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胜道宝鬘论02 十大必须

第二,人生十大必须

一生当中,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想做却做不到。作为佛教徒,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如果不做,就无法走上解脱之路,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

一、必须有自知之明,有自己的原则,不随别人言语而转。

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要虚荣傲慢,自视甚高。要知道自己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能失去人生的核心目标。

每个普通人都有欲望,所求甚多,对名、利等世间八风,都患得患失。看到别人拥有车、房等,也会动心、羡慕,渴望据为己有。

这个时候要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些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真的可有可无,并不是那么重要。

之前,因为不控制欲望,而使我们失去了辨别的能力。被欲望的绳索捆绑、牵制,付出了毕生所有的时间。从童年到老年,都没有过上轻松快乐的日子,最后只能在寂寞、孤独、空虚中含恨离世,但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其微,没有太大价值。

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准确无误的人生计划和人生目标。设定的目标和计划,也应该高远一点,不要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作为修行人,更要展望未来,我们最究竟的目标,必须是成佛、解脱。做任何事情,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而努力。

我们不要以为有天降馅饼这样的事情,不努力闻思修行,解脱不可能从天而降。

修一栋楼,也需要规划,需要设计,需要图纸,需要预算。一个普通人想要获得佛陀的果位,想通过修行把自己的身口意转化为佛的身体、语言与智慧,怎么能没有设计与规划?总的设计师,就是释迦牟尼佛。按照释迦牟尼佛的设计方案,就能抵达解脱的彼岸。但究竟是疾步快走,还是徐徐蜗行,每天的工程量有多大,就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连小学老师都常常会问学生: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学生一般都会踊跃地回答说:我想当工程师、军人、医生等等,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之后老师也会说: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你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云云。那么,每个修行人更应该做一个打算:一年当中,在闻思修方面要完成什么,明年再去做什么等等。如果没有计划,想修就修,不想修就不修,随随便便,毫无章法,又怎么会有效果呢?

如今的绝大多数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盘算,他们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不太愿意在解脱成佛方面花费半点时间。但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人的肉体真正需要的,其实非常简单,过多的付出,都是为了精神上的虚荣。

我们要问问自己:这些虚荣实际上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我们真的为了这些,而甘愿成为车奴、房奴,到死都不能瞑目吗?

尤其是佛教徒,佛陀给我们制定的生活标准,是不 能过两种极端的生活。 既不能太奢侈,也不能刻意追求苦行,要走少欲知足的中道之路。不服从于欲望,不受欲望的牵制。譬如米拉日巴大师,他的生活水平低得不能再低,已经到极限了,但他的生活质量却让我们望尘莫及。开名车、穿名牌、住别墅,并不能与高水准的生活品质等同。

几年前,我曾听到两个五岁左右小孩的对话。其中的女孩子问小男孩:“你喜欢喝什么茶?”小男孩说:“我喜欢喝铁观音,你喜欢喝什么茶?”不料小女孩却回答说:“我喜欢喝普洱茶。因为我喝普洱茶,别人会觉得我是很有钱的人。”多可怕呀!小孩本应是纯真的,说“普洱茶很好喝,味道很香,所以我喜欢喝普洱”,才是小孩的天性啊!连五岁的小孩都被虚荣的风气污染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沦陷。其原因,来自于整个社会风气的沦陷啊!

我们佛教徒要懂得自己的真实需求,带头过简单、低碳、环保的生活。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与能源,而且能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习佛法、打坐、当义工、做慈善等等。

二、必须以诚信与精进依照殊胜上师言教奉行。

佛教徒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解脱、成佛和饶益众生。解脱的前提条件,是依止上师。如果没有上师,我们根本没有走解脱道的概念。

怎样依止呢?有些人以为,给上师供养大量财物、买车、买房等等,就是最好的依止上师。其实,这并不是依止上师最好的方法。依止上师,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第一,信心。

如果对上师没有信心,就得不到上师的加持。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直呼尊者的名字:‘觉沃,给我加持加持。’尊者说:‘坏弟子,恭敬一点吧!’可见,只有以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可能开启皈依之门,所以信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家都承认,世上没有比释迦牟尼佛更伟大的上师了,但像提婆达多这样没有信心的人,即使生在释迦牟尼佛身边,跟着佛陀几十年,也不能得到佛的加持。同样,要获得上师、佛、菩萨的加持,前提条件也是信心。

第二,精进。

如果不精进、不努力,依止上师也没有用,学不到任何东西。

米拉日巴尊者,就是依止上师方面的光辉典范。首先,他对玛尔巴大师有着无比强烈的信心。在依止玛尔巴大师以后,虽然上师没有给他安排什么闻思修方面的功课,一直让他修房子,但米拉日巴大师却没有因此而不满,反而将修房子当作一种修行。加上他的用功与努力,让玛尔巴大师非常满意,便将自己千辛万苦从印度学到的最珍贵的法门倾囊相授。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中所讲的修法次第也非常有意思:首先讲人身难得等四个外加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三界六道轮回都虚幻无用且充满痛苦,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之后宣讲解脱的功德,让我们在极度的悲观失望中找到一丝光明,生起走解脱道的愿望。如何走解脱道呢?就是依止上师。

学任何东西,都需要老师,解脱更是如此。

三、必须以了知别人的功过而无误选择上师。

上师的修证层次各不相同,不一定都是佛或登地菩萨。依止上师之前,必须要观察对方在戒律、禅定、智慧方面的功德,以及显现出的不足、欠缺或过失。除了佛陀以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从功过两方面进行观察,有助于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意乐来选择上师。

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一遇到自称是活佛的人来灌顶,就根本不愿去观察,争先恐后、蜂拥而去。虽然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不要观察别人的过失,要观察自己的过失,但如果准备把对方当作上师,准备去接受灌顶或者听密法,就必须观察对方是否具足金刚上师的标准。如果连最低的标准都达不到,那就不能领受灌顶,也不能依止为上师。

从大乘的角度而言,最低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必须具备非常标准的世俗菩提心。第二,必须能给自己指引出准确无误的解脱道。

哪怕对方修行再好,没有菩提心,那他的境界也不是大乘佛法,而是小乘佛法。若想学大乘佛法,就不能随学这样的人。反之,如果对方有非常标准的菩提心,却不懂得怎么教授,那也失去了依止上师的意义。

如果对方虽然有一些问题,但还不至于让我们走错路、走弯路,那还是可以依止,只是尽量注意回避对方的缺点,只学对方的优点和功德即可。但有些严重的问题,却不能忽略。

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有些人对佛法非常虔诚,诚心实意地想修解脱道,但因为跟错了上师,所以十来年都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连出离心、菩提心都不懂。这些人一旦发现上师的一些问题,最后对佛法也失去了信心。

这些依止上师的方法,都是错误的。就像数学老师不能代表数学,语文老师不能代表语文一样,上师的个人行为不能代表佛法。遇到这种情况,换一个上师就行了。我们可以对上师失望,但不要对佛法失去信心。

在学佛的群体中,个人崇拜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但佛教并不提倡个人崇拜。我们之所以要崇拜佛菩萨和上师,是因为他的智慧与大慈大悲。

很多佛教徒都认为,只要在一个人面前皈依了,就是皈依了那个人。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而不是皈依某个人。只认自己的上师和法门,排斥其他的高僧大德或法门,都是有问题的。当然,我们可以只修学某个法门,其他的法门暂时不学,但也不能做出护己排他的事情。

对我们来说,这些基础知识比最高端的知识还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学佛不能急,有些过程是无法跨越的,只有一步步地走。

总之,选择上师,就等于是选择修行的前途与未来。如果上师选错了,则再用功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件事。四、必须以慎重的智慧与信心获取殊胜上师的密意。

如何让上师满意?是不是供养财物就可以让上师满意呢?不是。如果闻思修行再努力上师都不满意,而供养财物上师就显得心满意足,那就充分说明他不是标准的上师。

让上师满意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智慧。 当年玛尔巴大师就是被米拉日巴的智慧与耐心感动了,才会一再地考验他,并最终将一切和盘托出。当然,每个人先天的智慧有差异,但通过努力用功,就能提升自己的智慧。

让上师满意的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信心。 就像病人要对医生有信心一样,怎么样治病,不是由病人自己安排,而是由医生来决定。同样,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资格要求上师给自己传什么法,一切都只能由上师来安排。

这就涉及到选择上师的问题了。如果遇到一个医德或医术很差的医生,或许不但不能治好病,还有可能丧了命。同样,如果跟错了上师,就不但会空欢喜一场,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前面的基础修法,上师所讲有没有错误,自己看书还有可能知道,但到了最后的境界,就只有放松、不执著、光明、空性等等,说来说去就这么几个词汇,该如何体悟,都要靠上师的诀窍。如果不相信上师的诀窍,不照上师所讲的去做,又如何证悟呢?

信心不是迷信。不观察而盲目崇拜,就是迷信,就是个人崇拜。

现在某些人连菩萨、瑜伽士、空行母的称谓都不屑一顾,直接说自己是佛。有人可能会示现一些特异功能或魔术,于是招来大批崇拜者和追随者。这些追随者们也像失魂落魄一般,坚定而顽固地追随其后,没有任何理由,一定要将其奉为神明,难以规劝。人的根基真是不可思议啊!

令具德上师满意的弟子,是非常用功、虔诚、有智慧,并诚心实意修行的人。此处的“智慧”,是指能够接受、消化并懂得窍诀的含义,而不是指世间的聪明。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很会察言观色,又能说会道,善于掩饰,一开始的时候,上师觉得这个人又有信心,又精进,各方面都很不错,就收他为弟子。但人心叵测,很难说将来他们的表现如何。所以,教言中也提到:在传授大圆满诀窍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不是真心学佛的人,上师就应该把剩下来的诀窍全都藏起来,不能继续讲。

五、必须具足正念正知不放逸使三门不染过患。

正念,是不忘自己承诺过的所取所舍;正知,是清楚地知道所取所舍的事情;不放逸,是身口意的所有言行举止都小心谨慎。

佛教徒群体,应该是一个有正知正念、有智慧、有取舍的群体,不应该是搞个人崇拜的、迷信的、人云亦云的群体。正知正念,来自于闻思。如果什么都不学,就不可能有正知正念。

除了具足正知正念以外,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随便、太放逸,要谨慎、小心一点。无论修行、做事、受戒,都要三思而后行。

正知、正念、不放逸,是佛经中经常提到的佛教徒的三个行为准则。《入行论》中将正知正念与不放逸分别作为主题各立一品,每个主题都浓墨重彩地做了详细论述。

六、必须以坚韧的毅力和决心做到誓愿稳固不变。

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谁也无法完成生活或工作中的伟大事业。更何况大乘佛教是要发心度化一切众生,让天下所有的众生都成佛。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要有决心和勇气,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成佛。虽然我们目前离目标还很远,但心的力量,特别是菩提心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它可以超越一切物质的力量,帮助我们完成宏伟的事业。

通过长期闻思修行的训练,我们的能力不会永远都停留在现在的层面,而会日益增长,尤其是在证得菩萨一地以后。一地到十地的阶段,更是轻而易举且突飞猛进。最艰难的,就是凡夫初发菩提心的资粮道到菩萨一地之间。尤其是五道当中的资粮道,虽然发了菩提心,开始了闻思修行,但关于解脱方面的见解与修行都很脆弱,还没有证悟空性,对空性只是理论上的了解,而此阶段的贪嗔痴、自私自利、执著,却异常强大,所以更是举步维艰。

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会中途退转或改学小乘佛教与人天佛教。但只要有了勇气和决心,就肯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本质,就是一种决心。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则无论面对任何诱惑,都能经得住考验。

大乘佛教徒在学佛的过程中,要学会稳重、沉着,不要人云亦云、随他而转。轻浮的人最终什么都做不好。在学佛之前,首先要做出抉择,到底是学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还是人天乘。要反复思考、权衡,一旦决定,就不能摇摆不定、虎头蛇尾或半途而废,否则会有不好的缘起,最后一无所成。

七、必须以无贪无著的行为做到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无执著、无贪欲,和最后的无执著、无贪欲是不一样的。不贪、不执的最高境界,是佛的境界,至少也是菩萨一地的境界。让我们今天完全不执著、无贪欲,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对物质享受非常贪婪,就会失去自由。自己的贪欲剥夺了自己的自由。因为喜欢面子、虚荣和攀比,所以放弃了自由,成为赚钱的机器,没有享受生活的自由。

虽然我们是在家人,不可能当下就出家修行,放弃工作、家庭去修行,但我们可以安排好时间。要从每天正常工作的八小时以外,挤出一些时间来修行。周末尽量减少应酬,在家里打坐或安排一些共修活动。有的上师会现场带领弟子打坐,其加持与功德是非常大的。当然,绝大多数时候,不可能所有人在一起共修,主要是自己在家里修。周末或节假日,可以在周边或藏地的一些比较偏僻、安静的地方或寺院,或五台山等圣地闭关,闭关三天、五天、一个星期都可以。

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赚钱,这非常不划算。如果生活水平要求不高,就一定会有很多的修行时间。

八、必须以加行正行后行摄持恒常勤积二资粮。

在之前的《慧灯之光》里面,具体介绍了三个殊胜。

在修行、行善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这叫做加行。正式做善事,叫做正行。做完以后的工作,叫做结行。做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三个殊胜。一旦离开三个殊胜,哪怕做得再好,也与大乘佛教没有关系。只要有三个殊胜的帮助,则哪怕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根,也能变成伟大的善根,而成为解脱之因。

第一,加行殊胜。 要发菩提心:我要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成佛,为了成佛,我今天去听法、放生、行善等等。无论做任何善事之前,都要先发菩提心。

第二,正行殊胜。 按照佛经的要求,正行殊胜与空性有关。首先要证悟空性,并在空性的境界中没有执著地行善。但我们这些没有证悟的人做不到,我们能做的正行殊胜,就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行善,不散乱、不厌倦。

第三,回向殊胜。 自己不能独享、独吞行善的果报,而是要分享给以现在的父母、亲人为主的天下所有众生。希望所有的生命都能以此善根而最终成佛,没有成佛之前,生生世世拥有人天的福报。这样的分享,叫做回向殊胜。

九、必须以慈悲心直接间接专心利益众生。

如果没有出离心和慈悲心,只是为了自己今生来世的一些利益,而去做慈善,去帮助别人等等,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大乘佛教的慈悲心,完全不考虑回报,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付出。慈悲心和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精华、基础和核心。

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的慈悲心,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在实际行动中,某些佛教徒就远远落在了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后面。他们有组织地在许多贫穷落后的地方修医院、修养老院、修学校等等,非常令人敬佩。有些传教士的做法也特别可敬可叹——心甘情愿地放弃像美国、欧洲那样富裕、优越的环境,在偏僻、艰苦的非洲等地帮助当地人,一辈子都不回自己的家乡。

当然,也许是因为佛教诞生于比较贫穷的亚洲,而基督教、天主教诞生于经济发达的欧洲,他们有钱、有条件可以做慈善,可以把耶稣基督的爱传遍全球。但现在很多佛教徒也有钱了,帮助众生的机缘已经成熟,如果还袖手旁观、视而不见,只是埋头顾着自己的念经、烧香、拜佛,自称大乘菩萨,会不会有一点脸红?

虽然发菩提心、回向功德也有无形的力量,但如果只是分享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功德,却没有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给予与帮助,是否有一些过于偏颇?

所以,无论依靠个人的力量也好,或是建立慈善基金也好,都应该参与到慈善事业的队伍当中。大乘佛教经常讲六度或六波罗蜜多,其中的第一个,就是给予,即布施波罗蜜多。哪怕没有太多的钱财,也可以布施很多无需花钱的东西。比如,在大街上见到陌生人,不要像过去一样冷漠,可以笑一笑、点点头、打个招呼等等。给予爱,也是一种给予,不要仅仅把慈悲挂在口头。在这些方面,佛教徒的确需要与时俱进。

十、必须以智慧与领悟对一切法不执著实有、不执著相状。

了解佛法,一般指的是理论上的理解和认知,最后证悟空性的时候,则要以证悟的智慧来推翻、打破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执著。 T5nyLWZe9GzQKmRBUtnaLrl0Ch13JxUT4CdCHJ+TwMIxILguTqE0w9WAp5UsKe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