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容摘要

2022年10月,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速,它构成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时代背景。与此同时,党中央也明确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公平统一”是新要求,就是进一步保证社会成果由全民共享,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处理好代际的权利义务关系,促进共同富裕;第一次把“安全规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对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社保体系安全规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制度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重大作用;同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保持适应性,循序渐进地发挥保障民生、实现共享功能,但其因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而较之西方现代化国家更具复杂性、艰难性。

另外,人类个体自身的脆弱性、人口老龄化大趋势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市场失灵等现象,决定了具有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国家治理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具。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带来新挑战,在这样的国际宏观环境下,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进入需要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其核心始终无法脱离民众对未来经济保障能力的信心。作为免除社会成员生存危机和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新,是打破经济增长制约并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也是统筹经济社会治理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成为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以来,经过70余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多次研究审议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然而,无论是针对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背景下的养老基金财务可持续问题,抑或是针对一、二、三层次之间互动不足以及二、三层次整体发展缓慢的问题,还是针对信息社会、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彻底颠覆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赖以发展的经济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文化传统的改变等问题,都需要从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中寻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最终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为此,本书基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聚焦到与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两个层面,即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应服务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应服务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本书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归纳,从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和国家治理两个命题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的影响途径。其次,本书对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与国家治理模式的协同关系,同时总结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融入经济社会治理的经验规律以及制度优化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影响的内在机理,本书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和制度建设中重点强调的“人民性”,即制度要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制度要“成熟而持久”的要求,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分解为制度保障水平和制度可持续性两个方面,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体化为与养老保险制度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社会治理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对经济社会治理能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论证。同时,本书建立协同治理框架,深入透析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内部,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金的可持续性以及一、二、三层次的互动发展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以期寻求化解长寿风险等突出问题并助力提升我国经济社会治理能力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和政策。最后,本书在对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情况的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创新和路径优化建议。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本书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分为五个理论阶段,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第三条道路的弥合、公共选择理论与福利多元主义、社会资本和国家安全理论、风险社会和现代治理理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理论以及以人民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五大方面内容在理论关系上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特征。随后,本书在理论回溯、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一个“内协调外适应”的稳定系统,并搭建具有“耦合共生”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本书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野出发,选取了国家治理体系中与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论述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融入经济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制度变迁与治理模式的协同关系、制度变迁呈现出的经验规律以及制度优化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本书运用历史分析和文献回顾的方法,回顾了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融入经济社会治理体系的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在学理上凝练出两者的协同关系、制度变迁的特征以及制度优化的原则。本书发现,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在推进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从国企改革配套制度走向国家治理的中心,顺应了老龄社会的系统性变迁,并体现出自发性、渐进性和诱致性,成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进入新时期,仍需要按照法制公平、长期可持续、权责对等和保障适度、国家能力和善治等原则,继续推进制度优化。

第三,本书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计量模型对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国家治理水平具体化为经济社会治理水平,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具体化为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整体上评估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协同关系,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将经济社会治理分解为突出经济转型理念并关注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治理,以及突出社会公平理念并关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治理两个维度,拟定了关于核心解释变量(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与两个被解释变量(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引入了中介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居民储蓄的中介影响机制。随后,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刻画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本书还使用替换变量的方法,分别将第一层次的覆盖面,第二、三层次的保障水平和覆盖面代入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本书将经济社会治理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在经济治理过程中,不仅应关注产业结构,还应关注经济增长;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应关注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究发现,在经济治理领域,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与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衡量指标的经济治理水平显著正相关;在社会治理领域,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与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衡量指标的社会治理显著正相关,即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越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就越小。此外,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对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明显中介效应(其中人力资本是完全中介效应),创新能力对于提升经济治理能力有遮蔽效应,居民储蓄对于提升经济治理能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此外,在全国范围内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与统筹经济社会治理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第四,本书对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并深入分析了其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冲击,明确指出当前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最核心问题为基金可持续性问题。评估结果表明,第一层次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模式将面临基金缺口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第二、三层次发展缓慢且互动不足。与此同时,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不足亦会对制度可持续性和统筹经济社会治理造成冲击。而不可否认的是,该制度体系长期可持续对于提升经济社会治理能力至关重要,进而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至关重要。

第五,本书对作为经济社会治理手段的西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国际比较,系统梳理了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作为重要政策工具介入经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以及制度的模式和特点,并寻求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新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本书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政策工具介入经济社会治理,既可解决特定时期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或者是破除经济发展的壁垒,亦会产生深远的人本主义思想并引发人们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固有追求。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公众对民生保障制度的水平和范围的预期将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广,对社会风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因此,越是在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越是风险挑战明显多发的时期,越要面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步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本书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第一,选题视角新颖并且弥补了我国学术界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国家治理研究框架的薄弱环节。本书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大背景出发,结合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经济社会治理的影响,对该制度改革创新和路径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丰富并拓展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的视野领域。如何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全球范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新面临的重大议题。当前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较多是从公共政策分析、人口老龄化、代际资源配置等视角出发,而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视角非常欠缺,本书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有益尝试。

第二,本书着重强调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社会治理之间的理论逻辑,是对当前关于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本书系统梳理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关系并具体到经济社会治理层面,从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博弈和争论出发,剖析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内涵和价值追求,探索了基于中国特定情境下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国家治理的“耦合共生”的分析框架,并重点明确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而上述分析少见于前期国内研究中。

第三,本书跳出了传统的就“社保论社保”的研究框架,突出了统筹协调、高效务实地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明确指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与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已经成为新时代需要密切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突出了对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整体、系统、动态的研究,注重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与经济社会治理相结合、与多方参与提升养老保险服务和供给质量以及强化养老保险制度赖以生存的财富基础相结合、与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民众老龄金融素养相结合,同时还强调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参数优化、动态调整和不同层次间的互动,探索了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并助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中国方案。

第四,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计量、精算等方法对以往的规范性研究进行了补充和验证,并发现了新的影响机制。本书发现,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确实可以从整体上推进经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这是对以往规范性研究的一个有益延伸;此外,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对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衡量指标的经济治理能力和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衡量指标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居民储蓄对于提升经济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明显中介效应,在全国范围内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与统筹经济社会治理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而这些具体的影响机制通过以往的规范性研究方法往往是比较难发现的。

关键词:多层次养老保险;经济社会治理;保障水平基金可持续性;制度优化 zK4Sn91/VvyhAZC9nRv3qqwpQiAvtdam5OOmHOp2DrXkun9EITy59ZMogsS6uu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