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胜道宝鬘论03 十项依止

第三,当依之十法

一、应当依止具有证悟与悲心的殊胜上师。

所依止的上师,有两个标准:

第一是要依止已经证悟了的上师。

给初学者介绍出离心、菩提心等见解与修法,没有太高的要求,即使没有开悟的人也可以宣讲。但涉及到明心见性、大圆满、大手印等证悟境界的修法,则必须是证悟者才有资格宣讲。如果自己没有证悟,那就是以盲导盲,很容易让后学者误入歧途。

《达摩血脉论》中说:“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如果不需要明心见性,只需要四禅八定的境界,没有再高的要求,则只需找一位修出四禅八定的上师就可以了。但四禅八定只是禅定的基础修法,大乘佛教的最终目的不是四禅八定,而是要证悟空性。能让我们开悟的上师,自己必须证悟空性。只有这样的上师,才能教我们证悟的方法,才能引领我们走向解脱。

但初步的证悟者却不能传授大圆满的修行窍诀,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修证,会让自己的证悟停滞不前,乃至退失到完全找不到感觉。所以,密法要秘密地修行,不要四处张扬、八方通告。即使证悟了,也要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直至证悟稳固。

第二,要依止有菩提心的上师。

所依止的上师,必须有标准的世俗菩提心。如果没有世俗菩提心,就不一定能让其他人发起菩提心。

尽管在密宗续部中,讲了很多金刚上师的标准。但能具备所有标准的上师,却寥若晨星,不具足大福报,是很难寻觅的。退而求其次,若能具足以上两个标准,也可以依止。

密宗里面讲,观察上师需要很长时间。其间观察的标准,不是观察上师的名气、财产、寺庙、眷属等,而是菩提心与修证。

凡是想解脱的人,必须依止上师,这不是密宗独有的观点,《华严经》、《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等显宗经论中也讲得很清楚。就像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来自于老师一样,我们在学佛道路上所获得的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等所有功德,都来自于我们的上师。如果没有上师,我们连出离心、解脱等名字都不可能听到。这充分说明,一切功德的源泉,就是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

有人认为,既然心的本性就是上师,所以不需要去依止外在的上师,只需依止心的本性就可以了。

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宝性论》当中讲得很清楚,心的本性也是佛、法、僧。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也不需要皈依佛、法、僧了?这显然不合理。心的本性,是胜义谛的上师和胜义谛的佛,却并不是世俗谛的上师与佛。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这是没有用的。虽然从无始以来到今天,心的本性始终具有佛法僧的所有功德,但我们仍然会堕地狱,仍然会当动物,仍然会杀盗淫妄。在世俗谛当中,我们仍然需要一个世俗谛的上师来指导我们,依靠佛陀的方法,让我们明白心的本性是佛,让我们证悟心的本性是上师。在证悟以后,我们才能依止胜义谛的上师。每一次观想佛、莲花生大师、本尊或根本上师化光融入我们的心间,观想佛的智慧和我们的心融为一体,都需要世俗谛的上师。即使不想成佛,不想成为阿罗汉,只想修人天乘,那也需要上师来为我们宣讲教法,让我们相信因果,相信轮回。

又有些人说,密宗特别强调恭敬上师,这种迷信似的个人崇拜实在大可不必。

虽然佛教里面有很多制度、约束与戒律,但对上师的恭敬与崇拜,不是教条式的制度、规矩,而是因为我们在上师那里得到了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自然而然就会生起一种发乎内心的感恩与恭敬。

本书的作者冈波巴大师当年离开米拉日巴大师的时候,曾询问米拉日巴大师:“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度化众生呢?”米拉日巴大师回答说:“当你见到心的本性的时候,就可以去度众生。在那个时候,你对老父我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像对佛一样的恭敬心。”

在小乘的《律经》中多次讲过,佛陀时代的很多阿罗汉在达到小乘佛教的最高境界——证悟阿罗汉果位的瞬间,都能觉察到佛陀的无比恩德与不可思议的功德。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所有生老病死的结束,所有烦恼的烟消云散,所有痛苦的土崩瓦解,都来源于佛陀的恩典,所以会发自内心地对佛陀感激不已。

认为没有必要恭敬佛陀的人,一定还没有证悟,还没有感受到佛陀的恩德。

二、应当依止幽静悦意有加持的寂静处。

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面对外界各种干扰,由于缺乏定力,环境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最好找一个比较安静、合意、有加持的地方,诸如五台山等佛教四大名山,莲花生大师加持过的神山之类的寂静处等。但现在这些地方也许到处都是游客,想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处所,会有一定的难度。

有些地方一开始的时候会非常喜欢,可一两个月以后,就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地方就不适合闭关,否则会进步很慢乃至没有进步。有些地方刚开始的时候不喜欢,但逐渐适应以后,却会流连忘返。其实只要自己有决心和勇气,任何环境都会慢慢适应,慢慢喜欢,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

如果暂时没有条件去静处,则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或者在城市里选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也可以。比如,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面,建一个小规模的禅修中心,布置好佛像、佛经、佛塔,环境弄得舒适一点,几十个人在里面共修,是比较可行的。

当修行力度达到不受外界干扰的时候,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修。

三、应当依止见行一致、忠实可靠的友伴。

依止什么样的道友呢?

第一是见解、修法与自己相合的。 如果见解不同,观念差异太大,每天都在辩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还是不在一起比较好,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第二是行为一致的。 如果生活习惯、修行方法等差异太大,就很难相互融合,容易发生各种分歧。

第三是可靠的人。 如果对方不可靠,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与矛盾,最后对修行带来不好的影响。

像米拉日巴大师那样的个别修行好的上等根机者不需要道友,除了上师以外,不需要谁的帮助。他自己修的进度很快,没有人干扰他的修行,反而对解脱有利。但对大多数刚刚学佛的人来说,道友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不但相互之间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还有一种团体感、归属感。在父母去世、家人生病、离婚、失恋、伤心绝望到快要得抑郁症或有重大事情的时候,可以相互安慰,互相帮助。

有时候道友之间的感情,可以超过亲戚、朋友,可以超越血缘关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有一个温暖的团体,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佛友群,设立闹中取静的禅修中心等等,都意义重大。

四、应当忆念维生资具的过失,依止适度的生活。

想想物质过剩的过患。比如,衣服太多了,就会为明天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鞋子而伤脑筋。电器设备太多了,就会变成电子垃圾等。

过去的上师们都说,除了自己的基本需求以外,其他东西最好当天就处理,中等的不能超过一个月,最下等的也不要超过一年。无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一样,尽量用于上供下施。物质过剩,也是一种痛苦。有些人经常买大量不需要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有可能是抑郁性购物。当精神空虚、焦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买很多东西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快得抑郁症的前兆,就是暴饮暴食、疯狂购物。大家一定要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抑郁性购物的倾向。

少欲知足,是佛陀给我们佛教徒制定的生活原则,也符合极简主义和低碳生活的准则。填补心灵空虚的最好方法,是修行,而不是购物和饮食。

五、应当无偏依止诸位成就者传下的窍诀。

虽然一个人不可能修完所有的诀窍,但对自己的修行有帮助的,窍诀都应该不偏不倚地吸收,小乘和大乘、显宗或密宗,凡是正法都不能排斥。

六、应当依止有益自他之物、妙药、咒语与甚深缘起法。

只要对众生没有损害,且对自己和众生有利的物质和方法,佛教徒都可以接受。比如,生病的时候,应该去看病、吃药。当年佛陀也会示现生病、吃药,就是为了给以后的佛教徒做一种示范。

佛法里的咒语很多,忏悔的、积累福报的、避免生病的、祈求长寿、发财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为了回避生活、修行当中的逆缘与灾难,可以借助于这些物质和咒语的力量。但最理想的,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念诵。

缘起法当中,包括了看风水、观日期等,譬如哪天可以剃头发,哪天可以外出,哪天不能搬家等,这里面也有一定的道理,其中包含了很多凡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细微的因果。虽然科学仪器测不出来,但它却是存在的。在麦彭仁波切的著作里,讲了很多类似的缘起法。佛教徒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可以依靠这些缘起法。

再比如,闭关处的风水,闭关和出关的日子等,都有一定的讲究。虽然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这些都不存在,但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这些都是一种隐蔽的因果。有些风水不对,就可能会导致公司倒闭、破产,员工生病等一系列的不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迷信、巧合来解释,许多神奇的缘起的确存在,佛教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我们不能说因为自己是成就者,很了不起,故而可以不吃不喝,不穿衣服,生病不需要看病,风水也可以忽略。虽然在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超越这些缘起的影响,但在修行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些缘起法都需要遵循。

七、应当依止有益身体的食物与方法。

佛教徒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取舍也很重要。暇满人身非常难得,我们不能刻意去损害自己的身体,而应该保护自己的身体,要加强锻炼,做一些适当的运动。饮食方面,也要少吃或不吃肉、蛋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八、应当依止有利觉受证悟的法行与威仪。

在没有证悟之前,除了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以外,为了积累资粮,磕头、供曼茶罗、念咒、放生、烧香等善法的辅助也很重要,这些善法都有助于我们尽快证悟。在证悟以后,则是以打坐修禅为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善法,也是有讲究的。

大家不要在没有证悟的时候,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迫不及待地放弃磕头、念咒等加行,一直停留在这个境界当中,以致失去了真正证悟的机会。

这些人以为的证悟是什么?就是心静下来的时候,有一种语言无法表达的状态。

证悟与否必须要分清楚。显宗中观的空性修法,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误区。但修大圆满、大手印和禅宗的人,就很容易走错路。修行人必须要由经验非常丰富,并且已经证悟的上师引路。弟子向上师汇报自己的修行感悟与体会,并由上师来确认、印证,以确定自己的境界究竟是证悟还是单纯的寂止。

修寂止的时候也要注意,在修禅期间,哪怕已经从禅定当中出来,在坐间吃饭、休息等时,也不能思考太多,不能有比较剧烈的身体运动,否则会影响打坐时内心的平静。

修什么法的时候,座间也应该以相应的行为来配合。比如,打坐的时候修菩提心,出坐以后,就应该多了解屠宰场、菜市场、养鸡场等可怜众生的惨状,了解众生的痛苦,这对慈悲心的培养有帮助。打坐的时候修出离心,出坐以后,就到医院去看看病人的病苦,到养老院去看看衰老的痛苦,多了解生老病死,对出离心的增上有帮助。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要多看看《米拉日巴传》之类的前辈上师们的传记,看看过去的成就者们是如何依止上师,如何苦行,如何精进,以及他们的戒定慧功德等。

九、应当依止具足虔诚信心、恭敬心的有缘弟子。

这一条是针对上师、善知识们讲的,不是给当弟子的普通人讲的。

只有信心坚定、根机成熟的弟子,才能成为对众生有利的人。就像玛尔巴尊者的弟子米拉日巴尊者,米拉日巴尊者的弟子冈波巴大师那样。

对上师没有信心的弟子,不但培养不出来,甚至日后会对上师生起各种邪见,与上师发生矛盾,造作更严重的罪业。所以,一旦发现弟子没有信心,就要远离,不能摄受。

根机不成熟,大乘佛教称之为“断根”,意即断绝慧根。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的众生,最终都要成佛。断根只是暂时的,没有永久的断根。暂时的断根,是指根本不愿意学佛,不愿意接受佛教的因果轮回等理念,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就更不接受,甚至根本不想做善事,杀盗淫妄,野蛮粗鲁。摄受这种人为弟子不会有意义,所以就不能摄受。

佛教不会认为不学佛的人都会堕地狱。学佛当然好,不学佛只是做一个善良的好人,尽量做好事也可以。因果是公正不虚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颠扑不灭的真理。即使没有学佛,也不一定是断根。

十、行走坐卧四种威仪中应当常常依止正念与正知。

行走坐卧,即佛教的四个行为。在周边行动叫“行”,出远门叫“走”,“坐”、“卧”都好理解。

所谓“正念”,是指在行走坐卧的时候,不忘掉自己该做和不该做的界限。比如,受了居士五戒,就不能杀盗淫妄;受了菩萨戒,就不能违背菩萨戒的二十个戒条;如果灌了顶,就不能犯失密乘十四条根本戒。所谓“正知”,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行走坐卧的当下在做什么,有没有违背戒律、道德与文明的行为。

有些人会认为,只要内心虔诚、心地善良就可以,身体上、语言上的这些约束与形式都大可不必,约束太多,就没人敢学佛了。对过去的人可以这样要求,对现代人可以开放一点。

当修行境界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不受这些戒律的限制与约束,因为在超越了善与不善,好与不好等凡夫分别念以后,一切都是完全平等的。但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必须依靠这些约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符合世间的伦理道德。

我们的贪嗔痴烦恼都非常严重,如果不加以管束,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就根本无法学佛,不但自己堕入恶趣,也会伤害其他众生。通过戒律来约束自己,可以少造罪业,多做善事。

大乘佛教非常开放且人性化,不会硬性地制定许多条款。大乘佛教的绝大多数戒律与发心有关。一切戒律的要求,都以当事人发心和当时当地的情景为标准。比如,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杀盗淫妄。但为了拯救濒临饿死的生命,我们去偷摸扒窃都不但没有罪过,而且是应当应分的。如果一味考虑自己的身份、面子和戒律,放弃偷东西救人的机会,反而是罪过。

平时在生活与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以佛陀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既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随意,要张弛有度。 iHLzyA0YTviWodDjuW93BVgeRCGylumJpVw8WqYecjGR3rmX8MWwEf/Gx+h0TF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