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题目并最终确定下来,仍然觉得有点滑稽,甚至有那么一点荒谬。口红是什么,坦克又是什么?口红派什么用场,坦克又派什么用场?把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完全对立的东西焊接成文章标题,首先倒是应该坦白,并非出于哗众取宠、出奇制胜的念头,而是一年前在华盛顿街头看到的一尊雕塑的强烈印象。
那是一辆坦克,涂抹着如同实战坦克的铁黑颜色,体积也与实战坦克一般大小,只是没有现实主义的工笔细刻,它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和大轮廓的模拟。从艺术上说,可能属于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杂交或中性改良。创造者显然并不是要展示这种常规武器的最新产品,甚至无意显示那一代产品属于何种型号,只是作为一种常规武器中极具杀伤力的战争的形象,赫赫然摆置在美国首都的一条大街上,准确点说是在大街一旁比较宽阔的一块草地上。它没有实战坦克最要害的那个部件——炮管,所以它永远也不可能去发射杀人毁物的炮弹。那根炮管被置换为一支口红,长短和粗细恰好类似炮管。这支口红端直地挺竖在坦克上,戳向天空,偏圆的顶头的红色,像一团火焰,像一瓣玫瑰,或者更像姣美性感的女人的嘴唇?
宽敞的车道,川流不息着各种色彩、各种形状的轿车。人行道上,匆匆着或悠悠着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男人、女人、大人和小孩。这辆驮载着一支口红的坦克,就这样与现代都市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一道看上去美丽却不只让人仅仅感觉美丽的风景。我在第一眼瞅见它时,不仅没有丝毫焊接的感觉,而且有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这震撼的余波一直储存到现在而不能完全消弭。
这尊雕像的内蕴其实最明了不过,可说是一个十分陈旧的主题,然而又是迄今为止困惑着人类的一个共同的鲜活的话题,雕塑家用简练到简单的笔法,把一个牵涉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理想的大话题凝铸为一组看来不可思议的“焊接”,如此明了,如此简练,又如此强烈。同类题材、同类意旨的美术作品,最富名望的莫过于毕加索的那只和平鸽,还有一尊颇震撼人心的“铸剑为犁”的雕像,早已沉潜在各个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然而这尊象征意旨明朗、透彻的雕塑,依然昭示着人类最切近的生存忧虑和生存理想。
人们在雕塑前驻足、凝眸、沉思、留影。白毛的欧洲人、黄肤的亚洲人和黑脸卷毛的非洲人都在这儿驻足,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给雕像,又把雕塑创造者的美好愿望储存心间;企望这个世界能给他们的妻子女儿一支口红,永远不要发生某天早晨或深夜坦克碾过菜园和牛栏的惨景。德国人和日本人同时在欧、亚两个大陆这样干过,美国人在朝鲜和越南这样干过,苏联同样在捷克和阿富汗如此干过。
用口红取代坦克。
这种强烈的艺术创造让一切平庸的艺术制作感到羞愧和难堪。然而它传达给我的又恰恰不单是艺术创造本身。相信看到这尊雕塑的任何人,都会把他关于战争的全部记忆(直接的或间接的)都激活了。不仅如此,每每通过传媒看到世界某个角落坦克正在发射炮弹的画面或图片,我便联想到华盛顿街头的那尊雕塑。雕塑毕竟是雕塑,艺术也毕竟只是艺术,可以唤醒世界千万计的男女,可仍然阻止不住实战坦克的行动,坦克却仍然碾碎着那些地区该当涂口红的漂亮的嘴唇。
那个被国际法庭判处绞刑的东条英机和他的同僚战犯,几乎每年都要受到某个大臣乃至某个首相的参拜和祭奠。尽管此举受到整个亚洲和世界的谴责和侧目,闹剧和丑剧依然年年上演。我感到的不单是闹剧丑剧的可笑,而是惊讶参拜者露骨的虚伪,因为哪怕是一个小孩都会明白,即使烧一万吨香蜡纸裱、叩一万次响头、念一万次佛,都不可能使那些战犯的罪恶魂灵得到安宁,更不可能得超度了,至于那些在“教科书”和展览图片上屡屡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的人,不仅使世人看到了一个虚伪的灵魂,更看到了他们面对口红和坦克的现实的选择的可能性。
倒是那场世界大战的另一个发动国的现任首脑,在犹太人被害的坟墓前祭献的一束鲜花,尤其是出人意料的那一个长跪动作,告慰的不仅是长眠地下的被蹂躏的灵魂,重要的是使活着的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大气。足以结束一个时代仇恨的一跪,必定成为历史性的一跪——他选择了口红。
那个靖国神社的门前广场,倒是应该有这样一尊坦克驮载口红的雕塑,让那些死去的灵魂继续反省,也使那些活着的虚伪的灵魂反省出一个“小”来。
199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