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乡试告捷,成果不同凡响

“格竹”失败,连带着大病了一场,让王守仁暂时放弃了快速成圣的幻想。更不幸的是,自此以后,肺病和哮喘成了他一生的亲密伴侣,令他长年生活在与病魔苦苦缠斗的郁闷之中。也许只有拼命读书与不停写作,才能让他暂时忘记身体的病痛。

在那个时代,多数读书人只能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进入仕途。你可以轻视科举,但不能回避它。你可以认清它扼杀创造力的本质,但不能被它所扼杀。不然,即便像蒲松龄一样才高八斗,一辈子也得不到编制。

不过,王守仁却没有这么多顾虑。想想啊,老爹已经是当朝状元了,自己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只是老王家第二个状元,能有多大意思。而且自己的前程,不是早就确定了吗?“中状元绝不是第一等事,读书学圣贤,才是最重要的……”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弘治五年(1492)八月,王守仁的身影出现在了杭州,出现在了乡试考场。

千万别小看乡试,这是三年才举行一次的国家重要考试,考试时间全国统一。举办地点当然不是乡村,而是各布政司所在地,绝对的中心城市。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答题的最长时间为两天,中间要清场。第一场初九开始,考《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第二场十二日开始,论考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道,诏、诰、表各考一道。第三场十五日开始,考经史策论五道,每道三百字以上。

乡试的考场是各布政司的贡院。现场用木板搭起了成千上万个简陋的隔间,称为“号房”。在这八九天里,考生除了两个晚上能暂时离开之外,其他时间都得待在号房里。现场当然不卖盒饭,秀才们只能吃自带的干粮,待遇有些类似囚犯。

乡试既是智力与学识的较量,也是体力与毅力的考验。考中了,至少可以获得举人资格,有了入京考会试的机会,以及无限的可能;考不中,就得再继续苦读三年,再努力三年,再纠结三年。

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痛苦,差别太大了。

对大明十三布政司的地方官来说,这就是他们能够承办的最重要的考试了。通过乡试,全国每三年也只能产生一千多名举人,即“向朝廷荐举的人”。这些幸运儿即使以后不能入朝为官,在地方上也都会被安排体面的工作,从此脱离劳动人民阶层。

想一想《儒林外史》里范进老先生中举之后的狂喜表现,就知道乡试的门槛有多高,举人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第二年二月,两京十三司的新老举子,全部集中在京进行会试,从中再产生三四百名进士(为朝廷提供的士子)和同进士出身。如果说举人算精英,那进士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前途不可限量。

王华已是京官,但官员的孩子通常并不能在顺天府参加乡试,只能回原籍。浙江,这是文曲星扎堆下凡的地方!这里每一个乡村都能冒出一位才子,这里的每一条小巷都能培养一名举人。但残酷的竞争,往往也能把一个人的潜力逼出来。

而状元公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老爸的期望。王守仁不光顺利地考中举人,排名还高居全省第六(一说第七十)。从此,王守仁就有了铁饭碗。而他的从叔和姑父却集体落榜,完美地当了一回背景板。

王华在乡试中多次落败,三十五岁时才艰难中举,在这一点上比儿子差远了。

王守仁并不知道,就在自己中举后大约一个月,一位名叫克里斯托福罗·哥伦布的航海家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似乎知道,不远的前方有一块新大陆,等待自己去征服。

和王守仁一同中举的,还有孙鐩和胡世宁两位青年才俊。这一年为农历壬子年,著名学者王世贞称他们为“壬子浙江三仁”。理由何在?后面笔者会讲到。

二十一岁就考中举人,取得第二年入京会试的资格,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元宁宗至顺三年(1332),处州青田人刘基以二十二岁的年龄光荣中举,第二年又去大都参加了会试,高中进士,成绩是三甲第二十六名。

永乐十八年(1420),杭州钱塘人于谦顺利地考中举人,时年二十三岁。次年他上京参加会试,以三甲第九十二名的成绩取得了“赐同进士出身”。

在《弇山堂别集》中,王世贞将王守仁与两位前辈合称为“浙江三大功文臣”。作者深情地写道:

洪武三年(1370)庚戌,御史中丞刘基以谋策功封诚意伯,天顺十四年[应为正统十四年(1449)]己巳,兵部尚书于谦以靖乱功加少保,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以擒叛乱功封新建伯。文臣中最为灼然者,皆浙人。刘赠太师,于赠太傅,王赠侯,皆在易世论定之后。

这三位改变大明历史走向的名臣都是浙江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在杭州中举,都在北京(大都)参加会试,都以文臣的身份创造了不世军功,这三人还真的特别有缘分。

王守仁高中举人,王华的二十七个月丁忧也即将期满。很可能就在这段时间,王华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也深刻影响了老大之后的生活。

王华“常思山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决定将王家府第由余姚迁到绍兴府城所在地山阴(今江苏省绍兴市越城区)的光相坊。

目前,学界没有争议的是:王守仁及其弟子钱德洪都出生于余姚瑞云楼,王守仁晚年修建的新建伯府在山阴。也就是说,王家宅邸肯定是搬迁了,但迁到山阴的具体时间,与“守仁格竹”一样难有定论。

在《姚江王氏、迁居山阴、争袭击爵位三考》等论文中,诸焕灿认为,王家迁居应在新建伯府第落成,即正德十六年之后。

在《越城活动考》中,陈来指出,王家在弘治十六年(1503),甚至有可能早在弘治十二年(1499)就已经迁到山阴。

在《王阳明年谱长编》中,束景南认为,王家是弘治十年(1497)秋由余姚迁到山阴的。

在《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中,华建新认为,王家迁徙居的时间,应该在王伦殁后,即弘治三年(1490)以后;

在《儒学正脉——王守仁传》中,钱明认为,王家迁居山阴在成化十七年(1481),即王华高中状元的那一年。

以上几位学者的分析当然都有道理,但笔者认为,王家迁到山阴的时间,应该是王华守孝期满之后,进京上班之前,也即弘治五年三月到弘治六年(1493)九月之间。

显然,如果王家早早就迁到了山阴,那王伦没有必要葬在余姚的穴湖山,毕竟山阴才是老王家的根基所在。

既然老爹都埋在余姚了,王华在守孝期间也没有理由搬家,太过折腾,也是对老人的不尊重。他不如留点力气,就守在余姚,一来祭奠方便,二来可以好好指点一下老大等人的学业。

王华丁忧期满要回北京复职,因此在老大中举后不久搬迁老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弘治十年时,王华一直人在北京,以他的秉性,应该不大会放心由王守仁来操办。

当然,随着“王学”研究的深入,更多史料的发掘,这一历史悬案也许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即将参加会试的王少爷,能不能马到成功呢? T1Mm9oZvqt3Mmm2Fu0XEqZ2KylwGMMbQFFwS2XH5iFoOF/+3b7603Oqpps56Mh6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