单而原始的穴居时代和初有木构的时代当然已有了极大的进步。到了周初,建筑工程的技术又进了一步。《诗经》上描写周初召来“司空”“司徒”证明也有了管工程的人,有了某种工程上的组织来进行建筑活动,所谓“营国筑室”也就是有计划地来建造一种城市。所谓“作庙翼翼”,立“皋门”“应门”等等,显然是对建筑物的结构、形状、类型和位置,都做了艺术性的处理。

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不但生产力提高,同时生产关系又有了若干转变。那时已有小农商贾,从事工艺的匠人也不全是以奴隶身份来工作的,一部分人民都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墨子就是一个。又如记载上说“公输子之巧”,传说鲁班是木工中最巧的匠人,还可以证明当时个别熟练匠人虽仍是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但却因为他的“巧”而被一般人民重视的。在建筑上七国的燕、赵、楚、秦的封建主都是很奢侈的。所谓“高台榭”“美宫室”的作风都很盛。依据记载,有人看见秦的宫室之后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建筑技术必是比以前更进步的,同时仍然是要用许多人工的。

第二阶段:秦汉到三国。秦统一中国,秦始皇的建筑活动常见于记载,是很突出的,并且规模都极大,如筑长城、铺驰道等。他还摹仿各处不同的宫殿,造在咸阳北坡上,先有宫室一百多处,还嫌不足,又建有名的阿房宫。宫的前殿据说是“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立五丈旗 ”,当然规模宏大。秦始皇还使工匠们造他的庞大而复杂的坟墓。在工程和建筑艺术方面,人民为了这些建筑物发挥智慧,必定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但统治者的剥削享乐和豪强兼并,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引起农民大反抗。秦末汉初,农民纷纷起义,项羽打到咸阳时,就放火烧掉秦宫殿,火三月不灭。在建筑上,人民的财富和技术的精华常常被认为是代表统治者的贪心和残酷的东西,在斗争中被毁灭了去,项羽烧秦宫室便是个最早、最典型的例子。

汉初,刘邦取得胜利又统一了中国之后,仍然用封建制度,自居于统治地位。他的子孙一代代由西汉到东汉又都是很奢侈的帝王,不断为自己建造宫殿和离宫别馆。据汉史记载:汉都长安城中的大宫,就有有名的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北宫、桂宫和明光宫等,都是庞大无比的建造。在两汉文学作品中更有许多关于建筑的描写,歌颂当时的建筑上的艺术和它们华丽丰富的形象的,例如有名的《鲁灵光殿赋》《两都赋》《两京赋》等等。在实物上,今天还存在着汉墓前面的所谓石阙、石祠,在祠坛上有石刻壁画(在四川、山东和河南省都有),还有在悬立的石崖上凿出的崖墓。此外还有殉葬用的明器(它们中很多是陶制的各种房屋模型)和墓中有花纹图案的大空心砖块和砖柱。所以对于汉代建筑的真实形象和细部手法,我们在今天还可以看出一个梗概来。汉代的工商业兴盛,人口增加,又开拓疆土,向外贸易,发展了灿烂的早期封建文化;大都市布满全国,只是因为皇帝、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和豪强都一齐向农民和手工业工人进行剥削和超经济的暴力压榨。汉末,经过长时期的破坏,饥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的互相残杀到了可怕的程度,最富庶的地方都遭到剧烈的破坏,两京周围几百里彻底地被毁灭了,黄河人口集中的地区竟是“千里无人烟”或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汉建筑的精华和全面的形象所达到的水平,绝不是今天这一点剩余的实物所能够代表的。我们所了解的汉代建筑,仍然是极少的。

由三国或晋初的遗物上看来,汉末已成熟的文化艺术虽经浩劫,一些主要传统和特征仍然延续留传下来。所谓三国,在地区上除却魏在华北外,中国文化中心已分布在东南沿长江的吴和在西南四川山岳地带盆地中的蜀,汉代建筑和各种工艺是在很不同的情形下得到保存或发展的。长安、洛阳两都的原有精华,却是被破坏无遗。但在战争中,人民虽已穷困,统治者匆匆忙忙地却还不时兴工建造一些台榭取乐,曹操的铜雀台就是有名的例子。在艺术上,三国时代基本上还是汉风的尾声。

第三阶段:晋魏六朝。汉的文化艺术经过大劫延续到了晋初,因为逐渐有由西域进入的外来影响,艺术作风上产生了很多新的因素。在成熟的汉的手法上,发展了比较和缓而极丰富的变化。但是到了北魏,经过中间五胡乱华的一个大混乱时期,北方外来民族侵入中原,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带来大量的和中国文化不同体系的艺术影响,中国的工艺和建筑活动便突然起了更大的变化。石虎和赫连勃勃两个北方民族的统治者进入中国之后,都大建宫殿,这些建筑只见于文献记载,没有实物作证,形式手法到底如何,不得而知。我们可以推想,木构的建筑变化很小,当时的技术工人基本是汉族人民,但用石料刻莲花建浴室等,有很多是外来影响。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建都在大同时凿了云冈的大石窟寺,最初式样曾倚赖西域僧人,所以由刻像到花纹都带着浓重的西域和印度的手法情调。迁都到了洛阳之后,又造龙门石窟。时中国匠人对于雕刻佛像和佛教故事已很熟练,艺术风格就是在中国的原有艺术上吸取了外来影响,尝试了自己的创造。虽然题材仍然是外来的佛教,而在表现手法上却有强烈的中国传统艺术的气息和作风。建筑活动到了这时期,除却帝王的宫殿之外,最主要的主题是宗教建筑物。如寺院、庙宇、石窟寺或摩崖造像、木塔、砖塔、石塔等等,都有许多杰出的新创造。希腊、波斯艺术在印度所产生的影响,又由佛教传到中国来。在木构建筑物方面,外国影响始终不大,只在原有结构上或平面布局上加以某些变革来解决佛教所需要的内容。最显明的例子就是塔。当时的塔基本上是汉代的“重屋”,也就是多层的小楼阁,上面加了佛教的象征物,如塔顶上的“覆钵”和“相轮”(这个部分在塔尖上称作“刹”,就是个缩小的印度的墓塔,中国译音的名称是“窣堵坡”或“塔婆”)。除了塔之外,当时的寺院根本和其他非宗教的中国院落和殿堂建筑没有分别,只是内部的作用改变了性质,因是为佛教服务的,所以凡是艺术装饰和壁画等,主要都是传达宗教思想的题材。那时劳动人民渗入自己虔诚的宗教热情,创造了活跃而辉煌的艺术。这时期里,比木构耐久的石造和砖造的建筑和雕刻,保存到今天的还很多,都是今天国内最可贵的文物,它们主要代表雕刻,但附带也有表现当时建筑的。如敦煌、云冈、龙门、南北响堂山、天龙山等著名的石窟,和与它们同时的个别小型的“造像石”。还有独立的建筑物,如嵩山嵩狱寺砖塔和山东济南郊外的四门塔。当时的木构建筑,因种种不利的条件,没有保存到现在的。南朝佛教的精华,大多数是木构的,但现时也没有一个存在的实物,现时所见只有陵墓前的石刻华表和狮子等。南北朝时期中木构建筑只有一座木塔,在文献中描写得极为仔细,那就是著名的北魏洛阳“胡太后木塔”。这篇写实的记载给了我们很多可贵的很具体的资料,供我们参考,且可以和隋唐以后的木构及塔型作比较的。

第四阶段:隋唐五代辽。在南北朝割据的局势不断的战争之后,隋又统一中国,土地的重新分配提高了生产力,所以在唐中叶之前,称为太平盛世。当时统治阶级充分利用宗教力量来帮助他们统治人民,所以极力提倡佛教,而人民在痛苦之中,依赖佛教超度来生的幻想来排除痛苦,也极需要宗教的安慰,所以佛教愈盛行,则建寺造塔,到处是宗教建筑的活动。同时,为统治阶级所喜欢的道教的势力,也因为得到封建主的支持,而活跃起来。金碧辉煌的佛堂和道观布满了中国,当时的工匠都将热情和力量投入许多艺术创造中,如绘画、雕刻、丝织品、金银器物等等。建筑艺术在那时是达到高度的完美。由于文化的兴盛,又由于宗教建筑物普遍于各地,熟练工匠的数目增加,传播给徒弟的机会也多起来。建筑上各部做法和所累积和修正的经验,积渐总结,成为制度,凝固下来。唐代建筑物在塑型上,在细部的处理上,在装饰纹样上,在木刻石刻的手法上,在取得外轮线的柔和或稳定的效果上,都已有极谨严、极美妙的方法,成为那时代的特征。五代和辽的实物基本上是承继唐代所凝固的风格及做法,就是宋初的大建筑和唐末的作风也仍然非常接近。毫无疑问地,唐中叶以前,中国建筑艺术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几次的封建文化高潮时期,都没有能再和它相比的。追究起来,最大原因是当时来自人民的宗教艺术多样性的创造,正发扬到灿烂的顶点,封建统治阶级只是夺取这些艺术活力为他们的政权和宫廷享乐生活服务,用庞大的政治经济实力支持它,庞大宫殿、苑囿、离宫、别馆都是劳动人民所创造。一直到了人民又被压榨得饥寒交迫,穷困不堪,而统治者腐化昏庸,贪欲无穷,经济军事实力已不能维持自己政权。边区的其他政权和外族侵略威胁愈来愈厉害的时期,农民的起义和反抗愈剧烈,劳动人民对于建筑艺术才绝无创造的兴趣。这样时期,对统治者的建造都只是被迫着供驱役,赖着熟练技术工人维持着传统手法而已。政权中心的都城长安城中,繁荣和破坏力量恰是两个极端。但一直到唐末,全国各处对于宗教建筑的态度,却始终不同。人民被宗教的幻想幸福所欺骗,仍然不失掉自己的热心,艺术的精心作品仍时常在寺院、佛塔、佛像、雕刻上表现出来。

第五阶段:宋、金、元。宋初的建筑也是五代唐末的格式,同辽的建筑也无大区别。但到了公元 1000 年(宋真宗)前后,因为在运河经疏浚后和江南通航,工商业大大发展,宋都汴梁(今开封)公私建造都极旺盛,建筑匠人的创造力又发挥起来,手法开始倾向细致柔美,对于建筑物每单位的塑型更敏感、更注意了。各种的阁、各种的楼都极窈窕多姿,作为北宋首都和文化中心的汴梁,是介于南北两种不同的建筑倾向的中间,同时受到南方的秀丽和北方的壮硕风格的影响。这时期宋都的建筑式样,可以说或多或少的是南北作风的结合,并且也起了为南北两系作媒介的作用。汴京当时多用重楼飞阁一类的组合,如《东京梦华录》中所描写的樊楼等。宫中游宴的后苑中,藏书楼阁每代都有建造,寺观中华美的楼阁也占极重要的位置,它们大略的风格和姿态,我们还能从许多宋画中见到,最写实的有《黄鹤楼图》《滕王阁图》《金明池图》等等。日本的镰仓时期的建筑,也很受我们宋代这时期建筑的影响。有一主要特征,就是歇山山花间前的抱厦,这格式宋以后除了金、元有几个例子外,几乎不见了,当时却是普遍的作风。今天北京故宫紫禁城的角楼,就是这种式样的遗风。北宋之后,文化中心南移,南京的建筑,一方面受到北宋官式制度的影响,一方面又有南方自然环境材料的因素和手法与传统的一定条件,所发展出的建筑,又另有它的特征,和北宋的建筑不很相同了。在气魄方面失去唐全盛时的雄伟,但在绮丽和美好的加工方面,宋代有极大贡献。

金、元都是外族入侵而在中国统治中国人民的时代,因为金的女真族和元的蒙古族当时都是比中国文化落后许多的游牧民族,对于中国人民是以俘虏和奴隶来对待的。就是对于技术匠人的重视,也是以掠夺来的战利品看待他们,驱役他们给统治者工作。并且金、元的建设都是在经过一个破坏时期之后,在那情形下,工艺水平降低很多,始终不能恢复到宋全盛时期的水平。金的建筑在外表形式上或仿汴梁宫殿,或仿南朱纤细作风,不一定尊重传统,常常窜改结构上的组合,反而放弃宋代原来较简单合理和优美的做法,而增加繁琐无用的部分。我们可以由金代的殿堂实物上看出它们许多不如宋代的地方。据南宋人记录,金中都的宫殿是“穷极工巧”,但“制度不经”,意思就是说金的统治者在建造上是尽量浪费奢侈,但制度形式不遵循传统,相当混乱。但金人自己没有高度文化传统,一切接受汉族制度,当时金的“中都”的规模就是摹仿北宋汴梁,因此保存了宋的宫城布局的许多特点。这种格式可由元代承继下来传到明清,一直保存到今天。

元的统治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跨着欧亚两洲,大陆上的交通,使中国和欧洲有若干文化上的交流。但是蒙古的统治者剥削人民财富,征税极为苛刻,对汉族又特别压迫和奴役,经济力是衰疲的,只有江浙的工商业情形稍好。人民虽然困苦不堪,宫殿建筑和宗教建筑(当时以喇嘛教为主)仍然很侈大。当时陆路和海路常有外族的人才来到中国,在建筑上也曾有一些阿拉伯、波斯或西藏等族的影响,如在忽必烈的宫中引水作喷泉,又在砖造的建筑上用彩色的琉璃砖瓦等。在元代的遗物中,最辉煌的实例,就是北京内城有计划的布局规模,它是总结了历代都城的优良传统,参考了中国古代帝都规模,又按照北京的特殊地形、水利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今天它已是祖国最可骄傲的一个美丽壮伟的城市格局。元的木构建筑,经过明清两代建设之后,实物保存到今天的,国内还有若干处,但北京城内只有可怀疑的与已毁坏而无条件重修的一两处,所以元代原物已是很可贵的研究资料。从我们所见到的几座实物看来,它们在手法上还有许多是宋代遗制,经过金朝的变革的具体例子,如工字殿和山花向前的作风等。

第六阶段:明、清。明代推翻元的统治政权,是民族复兴的强烈力量。最初朱元璋首都设在南京,派人将北京元故宫毁去,元代建筑的精华因此损失殆尽;在南京征发全国工匠二十余万人建造宫殿,规模很宏壮,并且特别强调中国原有的宗教礼节,如天子的郊祀(祭天地和五谷的神),所以对坛庙制度很认真。四十年后,朱棣(明永乐)迁回北京建都,又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重新建设。今天北京的故宫大体是明初的建设。虽然绝大部分的个别殿堂都由清代重建了,明原物还剩了几个完整的组群和个别的大殿几座。社稷坛、大庙(即现在的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天坛,都是明代首创的宏丽的大建筑组群,尤其是天坛的规模和体形是个杰作。明初民气旺盛,是封建经济复兴时期,汉族匠工由半奴隶的情况下改善了,成为手工业技术匠师,工人的创造力大大提高,工商业的进步超越过去任何时期。在建筑上,表现在气魄庄严的大建筑组群上,应用壮硕的好木料和认真的工程手艺。工艺的精确端整是明的特征。明代墙垣都用临清砖,重要建筑都用楠木柱子,木工石刻都精确不苟,结构都交代得完整妥帖,外表造形朴实壮大而较清代的柔和。梁架用料比宋式规定大得多,瓦坡比宋斜陡,但宋代以来,缓和弧线有一些仍被采用在个别建筑上,如角柱的升高一点使瓦檐四角微微翘起,或如柱头的“卷杀” ,使柱子轮廓柔和许多等等的造法和处理。但在金以后,最显著的一个转变就是除在结构方面有承托负重的作用外,还强调斗拱在装饰方面的作用,在前檐两柱之间把它们增多,每个斗拱同建筑物的比例也缩小了,成为前檐一横列的装饰物。明清的斗拱都是密集的小型,不像辽金宋的那样疏朗而硕大的。

明初洪武和永乐的建设规模都宏大。永乐以后太监当权,政治腐败,封建主昏庸无力,知识分子的宰臣都是没有气魄远见、只争小事的。明代文人所领导的艺术的表现,都远不如唐宋的精神。但明代的工业非常发达,建筑一方面由老匠师掌握,一方面由政府官僚监督,按官式规制建造,没有蓬勃的创造性,只是在工艺上非常工整。明中叶以后,寺庙很多是为贪污的阉官祝福而建的,如魏忠贤的生祠等。像这种的建筑,匠师多墨守成规,推敲细节,没有气魄的表现。而在全国各地的手工业作坊和城市的民房倒有很多是达到高度水平的老实工程。全部砖造的建筑和以高度技巧使用琉璃瓦的建筑物也逐渐发展。技术方面有很多的进展。明代的建筑实物到今天已是三五百年的结构,大部分都是很可宝贵的,有一部分尤其是极值得研究的艺术。

明清两代的建筑形制非常近似。清初入关以后,在玄烨(康熙)、胤祯(雍正)的年代里由统治阶级指定修造的建筑物都是体形健壮、气魄宏大的,小部留有明代一些手法上的特征,如北京郑王府之类;但大半都较明代建筑生硬笨重,尤其是柁梁用料过于侈大,在比例上不合理,在结构上是浪费的。到了弘历(乾隆),他聚敛了大量人民的财富,尽情享受,并且因宫廷趣味处在领导地位,自从他到了江南以后,喜爱南方的风景和建筑,故意要工匠仿南式风格和手法,采用许多曲折布置和纤巧图案,产生所谓“苏式”的彩画等等。因为工匠迎合统治阶级的趣味,所以在这期以后的许多建筑造法和清初的区别,正和北宋末崇宁间刊行《营造法式》时期和北宋初期建筑一样,多半是细节加工,在着重巧制花纹的方面用功夫,因而产生了许多玲珑小巧、萎靡繁琐的作风。这种偏向多出现在小型建筑或庭园建筑上。由圆明园的亭台楼阁开始,普遍地发展到府第店楼,影响了清末一切建筑。但清宫苑中的许多庭园建筑,却又有很多恰好是庄严平稳的宫廷建筑物,采取了江南建筑和自然风景配合的灵活布局的优良例子,如颐和园的谐趣园的整个组群和北海琼华岛北面游廊和静心斋等。

在这时期,中国建筑忽然来了一种摹仿西洋的趋势,这也是开始于宫廷猎取新奇的心理,由圆明园建造的“西洋楼”开端。当时所谓西洋影响,主要是摹仿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古典楼面,圆头发券窗子,柱头雕花的罗马柱子,彩色的玻璃,蚌壳卷草的雕刻和西式石柱、栏杆、花盆、墩子、狮子、圆球等各种缀饰。这些东西,最初在圆明园所用的,虽曾用琉璃瓦特别烧制,由意大利人郎世宁监造,但一般的这种格式花纹多用砖刻出,如恭王府花园和三海 中的一些建筑物。北京西郊公园的大门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他则在各城市的店楼门面上最易见到。颐和园中的石舫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中国建筑在体形上到此已开始呈现庞杂混乱的现象,且已是崇外思想在建筑上表现出来的先声。当时宫廷是由猎奇而爱慕西方商品货物,对西方文化并无认识。到了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武力侵略各口岸城市,产生买办阶级的媚外崇洋思想和民族自卑心理的时期,英美各国是以蛮横的态度,在我们祖国土地上建造适于他们的生活习惯的和殖民地化我们的房屋的。由广州城外的“十三行”和澳门葡萄牙商人所建造的房屋开始,形形色色的洋房洋楼便大量建造起来。祖国的建筑传统、艺术传统,城市的和谐一致的面貌,从此才大量被破坏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转到知识分子手里,他们都是或留学欧美,或间接学欧美的建筑的。他们将各国的各时代建筑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城市中来,并且竟鄙视自己的文化、自己固有的建筑和艺术传统,又在思想上做了西洋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各流派建筑理论的俘虏。解放后经过爱国主义的学习才逐渐认识到祖国传统的伟大。祖国的建筑是祖国过去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一份极可骄傲的、辉煌的艺术遗产。这个认识及时地纠正了前一些年代里许多人对祖国建筑遗物的轻视和破坏,但是保护建筑文物的工作不过刚刚开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很多很艰巨的。

最后让我再严重地指出爱护古建筑的意义。千万不要忘记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因此“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这是毛主席交给我们考古工作者的任务。这个任务之完成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要为发展新建筑创造条件。毛主席告诉我们,“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中国现时的新建筑也必是从古代的旧建筑发展而来的。因此,建筑师们必须认识和掌握旧建筑的特征和规律,然后才能进行自由创造。所以他们需要考古人员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搜集古建筑实物,研究它们,把我们研究的结果供给建筑师们。这是为创造新中国建筑的设计建筑师们服务的。

其次是在今后所有城市的发展改建中,我们必然要遇到旧的和新的之间,现在和将来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必须保存,但是有些价值较差的,或是可能妨碍发展的旧建筑是可能被拆除的,因此这也是一种“清理、剔除、吸收”的工作,必须慎重从事。在这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富有代表性和说明性的文物就是富有历史价值的。有许多建筑曾为封建帝王或官僚地主所有,但它的本身却是劳动人民劳动的果实。我们也要重视文物本身的艺术价值。例如北京的天安门、故宫、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它们的艺术价值是全世界公认的;它们过去是封建主所有的,今天已都是人民自己的珍宝了。对于建筑的评价,在改建城市的工作中是极重要的,评价的任务往往须由我们考古工作者担负起来。因此我们必须认清造成某一建筑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认识它的艺术价值,不能凭主观出发。近代的高大的建筑不一定比某些古代的小建筑有价值,石头的不一定就比砖木的好。我们不应该以现代的尺度去衡量古代建筑的价值,正如李四光先生所说:“难道我们要以建造埃菲尔铁塔的方式来研究万里长城吗?”一座文物建筑一旦被盲目拆毁,我们是永远不能把它偿还给我们的子孙的。但是我们绝不应将一切古建筑“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也“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而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主要的不是要引导他们(人民群众)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在一座城市的发展和改建的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对于过去要负责,对于将来更要负责。

这个任务的另一方面是文物建筑的修缮问题。我们要避免不知道古建筑的结构而修理古建筑。我希望同志们多做历史研究工作,从形式上、结构上、材料上、雕饰上、总的部署上去认识时代的和地方的特征,做各种各样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千万不要一番好意去修缮古文物建筑,因为这方面知识不够,反而损害了它。 SXPy0Are9zAGve3nzhEocl51j9uWoIiE85Ql+kq8m1O/ueymZWTrA/DTBy16as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