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恶人刘瑾,也有自己的苦衷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考虑到历史上宦官干政的种种祸端,明令禁止太监干预朝政。但规矩很快就被打破了。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本来只能扎根边疆一辈子,替朱家王朝抵抗蒙古人。但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朱元璋死后,继位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草率实施的削藩政策很不得人心,在王室中引起了普遍而强烈的抵触情绪。朱棣趁机举起了“靖难”大旗,经过持续四年的残酷战争,成功地把大侄子赶下台,还搞得大侄子生死不明。朱棣夺取了皇位,是为永乐皇帝。

在战争过程中,以郑和为代表的一众太监发挥了重要作用,永乐帝上台后,自然对他们封赏有加。新皇帝还让郑和组建了一支中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远洋船队,让这位太监担任特使,代表天朝皇帝与西洋各国打交道。

到了宣德皇帝朱瞻基(永乐帝之孙)执政时期,由于朝中奏章太多、过于繁杂,他让太监代替自己行使批阅权。从此,大明王朝就有了一个声名显赫的职业——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份工作一看就有些技术含量,至少得识字,而且得有一定水平吧,不然那些好舞文弄墨的大臣写的奏疏你根本就看不懂。这样,朱元璋制定的太监不能读书学习的制度,也肯定要被打破了。

秉笔太监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岗位,只要会盖章就行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皇上的命令,没有盖章就没有法律效用,而什么文件能盖章,往往不取决于皇帝本人——本朝很多皇帝都不看重主业,更喜欢炼丹、打架或者做木工活等副业——而是取决于太监。大明最著名的四大太监:郑和、王振、刘瑾和魏忠贤,除了知名度最大的郑和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历史中以外,其他三个都是名声狼藉、不好惹的主儿,偏偏王阳明就赶上了一个——刘瑾。

在正史中,刘瑾被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是一心危害大明江山的阴谋家。这样的结论显然有夸大之嫌。对一个太监来说,谋权篡位、改朝换代之后,自己能得到什么呢?他们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天下人不会接受一个阉人做皇帝。

细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有很多自相矛盾、无法理清逻辑顺序的记录。像是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葬送了几十万大明精锐的京军,自己还可耻地当了俘虏,并“率领”侵略者叩关。但历代史家,却总喜欢把责任推给太监王振,却也不想想,已经二十三岁的朱祁镇又不是王振的傀儡。

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刘瑾和王振一样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败类,文官们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小天使。他们之间的斗争,不能归于正与邪、善与恶、先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对抗,他们只是争夺对于小皇帝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罢了。

在东汉与唐末等个别时期,宦官势力一度非常膨胀,宦官不仅可以掌握国家大权,甚至能决定君主的废立与生死:一不高兴,大伙儿就把皇帝杀了,另立一个玩玩。在明朝,这种事情从来没有过,也根本不可能发生。魏忠贤自称“九千岁”,在天启朝权倾一时,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但朱由校一死,面对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攻击清算,老魏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相比之下,刘瑾和王振的能量显然是要小不少的。

有明一代,皇帝、文臣与太监的三角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聪明的皇帝来说,他需要文臣为自己的江山出力,也需要借助太监的力量对文臣进行制约。只有让文臣和太监斗得不亦乐乎,身为最高权威的仲裁者皇帝,才会坐收渔利,处于不败之地。

成化皇帝即是精于此道的高手。他为了管制朝中大臣,重用太监汪直,让后者组建了比锦衣卫和东厂还要可怕得多的特务机构——西厂,西厂可以任意拘捕,甚至处决大臣,让满朝文武生活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

等汪直表演得差不多时,成化帝又果断地顺应民意,以霹雳手段灭掉了汪直团伙,为蒙冤死去的大臣们恢复荣誉。这样一来,满朝文武自然感激涕零,心甘情愿地为皇上卖力。

而刘瑾,会不会是弘治帝为宝贝儿子安排的一枚棋子,供他杀人立威呢?

说起刘瑾的奋斗史,那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本来姓谈,是西安府兴平县人,著名的汉武帝茂陵就离他家不远。可惜,汉、唐的辉煌早已成为过眼云烟,长安也失去了再做首都的机会。对谈瑾这样的穷人家孩子来说,想按部就班地上学、考试几乎不可能,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大门基本上被关死。他似乎命中注定要和这世界的大多数人一样,平凡地出生,平庸地长大,平静地老去。有他没他,这个世界不受任何影响。

由于家里穷,谈瑾六岁时被一个叫刘顺的太监收为义子,改名刘瑾。就这样,他离开了生活艰难的家乡,开始了更为艰难的“北漂”生活。幸运的是,刘顺在宫中混得显然还不错,时常能给干儿子带些好吃的,让后者非常崇拜。刘顺甚至还出钱让义子去私塾读书。

刘顺当太监当得威风,干儿子当loser当得憋屈。正赶上太监扩招,刘瑾感觉自己真是白长了那个器官,干脆走干爹的老路算了。从此,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太监。按清代史家谷应泰的说法,英宗年间的大太监王振正是刘瑾的偶像。 两人都是敢于自我了断的狠角色。

刘瑾为人精明、办事果断,很快就在宫中结交了不少朋友。

不过,他也有倒霉的时候。一次出宫采购时,他与卖家发生了争执,一时冲动,居然失手打死了对方。按照大明律,刘瑾非死不可,但死刑命令却被人截了下来。

救了刘瑾的人正是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弘治帝继位之后,刘瑾当然会得到重用。等朱厚照到了读书年龄,皇上就安排刘瑾去东宫上班,陪太子读书。要知道朱厚照可是帝国继承人唯一的人选,让一个杀人犯陪在身边,要危险有多危险。

但是,刘瑾与小太子的关系很好,感情也很深。刘公公有当“文体委员”的天赋,总能搞来很多新鲜玩意儿让朱厚照玩得尽兴。他还能在弘治帝面前编谎,帮主子逃避功课负担。

到了后来,一天见不到刘瑾,朱厚照就像丢了魂,急得不得了。这种感情通常会产生在异性身上,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对妹子产生好感,小太子却对一个太监有了强烈的依恋。有了这样的情分,朱厚照当上皇帝,怎么可能不重用刘瑾?

刘瑾和正德帝的感情,当然是那帮文官无法理解的;面对文官们的种种质疑,刘瑾也有自己的苦衷:我为小皇帝工作,为他分忧、替他扛事,每天干得比牛多,吃得比鸡少。我都这么辛苦了,你们还对我有这么大意见? zEg5HQRUJxENze0kNvj/1lLTNIfZkGXnUy8rEaWrP7VQ9psLaKzpGtc8kseQPo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