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21 世纪普通高等院校系列规划教材自 2008 年首次策划和出版以来,通过西南地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多轮次研讨,按照“分类指导、突出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以教育教学改革和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先后编写和出版了九个系列百余本经济管理类本科教材,对推动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又称“新时代高教 40 条”)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规定。2018 年,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提出了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其中新文科建设成为人文社科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近 20 年来,无论是财经院校或综合性高等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或专业性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增长迅速,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近年来,有专家、学者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特征,提出了新财经和新商科教育的理念。新文科就是用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理论和新方法,改造传统的人文社科专业,以实现人文社科专业的新交叉、新功能、新范式与新路径。它是一个覆盖哲、史、经、管、文、教、法七个人文社科学科门类的广义概念。新文科建设主要包含学科专业交叉、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新财经是新文科的一个分支,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门类学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概括而言,就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律,立足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用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改造传统的经济管理学科教育教学,达成经济管理学科教育教学的新体系、新模式、新路径和新质量。新商科是新文科的建设思路在管理学科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和部分应用性经济学科专业的应用,目的是培养既掌握商科知识,又具有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主要抓手是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两个“双万计划”,并对一流课程建设提出了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两性一度”要求,而一流课程必须有一流的教材支撑。“新时代高教 40 条”对一流教材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必须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三个“转化”),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前沿性,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材成为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载体。这意味着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财经教材既要服务于一流课程建设,提高“两性一度”,又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更要服务于本科教育教学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大基本功能的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因此,编委会决定按照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以新财经教材为目标,引导和指导各相关教师对已有课程教材进行大幅度的修订或重编,并根据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写新课程教材。总体而言,我们将对新财经教材进行三项改革,并力图体现三个特征:

第一,改革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吸收最新学科专业成果,体现出新财经教材的科学性和挑战度。其一,教材必须要吸收最新学科理论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全球化和信息化,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再加上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和全球不断加剧的滞涨,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受到巨大挑战,新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成果不断出现,这需要我们把这些理论新成果添加进教材,升级理论框架。其二,教材必须要吸收专业交叉的知识。科技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三种方式,其中集成创新就是多个学科专业、多种技术手段的集成和交叉融合创新,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专业交叉也非常有必要,当前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因此要更新知识体系,体现出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交叉融合性。其三,教材必须要增“负”和提高挑战度。较长时间以来,大学本科的“水”课多和“严进宽出”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同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支撑一流课程建设,必须为教材增“负”和提高挑战度。

第二,改革教材的价值体系,服务中国经济科学和经济建设,体现新财经教材的价值引领和目标导向。其一,教材建设必须要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较长时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经济学科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新财经教材必须在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做出重大转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借鉴吸收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建构中国经济学科的理论框架,解决“道”的问题;总结提炼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和参考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方法、机制等设计中国经济运行的模式、机制和路径,解决“术”的问题,做到以道驭术、以术行道。其二,教材必须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三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财经教材必须立足于既能巩固和发展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又能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总之,新财经教材要有利于学生实现三个维度的教育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知识目标,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经世济民情怀的素养目标,增强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经营管理的能力目标。

第三,改革教材呈现方式,兼顾教育教学的需求,体现教材的现代性和应用性。其一,教材要便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更多地采用互联网、二维码、微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数字化教材建设,同时服务于MOOC、SPOC和微课等新型课程形式,加快教材与课程一体化建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其二,教材要便于教师组织系统性教学。围绕当前的一流课程建设,教材的结构要兼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下与线上教学的需要,教材的呈现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其三,教材要服务于普通本科的应用性教学。普通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教材必须做到产教融合,即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反映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进展,关注新行业、新业态和新产品,体现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编好本系列教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采取了与之前不同的模式,根据教材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邀请有相同任课经历的资深教授担任匿名评审专家,从而对教材进行咨询并提出评阅意见,供教材编委会参考。在出版社的组织和协调下,该系列教材由各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编,由主编拟订教材编写大纲,经教材编委会审核后再修订或编写。同时,每一种教材均由多所院校的一线教师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截至 2021 年年底,该系列教材中已有 10 多种成为省部级一流课程或课程思政示范课教材。

我们希望,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在新财经和新商科教育目标下,通过主编、编写人员及使用教材的师生的共同努力,让此系列教材成为支持新时代普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一流教材。最后,我们对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商学院院长的大力支持、各位编者的认真编写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委会
2022 年 12 月 grsWkWo8tXlSNlGsqzXzGTE+ZuwTksV+QsFWI3rszP86famlLd7Bt83gHXJ2FM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