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的银行财富管理

银行财富管理的内涵

财富管理的内涵在学术界并没有严格明确的定义,而多源于业界的实务经验,其内涵和外延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充。一般认为,财富管理业务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发掘其财富管理需求,再根据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向其提供现金、信用、理财、保险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和优化,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增值财富的目的。 简言之,财富管理业务,一是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二是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

与之相对应,银行财富管理大体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范畴来理解。 狭义的银行财富管理 主要指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即向高净值人群提供的投资组合管理、税务筹划、遗产规划、离岸资产管理、不动产管理、慈善安排等相关服务。而 广义的银行财富管理 则在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涵盖了个人金融、银行理财、网络金融等多个业务板块,是商业银行渠道、产品和客户服务体系的有机整合,覆盖大众客群、中产客群和高净值客群,在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全面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对接投融资需求等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看,银行财富管理高度重视为客户提供咨询建议,围绕客户财富的增长、保护、传承等目标提供包括银行核心产品、贷款类产品、保险和保护类产品、广义投资管理、咨询建议类服务和管家式服务六大类产品和服务(见表2.1)。

表2.1 银行财富管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类型

接下来,我们主要基于广义财富管理的概念,讨论银行财富管理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市场运行的实践中,部分市场参与者经常将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银行理财、零售银行、私人银行等概念混淆使用。事实上,这些概念之间既有一定联系,又有着严格的区分。

一般来说, 资产管理 通常是指管理人接受投资者委托,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及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内,以专业的技能对受托资产进行投资管理,并由投资者承担风险、享受收益,同时管理人收取相关管理费用的活动。在广义的财富管理概念之下,资产管理只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财富管理服务的“产品供应商”。除资产管理之外,金融机构还需要运用其他多样化手段满足客户的其他个性化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将资产管理理解为财富管理的“下游”,尽管二者在一些语境下有所重叠。 零售银行与私人银行 均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业务,属于银行财富管理内涵下的子集,但零售银行和私人银行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传统的零售银行对网点和人力投入要求高,主要面向长尾客户;而私人银行客户户均金融资产更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私人金融服务,客户规模相对更小。

在我国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当中,银行理财的地位相对特殊。

一方面,从概念上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更接近资产管理。2018年9月26日,原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所界定的银行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业务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银行与购买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客户之间是信托法律关系,而非银行与存款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一点可以从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充分体现:银行理财产品的权益归属于客户,投资收益由客户享有,投资风险由客户自担;银行履行代客理财的职责,管理费用或业绩报酬属于产品负债,销售费、托管费等费用也计入产品负债;银行按照与客户的约定,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形成理财产品的资产。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表,不仅反映了表外资产管理业务与表内资产负债业务在会计计量方面的显著差异,更体现出资产管理业务在盈利、产品管理、投资管理、风控等经营模式上特有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从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主体——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牌照许可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定位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以提供产品为主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范畴。按照《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申请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1)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2)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3)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4)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这意味着,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单单是理财产品的供应商,同时也具备开展投顾和咨询等典型财富管理业务的全牌照。相比一般资管机构的业务范围,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长期战略定位上更接近涵盖传统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此外,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整体架构来看,银行理财连接着客户与产品、投资需求与融资需求,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而银行理财的普惠特性和服务全量客户的特点、稳健为主的产品体系也与共同富裕的推进方向有着天然的适配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银行理财无疑将成为未来银行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最为重要的着力点之一。

银行财富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银行理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银行理财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2002—2006)。 2002年之后,我国银行财富管理逐渐兴起。在这一阶段,产品的设计及品种借鉴了海外市场的结构性存款及汇兑产品,且主要针对私人银行客户。2002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理财产品,为美元结构性存款业务。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首只外汇结构化存款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同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以合同方式承诺3%的年化收益率,实现银行理财从无到有的创新。2005年原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定义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随着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变化,银行理财产品逐渐由结构性存款向固收类、贷款类信托产品拓展,且整体理财市场规模快速发展。2006年前后,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均已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理财产品已达100余个品种。2007年中国银行成立了第一家私人银行部门,银行财富管理体系和客户的选择范围大幅扩张。

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3)。 2007—2008年,为了应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人民银行进行了多次加息并大幅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从而约束了商业银行的表内放贷能力。为满足当时实体经济依旧旺盛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转而依托表外,通过设立信托理财产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当时的背景下,银信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起到了帮助商业银行获取客户的作用。但由于当时表外理财产品具有隐性刚兑的属性,而银行表内指标并不反映这部分资产的质量,也不覆盖其潜在风险,因此,银信合作运作模式不透明、风险揭示不足等方面的潜在隐患决定了这种业务模式难以长期维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为应对危机冲击,采取了以“4万亿计划”为主的一揽子刺激政策。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供给大幅扩张,但在危机影响下,海外需求萎缩,国内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不足,导致国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过剩。叠加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这一方面导致了这一时期大量低成本资金流向房地产、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期我们所熟知的“两高一剩”和“房地产泡沫”问题;另一方面,过剩的流动性也在客观上助推了这一时期银行理财的高速发展。2009年,伴随着监管部门收紧银信合作模式,银行理财逐步转向以“资金池”为主的运作模式,即商业银行通过滚动发行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资金投资于期限相对较长同时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从而获得期限利差。在“资金池”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征,投向的标的也更为丰富(包括存款、债券、票据、回购、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等)。随后,2012年资管业务“一法两则” 的出台使得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获批成为银行理财新的业务通道,进一步推动了银行表外理财规模的快速扩张,各类资管行业子行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更加充分,行业运作新模式不断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策略、不同标的、不同风险偏好特征的资管产品多样化发展。

规范转型阶段(2014—2017)。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使得理财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大。2014—2016年,基于“资金池”模式运行的银行理财规模迎来爆发。在此阶段,银行理财凭借明显的渠道优势迅速发展,资产管理规模由2013年的10.2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9.5亿元,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1.83%。但是十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也使得这一时期“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的模式较为普遍,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的现象较为突出。银行理财在这一模式中承担资金通道的“桥梁”作用,即中小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获取低成本资金,将其投资于收益更高、期限更长的同业理财计划。大型银行的同业理财委外套利,通过加杠杆、加久期和降信用的方式创造利润。与此同时,这一时期表外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和体系仍需完善,投资者没有真正承担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有关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由银行承担。2016年年末,债市回调叠加流动性收紧暴露了银行理财的潜在风险,促使监管部门考虑采取必要措施。2017年年初,原银监会开展“三三四十” 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当年年底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银行理财规范转型的序幕正式拉开。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 2018年以后,为防范金融风险,资管行业着手建设统一的监管体系,银行财富管理进入深化阶段,净值型产品成为银行财富销售的主力产品。2018年4月27日,央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旨在“破刚兑、控分级、降杠杆、禁资金池、除嵌套、去通道”,银行理财业务向净值化有序整改。随后,原银保监会分别于2018年9月和12月相继出台针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合称为“理财新规”),制定了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督促理财回归资管本源。自此银行理财开启净值转型,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成为历史。2021年《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即“现金理财新规”正式落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配套政策进一步补齐。相关政策发布之后,市场上多家银行做出了迅速决策和工作部署。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31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2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5家由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均已正式开业。银行理财业务正在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理财子公司在产品形式、销售门槛、资产投向上灵活度更高,借助母行优势,品牌价值和牌照价值显著提升(见表2.2)。

表2.2 理财子公司获批及开业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课题组整理(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

2.银行理财的发展现状

从《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公布的数据看,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有序推进,主体结构进一步规范化。 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见图2.1),较年初下降8.35%。

图2.1 2012—2023年中国银行理财存续规模

注:H1指上半年。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课题组整理。

分机构类型来看, 截至2023年6月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数为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较年初下降7.0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其次是城商行存续规模为2.18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为8.8%(见图2.2和图2.3)。从存续规模来看,理财公司为重要机构类型,理财市场已呈现出以理财公司为主、银行机构为辅的格局。银行理财公司和外资控股公司的陆续成立,为银行理财市场注入新生力量。各个理财公司打造特色产品体系,形成竞争优势,市场格局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演进。

二是业务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以来,理财业务规范化转型效果明显,2021年年底,全市场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如期完成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同时,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95.4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1.24万亿元,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见图2.4)。产品结构优化调整,2023年6月末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期限加权平均期限为326~381天,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截至2023年6月末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达71.48%(见图2.5),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开放式理财产品规模及占比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6月末,其存续规模为20.2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79.95%。其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7.2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98%,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35.59%。

图2.2 存续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占比

注: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课题组整理。

图2.3 存续银行理财产品只数占比

注: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课题组整理。

图2.4 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和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课题组整理。

此外,由于目前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以及银行理财暂不具备股票二级市场的主动管理优势等,理财产品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仍较低。截至2023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4.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5.15%;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11万亿元,占比为4.38%;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800亿元和400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0.31%左右(见表2.3)。

图2.5 1年以上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占比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课题组整理。

表2.3 银行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课题组整理。

三是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投资收益保持稳定。 理财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大幅下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理财投资者队伍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1.04亿个,较年初增长7.24%,同比增长13.41%。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新增679.06万人,机构投资者数量新增21.38万个(见图2.6)。在投资者队伍继续壮大的同时,经过4年多的转型升级,银行理财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产品端,银行理财已经开始从单一的理财产品供给方,向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综合化理财方案的服务供应商逐步升级转变;在投资端,银行理财一方面传承了母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另一方面也结合银行理财业务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自身的信用风险识别能力,持续发挥自身在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保持了产品投资收益的整体稳健,积极发挥了为广大投资者保值增值的作用。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借助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创新产品设计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2023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 310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36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 474亿元,同比增长19.61%。2023年上半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9%(见图2.7)。

图2.6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课题组整理。

图2.7 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产品兑付客户收益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课题组整理。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中资私人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资商业银行于2007年开启私人银行业务,此后各大银行先后进入私行市场,按各类商业银行进入私行市场的时间划分,私行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发展期:2007年3月,中国银行成立私人银行部,标志着中资商业银行正式进入私人银行市场,至2010年年末,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都已经设立了私人银行部。

(2)快速发展期: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先后开启了私人银行业务,同时,部分发达地区的城商行也开始进入私人银行市场。

(3)稳定发展期:2015年以来,更多的区域性银行随之成立私人银行部,各类中资银行全面进入私人银行市场(见表2.4)。

表2.4 各类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成立时间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BCG(波士顿咨询)《中国私人银行2017》,课题组整理。

按照2022年《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所公布的数据,中资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于2021年年底达到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私人银行客户数从2020年的125.60万人增至2021年的143.03万人,增长率达13.54%。2017—2021年的4年间,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与客户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81%与14.09%,发展态势迅猛,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旺盛(见图2.8和图2.9)。随着以资管新规为核心的行业统一监管框架的落地实施和不断完善,今后在大财富管理领域,中资银行将与互联网第三方、基金、券商、保险、私募等老牌管理人在统一监管规则下同台竞技,共同推动我国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

图2.8 12家主要内资私人银行历史AUM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图2.9 12家主要内资私人银行历史客户数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万得资讯,课题组整。

2.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是我国私人银行市场格局呈明显的梯队化发展趋势。

从2022年年末私行AUM规模来看,当下大型中资私人银行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私行AUM在2万亿元以上,包括招商银行和国有四大行,其中招行有较大领先优势。第二梯队私行AUM在1万亿到2万亿元之间,包括平安银行和交通银行。第三梯队私行AUM在5千亿到1万亿元之间,包括中信、兴业、光大等几家股份制银行(见图2.10)。

从私行客户数和人均AUM的角度来看,四大行的客户数有绝对领先优势,2022年年末四大行客户数均在15万以上,其中工行和农行已经突破20万。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人均AUM方面有较大优势,2022年人均AUM在2 000万元以上(见图2.11)。

二是高净值人群总资产稳步上升,高净值人群结构更趋多元。

从高净值人群及其资产总量发展来看,2006—2021年,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以及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总额增长迅速,CAGR分别为20.52%和21.45%(见图2.12和图2.13)。

图2.10 2022年12家主要内资私人银行AUM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图2.11 2022年12家主要内资私人银行客户数与人均AUM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从高净值人群职业分布变化来看,高净值人群私人银行市场发展初期,中国高净值人群以创业企业家为主,2009年占比达70%。

图2.12 2006—2021年高净值人群数量

注:高净值人群为可投资资产超过1 000万元的个人。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咨询,《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图2.13 2006—2021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总额

注:高净值人群为可投资资产超过1 000万元的个人。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咨询,《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至2021年,“创一代”占比下降至25%。包括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及专业人士的职业金领快速增长,逐渐成为高净值人群主力,2021年占比提升至42%。包括全职太太以及各类社会名流等其他高净值人群占比也逐年增长,2021年占比提升至19%。同时,自2017年起,二代继承人客户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群体,2021年占比已达12%(见图2.14)。

图2.14 2009—2021年高净值人群职业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咨询,《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课题组整理。

从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变化来看,自2009年以来,受金融环境、监管要求等多方面发展与变化的影响,高净值客户各类资产配置占比亦历经复杂变化。股票及债券的直接投资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27%/5%下降至2021年的16%/3%。同时,公募基金占比大幅上升,2009年占比仅为5%,2021年占比提升至29%。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占比经历大幅波动,2009年占比仅为8%/1%,2017年占比提升至25%/13%,但受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的影响,此后增速明显放缓,2021占比下降至9%/5%。 u4NkzOgwQnpWa9FtzAXmVDSLp41n3zL1hffK3QxpLbEYOFd8Hd6LdaoXjD/5Fz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