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打马塞外,小阳明为国争光

即使赵氏不再找碴了,即便自己不像之前那样胡闹了,虽然已经是大孩子了,王守仁依旧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王守仁跟他的状元父亲差异明显,不是一路人。

生活在承平年代的王守仁,却特别佩服那些能够治军的文人,特别是本朝的刘基和于谦。

刘基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很短,连“北漂”都算不上。于谦则前前后后在京城生活了十多年,故居就在东长安街上的西裱褙胡同。

成化元年(1465),宪宗朱见深正式即位后就迫不及待地给被父皇朱祁镇杀害的于谦平反昭雪,并将于谦在北京故居改为“忠节祠”,以方便打老爹的脸,抱歉,是方便京城百姓凭吊瞻仰。

就在祠前,小守仁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写得情真意切。但王守仁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主儿,要玩,他就玩真的。

成化二十二年(1486)一个秋日的早晨,趁着父亲不备,小守仁偷了家里的快马,带上家里的弓箭,一路打马狂奔,来到了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外。可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尽管已经多年没有战争,雄伟的关卡,还是让人联想到了当年那些气吞山河的战役。小守仁敬佩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元勋大败蒙古人的勇猛,更感慨一介书生于谦指挥京师保卫战的果敢,也为他后来的不幸遭遇无限同情,感慨万端。

这时,丢人现眼的土木堡惨败已过去了三十七年,蒙古暂时也没有也先式的战争狂人出现,边境难得地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气象。

但王守仁却不这么看。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吃人的狼。狼会偶尔放过一个行人,但你要认为它就此想和人类交朋友,那你一定会倒大霉。

突然,两个蒙古人出现在小守仁的视线之内。这两个中年男人穿着便装,骑在马上,表情轻松地说说笑笑。很显然,他们把这里当成郊游的场所,跑到大明边境上度假来了!

这也太猖狂了吧。王守仁一时火起,拉弓搭箭,瞄准了两位大叔。

这俩游客显然还没从美好的气氛中回过味儿来,听到弓弦响动急忙躲避。等看清楚了,才发现攻击他们的不过是个孩子。两个大人觉得很冤枉:到你们的地盘来旅游一下都不行吗?我们不偷不抢,不拐卖妇女,干粮都是自带的,也不随手丢垃圾。可是,可是,北京的小孩怎么这样,这么不欢迎我们……

看着王守仁还在继续瞄准,大有不搞死他们不罢休的狠劲,俩大人急了,心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祖辈的恩怨,为什么要今天的我们来承担……想这些有什么用呢,赶紧跑吧。真把命搭在这里就太不合算了。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独自跑到塞外,并且吓跑了两个蒙古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这让王守仁的感觉大好,信心大增。这么大的孩子不太考虑危险,还沉浸在赶跑敌人的兴奋之中。他也许会认为,这是自京师保卫战以来,我大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又一次重要胜利,主导这场大捷的就是我王守仁。

生命中的第一次,当然总是让人难以释怀的。你第一次拿到奖状,第一次领到红包,第一次和小流氓单挑,第一次和小姑娘接吻……都能让你在短时间内热血沸腾,都能让你于长时间中无法忘记。

人生,就是不断地实现突破、填补空白、开发潜能。你的第一次创造的价值得越多,你的人生就越有意义;你的第一次来得越早,你的幸福感就越强烈。若六十岁时买下十六岁买不起的裙子,四十岁时追到二十岁不敢追的女神,你的心里肯定更多的是凄凉,而不是得意。

如果没有突破,没有挑战,得过且过,四平八稳,明天是今天的重复,明年是今年的翻版,十七岁就能想象得到七十岁的生活,十八岁就有了八十岁的心理。这样的人生,就算能长命百岁,又有多大意义呢?

当然,冷静下来回想时,王守仁还是会有一些后怕的。自己的行为,还是勇猛有余,智慧不足。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占了便宜的熊孩子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长城沿线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一带考察采风、勘测地形、访问土著,甚至与人比武,俨然有为将来北伐鞑靼(明朝称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为鞑靼)做调研的意思。一个月之后,王守仁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家中。不知道他这些天是怎么活下来的,更不清楚老爹揍他的棍子打断了几根。

当天晚上,小守仁心潮难平,过了好半天才睡着。在梦中,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来到了供奉东汉名将马援的伏波将军庙。在庙里,王守仁恭恭敬敬地上了香,并在将军像前讲述了自己勇斗蒙古人的辉煌经历。即使在做梦的时候,他还能忙里偷闲,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若干年后,当王守仁真的踏入伏波将军庙时,眼前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不由得想起十五岁时做的这个梦。不过,在这个年龄段,少年人做点春梦才正常吧?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那个年代,男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女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在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成熟之时,长辈就忙着给他们张罗定亲了。特别是女生,紧迫感更强,危机感更重。一个姑娘家如果二八年华(十六岁)还嫁不出去,就会被视为大龄剩女,日后越发不好找婆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把双刃剑。方便之处,是省得自己苦苦追求,避免了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而上当受骗;不利之处在于,无论你对理想婚姻如何憧憬,最后却很可能一辈子对着自己根本不爱的人。

十五岁的王守仁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处在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段。

总有一天,他会对来自同龄异性的一举一动感到特别好奇和迷恋;总有一天,他看到喜欢的女生会情不自禁地害羞;总有一天,他会因为一些身体器官的变化而格外紧张和兴奋;总有一天,他会不想再当孩子,也不想别人再把他当作孩子。

他要当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

第一个闯入他的世界,让他深刻体会女性魅力的,很可能就是继母。她动手打过自己,下手还那样狠,但王守仁根本无法否认,她的美是实实在在的。这种真实性,如同河水在冬天会结冰,浮冰在春天会融化;如同小辈见了长辈要行礼、下属见了上司要磕头一样,毋庸置疑、千真万确。

世界上还有比继母更漂亮,能让他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的女性吗?

自打王守仁十五岁起,到王府来说亲的人就从来没有断过。奇怪的是,身为状元公的王华,对自己的小妻子百般疼爱,对长子的婚事却一点也不上心,甚至轻易地回绝了不少上门说亲的媒人。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对未来的儿媳妇,他到底有什么要求呢?

王守仁从小就立下了做圣贤的志向,挑选另一半的眼光,自然也不寻常。并不是随便一个美女,都能让他动心的。当然,如果一位姑娘连美女都算不上,恐怕也很难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吧。

那么,小守仁会如愿以偿吗?会和老爹互㨃吗? dYS2OYAP9EfvCSpC3mg3hSDjdK+1uXRCU3TMVkgWMAaHG08BL4eozz+1uj1/Yw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